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傳統「漢餅文化」芬芳現代都市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臺灣寫真:傳統「漢餅文化」芬芳現代都市

  中新社臺北11月9日電 題:傳統「漢餅文化」芬芳現代都市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好吃!香甜鹹酥,有家鄉『喜餅』的味道!」在臺北市光復北路新近開張的糕點鋪「皇緹」,聞香而來的臺北市譚姓女士一邊品嘗,一邊伸大拇指稱讚。

  溫馨潔淨的店鋪內,一盒盒鳳梨酥、漢餅、水果酥、茶酥等各式糕點,擺放有致,香氣流而不膩。「什麼是『喜餅』?貨架上怎麼沒有?」記者好奇地問。正接待顧客的皇緹美饌執行長楊頤君拿來兩盒漢餅禮盒說,「『漢餅』就是『喜餅』,這裡面裝有6種不同味道的喜餅。」

  楊頤君告訴記者,相傳「漢餅」的祖師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當時東吳孫權為聯合蜀漢劉備共御曹操,假意要嫁妹妹給劉備,諸葛亮順水推舟以喜餅下訂,將婚訊傳達四方,讓孫權反悔不得。此後,中國人便有了婚嫁送喜餅的習俗。在臺灣,送「喜餅」(嫁女餅)就是向親朋好友宣布女兒將出嫁的喜訊,其中講究頗多,喜餅?花樣組合千變萬化。

  傳統的臺灣喜餅,沒有所謂的西式餅乾,而是做傳統大餅送給親朋好友。這種大餅的特點是大、圓、甜,象徵圓滿、吉祥、甜蜜,一個足有三斤多重,吃的時候用刀子切成小塊,大家慢慢分享。大餅內餡的口味有很多,?如蓮蓉蛋黃、芋泥、綠豆沙餡、烏豆沙等,但由於用料多有肥豬肉,所以吃的時候很油膩。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及都市人對健康養生的訴求,這種大餅雖然內餡實在、味道很好,但受到的青睞已大不如昔。歷史悠久的漢餅文化,由此陷於日漸沉寂的尷尬境地。

  一塊圓圓的大餅,是許多臺灣人兒時的共同回憶。「經常有朋友感嘆傳統味道的喜餅不好找,於是我決定試一試,希望讓漢餅延續更多人的幸福記憶」,楊頤君如是說到推廣「漢餅」的初衷。

  於是,她開始「揉合一世紀的感動,以傳承臺灣在地文化的美好記憶」的嘗試,揮刀對傳統大餅加以「改良」,將其精緻化、小巧化,在用料上注重當地取材和養生,在口味上注重多元、創新。在其不懈努力下,奶黃Q餅、綠豆椪、香酥蛋黃、滿漢京味、烏沙蛋黃、肉餅酥等全新口味創意而生,以「漢餅文化」的方式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層次分明的餅皮,撲鼻而來的芬芳,改良後的大餅受到顧客稱讚,這讓楊頤君備受鼓舞,對傳承漢餅文化更具信心。她希望漢餅文化在臺灣茁壯成長,人們在漢餅裡吃到濃濃的臺灣味。

  楊頤君透露,已擬定計劃,準備兩年內在臺北開店10間,在臺中、高雄各3間,並相機到大陸市場開店。她表示,大陸市場空間很大,近年來「漢風」勁吹,這對「皇緹」到大陸推廣漢餅十分有利,將率先到與臺灣聯繫更緊密、生活習慣相近的廈門開店,爭取把漢餅文化傳播得更廣。(完)

