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有七雄,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國是戰國時期最頂尖的存在,而其中的韓國爭議頗大,一是因為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國的,二是戰國時期韓國實在是沒有幹什麼事,存在感極低,如果不是列入戰國七雄之一,很少有人能記住這個國家。韓國的實力真的很低麼?韓國為何會被列入戰國七雄之一?
其實韓國的實力並不是很低,首先從韓國的來源進行追溯。韓國產生是脫胎於晉國,而晉國則是戰國前最強大的國家,實力非凡。而韓國卻能從中分一杯羹,三家分晉,韓國正是其中一家,而其餘兩家分別建立的是魏國和趙國,從理論上講,三家都是從晉國分裂而出 實力相差無幾,韓國的實力與趙國魏國差不多。從實力上講,韓國並不是很差,被稱為戰國七國,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那麼為什麼韓國的名氣那麼低。
韓國在戰國時期並沒有幹過驚天動地的大事,能被人記住已經是非常不錯了,韓國在動亂的初期,就被秦國給滅了,讓他徹底沒有存在感。人們之所以對其他國家有很深刻的印象,主要就是因為在戰國時期,各國都參與作戰,與秦國周旋,打出很多經典戰役,像圍魏救趙之類的,因此有很大的名聲,而這些戰役韓國都沒沒有參與,自然名氣較低,後人也不記得韓國在戰國時期做了什麼。韓國如果不被秦國第一個滅,或者與秦國打過幾場經典戰役,名氣也不會像現在這麼低。
還有,韓國是被秦國第一個滅的國家,其他國家都沒有反應過來,就被秦國給滅了,給後人的感覺就是韓國很弱,秦國滅韓國是輕而易舉的事。實際上,秦國之所以第一個滅韓國,並不是因為韓國太弱了,而是因為韓國太強了。秦國不怕另外五國的聯合,卻害怕韓國的攻擊,所以要出其不意,先把對自己危險較大的給滅了。
而秦國的攻擊讓韓國始料未及,被秦國攻擊成功,連反抗都沒有反應過來,就被秦國給滅了。秦國滅了韓國,也意味著戰國亂戰興起,各國都在思考如何在這場戰亂中得以倖存,也沒有人管韓國的死活,韓國被滅了也沒有人注意,反而是人人自危,怕下一個被滅國的就是自己。因此,韓國被滅,沒有引起任何波瀾,沒有人會重視一個已經被滅的國家。
韓國直接被滅,戰國時期的文人也沒有對韓國有任何的宣傳,文人雅士為了思想教育,會在自己的國家宣揚一些思想,或者是歌頌自己國家某些事情,這是最初的文人宣傳,而韓國已經被滅,誰敢對韓國進行美化式宣傳,誰敢幫助韓國復國。沒有文人的宣傳,還沒有經典戰役,更沒有出色的戰績,戰國亂戰,誰能記住韓國,對後世影響力較小。雖然韓國沒有任何出色的成績,但韓國的實力並不弱。
韓國位處中原,兵強馬壯,與秦國交戰的時候是正面硬碰,沒有任何計謀,最終慘敗。而戰國時期,沒有哪個國家和秦國正面交鋒可以贏,所以韓國輸的並不冤。韓國在沒有被秦國滅之前,也是中原霸主,無人敢惹,鎮守中原數百年,曾經有人敢招惹韓國,最終都被韓國給滅了,像曾經的鄭國。鄭國趁韓國內部權力更替,出兵攻打韓國,圍攻韓國,韓國奮力抵抗,穩住局勢。政權穩定後,韓國舉兵反攻,用了15年的時間,攻進鄭國的陽城,之後又攻打宋國,佔領彭城,俘虜宋國的君主。韓國連續作戰,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徹底吞併鄭國。韓國在沒有被滅國之前,其實力在戰國七雄中可以排前三。
韓國一國可抵三國,先後攻打鄭國、宋國,又與齊國開戰,局勢絲毫沒有落入下風。韓國之所以沒有什麼經典戰役,而是因為沒有國家願意主動進攻韓國,秦國怕韓國強大,與其他國家聯手,所以第一個滅了韓國,而韓國因為自身強大,被滅之前也沒有國家敢攻打韓國,因此沒有經典戰役。韓國的實力並非不強大,只是後人不知道,後人只會直觀的看哪個國家強大,而不懂得分析,韓國境內,未被滅之前是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這是大國風範,也是韓國強盛的表現。韓國如果沒有被秦國第一個滅,與其餘列國聯手對抗秦國,那麼最終的結局還是個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