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打工人:方向不對,越努力越累,推薦書籍《成為黑馬》

2020-12-10 不吃魚的林夕

美國著名的《科學》雜誌,曾經報導過這樣一個新聞:

2005年,一個叫珍妮的女生在自家後院,發現了一顆太陽系未知的行星。

看到這個消息,你多半會驚訝:「天文學,多麼高深而複雜的領域。這人一定是個天才!」

的確,當時的媒體也很驚訝。但他們更驚訝的,是珍妮的背景:作為一個著名的天文愛好者,珍妮沒有獲得任何大學文憑,連高中都未能畢業

甚至,珍妮15歲就早早輟學,21歲便成了一名單身母親。為了養活剛剛出生的孩子,她不得不在一份快餐連鎖店做配送工作。

這樣一個生活困窘,自顧不暇的人,怎麼可能發現行星呢?

但珍妮確實做到了。

這個故事,來自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成為黑馬》

書中提出了一個讓人很震驚的觀點:也許一直以來,我們對「成功」和「如何成功」的理解,都是片面的。

之前,我們大都遵循一種常規的成長模式,就是「拼死拼活考上大學,畢業後找個穩定工作,升職加薪」。

但是,在工作標準化甚至內捲化的今天,這套模式已經不符合現狀了——總有人比你更能熬夜加班,甚至機器人都能代替你的工作。

在個性化時代,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

我們急需要新的出路。

所以,這本書的兩位作者,暢銷書作家託德和神經學家奧吉,將目光對準了那些不走尋常路,卻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的黑馬人士。

他們發現,這些看似獨特的成長路徑,隱藏著更適合當下的「取勝之路」

只要堅持這些法則,人人都可以成為黑馬。

不走尋常路

珍妮的人生轉折點,出現在二十五六歲的一個晚上,那是她第一次用望遠鏡觀看星空。

她回憶到:

「我至今仍忘不了自己躺在潮溼的草地上,透過望遠鏡看著天空的情形······滿天繁星,璀璨奪目。我被迷住了!在那之後,我知道自己一定要去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從掌握天文觀測的硬體和技術,到在自家後院建造天文臺,再到最終獨立發現了一顆小行星,珍妮痴迷地投入其中,一研究就是十幾年。

這也讓她成為繼1781年威廉·赫歇爾發現天王星以來,第一個發現新行星的業餘天文愛好者。

如果你覺得珍妮的例子太過離奇,再看看頂尖裁縫艾倫的故事。

和珍妮的偶然轉變不同,艾倫是主動做出改變的。

28歲時,艾倫已經是當地的一家酒吧老闆,還擁有自己的產業。然而,他卻不喜歡自己的生活。

他發現自己有一種奇怪的天賦——能夠為特定的服裝,識別出合適的面料類型。就像廚師知道,哪種香料會與特定的食材搭配一樣。

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放棄已有的產業,去另一個城市做起了裁縫工作。

要知道,他當時的事業做得風聲水起,餐廳、酒吧、俱樂部為他積累了大量的客戶。所以,當他僅僅是出於對生活不滿意,而「任性」地把它們賣掉時,周圍的人都覺得他瘋了。尤其是,他還要去做一個裁縫!

但艾倫只考慮了一點,就是他喜歡與這些服裝和面料打交道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精明的選擇。他把自己商業成功的經驗,完美遷移過來,做起了服裝定製的生意。

他從客戶的角度理解裁縫藝術,不但有了自己的定製服裝店,還成為獨一無二的面料大師,被《城鎮與鄉村》雜誌評為美國頂尖的裁縫之一。

對普通人來說,面對迷人的星空,可能只是激動一下,第二天該幹啥幹啥。然而,珍妮沒有放過這突如其來的靈感,她發誓「要弄清恆星旋轉的奧秘」。

同樣,為了一個怪異的愛好,放棄已有商業上的成功,多數人都會覺得愚蠢。

畢竟,我們早已習慣了按部就班的穩定工作,「為熱愛冒險」這樣的事,太不靠譜,也沒安全感。

但託德告訴我們,黑馬人物在做選擇時,恰恰會首先考慮自己的是否熱愛

他們雖然也會迷茫,也會為了生活暫時低頭,但一旦找到內心所愛,就會緊緊地抓住。不管這個選擇有多麼另類。

正是因為另闢蹊徑,他們才能取得常人沒有的成就。

警惕「標準化公約」

事實上, 我們身邊的很多人, 並非沒有自己熱愛的事情。然而,幾乎沒有人真正為此捨棄工作。

這是為何?