相關焦點

  • 中南市場迎來「漢餅復興」一一記南僑集團「漢餅復興潮」系列活動之武漢會
    中南重要城市武漢對南僑公司漢餅復興活動意義重大,來自湖北及周邊省市的眾多知名餅店負責人出席了本次講習會。大家帶著探索新理念,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思路開發烘焙新市場的需求相聚到一起。他說,武漢是「漢餅復興」第三場講習會,中南部地區文化底蘊深厚,從古至今都是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人們交匯於此,形成了龐大且活躍的市場。「漢餅復興」在這裡有著優越的發展基礎。吳總接著說,漢餅蘊含著豐富的飲食文化和地方人文元素,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一個城市一種餅」,讓中國傳統文化通過烘焙食品走進人們的生活並被大家喜愛。
  • 「漢餅復興」亮相中原市場一一記南僑集團「漢餅復興潮」系列活動之鄭州講習會
    南僑公司,一城一餅話烘焙,漢餅復興推廣活動在鄭州又隆重舉行在鄭州舉行的「漢餅復興潮」講習會是南僑食品集團第四次為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與烘焙美食相結合而舉辦的活動。謝部長向大家介紹了南僑公司正在實施的打造當地文化品牌伴手禮項目。他強調,文化品牌伴手禮一定要有故事,要突顯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要融合當地人文與食材,這就是南僑開展「漢餅復興潮」的理念。謝部長為參會代表們隆重推出當天出場的各位講師。
  • 臺灣寫真:臺灣手工紙匠的傳統堅守
    原標題:臺灣寫真:臺灣手工紙匠的傳統堅守  「如果說我爸爸是做一萬張紙賣給一百個人,那麼我要做一張紙賣給一萬個人。」這看似不可能實現的想法,目前正被林政立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在臺灣南投縣埔裡鎮「宣紙村」內的紙匠工房慢慢實施。   紙匠工房是一家帶有觀光和教育性質的手工造紙工廠,負責人林政立出生於造紙世家。
  • 將中國傳統文化與香港現代都市融合
    新華社香港5月28日電(記者顏昊、周雪婷)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8日在香港西九文化區舉行奠基儀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建設工程正式啟動。該館建築設計師嚴迅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他的設計目標是要讓博物館的參觀者與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交流,同時也要將這一傳承傳統文化的建築融入香港現代都市。坐落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於2022年竣工,正式開放後將長期展出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藏品,並通過多媒體展示、講座、文創產品營銷等方式展現故宮文化。
  • 臺灣寫真:以「鄉下」為傲的宜蘭人
    臺灣寫真:以「鄉下」為傲的宜蘭人 2015-12-08 16:56:25直到2006年,全長12.9公裡的臺灣第一長隧「雪山隧道」連通北宜高速公路後,兩地原本周折的旅程縮短為1小時,為這片毗鄰太平洋的青山綠水注入現代都市活力。  「人客(即客人,為閩南語中保留的古漢語構詞。)來坐!」面對現代經濟文化湧入,這一聲親切的招呼,保留著宜蘭人的熱情好客。大陸記者赴宜蘭採訪恰逢當地文創展,來自縣文化局的林秋芳熱心介紹了整個展廳數十把「宜蘭椅」。
  • 南僑「漢餅文化參訪團」赴高雄 韓國瑜市長熱情接待
    南僑大陸事業組織「漢餅文化參訪團」3月14-20日赴臺,來自大陸27省160位烘焙業主要負責人一行,昨天抵達高雄市,獲得韓國瑜市長的熱情接待。
  • 南僑「漢餅文化參訪團」赴高雄 韓國瑜市長熱情接待
    南僑大陸事業組織「漢餅文化參訪團」3月14-20日赴臺,來自大陸27省160位烘焙業主要負責人一行,19日抵達高雄市,獲得韓國瑜市長的熱情接待。「城市與產業品牌同光同源」主題講座及答謝晚宴19日在高雄市翰品酒店舉行。
  • 位於金山工業區的這座大型工廠,怎麼「兼職」成為了一座美食文化...
    據透露,最近,南僑在上海的第二座大型工廠也在金山工業區投產,接下來將在廠區精心打造一座風格獨特的土樓,作為漢餅文化的專門展示場所。一家追求銷售額的食品工廠,為何如此醉心於文化挖掘和傳播?  引領消費潮流的現代工廠  南僑集團於1952年在我國臺灣創立,是烘焙食品市場的原料大廠,主要生產烘焙油脂、冷凍麵團、冰淇淋等,還涉足高端餐飲、酒店等領域。
