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校園暴力毀了孩子的一生

2020-09-05 袋鼠達達

大部分人認為,校園暴力離我們很遠,直到悲劇一次次上演,才發現校園欺凌就在每個孩子身邊。

最近看了一部很燃的短片《打不倒的小女孩》。

視頻裡瘦弱的小姑娘,經常被同學鎖在衛生間潑冷水,暴力毆打,語言侮辱。

一次,她被打以後偷偷躲在鏡子前面哭,伸出來的手遞給她一張紙巾。

那隻手是未來的自己,在安慰現在的少女。

她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狼狽不堪的樣子,失望和絕望在慢慢吞噬著靈魂,但是心裡殘存的意志力瘋狂蔓延。

她眼睛裡流露出絕地反擊的目光,如果不站起來,只能永遠被欺負。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被霸凌的小女孩到擂臺上的王者,她從未被打倒。

如果青春必定疼痛,那也不該是校園暴力。


然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被霸凌的孩子能變成這樣的強者?

學校本該是尋夢的地方,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恃強凌弱的修羅場?


近日,一名小學6年級的學生(小明)遭到蒙頭毆打、潑冷水、用刀具劃、磚塊砸……

因為害怕,他一直不敢告訴家人,直到7月5日晚被哥哥發現,小明父親7月6日找到校方,進行了調查及處理;7月8日,小明父親去學校收拾孩子被褥時,竟發現被褥上有大片血跡……

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校園暴力頻頻發生:在同學眼睛裡塞紙片;讓同學跪下來叫爸爸;堵在衛生間讓其吃糞便;扒掉衣服拍裸照等等,一樁樁一件件,都觸目驚心。

校園暴力的殘忍之處,是這些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沒有憐憫之心。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在《開講啦》中說過:如果孩子被打,支持打回去。


有人說,這是教唆孩子變成施暴者,以暴制暴會把孩子教壞。

但如果不反抗,被欺負的孩子會漸漸失去對善惡的判斷,從而在心裡埋下痛苦的種子,終其一生都會深陷陰影。(關於讓孩子打回去的問題,這裡不討論太多....)


父母如何發現孩子被霸凌?

需要通過孩子表現出來的某些跡象,覺察孩子在校是否正常。

被欺凌的孩子可能表現如下:衣服丟失或者被撕壞,身上有無法解釋的淤傷,對上學恐懼、焦慮,或者無法解釋就是不願上學,經常逃學,比較情緒化,成績一落千丈,食慾下降,跟家長要很多錢,理由是交補課費或者餐費等。


發現霸凌怎麼處理?

有時候,孩子由於自尊心強不願說被人欺負。了解真相後,要及時上報學校或報警,給予孩子反對暴力的信心。


如何讓孩子走出霸凌陰影?

父母、學校、老師、都要一起為孩子提供幫助。比如幫助孩子建立朋友圈,家長支持孩子做喜歡的事情,讓孩子在友誼和興趣中找到存在感。多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學習一些自我防衛知識。幫助建立起自信心、正確看待同學之間的矛盾和問題。



