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醫院靠什麼為王濛動刀?

2020-12-17 上觀

 

在2012年《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中,華山骨科排名全國第九,可謂實力驕人。當然,這是把手外科算入骨科後的最新排位。

 

不「折騰」無骨科

 

在歷史上,華山骨科經歷了「先揚-後抑-再揚」的發展過程。

 

1955年,為支持國家「三線」建設,上海第一醫學院部份院系及相應重點學科西遷重慶,其附屬華山醫院、中山醫院和兒科醫院等也部分西遷。而落到華山骨科的頭上,就是把科內醫生按年資排序,排好後,1、3、5、7、9留下,2、4、6、8、10走。

 

排在第二位的骨科主任吳祖堯,當即帶著家人去了重慶。之後,支援新疆醫學院,骨科又少了兩個專家。原本醫資很強的華山骨科從此元氣大傷。

 

現任骨科主任姜建元難忘一個場景,2002年出去開會自我介紹時,人家耳朵一伸再伸:「你說哪裡?華山骨科……華山有骨科嗎?好像只聽過手外科。」

 

開會回來,姜建元對兄弟們(骨科無女醫生)說:「怎麼樣,我們折騰吧?不折騰,上頭要派人來折騰,我死;你們是死是活,對半開。」

 

科裡決定將人員分成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創傷骨科、足踝外科四個亞專科組。這意味著,屬於哪組,今後就只能做哪組的手術。不少醫院也搞這樣的分組,但是人心不齊,總有人各種手術都想沾一點。

 

「放棄是需要點決心的。突然之間,你原本做得挺好的手術就不能做了。」但姜建元是「戒菸說戒就戒」的人,他把自己劃入脊柱外科一組。分組的那天是周四,而之前外地一家醫院在周日就有個換關節的會診手術請他去做。他還是把機會讓給了關節組。

 

「本來是大家都擠陽光道,現在各走各的獨木橋。不求做全,只能做精做深,做別人沒有的。」

 

幾個組裡,脊柱和足踝在業內更受認可。料想國家隊在把王濛交給華山骨科之前,也是權衡再三,才選擇華山足踝的吧。

 

強勢學科應需而生

 

華山醫院的整體與骨科,在某些地方是相似的。

 

熟悉上醫系統的都知道,中山和華山實際是上海醫科大學幾個「子女」中的「大兒子」和「小兒子」。彼此關係密切,卻也暗暗較勁。

 

論歷史,華山已經107歲了,比上醫還早20年,比中山早30年,先後被叫過紅十字會醫院、上海第一醫學院內科學院,後來成為「上醫」的附屬第一醫院。現在的中山醫院,在當時還是附屬第二醫院。

 

但在上世紀50年代,據過去華山醫院的部分老幹部回憶,那時的華山,論規模、學科影響和社會影響,已比不上中山醫院。因傍著華山路,就被建議改為「華山醫院」,便形成了如今的中山、華山二座「山」。

 

有人形容中山「穩重紮實」,形容華山,就是「闖勁足」,其實還是挺貼切的。熟悉的華山的人可以發現,華山的強勢學科都是應需而生,發現什麼能做,就立刻去做,並做出名聲來。基本上,都是人家做不來的,或者是老百姓有大需求的。

 

1950年,沒有留過洋的史玉泉醫生,跟著當時的外科學國家一級教授沈克非,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例開顱手術。那是一例腦腫瘤手術,沒有專業的腦科手術器械,只能拿骨科和普外科的器械代替。連開顱的搖鑽,都是要鑽一會兒停下看看有沒有傷到腦組織。靠著白手起家,兩年後,史玉泉創建了華山醫院神經外科。

 

那時,將神經外科作為獨立科室的,除了天津一家,就是華山。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成長,華山神經外科年手術量已突破1.5萬臺,其中50%~60%為疑難病例。

 

曾任院黨委副書記與書記、先後經歷過4位院長的老書記張永信回憶說,醫院多年的發展戰略是,要盡力支持重點學科的建設。寧可其它學科餓著,也要先扶持重點學科站穩腳跟發展。

 

華山還喚醒過幾個植物人。上世紀70年代,他們千辛萬苦,醫治喚醒了一位在海難中受傷昏迷的船長。因事關交通部,當了解到頭顱CT對治療的重要性後,交通部還幫忙給華山出了外匯指標,讓華山在1979年引進了全國第一臺頭顱CT。

 