  • 金山這座大型工廠,怎麼「兼職」成為了一座美食文化展示館?
    再往深處走,還有咖啡茶飲、餡料、冷凍麵團、伴手禮等多個主題展示區,整個廠區儼然就是一座美食文化展示館。「這是我們的第四代工廠,也是全國首座全程溯源的烘焙油脂和食品加工廠,融合了第一產業的農業、第二產業的現代製造業和第三產業的觀光休閒服務業。」南僑集團副總裁陳正文介紹。
  • 臺灣寫真:探訪臺灣苗慄休閒農場
    臺灣寫真:探訪臺灣苗慄休閒農場  【正文】位於臺中苗慄縣通霄鎮的飛牛牧場,坐落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山野中,歷經了40多年的經營發展,如今,這裡已成為臺灣休閒農業的「明星」。  臺灣寫真:探訪臺灣苗慄休閒農場  【正文】位於臺中苗慄縣通霄鎮的飛牛牧場,坐落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山野中,歷經了40多年的經營發展,如今,這裡已成為臺灣休閒農業的「明星」
  • 嫁娶禮俗必備的「漢餅」,其實還有這麼多種?
    導讀:嫁娶禮俗必備的「漢餅」,其實還有這麼多種?漢餅是中國特有糕點之一,在中國人嫁娶禮俗中,是向親友昭告喜事的代表物,從糕皮、油酥皮到鹹甜內餡等選擇十分多元。漢餅學問大!這些通通都是「漢餅」!中式漢餅多由千層口感的油酥皮為主,中國人以漢餅當茶點,偏好吃得到肉的飽足感,由於農業時代體力耗費較多,內餡多為滷肉或肉角、冬瓜糖、蝦米、油蔥酥、酥油等,加上甜味較重的冬瓜糖調味,以補充體力!
  • 【啟行2016春假海外營】臺灣親子傳統文化體驗營
    臺灣,一片對中華文化有尋根、傳承情節的土地,傳統文化在這裡更為慎重地被保留下來。
  • 臺灣寫真: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臺灣寫真: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著名歌手周杰倫投資的一家餐廳它就是在業內大名鼎鼎的「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與八德路口,園區範圍7.21公頃。其前身是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為當時臺灣最大酒廠之一。1987年,酒廠遷往林口,園區一度荒廢。
  • 臺灣寫真:臺灣傳統習俗中鬼月——鬼月到禁忌多
    臺灣寫真
  • 臺灣寫真:臺灣客家文化在傳承中謀新生
    中新社臺中10月28日電 題:臺灣客家文化在傳承中謀新生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被稱為全臺灣第一座「活的客家文化館」的臺中東勢土牛客家文化館,由土牛劉傢伙房歷「921」大地震大劫重建而立,館內一口經粘補修復的百年大水缸,不僅見證這段歷史,如今更是魚戲蓮動,生機綿長。
  • 臺灣寫真:一家烤肉萬家香
    臺灣寫真:一家烤肉萬家香 2016-09-17 21:15:09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9月17日電 題:臺灣寫真
  • 探訪鹿港小鎮:走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交匯處
    徐德金 攝 媽祖廟(新天后宮)念經的人 徐德金 攝街頭偶遇進香者 徐德金 攝  中新網臺北10月19日電 題:探訪鹿港小鎮:走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交匯處  中新網記者 徐德金  現在,鹿港小鎮的霓虹燈與臺北比也不遑多讓了,在中山路等商業旺區,許許多多、密密麻麻的廣告牌,都在告訴來客
  • 臺北寫真:都市中的青草茶 古樸自然
    [內容速覽]說到對臺北的印象,一是現代大都會,二是文化氛圍濃。記者遊走於臺北街頭,發現了第三項能代表臺北人生活特徵的元素,那就是青草茶。    中新社臺北十二月九日電 題:都市中的青草茶 古樸自然    中新社記者 陳國華 董會峰    說到對臺北的印象,一是現代大都會,二是文化氛圍濃。記者遊走於臺北街頭,發現了第三項能代表臺北人生活特徵的元素,那就是青草茶。
  • 【啟行冬令營】聖誕/寒假 臺灣親子傳統文化體驗營
    ,傳統文化在這裡更為慎重地被保留下來。在道禾六藝館內,親身參與禮(茶)、樂(琴)、射(弓)、御(劍)、書(水墨)、數、花藝等傳統文化活動,喚起孩子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六藝研習、生態建築、禪意茶席、優人神鼓、創意美食,啟行為您的家庭帶來一場傳統文化盛宴,從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到聽覺,遍尋中國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