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以下兒童死因構成中,這個病最致命!

2020-12-17 荔枝網新聞

  記者今天(5月11日)從省疾控中心獲悉:我省3歲以下兒童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體是肺炎球菌,5歲以下兒童死因構成中肺炎佔16%,遠超過季節性流感、手足口等疾病。專家呼籲,重視肺炎球菌性疾病對嬰幼兒的危害!

  肺炎球菌也稱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可引發兒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見病菌。肺炎球菌可以穿越黏膜屏障,引起非侵襲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竇炎和症狀較輕的肺炎等;另外,它也可以直接侵入血液,可引起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菌血症性肺炎、腦膜炎、菌血症、敗血症等,肺炎球菌性腦膜炎嚴重時可導致耳聾、癱瘓、智力低下。

  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湯奮揚介紹:「肺炎球菌廣泛定植於人類鼻咽部,兒童是其主要攜帶和傳播人群。肺炎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傳播形式較為隱匿,一個咳嗽或噴嚏都有可能將帶有肺炎球菌的飛沫傳播給兒童,使兒童成為帶菌者,並更容易在寶寶免疫力低下的時候『趁虛而入』,威脅寶寶生命健康。肺炎球菌不像流感那樣集中爆發,但是此類疾病每年導致的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卻遠遠超過季節性流感、手足口等疾病,因此我國要十分重視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預防工作,全方位的為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計劃免疫科科長洪鐳表示:「初生至2歲間是兒童感染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的高風險期。剛出生的寶寶免疫系統還沒發育成熟,隨著嬰兒體內母傳抗體在6月齡前幾乎消失,而寶寶此時自身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善,對病原感染的免疫力下降,因此更易受到肺炎球菌侵襲,引起菌血症性肺炎、腦膜炎等侵襲性疾病。」

  據介紹,2008年中國五歲以下兒童全死因構成中,肺炎佔16.5%,居於首位。從全球肺炎疾病負擔來看,我國因肺炎球菌感染導致的死亡病例數位列全球第6位,每年大約有3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肺炎球菌感染所導致的疾病。而一項來自江蘇省呼吸道疾病病原監測分析的數據顯示,江蘇省3歲以下兒童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體為肺炎球菌。因此,降低我國嬰幼兒肺炎球菌疾病的發生率,改變嚴峻現實狀況迫在眉睫。鑑於其所導致的嚴重公共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將肺炎球菌性疾病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

  預防勝於治療 抓住提升寶寶免疫的最佳時期

  當前,針對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抗生素,然而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肺炎球菌耐藥性問題急劇發展。耐藥使治療效果減弱,死亡率增加;藥物越用越升級,帶來醫療負擔大幅上升;療效不好,使病程延長,為臨床治療帶來巨大挑戰。對此,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科醫院呼吸科主任田曼教授表示:「在抗菌藥耐藥的嚴峻形勢下,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治療特別是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治療更顯得捉襟見肘,給整個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物質雙重負擔。WHO指出疫苗接種是最合乎邏輯和最有效阻止耐藥性蔓延的方法。」

  目前,隨著嬰幼兒肺炎球菌疫苗的使用,使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變得可防可控。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計劃免疫科副科長梁亞瓊強調:「2歲以前是兒童肺炎球菌疾病高風險期,一定要儘早給寶寶開始積極預防接種,在6月齡前完成免疫屏障的建立,以保證每一個小寶寶獲得及時全面的保護,有效抵抗肺炎球菌風險。」

  最後,湯奮揚所長表示:「預防接種疫苗是控制、消滅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防控傳染病的根本所在。預防不僅使兒童免遭疾病之苦,同時還能為國家和家庭節省大量的醫藥開支。從事疾病治療到疾病預防的廣大醫務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疾病危害性,積極宣講疾病知識,從而提升大眾防病意識,為早日實現,國家2030健康中國遠景規劃做出自身貢獻。」

  最後小編提醒:肺炎球菌疫苗一共四針次價格在3000元左右,需要自費自願選擇。超過6個月的孩子不再適合接種,建議加強幼兒護理增強抵抗力。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張祖名 編輯/貝茜)