各類先進儀器的引進,使神經外科在臨床診療方面獲得重大突破。之後,他們還醫醒過一位在空中氣浪顛簸中受傷昏迷的空姐、一位為保護新戰士而嚴重顱腦炸傷昏迷的解放軍指揮員。

 

皮膚科,按道理也不是大科,但當年老百姓生活貧苦,衛生條件差,易得各類皮膚疾病。開國初,上海有3000多麻風病人,一般醫生不敢接,怕被傳染,華山皮膚科泰鬥楊國亮一再呼籲,麻風有的並不傳染,即使有傳染性,不長期接觸也不容易染上。

 

他自己接觸病人,既不戴手套、也不戴口罩,鼓勵病人積極治療。六十年代,他還給上山下鄉知識青年診治皮膚「怪病」, 明確是蠓蟲叮咬而致;幫插秧引發稻農皮炎的稻農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案。

 

據見過楊國亮的人說,楊看上去不像個教授,「乾癟老頭子」,開口講課一口湖南話,有的還聽不懂。可醫生們仍然爭著去聽,因為不少皮膚病中國首例是他報導的,聽罷還得意地炫耀「我拜聽過楊老的講課了」。

 

楊國亮之後,華山皮膚科名醫名家層出不窮。對一般皮膚病,中青年醫師幾乎都煉就一手「一見皮損就明診斷」 的基本功,難怪年門診量數年突破100萬,去年達140萬。

 

歐洲皮膚科學會的一位著名教授來中國考察,原本只打算在華山皮膚科看一天,可沒想到病種如此豐富,不由得多呆了幾天。一回去就向自家醫學院匯報,又派了一批醫生前來考察,也因此和華山皮膚科建立了長期的學術合作與交流關係。

 

追著醫院走的患者

 

醫院的人氣,既來自很牛的招牌醫生,也來自大量信任醫院的病人。看過的病例多,醫生經驗自然豐富,醫療水平也水漲船高。所以,老百姓對於一家醫院的感情,也是支持著醫院一路成長的關鍵。

 

上世紀90年代初,華山的硬體條件很差,紅十字會的家底。陳勤奮在華山當血液科醫生時,醫院的門診、急診在上海賓館南面的老房子。「比戰地醫院好不到哪裡。」兩位醫生的辦公桌面對面。一條長凳,橫在桌子側面,病人看病就分別坐長凳兩頭。

 

病人總也看不完,走廊上的床位永遠是滿的。陳勤奮每次進診室的座位,都要側身才能擠進去。

 

陳勤奮還記得,有段時間診室長條凳的中間總坐一位患肝硬化的中年男子,捧個臉盆,隨時會嘔血。他和醫生早就混熟了,病情平靜時愛和醫生們聊天。上世紀90年代中期,靜安區的大批居民動遷到位於閔行的靜安新城,醫院原以為病人會就此減少,結果並未減少。

 

這個男子是動遷戶之一,可一發病即使折騰一個多小時也要從閔行趕到華山就醫。他對陳勤奮說:「我家祖祖輩輩都在華山治病,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華山。」

 

而今天華山醫院的名氣,早已不僅僅局限於上海。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編輯:李寶花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相關焦點

