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煒
近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刷新近兩年半的新高。由此,離岸人民幣從5月7日起連續反彈,半年左右的時間升值約9.6%。12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上調145個基點,報6.5362。假如現在兌換10萬美元,要比半年前大概少花6.9萬元左右人民幣。 人民幣匯率升值與美元指數走弱有很大關係。美元指數今年3月20日升至102.99的高點,此後呈連續下跌走勢,迄今累計跌幅超過10%。5月中旬以來,美元指數跌破100整數關,美元貶值趨勢更為明顯。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美聯儲將利率降至零,使得美國債券相對於歐洲與日本債券長期以來的收益率優勢消失。這是現階段美元貶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市場分析認為,美元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升值40%以上,現在進入貶值通道的可能性較大。機構普遍對2021年美元指數走勢持悲觀預期,有的認為,美元貶值幅度可能超過10%。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近日指出,美國經濟增長持續疲弱,量化寬鬆和低利率貨幣政策長期推行,政府財政赤字大幅增加,影響市場不確定性的事件逐步落定,投資者避險需求減弱等因素交織影響,導致美元幣值將長期被削弱。 美元指數走弱的同時,非美貨幣「漲聲一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升值,還得到自身強勢基本面的支撐。11月份製造業PMI、非製造業PMI及綜合PMI均創出年內高點,表明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增強,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加快。11月,東協10國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15個國家正式籤署RCEP,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這將吸引各國來中國投資,增加各國對人民幣的需求。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近日分析認為,11月以來,人民幣匯率總體繼續保持升值走勢,突破6.6關口,進入「6.5」通道。預計短期這一趨勢仍將延續:一是近期歐美疫情出現第二波和第三波形勢,市場避險情緒較高,人民幣資產配置熱度不減。二是中美利差可能繼續擴大,近期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維持在240基點左右的歷史高位,對人民幣匯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三是出口保持擴大優勢,服務貿易逆差收窄。綜合因素驅動未來一個月人民幣匯率將維持在6.5至6.7左右的區間小幅波動。 據中央結算公司發布的11月債券託管量數據顯示,11月境外機構的人民幣債券託管面額達到27663.36億元,環比增加836.6億元,同比漲幅達到47.88%,實現連續24個月的增持。受到美元走弱及人民幣升值影響,外資增持人民幣債券的意願明顯增強。很多海外機構增加了人民幣債券在全球固定收益類投資組合中的比重,將其視為對衝美元貶值風險的重要工具。 美元貶值利好非美貨幣表現,新興市場資產的吸引力增強,有助於推動資金進入新興市場。有統計顯示,今年11月投入新興股市的資金總計約750億美元,創下新高。這些投資主要集中在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12月1日,北向資金淨買入A股達162.92億元,為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第7大單日淨買入。有專家指出,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形成,將推高中國債券和股票資產的預期收益率,人民幣資產有望成為全球新一輪資產配置大潮中的亮點。
熱點連結
●馬建堂在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上的主旨演講
●展望2021:新型消費助推電商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
●第五屆「中英發展論壇」在線上舉行
●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丨「任務清單」出爐 讓RCEP落地生效再加速
●時報時評丨以智慧財產權保護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新聞洞察丨政策助推數字文化產業迎來新發展機遇
監 制丨王忠宏王輝王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史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