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基礎概念(一)

2021-02-19 夜晚就要熄滅

引言

      本階段我們學一些會計的基礎概念,偶爾會涉及到後面的一些內容。無需擔心,我們只需先對這些概念進行基礎感知,隨著知識儲備的增加這些知識會越來越清晰。現在深究起來不僅晦澀難懂,還會打擊我們學習的信心。後面會來做專門的講解,而且屆時很多東西可以無師自通了。

會計的基本職能、會計目標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與監督。會計的目標是提供財務數據,讓投資者進行決策。來看小案例:

      小夫是胖虎的會計,胖虎每天搶大雄1000日元,放到胖虎的收納櫃裡,從周一開始連續搶5天,周六準備請女神靜香吃章魚燒,周五的時候,在小夫帳上是5000日元。小夫每日統計、周五出匯總結果的動作就是核算。 

      但是小夫打開收納櫃的時候發現只剩了3000元,覺得有很大問題,就趕緊進行追查,發現是大雄用了哆啦A夢的任意門和縮小燈,偷偷進入了胖虎的收納櫃,拿回了2000元。這個根據結果分析,發現問題的過程就是監督

      小夫發現錢不夠,馬上告訴胖虎,胖虎馬上調整戰略,先揍了大雄一頓,然後搶了哆啦A夢的銅鑼燒賣了2000日元,湊齊了錢終於約到了女神靜香。這個將財務結果提供給使用者,讓使用者做決策的過程就是會計目標