  • 冰上霸道總裁王濛
    而今天我們要說一位曾經的刺頭運動員,那就是剛剛率領短道隊舉行完模擬世錦賽的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國家隊主教練王濛。可能大家關注冬季運動都是從最近開始,說起中國的冬季運動不能忽略的就是王濛,她是目前中國冬奧會獲得金牌最多的選手,4金1銀1銅。今天我們就會重溫這位短道賽場上的霸道總裁王濛。
  • 悄無聲息「被下課」,王濛這341天發生了什麼?
    王濛管理國家隊的唯一標準就是「嚴」,從嚴治軍,用她自己的話就是「體無完膚地折磨他們」。王濛的「嚴」不僅僅體現在對隊員的要求上,對於外教也一視同仁。王濛甚至要求自己的外教團隊唱國歌,不僅要學唱歌詞,還要理解歌詞的意思。這樣的要求,可能在國際上都並不多見。
  • 搜狐特稿:王濛未完待續成終結 黑暗後未見光明
    王濛說,她希望能夠藉此激勵一下自己,雖然溫哥華冬奧會上拿到了3枚金牌,她還是希望能夠繼續,「未完待續,不是說2014年要拿什麼成績,也還有人生未完待續的意思。」  然而,王濛的2014年索契冬奧會恐怕沒法「待續」了。1月16日,距離冬奧會開幕還有24天,她在訓練中和隊友發生碰撞摔傷,右踝脛腓骨雙骨折,專家表示這樣的骨折癒合需要6周,後邊還有康復,要想趕上奧運會幾乎不太可能。
  • 「青島內訌」後首亮相 王濛:希望做賽場"冰霸"
    王濛說:「『冰霸』這個說法我聽到過,我覺得這是有褒有貶的詞。在賽場上,我希望我是個『冰霸』,冰上霸主,打敗所有對手獲得冠軍。」他們是來自成都市助殘中心的8-12歲的聾啞兒童,這是他們第一次到戶外滑雪,而他們的教練是大名鼎鼎的冬奧會冠軍王濛。「小朋友們,我還是做個自我介紹吧,我叫王濛,今天來教你們滑雪。」王濛頗具親和力的開場白瞬間感染了7個小朋友們,她們逐個向王濛介紹自己。其間,一個女孩對著一棵銀裝素裹的樹發呆,「我想給這棵樹添加些色彩!」在王濛的幫助下,她將手上繫著的代表愛心助殘的橙絲帶解下來系在了樹上。
  • 華山醫院感染科又排名第一,張文宏說:已經好多年了,不是今年才出道...
    因為這次疫情很多人認識了張文宏也讓華山醫院感染科這一曾經「深藏不露「的學科走到大眾面前在近日揭曉的復旦版醫院排行榜上華山醫院感染科這個疫情最紅專科>再度蟬聯全國傳染感染專科第一張文宏對此表示:「我們華山醫院感染科早就在榜單裡多年排名第一了不是今年才出道的」事實上,華山醫院感染科已在復旦版「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
  • 爆粗口更顯王濛率真箇性 曾嘲笑李琰上課冒英文
    在冬奧會上連獲三金的王濛迅速俘獲了公眾的視線,人們發現這個假小子身上有太多的話題:三歲時,迷戀《少林寺》的「老小子」會上房揭瓦、玩紙炮槍玩到炸傷手,揮拳為女孩子打抱不平。現在,她會在連續三天重感冒,動用呼吸器拿下1000米短道速滑和接力金牌,也會在央視的訪談室裡翹著二郎腿,開口說,我靠,或者說出「連我屁股的影都看不見。」
  • 導航系統探路外科醫生動刀 動手術刀口劃多深為宜
    以前,為病人做手術全靠外科醫生的經驗判斷。協和醫院骨科率先在全省引進計算機導航系統,可引導醫生「動刀」,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  協和醫院骨科主任楊述花昨稱,引進這一系統後,醫生將患者的CT、核磁共振的數據輸入系統內,相關軟體會對其進行分析,對手術方案提出建議,比如,手術從哪裡切口,切多少?等等。手術過程中,手術器械上安上紅外線探頭,探頭到了身體的具體哪個部位都在電腦屏幕上一目了然。
  • 白斑擦什麼藥膏好長春華山醫院
    核心提示:長春、松原、白城、四平、白山、公主嶺、通化、延吉、大安、遼源、通遼、德惠、九臺、吉林治療白癜風到長春華山皮膚病醫院。白斑擦什麼藥膏好長春華山醫院?在生活中,不乏有些人手上莫名其妙的就出現了白斑,直接損害到了患者的外在形象。
  • 在線問診量位列市級醫院第一,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是如何練成的?
    因新冠疫情的關係,非接觸式經濟形態異軍突起,網際網路醫院跑出了「加速度」。目前,上海已獲批上線43家網際網路醫院,有三甲醫院,有社區醫院。 醫院紛紛開闢「網絡第二戰線」,運行大半年到底給患者帶來什麼?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頗有看點。
  • 華山醫院慶祝建院110周年
    1987年,華山醫院率先打破大鍋飯模式,走自我發展之路,打造孵化平臺,極大調動了員工積極性。1992年,原衛生部確立華山醫院為改革試點單位。2001年,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以技術為紐帶,建成了當時中國最大的神經外科聯合體。面對公立醫院改革的廣闊舞臺,華山醫院堅信,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擔當。 3. 凝聚特色、突出優勢是強院之路。
