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8月24日訊 23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日前省教育廳印發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等文件,並於2020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實施。針對高一新生家長們關心的選課走班、選修課程開設、學分認定與管理等出臺了明確詳細的指導意見。
課程設置: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
根據《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普通高中學制為三年。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和農忙假)11周。每學年分兩學期。每周35課時,每課時按45分鐘計,18課時為1學分。
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統一設置,是普通高中學生發展的共同基礎,所有學生必須全部修習。選擇性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統一設置。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學生,必須在本類課程規定範圍內選擇相關科目修習;其他學生結合興趣愛好,也必須選擇部分科目內容修習,以滿足畢業學分的要求。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學生的多樣化需求,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學科課程標準的建議以及學校辦學特色等自主開發設置,是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校本課程,學生自主選擇修習。
科目安排:綜合實踐、勞動納入必修課
普通高中設有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
外語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學校自主選擇第一外語語種。鼓勵學校創造條件開設第二外語。
藝術可與音樂、美術兩科相互替代,具體開設科目由學校自行確定。體育與健康的必修內容必須在高中三學年持續開設。勞動和綜合實踐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黨團活動、軍訓、社會考察等。勞動課程內容包括志願服務和與通用技術的選擇性必修內容及校本課程內容的統籌內容。
學分認定:總學分不低於144分才能畢業
學生課程修習通過學分和學業水平考試進行管理。學校通過學分反映學生的修習過程和成績。教育行政部門通過學業水平考試檢測學生學業修習狀況。教研部門通過學生的修習狀況,改進完善課程指導策略。
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的學習並考試(考核)合格,即可獲得相應學分。必修課程必須獲得88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不少於42學分,選修課程至少獲得14學分(其中,在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基礎上的學科拓展、提高類課程之外的課程不少於8學分);學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鼓勵學有餘力或希望多方面發展的學生修習更多的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獲得更多學分。
綜合實踐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共8學分。包括研究性學習、黨團活動、軍訓、社會考察等,其中研究性學習6學分,完成2個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以開展跨學科研究為主。勞動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共6學分。其中志願服務2學分,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於40小時;其餘4學分內容與通用技術的選擇性必修內容以及校本課程內容統籌。
滿足「走班制」:實現「一人一課表」
建立行之有效的學校選課指導、走班管理及課表編排制度,做好學生選課指導、走班教學管理與學校課表編排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充分利用智慧校園和各種信息化終端設備,逐步實現基於大數據的校園信息化智能管理,藉助課表編排軟體和平臺生成電子課表。通過選用適宜的排課策略,生成每個學生的「私人定製」課表,滿足「走班制」教學體制的排課需求,實現「一人一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