相關焦點

  • 全球5歲以下兒童約有22萬兒童死於輪狀病毒感染 主動預防才是關鍵
    最美的秋天來了,也是寶媽們最頭疼的秋季,因為秋季是兒童腹瀉的高峰期。一項中國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顯示:2011-2014年全國26個省<5歲腹瀉兒童中,輪狀病毒全年均有檢出,感染的高峰是秋冬季,12月檢出率高達45.4%。
  • 兒童肺結核,這個病它發病隱蔽,家長一定要知道
    它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全球有157萬人因它喪命,它的全球潛伏感染人群高達17億,潛伏感染率近四分之一。它就是肺結核。 (據華龍網) 這位家長可以說是非常大意了,不過這也是我國國內家長對兒童肺結核病的普遍輕視態度。這項在古代稱為「肺癆」的病,已經奪走157萬人的性命了。2018年全球新髮結核病患者約1000萬,其中小於15歲的兒童患者佔新發患者的10%,即100萬。在兒童結核病死亡案例中,多達90%是未經治療的,有太多孩子錯過了檢測出這種致命疾病的機會。
  • 世衛組織公布全球十大死因,這個病是「頭號殺手」
    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糖尿病和痴呆症進入前十名 新聞稿援引報告稱,在當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個是非傳染性疾病。在2000年十大死因中,非傳染性疾病佔4個。 過去20年來,心臟病一直是全球首要死因。心臟病死亡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自2000年以來,心臟病死亡人數增加了200多萬,2019年增至近900萬。
  • 5歲以下兒童需防蠶豆病 病症像感冒臉色變蠟黃
    昨天,寧波市1歲的小寶經過輸血搶救,臉色已慢慢轉紅。雖然小寶已度過生命危險期,但一夜沒睡的媽媽仍是驚魂未定:「我怎麼也沒想到一小碗蠶豆,差點要了寶寶的命。」主治醫生說:小寶這次發作的是「蠶豆病」,比較嚴重;如果再晚些送來,可能就救不回來了。
  • 什麼才是中小企業最致命的死因?看了杭州最大的農莊之死和娃哈哈...
    什麼才是中小企業最致命的死因?看了杭州最大的農莊之死和娃哈哈童裝的案例,或許你就知道了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為什麼有的企業發展的風生水起,而有的企業則難逃資金鍊斷裂、合伙人分道揚鑣的結局?
  • 這種病很像感冒,但會嚴重損傷心臟,5歲以下兒童易中招
    也是在這個季節高發,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誤當感冒治,那可是超兇險的,它就是川崎病。一般好發於5歲以下嬰幼兒,尤其以6月~2歲兒童多見。3、風疹風疹多發於1~5歲兒童,具有傳染性。手足口病6月齡~5歲的小寶寶,往往是手足口病的重點「攻擊」對象,尤其是1~2歲兒童,發病風險最高。
  • 這種病很像感冒,但會嚴重損傷心臟,5歲以下兒童易中招
    有一種病,也是在這個季節高發,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誤當感冒治,那可是超兇險的,它就是川崎病。一般好發於5歲以下嬰幼兒,尤其以6月~2歲兒童多見。 川崎病本身不算可怕,可怕的是它可引發嚴重心血管併發症,是引起兒童冠狀動脈瘤最常見的原因,與成年後發生的心絞痛、心梗等心血管事件關係密切。
  • 5歲以下兒童易發
    5歲以下兒童易發 國家疾控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報告手足口病病例192萬,死亡病例95人,在丙類傳染病報告中發病、死亡人數皆為最高。根據近年情況,每年進入4月份後手足口病例會陡然增加。
  • 這種病5歲以下兒童致死率最高
    令人痛心的是,多項分析數據顯示,肺炎球菌感染是我國兒童肺炎致死的重要原因。平均每17分鐘就有一名五歲以下兒童死於肺炎球菌相關疾病,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痛損失。為什麼小孩子容易得肺炎攜帶率高、免疫力低,是嬰幼兒易遭受肺炎球菌侵襲的主要原因。兒童呼吸道發育不成熟。肺泡數量的增加大約要到8歲完成,12歲的時候肺的基本結構才發育完善。
  • 5歲以下兒童第二大死因竟是腹瀉病?找對病因很重要
    春天冷暖空氣頻繁交替,許多孩子都比較容易生病,其中兒童腹瀉是很常見的病,孩子在腹瀉幾天後往往體重會減輕,看得爸爸媽媽們非常心痛,許多媽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孩子腹瀉的感受: 以愛之名lljm:寶寶腹瀉第四天,我瘦了3斤,養大一個娃不容易。
  • 道路交通事故位列我國兒童死因第四位 安全座椅使用率不足5%
    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曹淼)5月25日,《中國兒童道路交通安全藍皮書(2017)》在京發布。《藍皮書》顯示:道路交通事故位列我國0-14歲兒童死因第四位;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低及使用不當是造成我國兒童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