會計基本假設

相關焦點

  • 《基礎會計》教學大綱
    《基礎會計》是會計理論的基礎部分,介紹基礎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會計科目與帳戶設置、複式記帳的原理、借貸記帳法的運用、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會計帳簿的設置與登記、財產清查的組織與方法、會計報表的編制以及連結這些方法的會計循環程序,它是一門會計知識的入門課程且操作性較強。
  • 初級會計實務 第一節:會計概念,會計職能,會計目標
    寫給會計考生你們好一年一度的初級會計職稱資格考試臨近。考生也進入緊張備考階段,由於從業資格證考試取消,且初級報考取消會計證的限制,2018年初級考試報考人是超過400萬。本人會根據考試大綱要求,針對性的推出一系列講課內容。講課內容包括考點彙編、講義彙編、考前數據分析等等。對初級考試中的重點、難點內容進行了歸納總結,並結合練習題,便於考生記憶把握,而且一方面,將使用總結,對比,分類等形式對重點考點進行了歸納和總結,不僅適合考生閱讀,也可以讓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精確地把握重點,考點和難點。為了使考生更好學會計考試通過。
  • 積極構建中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
    在國際會計趨同的今天,各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必須奠定在大致相同的概念基礎之上,否則概念基礎不一致將給會計準則和會計的國際化帶來諸多障礙。而我國正處在會計準則建設和會計理論完善的最佳時期,因此,儘快構建和完善我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乃當務之急。
  • 基本會計準則與財務會計概念框架
    一、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制訂的背景   我國於1992年11月頒布了第一個企業會計準則,它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的:建國後不久,即從1951年下半年起,我國就實行了分部門、分行業、分所有制一統到底的會計制度。它與當時的計劃經濟是適應的,在維護財經紀律、保證財政收入、促進增產節約等方面,曾起過積極作用。
  • 2019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基礎知識點:資本成本的概念和作用
    中公財經 > 稅務師 > 備考資料 > 財務與會計 2019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基礎知識點:資本成本的概念和作用
  • 如何學習會計基礎知識
    加油吧 零基礎想學好會計可點擊本頭條號底部會計教練菜單哦會計學課程是財會專業較難學的一類課程,它有一定的獨特性.必須把握其規律才能較快的學會並掌握相關的會計知識.點擊本頭條號底部會計教練菜單幫你零基礎學好會計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所在: 一、掌握三個基本 1、掌握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本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有關的概念、理論很多,對於這些概念一定要準確地理解其含義
  • 楊紀琬:關於「會計管理」概念的再認識
    這就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和概念本身發展運動的辯證法。「會計管理」概念,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產生的,就其實質來說,是會計工作和反映這一工作的概念本身的辯證運動的產物。「會計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是一項經濟管理工作」這一認識基礎之上的。我認為,通常講的「會計」,就是指的「會計工作」。
  • 論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摘要:文章就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展開述評。首先闡釋了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概念,然後對當代哲學觀點做出評述。在此基礎上,對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進行分析。
  • 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形式轉換:衝突及其緩解
    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深化又要求《基本準則》與時俱進,以更好地滿足各方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要。概念框架在現時部分地進入會計法規已具備了一定的現實基礎。(2)人們很難掙脫的路徑依賴習慣使我國概念框架要在「只認法律、法規或規章」的會計環境下引起有關各方的高度重視,並起到指導人們實踐的作用存在著相當的困難,所以採取《基本準則》這一法規形式是比較合適的權宜之策。
  • 會計核算的前提、基礎,會計方法和會計循環
    (空間範圍)•      會計主體又稱會計實體、會計個體,是指會計人員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意義:它可使會計原則建立在非清算基礎之上,從而為很多常見的資產計價和收益確認問題提供了基礎。會計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會計處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續經營前提基礎上的。
  • 2018會計從業基礎知識是否會加在初級會計教材中
    會計證取消的消息似乎已經塵埃落定,官方已經透漏出消息,《會計法》的修訂工作將於2018年完成。會計證取消之後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或將代替會計從業考試成為會計行業的門檻,這一變化讓沒有會計基礎的學員該如何學習初級考試,是自行補基礎,還是說2018年初級會計考試教材中會加入會計從業考試的知識呢?
  • 2012雲南會計從業無紙化考試《會計基礎》知識點:會計科目
    2012雲南會計從業無紙化考試《會計基礎》知識點:會計科目 2011-12-06 10:21  來源: 中華會計網校論壇   列印 | 收藏 |
  •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複習指導:勞動合同的概念和特徵
    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第二章 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知識點一、勞動合同的概念和特徵(了解)  (一)勞動合同的概念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依法確立勞動關係
  • 初級會計考試大綱解析之一:一圖讀懂會計概念、職能和目標
    前述:本文針對全國初級會計考試《初級會計實務》第一章《會計概述》中的第一節《會計概念、職能和目標》進行解析。在《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中已經明確,對於此節內容的基本要求是了解。一圖解析:假如你開了一家公司,你是不是就會這麼想:公司啊,得有大掌柜,大掌柜呢,得算好帳,管好帳,報好帳,然後呢,還得能預測未來的帳,出些好點子,最後呢,更得能評價一下咱這公司到底經營得怎麼樣,怎麼改善,怎麼發展。
  • 會計基礎工作範圍內容有哪些?
    會計基礎工作範圍內容有哪些?會計出納培訓班,跟共贏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會計基礎工作主要是對為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服務的基礎性工作的統稱。它包括:會計憑證的格式設計、取得、填制、審核、傳遞、保管等,會計帳簿的設置、格式、登記、核對、結帳等,會計報表的種類設置、格式設計 、編制和審核要求、報送期限等,會計檔案的歸檔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續、銷毀程序等,會計電算化的硬體和軟體要求、數據安全、資料保密等。會計監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會計機構的設置要求。會計人員配備和管理 要求。
  • 環境會計的概念及研究現狀
    二、環境會計的概念及研究現狀  環境會計(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又稱為綠色會計,是指將自然資源和環境狀況納入會計核算,以有關的環境、會計法規為依據,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多元化的計量手段與屬性,正確核算評估企業的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並向利益相關者提供企業環境信息的現代會計學分支,使環境科學與會計實務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門新的應用科學
  • 天津市《會計基礎》考試大綱(2012年8月)
    天津市《會計基礎》考試大綱(2012年8月) 2012-08-13 14:26  來源: 天津會計   列印 | 收藏 | 天津市《會計基礎》考試大綱(2012年8月)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會計概述   一、 會計的概念(熟悉)   二、 會計的基本職能(熟悉)   三、 會計的對象和任務(熟悉)   四、 會計核算方法(熟悉)   五、 會計核算基礎(熟悉)
  • 財務基礎知識-會計職能
    今天分享的內容是:會計的職能小雨今天心情很不錯,因為是她會計上崗第一天。終於可以從出納轉做一名會計人員了。但是路上她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之前財務總監問她的:「你知道什麼是會計的職能嗎?」記得當時她回答:「會計不就是記帳嗎?」公司財務總監笑笑對小雨說:「回去再思考思考這個問題。」
  • 對會計確認基礎的初步認識
    【摘 要】 會計確認決定了會計核算主體何時將本單位具體的經濟業務記錄為何種要素,從而提供及時相關的信息給信息使用者。本文通過對會計確認涵義的闡述,對可選擇的兩個會計確認基礎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對現行會計確認基礎的改進思路。
  • 會計公共關係基本概念研究
    [摘要]會計公共關係,是現代會計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於指導社會組織正確開展會計公共關係活動,治理會計信息虛假披露的社會弊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鑑於它是一個新生事物,本文擬從會計公共關係的本質、特點、職能等基本概念方面作有益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