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8月31號,為什麼7月、8月都是31天?為什麼2月只有28天,而其他的月不是30天就是31天呢?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先來討論一下回歸年的概念。
回歸年什麼意思?我們知道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的時候,地軸並不是和軌道平面垂直的是斜著的。所以有的時候啊太陽的直射點會在赤道上,那這個時候就叫春分或者是秋分,有的時候太陽直射北半球叫夏至,北回歸線有的時候直射南半球叫冬至,那麼地球轉一圈,從春分回到春分這個時間就叫一回歸年!
一年,天文學家們經過測量發現是365.2422天,大概這個數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如果你約等的話大概是約等於365又1/4天。那麼很早呢人們就已經發現了這個規律,於是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曆法的時候,很多國家都是按照跟太陽接近的這個一年是365天左右來記的。這樣,比較好安排農業生產。
那麼我們現在的立法起源是在古羅馬時代叫儒略曆。
這個儒略是誰,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但是,儒略其實有另外一個名字,他的名字叫凱撒,
這回可能聽說過了,這個古羅馬共和國的最後一位獨裁統治者。那麼凱撒之後就進入了古羅馬帝國時代了。在古羅馬時代的曆法開始比較混亂。一年有十個月,有的時候是平年355天,有的時候閏年377天,平年還是閏年,由天文官們進行觀測然後計算出來。但那個時候通訊不發達,你計算出來是閏年之後,你沒有辦法告訴全國人民,所以當時的老百姓對於這個日期是非常混亂的。凱撒決定改變這個現狀,於是他又提出了一種曆法,第一個,以前不是每年十個月嗎,他現在把它改了每年12個月,而且有大小月之分,奇數月比如說1、3、5、7、9,奇數月是大月31天,偶數月是小月是30天。
但是有一個特例,特例就是2月。2月為什麼是特例?可能是因為當時認為2月是不好的,有說法因為2月要處決犯人,所以它不好。2月平年是29天,四年一閏,每隔四年會加一個閏日,那也就變成了30天。所以算一算,平年應該是365天,而閏年就是366天,因為他四年閏一次,平均每年365又1/4天,這就和這個(365.2422天)很接近了。這就是凱撒的曆法。
那麼大家會發現凱撒這個曆法跟我們現在的曆法還是不太一樣,因為它這裡邊2月是29天,閏年是30天,我們現在2月是28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就是因為,下一個繼任者名字叫屋大維。
這個屋大維是凱撒姐妹的孫子。凱撒遇刺身亡之後,在鬥爭過程中勝出了,於是成為了羅馬帝國的皇帝。而這個在屋大維統治的幾十年裡面,羅馬帝國是比較這個穩定的,帶來了和平。所以人們認為這個人非常厲害,那麼於是古羅馬的這個元老院就授予屋大維稱號,叫奧古斯都。我們知道古羅馬統治者很多都以凱撒自居,但是沒有人叫奧古斯都,因為奧古斯都只屬於一個人叫吳大維奧古斯都。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神聖和偉大的意思!而且,吳大維當時去世的時候是在8月份。吳大維去世了之後,這個元老院覺得這個奧古斯都在8月去世,我們乾脆就把8月改個名字吧就叫Augustan ,所以其實這也就是8月的來歷。
凱撒,他出生的時候是在7月,7月是31天。奧古斯都出生是8月,8月只有30天這不合理啊。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啊,2月平年不是29天嗎,再拿出一天來,把2月的一天拿到8月。這樣一來2月就變成多少天了,本來是29天,再拿出一天來剩28了。所以2月就變成28天了,而8月本來是偶數月30天,就變成31天了,不僅如此呢他還做了一個變更,就是把8月之後的月份都掉換一下,9月和10月、11月和12月都掉換了,原來是九和11是大月,現在它把10月和12月變成大月,於是這個這個9月和11月變成小月了30天。
這個都是屋大維時代做的一件事。所以我們也知道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天數變化。7月和8月都是怎麼來的,我們也就都知道了。那現在我們的曆法有一口訣大家都知道吧,哪些月份是31天,有個口訣叫:「一三五七八十臘,31天永不差」。1、3、5、7,然後就是8月也是大月,然後10月和臘月,這都是大月,其他的日子是小月,尤其是2月只有二十二十八天了。
這個就是儒略曆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