  • 20年來,全球頭號死因一直是它
    傳染性疾病「奪命」,少了今天,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00至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出現變化。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中有七個為非傳染性疾病,其所致死亡數佔全球死亡總數的44%。而在2000年,全球十大死因中,非傳染性疾病為4個。WHO稱,應進一步重視全球預防和治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等相關工作。
  • 購買兒童安全座椅 5個習慣最致命
    很多寶媽在有車之後,都會為自己的寶寶購置兒童安全座椅,這樣不僅不用擔心自己的車技會影響到寶寶的安全,也能夠釋放雙手,獨自帶娃也能悠哉出行。是生活的好幫手!但是!所謂孕傻傻三年,有的寶媽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一些操作,會影響到寶寶的生命安全。下面五個就是最致命的習慣:1、安全座椅安裝錯誤!
  • 5月蠶豆病高發 3歲以下兒童最好別吃蠶豆
    「蠶豆病」,是一種遺傳疾病,原因是患者體內缺少一種酶,超過一半的患者為3歲以下的男孩。不像名字那麼溫柔,「蠶豆病」一旦發病會很突然,而且搶救不及時還會有生命危險。  醫生提醒,蠶豆病可以預防,特別是大人患有蠶豆病的,一定要注意它的遺傳性,應避免吃引起溶血的藥物、蠶豆等。  4歲男孩  尿尿變成醬油色  凱凱一家都是江山人,5月6日,4歲的凱凱突然生病了。「下午接孩子時,老師說兒子可能病了,有幾次嘔吐。
  • 家有5歲以下兒童注意了!
    就在前兩天,寧鄉1歲多女童嘴角突然起皰疹,僅一天時間就蔓延了全身…… 在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科門診一天內最多接診患這種病的寶寶達300多例!!! 這到底是啥病呢?給各位寶媽奶爸們一個提示——「老熟人」了!
  • 自駕出行先系對安全帶,選好兒童安全座椅_中國婦女報<20191014期>...
    道路交通傷害已成我國1~14歲孩子的第二大死因根據相關統計,2018年我國共發生涉及學齡階段兒童傷亡的交通事故2萬多起,導致2200多名兒童死亡。近日,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道路交通傷害如今是全球5~14歲兒童第一大殺手。另據中國疾控中心統計,道路交通傷害是我國1~14歲未成年人的第二大死因。
  • 2016山東居民主要死因疾病前十位 心血管疾病居首
    原標題:2016山東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前十位疾病公布 心血管疾病居首齊魯網7月17日訊(記者 劉冰冰)記者在7月17日召開的山東省2016年度居民疾病與健康狀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6年山東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前十位分別為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
  • 6歲以下兒童過量補鐵有致命風險 科學補鐵有學問
    身體中某種營養元素的缺乏可能會使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嚴重時可能導致疾病發生。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體內含有4-5克的鐵,其中72%以血紅蛋白形式存在,3%以肌紅蛋白形式存在,其餘為儲備鐵。儲備鐵約佔人體鐵含量的25%,主要以鐵蛋白的形式儲存在肝、脾和骨髓中。
  • 2歲以下兒童應避免的5種食物
    2歲以下兒童應避免的5種食物在第一年中,母親必須練習適合孩子年齡的烹飪食物。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 渴望與牛奶口味不同 他們已經進食了6個月,因此專家建議2歲以下的兒童避免使用這五種食物,因為他們的身體並不完全健康。
  • 江西10歲男孩患罕見致命病 一段超越血緣的親情呼喚
    父親在2010年初去世後,照顧妹妹一家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他的肩上。在記者的追問下,蘭大海講述了一個30年前的感人故事。  出生3天被棄 婚後脊柱長瘤  1978年冬天,蘭大海的父親抱回一個嬰兒。這個女嬰出生才3天,就因先天殘疾遭到親生父母的遺棄。「正是因為她很不幸,先天殘疾,她才被自己的父母拋棄,我們不能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