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臺北"皮鞋街"沅陵街望風華再起[組圖]

2020-12-23 東方網

  
  「你還應該到『皮鞋街』去看看!」參加了臺北「相機街」的嘉年華後,北門相機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黃久仁先生就對記者提議。當說起平均每月僅大陸文化界到島內的參訪人士就有一千多人次的時候,黃先生一下就興奮了起來。他一口氣列舉了臺北的好幾條特色商品街,希望能好好介紹介紹。他並熱情地帶著記者穿街過巷,來到了位於重慶南路、博愛路間的「皮鞋街」――沅陵街。
  
  只見這裡果然名不虛傳,鞋店鱗次櫛比。因為正值開展促銷活動,不寬的沅陵街臨時改為步行街,新鋪不久的路面上,嵌有腳印或鞋印的銅片七十二片,顯得古色古香。顧客們或到騎樓內裝潢一新的店鋪裡挑選,或蹲在擺到街面的攤檔前試穿。雖然眼下北國已經天寒,但在寶島還剛是夏秋服裝鞋帽換季的時候,店家為了抓住「血拼」商機,各顯神通,有的打出了「九十九」、「一九九」(元,臺幣,下同,四臺幣合一人民幣)一雙的拍賣底價。

            

            
  
  沅陵商店街促進會理事長廖勝輝介紹了「皮鞋街」的由來。沅陵街歷史可以追溯到沈褒楨、劉銘傳建臺北城的時代。城廓、臺灣巡撫和布政使司衙門竣工後,劉銘傳鼓勵上海和江浙富豪籌資白銀五萬兩,組織興市公司,擴建了沅陵街附近的重慶南路和衡陽路,後來又經歷次城市擴建,形成了今天的建築格局。
  
  不過,歷來地處臺北市中心的沅陵街早期卻是以花店出名。店主們不僅為機關商號裝點門面,也為有情人留下甜美回憶。到了一九四九年前後,這一帶人口劇增,一些眷屬、老兵們就靠自己的手藝做布鞋、做點心貼補生計,鞋店、小吃店多了起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皮鞋、膠鞋取代了布鞋,這裡成為遠近聞名的鞋街。到了好天氣,鞋子從店裡擺到騎樓下的通道裡,甚至馬路上。與鞋類相關的服飾、布料也向此集中,在有冷氣的百貨公司興起前,這一帶是臺北仕女流連忘返的地方,最多時聚集了五十來家鞋店。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越來越多的百貨公司、大賣場開張,多樣化的貨色加上舒適的環境,改變了消費業態,臺北的商業重心向東部新區偏移。加上臺北興建捷運(地鐵),這裡四周都是工地,交通進入「黑暗時代」,沅陵街盛況不再。不過,隨著捷運相繼完工,這裡又成了交通最便捷之處。從二00二年起,沅陵街接受了兩年的商圈再造計劃輔導,重鋪了街道路面、實現騎樓通道無障礙化、統一了招牌設計風格。「皮鞋街」有望風華再起。
  
  記者隨廖先生來到了沅陵街的老字號米蘭皮鞋店,老闆遊世瑛介紹,該店以代理世界前五名的品牌為主,僅男鞋「其樂」就有五十多款。由於品種多,產品線長,適應面寬,自有店鋪租金低,比百貨公司仍略勝一籌。來選購的顧客不僅有臺北市民,也有各地觀光客。同時,他也銷售一些臺灣知名品牌。遊先生說,製鞋業在臺灣經濟起飛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如今雖生產線多已外移,有的廠商產業轉型,但臺灣鞋商仍有優勢,有的為國際品牌做代工,有的以流行時尚為特色。據臺灣區製鞋工業同業公會提供的最近資料,臺灣本地出口的鞋類平均每月約有二百九十萬雙。
  
  隨後,我們又來到了專門銷售平價鞋、有三十五年歷史的一路發皮鞋店,老闆魏榮輝稱,他的商品能滿足從一歲到一百歲的需求,價格低至一百元一雙。他說,現在的生意雖有好轉,但還是不及全盛時的三成。「市場被分散了」,魏先生感嘆。不過他坦承那些「一九九」以下的鞋多為大陸生產,價格確有吸引力。此外,這幾年流行穿唐裝,售價近千元的中式繡花布鞋、中國風船型鞋銷路也不錯。
  
