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科研團隊在環境友好型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1-03-05 西安交大電信學部

論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8b00085

  這項研究工作以題目為「Bilateral Interface Engineering toward Efficient 2D–3D Bulk Heterojunction Tin Halide Lead-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近期發表在國際重要能源期刊ACS Energy Letters 3, 713-721 (2018) (影響因子11.45)。第一作者為課題組青年教師冉晨鑫博士,郗俊博士為該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交大為第一作者單位與唯一通訊作者單位。文章發表後成為入選當月Highly Read Article 前十名。

   近幾年來,吳朝新教授團隊對於環保型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深入研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在國際上率先發展了「蒸鍍-旋塗」的鈣鈦礦薄膜低溫製備工藝  (Jun Xi, Zhaoxin Wu*, et al, Nano Energy,DOI:10.1016/j.nanoen.2016.06.007)以及基於這種成膜工藝克服了鉍基鈣鈦礦成膜性差的瓶頸,實現了具有高開路電壓的鉍基非鉛異質結太陽能電池(Chenxin Ran, Zhaoxin Wu*, et al.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2017, 8 (2), 394–400[ESI前1%高被引論文])。同時這種低溫薄膜製備工藝克服了錫基鈣鈦礦成膜的工藝難點,實現了高效的柔性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Jun Xi, Zhaoxin Wu*,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2017. 1606964)。如今基於之前的工作基礎取得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6.98%的光電轉換效率, 為環境友好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做了重要貢獻,更多研究內容可參見吳朝新教授團隊主頁:http://zhaoxinwu.gr.xjtu.edu.cn。

   該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973)(編號2013CB328705),自然基金委面上課題(編號11574248)以及博士後面上項目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收服電池界的「小哪吒」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自2009 年首次報導後
  • 四端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而「後起之秀」鈣鈦礦正在成為一個有前景的合作夥伴,現在工程師們已經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效率記錄,他們創造出的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接近30%。自約十年前鈣鈦礦進入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一直以驚人的速度打破效率紀錄—...
  • 23.7%光電轉換效率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與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合作發表了窄帶隙鈣鈦礦及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以《Combin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Mixed Tin-Lea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y Capping Grains
  • 南京大學鄧正濤團隊鈣鈦礦方面獲進展
    南京大學鄧正濤教授團隊製備發光效率接近100%非鉛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並應用於高效環保的白光LED光源。
  • 上海交大韓禮元、陳漢團隊在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研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韓禮元、副教授陳漢團隊在高效穩定大面積模塊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A Scalable Integrated Dopant-Free Heterostructure to Stabilize Perovskite Solar Cell Modules」 以上海交通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於國際能源領域旗艦期刊
  • 西安交大科研「硬」實力
    近期,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立足自身研究優勢,在材料、物理、管理、生命、電子科學技術等領域相繼取得重要進展,一起來看這些新突破、新成果! 乾貨滿滿! 讓我們為交大科研實力打Call!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中國科學報》:為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麼受關注?  李永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利用一種新興的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進行光電轉換的光伏器件。最近幾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得到快速發展,能量轉化效率已經超過25%,並且具有低成本溶液加工的優勢,擁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 西安交通大學科研人員在新能源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鋰硫電池具有高的理論容量(1675 mAh·g-1)和能量密度(2600 Wh·kg-1)、低成本和環境友好性等特點,被認為是後鋰離子電池時代最有潛力的儲能系統之一。儘管前景光明,但鋰硫電池的實際應用仍面臨一些嚴峻挑戰。
  • 太陽能電池電荷損失的量化分析方法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是光電、電光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也是評價材料性能和指導器件結構優化進而提高器件性能的必由之路。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孟慶波團隊在探索高性能薄膜新型太陽能電池的同時一直致力於開發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電荷動力學和缺陷態等物理性質的量化測量和分析方法,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 陳衝教授課題組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Nano Energy發表鈣鈦礦太陽...
    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和穩定性測試結果近日,我校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校特聘教授陳衝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 實現低電壓損耗的高效倒置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
    實現低電壓損耗的高效倒置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3:03:43 華中科技大學李忠安團隊開發了利用吡啶基無摻雜聚合物半導體實現低電壓損耗的高效倒置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策略。
  • 南方科技大學程春團隊在納米科學與技術領域取得多項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副教授程春課題組在智能系統、能源器件、二維材料生長等多個領域取得多項研究進展。  多級複合結構用於高性能鋰硫電池正極材料  近年來,鋰硫電池作為新興高性能儲能器件備受關注,但鋰硫電池的性能提升往往受限於多硫化物(LiPSs)較低的轉化效率和在電解液中嚴重的穿梭效應,因此實現LiPSs的高效催化轉化並抑制其穿梭效應對鋰硫電池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全球光伏產業戰加劇:美國考慮對進口太陽能電池施加緊急關稅
    及組件應用技術、太陽能熱發電關鍵技術、太陽能PERC+P型單晶電池技術、自適應光伏驅動幹深-時域智能控制精準灌溉技術等。而「後起之秀」鈣鈦礦正在成為一個有前景的合作夥伴,現在工程師們已經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效率記錄,他們創造出的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接近30%。自約十年前鈣鈦礦進入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一直以驚人的速度打破效率紀錄—...
  • 《科學》發表上海交通大學趙一新團隊的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
    2019年8月9日,Science(《科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趙一新團隊在CsPbI3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研究成果:「Thermodynamically stabilized β-CsPbI3–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ies >18%」,(《熱力學穩定的β-CsPbI3
  • 我校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及抑制取得進展
    近日,我校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在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分解和抑制方面獲得新進展。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得到了飛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在近十年就從最初的3.8%迅速增長至目前的25.2%,然而電池的的商業化應用卻受限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結構不穩定性,高溫、氧氣、水、光照條件甚至電子束輻照均會導致鈣鈦礦材料分解進而引起器件性能衰減。
  • 量子點顯示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納米光電材料研究所曾海波團隊,在量子點顯示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有望突破傳統鎘系量子點以及QDVision等國際公司的壟斷,研究成果以「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LED」、「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LED
  • 西安交大:利用新方法在鉀離子電池應用領域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化學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28年的交通大學化學系。1994年西安交通大學恢復理學院建制,包括化學、數學和物理三個學科。隨著化學在各個領域中扮演角色的不斷加強和學校的戰略部署,2020年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學院成立。目前,學院下設有應用化學系、材料化學系、大學化學部和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 電子科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高效電子傳輸的金屬氧化物替代品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郝鋒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MCA)上發表題為Metal Oxides Alternatives for Efficient Electron Transport in Perovskite Solar
  • 南科大程春團隊在軟體機器人及電池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副教授程春課題組在智能系統、能源器件、二維材料生長等多個領域取得多項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ACS Nano、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 史丹福大學發明製造鈣鈦礦電池製造超快方法
    在11月25日發表在《焦耳》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展示了一種超快的方法來生產穩定的鈣鈦礦電池,通過快速噴塗等離子體處理生產的鈣鈦礦光伏電池,史丹福大學教授Reinhold Dauskardt的新製造方法讓鈣鈦礦模電池生產速度比傳統方法快了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