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5月11日)從省疾控中心獲悉:我省3歲以下兒童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體是肺炎球菌,5歲以下兒童死因構成中肺炎佔16%,遠超過季節性流感、手足口等疾病。專家呼籲,重視肺炎球菌性疾病對嬰幼兒的危害!
肺炎球菌也稱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可引發兒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見病菌。肺炎球菌可以穿越黏膜屏障,引起非侵襲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竇炎和症狀較輕的肺炎等;另外,它也可以直接侵入血液,可引起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菌血症性肺炎、腦膜炎、菌血症、敗血症等,肺炎球菌性腦膜炎嚴重時可導致耳聾、癱瘓、智力低下。
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湯奮揚介紹:「肺炎球菌廣泛定植於人類鼻咽部,兒童是其主要攜帶和傳播人群。肺炎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傳播形式較為隱匿,一個咳嗽或噴嚏都有可能將帶有肺炎球菌的飛沫傳播給兒童,使兒童成為帶菌者,並更容易在寶寶免疫力低下的時候『趁虛而入』,威脅寶寶生命健康。肺炎球菌不像流感那樣集中爆發,但是此類疾病每年導致的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卻遠遠超過季節性流感、手足口等疾病,因此我國要十分重視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預防工作,全方位的為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計劃免疫科科長洪鐳表示:「初生至2歲間是兒童感染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的高風險期。剛出生的寶寶免疫系統還沒發育成熟,隨著嬰兒體內母傳抗體在6月齡前幾乎消失,而寶寶此時自身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善,對病原感染的免疫力下降,因此更易受到肺炎球菌侵襲,引起菌血症性肺炎、腦膜炎等侵襲性疾病。」
據介紹,2008年中國五歲以下兒童全死因構成中,肺炎佔16.5%,居於首位。從全球肺炎疾病負擔來看,我國因肺炎球菌感染導致的死亡病例數位列全球第6位,每年大約有3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肺炎球菌感染所導致的疾病。而一項來自江蘇省呼吸道疾病病原監測分析的數據顯示,江蘇省3歲以下兒童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體為肺炎球菌。因此,降低我國嬰幼兒肺炎球菌疾病的發生率,改變嚴峻現實狀況迫在眉睫。鑑於其所導致的嚴重公共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將肺炎球菌性疾病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
預防勝於治療 抓住提升寶寶免疫的最佳時期
當前,針對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抗生素,然而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肺炎球菌耐藥性問題急劇發展。耐藥使治療效果減弱,死亡率增加;藥物越用越升級,帶來醫療負擔大幅上升;療效不好,使病程延長,為臨床治療帶來巨大挑戰。對此,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科醫院呼吸科主任田曼教授表示:「在抗菌藥耐藥的嚴峻形勢下,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治療特別是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治療更顯得捉襟見肘,給整個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物質雙重負擔。WHO指出疫苗接種是最合乎邏輯和最有效阻止耐藥性蔓延的方法。」
目前,隨著嬰幼兒肺炎球菌疫苗的使用,使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變得可防可控。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計劃免疫科副科長梁亞瓊強調:「2歲以前是兒童肺炎球菌疾病高風險期,一定要儘早給寶寶開始積極預防接種,在6月齡前完成免疫屏障的建立,以保證每一個小寶寶獲得及時全面的保護,有效抵抗肺炎球菌風險。」
最後,湯奮揚所長表示:「預防接種疫苗是控制、消滅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防控傳染病的根本所在。預防不僅使兒童免遭疾病之苦,同時還能為國家和家庭節省大量的醫藥開支。從事疾病治療到疾病預防的廣大醫務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疾病危害性,積極宣講疾病知識,從而提升大眾防病意識,為早日實現,國家2030健康中國遠景規劃做出自身貢獻。」
最後小編提醒:肺炎球菌疫苗一共四針次價格在3000元左右,需要自費自願選擇。超過6個月的孩子不再適合接種,建議加強幼兒護理增強抵抗力。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張祖名 編輯/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