李世民最出彩的軍事成就是在圍攻洛陽王世充不下已有疲軍之勢,而河北竇建德趁機全力來襲時,居然一戰擒雙王。如果類比朱元璋的話,就是和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圍住陳友諒幾個月都沒打下來,而這時張士誠親自率主力打了過來,當然歷史沒有這樣的情況,不能說朱元璋一定不能取得和李世民這樣的勝利,只是李世民做了個滿分而已。但是我看低朱元璋的真正原因,還是朱元璋作為皇帝在政治架構上昏招頻頻,嚴重缺乏遠見。
其次,朱元璋是在江南蟄伏十幾年才成功的擁有逐鹿天下的實力和心態,這十年不僅是實力上的充足,他也遍悉天下局勢,才能一舉北伐,打敗其他割據勢力。逐元漠北,讓草原蒙古部落提起大明就心驚膽顫,後面永樂又漠北五徵直打的蒙古人狼狽逃串。朱元璋廢相集中權力,而李世民認為隋文帝之失是不懂得放權,不信任臣下,有大事小事一把抓。 朱元璋坐上皇位後清洗了功臣集團,而李世民的功臣們都得以善終。
朱元璋禁海固定戶籍,禁錮社會,而李世民開啟了開放兼容的盛唐氣象。誰更厲害,還不是顯而易見的嗎?有人提到朱元璋和劉裕的比較,說劉裕比朱元璋強。一,從朱元璋統一天下的時間來看,李裕活的不短了,二,李裕和朱元璋一成一敗的區別就是朱元璋比李裕敢賭,兩人的北伐被人拿出來對比過,朱元璋厲害就厲害在敢於選擇直取元大都,還打贏了,而劉選擇先打關內,別說,這倆面臨的情形出奇的像。
從事後看肯定不覺得怎麼樣,你拿劉裕一對比,你就知道朱元璋這一舉動多大風險,劉裕的做法才是比較穩當的,但弊端也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評價標準,但是請不要從旁聽途說的話裡出發,來惡意揣測我們中華歷史上的傑出先輩,這兩位都是在當時時期,為我們中華民族崛起立下汗馬功勞的人,而且人無完人,不要因為其人格上的一點缺失就瘋狂擴大攻擊範圍,抹黑他們的功勞。
如果大家真的對該話題感興趣,喜歡唐太宗的看一遍資治通鑑的隋末唐初歷史可好,會發現剛出茅廬的世民大兄弟,也沒有那麼英明偉大。總的來說,兩人綜合能力不相上下,明太祖意志力更為強大,一步步走來穩紮穩打從未意得志滿,但是求治太急用刑較繁,自己勤政節儉便要求所有人都能像自己一樣,有點理想主義了,唐太宗更能寬和容人,做出了不俗的政績,只是意志力不如明太祖,晚年太飄了,煉丹,大興土木,不夠理智。
我個人更喜歡朱元璋這種剛直型的,真實不做作,也非常敬佩他的意志力,從社會最底層到皇帝,竟然還能堅持勤政節儉,在御花園種菜,讓妃子自己織布做衣服,告誡百官不要獻各種祥瑞,直說這都是騙人的,即使晚年喪子的情況下,還能雷厲風行的肅清朝廷不安分因子,為後世之君鋪好路,簡直是理智到可怕的一個人。
本文由馬遷品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