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開具發票時間與納稅義務時間確定

2021-01-10 會計考證學堂

對於納稅人開具發票金額與計稅依據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法定聯繫,開具發票時間是否等於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這個問題,理論界與實務界、納稅人與稅務機關一直頗有爭議。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稅制的要素之一,是指稅法規定的納稅人應當承擔納稅義務的起始時間,每個稅種都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有不同的規定。發票開具時間是納稅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向付款方開具發票的時間。由於各稅種調節的徵稅對象和計稅依據不同,研討開具發票時間與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兩者的關係,應圍繞以應稅收入即流轉額為計稅依據的稅種如增值稅、營業稅等進行,故本文所稱「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只指這些稅種;那些計稅依據不涉及應稅收入,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與開具發票時間沒有或沒有直接邏輯關係的稅種,如房產稅、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不在此列[url=]2[/url]。根據相關稅法規定結合稅收徵管實務,筆者認為,開具發票時間與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兩者之間的關係為:計稅依據包括但不限於開具發票金額,開具發票的時間等於或只能遲於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首先,納稅人開具發票金額與計稅依據之間存在必然的法定聯繫。《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納稅人的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另有部分列舉的情形可以憑取得的發票等合法有效憑證扣除法定項目金額後作為營業額。《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另外,由於一些個人在購買貨物或者消費時沒有索取發票,納稅人的計稅依據會大於開具發票金額。至今為止,還沒有哪項涉稅法條規定發票開具的金額可以不作為計稅依據的,因此,在理論上納稅人開具發票的金額只能是等於或者小於增值稅、營業稅的計稅依據。 在現實中,的確存在發票開具金額大於申報的銷售(營業)額的情形:先期取得銷售(營業)收入時已申報納稅但未開具發票,到開具發票的這個時點就會出現開票金額大於當期申報收入,這只是某個時點的問題,在整個經營業務完結後,發票開具金額與應稅收入是相等的。還有就是營業稅中一些可抵減稅基按差額納稅的情形,如旅遊業,按稅法規定是以開具發票金額扣除相關項目金額後的餘額作為營業額,這是稅法規定允許發票金額大於營業額的特例。再一個就是開具發票後不如實申報納稅的違法行為,這種現象的確是經常存在的,但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合法的。發票作為特殊的「收付款憑證」,與收取往來款、罰款等一般收付款憑證有著本質的區別。《發票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這條規定給發票賦予了與一般「收付款憑證」完全不同的內涵。既是對發票作出定義,同時也對開具發票的時點作了規定,只有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而非其他情況下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才是發票,只有發生了收款或付款的應稅行為,才能開具、取得發票。 由此可見,計稅依據與開具發票金額之間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有著緊密的法定聯繫,不能把兩者不完全相等就理解為沒有必然聯繫,兩者之間的關係為,納稅人發票開具的金額必然是計稅依據的組成部分,而計稅依據不限於只是發票開具金額。這也是稅務局花很大的精力去管理髮票的原因之一。 其次,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應當等於或早於納稅人開具發票時間。《發票管理辦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當向付款方開具發票」,這既對開票主體進行限制,即只有「銷售商品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收款方」才能開具發票(特殊情況除外);又對發票所開具金額的性質進行了明確,即只有對外發生經營活動又收取了款項,才能按照該款項的金額開具發票。既然已經是按營業收入金額開具的發票,難道此時還不能確認營業收入,還未發生納稅業務? 《營業稅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並收訖營業收入款項或者取得索取營業收入款項憑據的當天。」《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規定「納稅人轉讓土地使用權或者銷售不動產,採取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納稅人提供建築業或者租賃業勞務,採取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納稅人提供了應稅勞務或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又收訖了營業收入或者取得了索取營業收入款項的憑據,在這個時候開具發票,難道還能說兩者並沒有法定的關聯嗎?既然收到預收款就已發生納稅義務,而發票作為收取營業收入的收款憑證,總不會在收到預收款之前就開具發票給對方吧,最起碼也只會在收到預收款的同時開具發票,或者是最終確認銷售額且對方付完全部款項的時候才開具發票,而此時法定納稅義務早已發生了。可見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只能是等於或者早於開具發票時間。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增值稅條例和營業稅條例也都規定憑取得的發票抵扣銷項稅額和扣除相應項目金額。納稅人在購買貨物、接受勞務、受讓不動產或無形資產時,取得發票入帳,作為進項或成本、費用作了抵扣或者扣除,按照計稅基礎相銜接的原理,發票的開具方也必須已確認納稅義務發生。否則,取得發票一方已經作了抵扣或扣除,而開具方卻還沒有確認納稅義務的發生,計稅基礎不能及時銜接,必將造成稅款的流失。第三,相關法條對開具發票時限與納稅義務發生時限這兩者關係的規定。最明確的規定是《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填開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開具發票。未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準開具發票。」這一條非常直觀明了的規定:必須是在已經發生經營業務並且確認了營業收入時才能開具發票,哪怕是法定免稅的,其納稅義務同樣也發生了,依法必須進行納稅申報,只是基於法定理由無需繳納稅款而已。 