  清寰管理顧問公司副規劃師塗慧鈴分析,這幾年,商圈經濟在臺北市盛行,傳統騎樓下的店鋪走向聯合,尋求集群特色,除了相機街、皮鞋街,還有婚紗街、美食街,等等,以與夜市、百貨公司、大賣場抗衡,應對不甚景氣的市況,並期望結合文化特色,再現歷史繁華。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踏訪臺北"上海街" 尋覓當年風華已不易
    臺灣寫真:踏訪臺北"上海街" 尋覓當年風華已不易 2008年06月01日 12: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位於臺北市衡陽路的「伍中行」,是臺北當地「老上海」雲集的南北貨商行。「伍中行」傳人周老闆介紹,該行販售臺灣特色的烏魚子、上海蘇式點心等已有七十多年的悠久歷史。
  • 臺灣小吃街百年圓環風華作古 炊煙再起欲待何時
    「北有圓環,南有龍山寺」系老臺北繁榮的象徵,百年圓環的美食亦是老臺北人的共同記憶,然而因經營商販舉步維艱,當晚臺北圓環送走最後一夜,從此百年風華作古,炊煙再起無期。 中新社發 鄒輝 攝「北有圓環,南有龍山寺」系老臺北繁榮的象徵,百年圓環的美食亦是老臺北人的共同記憶,然而因經營商販舉步維艱,當晚臺北圓環送走最後一夜,從此百年風華作古,炊煙再起無期。
  • 移動天際線 雙城風華匯 臺北風情街 x 臺灣時尚能量
    11月5日,由大陸首座臺灣主題式體驗購物中心「臺北風情街」帶領多位臺灣精湛時尚設計推手首度亮相上海,齊聲唱響來自寶島臺灣的時尚宣言。這場盛會將於當天下午二時在上海市CBD南京西路商圈中的Xin Coffee新咖啡舉行,現場將瀰漫文化與時尚交融的氣息。
  • 滬臺大學生感受嘉定臺北風情街(組圖)
    滬臺大學生感受嘉定臺北風情街(組圖) 2016年05月18日 08:4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臺北寫真:清明前夕體驗臺北掃墓公車(組圖)
    臺北寫真:清明前夕體驗臺北掃墓公車(組圖) 2008年03月29日 23: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3月29日,清明節前的周六,臺北前往墓園掃墓的市民增多。圖為在臺北富德公墓掃墓的民眾。 中新社發 杜洋 攝
  • 臺灣寫真:永康街,低調的生活美學
    位於臺北市中心附近的永康街,因其具有獨特的文化氣息與生活美學,成為不少遊客來到臺灣的必去之地。圖為清晨時的永康街。 張曉曦 攝  中新社臺北3月29日電 題:臺灣寫真:永康街,低調的生活美學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陳小願  街道安靜清幽、藝文美食匯聚,是臺北永康街給人的印象。
  •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2019-05-06 16:04:13資料圖為臺北夜市現烤胡椒餅吸引食客排隊購買。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  在臺北永康街的「呂桑食堂」,知名茶人曾至賢請記者品嘗了宜蘭小吃。宜蘭小吃種類很多,有三星卜肉、糕渣、肝花等,曾先生特別點了一道豬油飯。所謂「豬油飯」,就是在一碗白米飯中間淋上特別熬製的豬油和醬油膏,拌後食用,鮮香可口。
  • 新春看臺灣:名震海內外年貨大街—迪化街(組圖)
    新春看臺灣:名震海內外年貨大街—迪化街(組圖) 2011年02月03日 20:5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寫真:在西門町感受臺北電影節(圖)
    臺北寫真:在西門町感受臺北電影節(圖) 2008年06月20日 22: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侯孝賢說,臺北電影節走過的這十年,就好比是臺灣電影這十年的一個縮影。  二十日傍晚,在臺北歷史建築「中山堂」的光復廳內,一年一度的臺北電影節以嘉年華酒會的形式開幕。「文物建築」內首映的是《海角七號》、《檸檬樹》兩部前衛新片。  站在西門町街頭,電影節的「熱風」撲面而來。
  • 臺灣寫真:書香創意市集走進昔日舊書街