袋鼠達達並不傳播以暴制暴

而是告訴大家

學習搏擊不是暴力

是讓孩子有應對暴力的底氣和意識

而不是坐以待斃、任人宰割

相關焦點

  • 孩子在接受校園暴力,只叫孩子忍讓的家長,已經毀了孩子一生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孩子來說最怕遇到的就是校園暴力,對於家長來說最不想看見的也就是校園暴力,但很多時候,比起校園暴力更可怕的是家長在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暴力這件事上的態度。
  • 不要讓「校園暴力」毀了孩子的一生
    「校園暴力」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甚至有人親身經歷過,這個詞對於親身經歷過校園暴力的人來說就是噩夢,是大家都不願回憶的過去,它深深地影響著一個人的內心,試問有哪個孩子不希望有一個快快樂樂地,和小夥伴友好玩耍的記憶呢?
  • 校園暴力背後的真相:孩子的一生被誰摧毀
    在東野圭吾的小說《惡意》中,當施暴者被問到為什麼只欺負這個孩子時,他們說:「沒什麼原因,就是看他不爽而已。」我受到的是校園語言暴力,就足夠讓我噁心一生,想想那些受到校園冷暴力和被打的孩子,他們的心裡肯定是無比的痛恨。
  • 校園霸凌誰才是罪魁禍首?不要為人父母,卻毀了孩子一生!
    「校園暴力」「校園霸凌」一直是一個具有爭論性的話題,因為施暴者是未成年人的關係,所以法律在對於施暴者的懲處上大都是以教育為主,因此,怎樣避免霸凌事件發生,以及發生霸凌事件後身為未成年人的施暴者該受到怎樣的處罰成了人們爭論的點。
  • 別讓語言暴力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一種暴力,沒有在孩子身上留下傷痕,卻會在孩子內心留下深刻的陰影,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那就是語言式暴力。「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豬腦子,又考這點分數回來,你乾脆別回來了。」「太笨了,長大之後肯定沒啥出息。」「我跟你爸上輩子造什麼孽,生了你這麼個笨蛋。」
  • 十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
    十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從此刻起,嚴禁家長講這十句話!1、你怎麼這麼笨呢?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聰明,再看看你。2、你能不能快一點,快一點好不好。3、你倒是說話啊,你啞巴了,你倒是說呀!4、你不聽話是不是,你不聽話,我就走了。5、哭!哭!就知道哭,閉嘴給我憋回去!6、你膽子怎麼這麼小,這你都不敢?
  • 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何時止?校園暴力到底該如何解決?
    校園暴力主要有三類:語言暴力,指學生經常用汙言穢語對其他學生進行攻擊,從而產生矛盾;身體暴力,指藉助身體的優勢打擊比較弱小的同學;心理暴力,指不斷地用語言、行為等給其他同學造成精神或心理。遇到校園暴力該怎麼辦?
  • 別讓小兒佝僂病 毀了孩子一生
    ◎分享會主題  別讓小兒佝僂病毀了孩子一生  ◎主講專家  王朝暉  西安市第四醫院兒保科主任主任醫師  ◎專家介紹  王朝暉,兒科主任醫師,醫學碩士,西安市第四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高危兒早期幹預、兒童營養、兒童心理保健。
  • 毀掉孩子一生的,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傷痛福柯曾在《瘋癲與文明》中說過:在種種社會規條約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經捨棄身體的暴力,從而選擇一種更文明的暴力——語言暴力,用這種方式繼續侵害他人。與身體上的暴力相比較,語言的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加巨大。
  • 父母的語言暴力,可以毀了孩子一生
    在現代社會,很多家長在沉重的經濟壓力和社會壓力下,父母或多或少會經常對孩子使用「軟暴力」,即「語言暴力」,有一些做得不盡如你的心意,往往都是惡語相加:「你怎麼那麼笨,是豬腦子嗎?你看看別人」。家裡三小孩,我老二,也就是最不受喜歡的那一個,所以小時候可沒少挨打,每天最渴望的就是,有鄰居來我家玩,不然我又會被無緣無故的打,我媽打麻將輸錢,找我撒氣,非打即罵,經常叫我去死,我有次跑到河邊,打算跳下去的時候醒悟過來,我要好好活著氣她,現在出來工作了,偶爾回去之後,嫌棄我買的東西少,說人家的孩子一個月工資多少
  • 可怕的校園暴力,不止是發生在電影裡
    暴力,一個聽起來好像是要動手動武才成立的詞,其實並不只是這個含義,比流血的暴力更恐怖和痛苦的,是言語的暴力和冷暴力。人言可畏,一個人的言語可以是鏗鏘有力的,富有才華的,當然也可以是長滿尖刺的。如果說成年人的世界是複雜嘲諷的,那麼有著校園暴力的孩子的世界就是尖酸可怖的。校園暴力,這個貌似有點老套的話題,卻絕不會過時,因為,也許現在的一分一秒,都有可憐的人兒正在經受著這非常人的苦痛。