《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九條規定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有關問題的公告》(2011年第40號公告)規定「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中採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已將貨物移送對方並暫估銷售收入入帳,但既未取得銷售款或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也未開具銷售發票的,其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銷售款或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這更是明確了在取得(更多一手學習資料 歡迎領取,加群詢問335 03 84 02)銷售款或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之前就先開具發票的,開具發票時間即為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在此之後才開具發票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開具發票之前的取得銷售款或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天,即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早於開具發票的時間。 由此可見,除了稅法規定的特例以外,未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準開具發票,納稅人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開具發票,據此,開具了發票就應該是發生經營業務並已確認營業收入。那麼,既然發生了經營行為又確認了營業收入才開具的發票,納稅義務就必然隨之發生。因此,開具發票的時間只能是等於或遲於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而不允許以任何理由將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人為拖延至開具發票時間以後。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限是法定的,開具發票的時限也是法定的,開具發票就必然發生納稅義務。

相關焦點

  • 小規模納稅人享受增值稅減免優惠,開具發票注意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繼「稅費優惠政策解讀」「你來問我來答」系列視頻講座後,稅務總局「稅務講堂」近日又推出「熱點政策解讀」系列課程,為納稅人、繳費人解讀最新出臺的稅費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今天我們來學習:小規模納稅人享受增值稅減免優惠,開具發票要注意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 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怎麼確定?
    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是企業的兩大稅收,二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也是大家老生常談的話題,那麼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 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匯總!
    在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同的經營項目和銷售方式,均會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產生重要的影響,但稅法中關於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諸多條款散布於多個文件之中。為便利納稅人全面理解和掌握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規定,本文將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按照不同項目和銷售方式進行匯總整理。
  • 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分類整理
    (一)採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不論貨物是否發出,均為收到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天;自2011年8月1日起,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中採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已將貨物移送對方並暫估銷售收入入帳,但既未取得銷售款或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也未開具銷售發票的,其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銷售款或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 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形動產租賃服務發生時間為準
    先開具發票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開具發票的當天,應稅服務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由於增值稅實行憑發票抵扣稅款制,即納稅人抵扣進項稅額以增值稅扣稅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額為準,購買方在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後,即便是尚未向銷售方支付款項,但卻可以憑增值稅專用發票去抵扣稅款,這時如果再強調銷售方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的話,則會造成稅款徵收上的脫節,即一邊(銷售方)還沒開始納稅
  • 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電子書、會計實操、財務軟體、納稅輔導、財務報表、行業會計、成本管理、預算管理、高管財稅、戰略管理、辦公軟體、會計準則、管理會計、合理避稅 實踐中各種業務紛繁複雜,尤其是遇到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問題
  • 納稅時間和納稅地點之《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解讀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規定第三十三條 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按下列規定確定:(一)發生應稅交易,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二)視同發生應稅交易,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視同發生應稅交易完成的當天。(三)進口貨物,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進入關境的當天。增值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當天。
  • 房地產企業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一文講完
    原因在於稅法本身就沒有說明白:房地產企業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到底怎麼確定?鈦客財稅認為,企業完全可以跟稅務機關溝通、申辯,並且贏面很大。具體政策層面的分析見下文:納稅義務發生的前提是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對於房地產企業,國家稅務總局已經明確:納稅義務發生的前提是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
  • 實務| 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難判斷?一文全解!
