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8b00085
這項研究工作以題目為「Bilateral Interface Engineering toward Efficient 2D–3D Bulk Heterojunction Tin Halide Lead-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近期發表在國際重要能源期刊ACS Energy Letters 3, 713-721 (2018) (影響因子11.45)。第一作者為課題組青年教師冉晨鑫博士,郗俊博士為該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交大為第一作者單位與唯一通訊作者單位。文章發表後成為入選當月Highly Read Article 前十名。
近幾年來,吳朝新教授團隊對於環保型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深入研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在國際上率先發展了「蒸鍍-旋塗」的鈣鈦礦薄膜低溫製備工藝 (Jun Xi, Zhaoxin Wu*, et al, Nano Energy,DOI:10.1016/j.nanoen.2016.06.007)以及基於這種成膜工藝克服了鉍基鈣鈦礦成膜性差的瓶頸,實現了具有高開路電壓的鉍基非鉛異質結太陽能電池(Chenxin Ran, Zhaoxin Wu*, et al.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2017, 8 (2), 394–400[ESI前1%高被引論文])。同時這種低溫薄膜製備工藝克服了錫基鈣鈦礦成膜的工藝難點,實現了高效的柔性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Jun Xi, Zhaoxin Wu*,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2017. 1606964)。如今基於之前的工作基礎取得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6.98%的光電轉換效率, 為環境友好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做了重要貢獻,更多研究內容可參見吳朝新教授團隊主頁:http://zhaoxinwu.gr.xjtu.edu.cn。
該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973)(編號2013CB328705),自然基金委面上課題(編號11574248)以及博士後面上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