  • 多項指標名列前茅 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是如何煉成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非接觸式經濟形態異軍突起,網際網路醫院跑出了「加速度」。目前,上海已獲批上線43家網際網路醫院,其中有三甲醫院,也有社區醫院。醫院紛紛開闢的「網絡第二戰線」,運行大半年,到底給患者帶來了什麼?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頗有看點。
  • 王濛曝麗江打架及內訌內幕 稱先動手的不是自己
    王濛:  其實會想很多,但是作為打架的本身肯定就是不對的,無論是什麼理由,違反隊規,隊裡有規定十點,無論晚1分鐘還是20分鐘,都是違反規定的,要給自己找那麼多理由的話沒有辦法去反省或者認識態度,我覺得我違反了隊規就是不對的。對於打架,我不能說,領隊打了我,我就要還手。
  • 關於王濛,有兩個鮮為人知的細節值得分享 | 體壇面孔
    在我做記者的那個年代,王濛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採訪對象。她身上永遠不缺新聞,卻往往因為新聞太具爆炸性而選擇三緘其口。2017年夏天,我去了王濛的家鄉七臺河,與她有了幾天近距離的接觸。表面上看起來,她性格大大咧咧,但實際上心思細密。在飯桌上,她會主動承擔起為每個人烤串的工作,也會照顧到在座每個人的感受。
  • 長春華山醫院的評價
    核心提示:長春、松原、白城、四平、白山、公主嶺、通化、延吉、大安、遼源、通遼、德惠、九臺、吉林治療白癜風到長春華山皮膚病醫院。長春華山醫院的評價?說到銀屑病這類皮膚頑疾,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重視自身的防治措施,大家不要覺得這只是普通的皮膚病,危害不大,如果這麼認為的話,那麼大家就不能得到很好的醫治效果。因此我們一定要在患病後正確選擇醫院,那麼長春華山醫院的評價?
  • 華山醫院110周年:一段醫院與民族共同發展的歷史
    從誕生起,華山人就有敢為人先的強烈願望,是改革的先行者。1987年,華山醫院率先打破大鍋飯模式,走自我發展之路,打造孵化平臺,極大調動了員工積極性。1992年,原衛生部確立華山醫院為改革試點單位。2001年,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以技術為紐帶,建成了當時中國最大的神經外科聯合體。
  • 揭秘短道隊麗江群毆風波 王濛喝醉酒用英文罵人
    王濛為什麼說英語?  喝醉了語無倫次  有目擊者稱,在發生群毆,以及爭鬥暫時平息後,名氣最大的王濛一直在用英語打電話。而知情人士透露,在場的巡防隊員告訴他,王濛先是用大家都能聽懂的英文髒話罵了人,隨後又表示巡防隊員的雲南普通話她聽不懂,要求找一個「翻譯」來,於是一直在用英語打電話,同時衝著巡防隊員們嚷嚷。  巡防隊員也表示,王濛當時狀態的確是喝得很醉了,說話語無倫次。至於為什麼「炫英語」,估計連王濛自己都解釋不了……  究竟是誰先動手?
  • 華山醫院:百餘年中的每一次逆行
    【一】 今年1月24日除夕之夜,華山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急赴醫院集合。夜幕中,華山醫院的標誌建築「紅會老樓」,和無數不眠人一起,見證著這次緊急出徵。
  • 在線問診量位列上海第一,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是如何練成的?|...
    因新冠疫情的關係,非接觸式經濟形態異軍突起,網際網路醫院跑出了「加速度」。目前,上海已獲批上線43家網際網路醫院,有三甲醫院,有社區醫院。醫院紛紛開闢「網絡第二戰線」,運行大半年到底給患者帶來什麼?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頗有看點。
  • 宋立偉怎麼樣長春華山醫院
    宋立偉怎麼樣長春華山醫院?牛皮癬這個皮膚病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此病對患者的影響是很大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選擇一家好的醫院。好的醫院才能夠帶給大家一個好的治療效果。那麼,宋立偉怎麼樣長春華山醫院?長春的患者想知道華山皮膚病醫院靠譜嗎,可以從以下幾點去考慮。
  • 長春華山醫院怎麼樣
    核心提示:長春、松原、白城、四平、白山、公主嶺、通化、延吉、大安、遼源、通遼、德惠、九臺、吉林治療白癜風到長春華山皮膚病醫院。長春華山醫院怎麼樣?說起銀屑病,這是大家都比較常見的一大皮膚病,而且此病也是發作概率比較高的。其實對於銀屑病來說如果大家不能關注生活中的防治措施就很可能導致銀屑病的反覆發作。大家要知道銀屑病是很難治療的,而且治療的費用也是人們都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