    一條最根本的原則,就是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確定。一基本原則:如果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在4月30之前,就適用調整前的稅率。如果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在5月1日之後,就適用調整後的稅率。所以,開具發票時,也就按照以上原則來選擇適用稅率。
  • 建築服務納稅人認定與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發包方可憑實際提供建築服務的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規定,納稅主體為實際提供建築服務的建築施工企業。>(一)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並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 房地產開發企業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問題
    答覆內容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12366納稅服務中心答覆:您好,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按以下方式確認: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的納稅義務時間確認問題,凡是購房合同沒有明確採用直接收款方式的,一律按預收款方式認定,實際收到預收款時開具編碼為「602」、稅率為「不徵稅」的普通發票,按規定預繳稅款,以納稅人辦理產權登記的時間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 關於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有關問題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現就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有關問題公告如下:     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中採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已將貨物移送對方並暫估銷售收入入帳,但既未取得銷售款或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也未開具銷售發票的,其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銷售款或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天
  • 如何運用增值稅和消費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進行稅務籌劃
    一、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應當承擔納稅義務的起始時間。(一)《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一)發生應稅銷售行為,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二)進口貨物,為報關進口的當天。增值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當天。
  • 增值稅不同結算方式下,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你確認對了嗎?
    納稅義務時間的確定,會影響銷售行為何時納稅,進而影響當期的應納稅額的計算。那麼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應與何時確認納稅義務?根據增值稅相關規定,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索取銷售款項憑證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收訖銷售款項是指納稅義務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過程中或完成後收到的款項。既可以是一邊銷售一邊收款,也可以是完成整個銷售過程後收款。
  • 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確定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稅制的要素之一。一個稅種如果沒有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上的規定,納稅人無限期地延後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稅款徵收入庫在時間上就沒有確定和保證。  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
  • 【收藏貼】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總搞混?快收藏本文吧~
    實踐中各種業務紛繁複雜,尤其是遇到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問題,直接收款式操作還好說,可是遇到賒銷、分期、代銷等操作會不會瞬間迷糊?那麼有這些困惑的小夥伴趕快看過來吧!
  • 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值得收藏!
    在生產經營活動之中,有所不同企業所對應的納稅義務時間也有所不同,有時難免混淆。今天蔡姐特地為大家收集整理。請快點把這批貨寄出去。一、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收到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證據的日期。你第一次開發票的那一天就是你開發票的那一天。武漢開發公司多少錢?2銷貨間接收款銷售,無論貨物是否交付,均為收到貨款或取得貨款索證之日。
  • 車輛購置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和納稅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車輛購置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和納稅期限是如何規定的?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九號)第十二條 車輛購置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購置應稅車輛的當日。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申報繳納車輛購置稅。
  • 【輕鬆辦稅】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怎麼定?一個案例帶你捋清
    【輕鬆辦稅】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怎麼定?在開具發票的時候,你是否有對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有過疑惑?今天就讓申稅小微帶大家捋一下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確認吧~~一、應稅銷售行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一般規定1.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 稅務總局權威發布:增值稅發票開具規定以及優化服務措施解讀
    第二,關於一般納稅人選擇享受減免稅的起始時間的問題。為進一步明確納稅人權利義務,稅務總局制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二手車經銷等若干增值稅徵管問題的公告》(2020年第9號),明確一般納稅人可以在增值稅免稅、減稅項目執行期限內,按照納稅申報期選擇實際享受該項增值稅免稅、減稅政策的起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