    臺灣寫真:書香創意市集走進昔日舊書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6日 23: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五月二十六日電 題:書香創意市集走進昔日舊書街  中新社記者 曾嘉 陳立宇
  • 臺灣寫真:在剝皮寮感受臺北老街風情
    中新社臺北9月2日電 題:在剝皮寮感受臺北老街風情  中新社記者 郭軍  位於臺北市西南老松小學南側的剝皮寮老街,是該市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清代完整街道。近年來,這條老街聲名日隆,大陸及港澳的遊客也紛紛慕名而來。採訪之餘,記者有幸前往一睹這條老街的風採。  據相關資料介紹,剝皮寮成型於清代嘉慶年間。
  • 大稻埕舊時風華的保存地——迪化街
    原標題:大稻埕舊時風華的保存地——迪化街  大稻埕位於淡水河畔,涵蓋臺北市忠孝西路以北、承德路以西,屬於今日臺北市大同區的範圍。本地區南面緊鄰臺北車站商圈,北有中山高速公路通過,交通運輸便捷,人口活動比較熱絡。
  • 臺灣寫真:出版業危急,臺北書店街「變法圖存」
    中新社臺北4月21日電 題:出版業危急,臺北書店街「變法圖存」  中新社記者 龍敏 劉舒凌  位於臺北車站附近的重慶南路書店街,曾經是老臺北人購書逛街的首選地。  如今,臺北車站車水馬龍、熱鬧如昔,重慶南路書店街卻已榮光不再,旅館一家一家開,書店卻一家一家關。
  • 臺灣寫真:九份古鎮的戲夢人生
    原標題:臺灣寫真:九份古鎮的戲夢人生:隨礦興衰浮沉 緣影重拾芳華  中新社新北7月5日電 題:九份古鎮的戲夢人生:隨礦興衰浮沉 緣影重拾芳華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上世紀90年代,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讓臺灣九份這座因礦產耗盡而頹廢的古鎮再度被重識。
  • 臺灣寫真:臺北的「堂」林林總總
    位於臺北故宮展館四樓的「三希堂」,原來收藏著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及王珣的「伯遠帖」,這三帖均為稀世珍寶,因此得名。此堂現改為特色餐廳,在被作為乾隆皇帝的書房裡用餐,品著文山包種茶,吃著臺灣佳餚,別有一番享受。   《義之堂》畫廊以經營中國近代名家書畫為主,是海峽兩岸書畫交流的橋梁。
  • 老街「剝皮寮」成臺北新地標:時光打磨舊日風華
    用時光打磨的舊日風華  2010年底,臺灣本土片《艋舺》的電影場景進行了拆除,這引來眾多遊客前往參觀。《艋舺》中的場景主要是剝皮寮老街,它重現了臺北萬華地區百年前的歷史景觀。  剝皮寮,位於萬華區廣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
  • 百年迪化老街,給你一個古早味的臺灣,看疫情下的臺北年貨街氛圍
    若想感受一下老臺灣昔日風華的話,一定不能錯過臺北的迪化老街,它是臺北現存最完整也是最有歷史意義的老街。走進迪化老街,閩南傳統民居、洋樓、現代主義以及巴洛克式的建築特色一一呈現在你眼前,有著多元文化和中國傳統簡樸的一面。
  • 臺灣寫真:在臺北老街感受「艋舺」情調
    中新社臺北10月7日電 題:在臺北老街感受「艋舺」情調  中新社記者 王健  近來臺灣鄉土影片《艋舺》在島內走熱,其主角阮經天也頗有問鼎金馬影帝之勢。位於臺北西側老城區淡水河畔的「艋舺」老街因此人氣躥升,更顯熱鬧。
  • 臺灣寫真:海峽兩岸青少年臺北交流志工理念
    臺灣寫真
  • 臺灣寫真:考試季的臺北孔廟祈福禮
    臺灣寫真:考試季的臺北孔廟祈福禮 2014-06-21 14:00: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6月21日電 題:考試季的臺北孔廟祈福禮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距離7月1日的大學指考(臺灣的大學入學考試)僅剩10天,臺北市明倫高中三年級的詹昀儒,趁21日這個星期六早晨,與五位同學一起來到臺北市孔廟祈福,希望如願考上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