  • 「別讓孩子的一生,毀在父母的手上」,家長教育孩子從小開始
    一個孩子本該精彩的一生,最終毀在了父母手裡。不得不說這樣的事情讓人憤怒,讓人震驚,更讓人遺憾!有些父母常年在外打拼,家裡的孩子變成了留守兒童,缺少愛的教育,又有多少父母因為沒有及時疏導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壓力而最後釀成大禍?未成年人偷盜,搶劫,強姦,弒母,自殺等等案件時有發生!
  • 語言暴力:長期被忽視的校園暴力形式
    老師給學生戴上「差生」頭銜,是否屬於校園暴力行為?主要應該看教師的行為是否對學生產生危害、危害達到了怎樣的程度。一、語言暴力屬於校園暴力,是一種精神傷害。了解一下「校園暴力」的幾種形式:1.老師給學生戴上「差生」頭銜,如果在語言和行為上表現得非常明顯,且對學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應該屬於校園暴力中的語言暴力;性質嚴重的,還可能發展為關係暴力。語言暴力其實是非常容易被人忽視的一種校園暴力形式。
  • 別再辱罵校園暴力!他們才是「殺害」孩子的「兇手」
    第一,校園暴力是心理創傷後自導自演的舞臺;第二,校園暴力是來自家庭悲傷損害的安慰劑;第三,校園暴力是與社會進一步的較量與談判。學生的校園暴力心理離不開個人、家庭、社會的影響,由內到外散發著青春的氣息,我想稱這些因素為「殺手」他們都是「殺害」孩子的「兇手」。所以,我們在面對校園暴力時,在深深的遏制的同時,找到溝通的方式,不妨先說一句「沒關係,每個人都會心情不好」。
  •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校園暴力受害者?李玫瑾教授說了這三點
    校園暴力這個現象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李玫瑾教授也在節目中談到了這個話題。現在的孩子,總是會為一點小事而大打出手,並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2020年,呼和浩特一初中生遭同校學生和社會青年圍毆,手臂肌腱被砍斷。江蘇南通也發生一起校園暴力,一少年為制止欺凌,遭到毆打致死。
  • 那個遭受過校園暴力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校園暴力是在新聞或影視劇中看到的,但對我來說,校園暴力就在身邊,它毀了我好朋友的人生。小樂的家人很高興,以為重回校園的他終於逃離抑鬱症的魔掌,可實際上他在心裡的盤算的是——活著太難,回憶太苦,如果真的扛不住了,要.死也別死.在家裡。
  • 遭遇校園暴力的孩子,選擇反擊,是對是錯?
    校園暴力屢禁不止,人們對於校園暴力事件的討論也一直未休,孩子遭遇校園暴力之後,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再次暴力發生呢?前兩天一則關於校園暴力引發的傷害案引起人們的討論,起因是一名轉校生小蔣,剛轉來沒多久就被同班的男生欺負,起初的衝突之後,小蔣也選擇了通過學校老師解決問題,處理結果就是那些學生道歉,保證不犯等等。
  • 別讓「贏在起跑線上」毀了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的概念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說更是渺茫,農村的孩子的父母大多數都是農民,父母忙於在田地幹活,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教育也不是很重視。我還算是一個比較幸運的孩子,父親是一名教師,對我學習中遇到的不會解決的問題能夠加以指導。母親雖然是個農民,但對家中孩子的教育卻是少有的重視,她總是說以後你們姊妹幾個都要好好學習,不要像她一樣幹一輩子苦力活。
  • 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是奮起反抗還是默默承受?
    校園暴力大家並不陌生,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暴力行為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相信有50%以上的人學生時代都受到過校園暴力,只不過有的很輕微,造成的後果不嚴重。兩個孩子兩種不同選擇,最後的命運卻一模一樣校園暴力無聲無息地存在了很多年,哪怕現如今一些成年人會想起自己的校園生活,也會想起很多被人欺負過的事情。那種無助的感覺往往令人牢記一生,可是為何這種校園現象屢禁不止呢?究竟是什麼助長了那些霸凌者的氣焰?
  • 校園霸凌211天患抑鬱症:「那個毀我一生的人,被我送進了監獄」
    2019年,河北邯鄲縣一學校內發生校園暴力事件,視頻中多名學生踹一女孩,逼她下跪,並要求女孩喊他們「刀哥」甚至是喊「爹」「媽」。2019年4月15日,鹿寨縣某中學發生校園霸凌事件,女生衛生間內7名學生被打20個耳光。2019年6月,15歲貧困優秀少年被群毆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