在託德看來,也許不是因為這些人懦弱,而是「標準化公約」的力量太強。這種標準化,還要從藥片說起。

19世紀90年代,一名叫做愛德華·R·施貴寶的美國海軍醫生,發現每一粒藥片的純度、質量甚至大小都不相同,這讓他很頭疼。

為了改變這種混亂的局面,他決定創建一家標準化的製藥公司,旨在生產出完全相同的藥物。

愛德華可能沒想到,他這套用於產品製造的生產模式,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一方面,它讓我們頭疼時,吃的每一粒阿司匹林都一樣;我們在每一個加油站,都能給汽車加到質量穩定的汽油。

而另一方面,它也讓每個工人都淪為工業機器中的一個齒輪,不需要再思考,隨時可以被替代。

教育和職場領域也沿用了這套模式。

一樣的課程、教科書,學生成績用統一的「分數」來衡量,員工被分為「普通員工」和「管理者」,前者要聽從後者的命令。

那時候,對於成功,有一條八字箴言:

「同樣做事,表現更佳!」

直到今天,這依然是今天大多數人做的事情:考更多的分數,上更好的大學,找更好的工作,總之只要比同齡人做得更好就行了。

在託德看來,這似乎是社會對普通人做出的一個承諾:如果你能走向通往目標的正軌,你將獲得就業機會、社會地位和經濟保障。

這一承諾,甚至成了一個基本的社會公約,這就是「標準化公約」。

在「標準化公約」裡,機會不再只屬於特權階層。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只要沿著這樣的路線前進,至少不會過得太差。

然而,託德認為,「標準化公約」最大的問題,在於制約了人的個性

而這種對個性的忽視,一直持續到今天:

比起「自己喜歡什麼」,我們依然更看重薪水;

我們選擇大公司,因為它給予我們足夠的安全感;

我們考公務員,是因為它足夠穩定……

100多年過去了,「工人」變成了「打工人」,但並沒有什麼根本的改變。

同時,這種標準化的「成功學」,也似乎過了保質期。

那怎麼辦?

託德在這些黑馬人物身上有了新發現。

和多數遵循常規路徑的人不同,黑馬人物不走尋常路:比起薪水、社會地位、安全感,黑馬人物選擇職業更注重「滿足感」。

在他們心中,只有一種成功就是「個性化」的成功,是過上一種滿足而卓越的生活

也許你會覺得,只要我們獲得卓越的成就,自然會有滿足感。

然而,在那些黑馬人物看來,不是對卓越的追求給他們帶來了滿足,相反,是對滿足感的追求才讓他們走向卓越。

人人都可以成為黑馬

成功不可複製,但一定有相似之處。

在對黑馬人物的研究中,託德發現,他們那些不尋常的想法和選擇,看似奇特,但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出自他們的「微觀動機」。

這也是他們能成為黑馬的關鍵因素。

什麼是「微觀動機」?我們從科琳娜的例子中就能找到答案。

科琳娜從小就樂於助人。為了能夠幫助周圍的鄰居,她選擇了畢業後從政。因為出色的工作能力,28歲的她就抽調到喬治·布希的白宮辦公室任職,這是一個讓人豔羨的職業起點。

然而,雖然表面風光無限,科琳娜卻覺得疲憊不堪。她意識到,這種狀態不是一次簡單的休假就能解決的,「我可能不想再從事政治工作了。」

這個想法讓她自己都很驚訝,她曾經就是靠著幫助人的想法,選擇了這條路。

現在,科琳娜仍然喜歡幫助別人,但說到底,她對競選或者執政,並不感到多麼興奮,真正讓她喜歡的其實是整理東西。

科琳娜喜歡把自己所有的書籍貼上彩色標籤,以便分類。每當看到東西擺放的亂七八糟,她都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把它們擺放整齊。她甚至可以快速將上級的發言,整理成一份要點清單······

她逐漸意識到,自己非常享受整理東西的感覺,甚至是像收拾凌亂的衣櫥,或者打掃骯髒的房間這種小事兒。

而這也成為了她人生的轉折點。

辭職後,她發起了一個「都市簡約生活」的項目,負責為客戶提供空間設計的服務。幾年後,她開設了自己工作室。

與「微觀動機」對應的,是「普遍動機」,比如自律、決心、勇氣、喜歡競爭、有創造欲望等等。

這些「普遍動機」雖然看上去很正確,但是往往無法真正幫到你。

而真正有用的,是每個人的「微觀動機」;

比如「喜歡整理東西」、「擅長將事物進行識別和分類」、「對紙張情有獨鍾」等等這些具體的個人感受。

對珍妮來說,對星空的痴迷,是她的微觀動機;

對艾倫來說,對面料的理解,是他的微觀動機;

在科琳娜的故事中,「喜歡整理東西」就是她的微觀動機。

託德說:「理解自己的微觀動機,對你獲得滿足感至關重要。只有通過發揮自己獨特的人生動機,你才會感覺到自己生活得真實、重要且完整。

也許有人會說,我知道自己喜歡幹什麼,只是沒有黑馬人物那樣的勇氣,即使不被認可,也依然敢按照內心的想法去生活。

在書中,除了「標準化公約」之外,還有一個公約,叫做「黑馬公約」。

「黑馬公約」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選擇的自由越大,擔當的責任越大」。

任何一種選擇都是有風險的。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最適合你的選擇。

就像魯迅說的那樣:

「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相關焦點

  • 「越吃越累」的食物有哪些?
    「越吃越累」的食物有哪些?: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問答●Q「越吃越累
  • 偽勤奮,越學越累,越累越學,越學越累......
    而如果只是一味地學習加補習,不加以思考,就會被知識的表象所蒙蔽,難以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更難以將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長期這樣下去,孩子的成績不但不會提高,反而也會失去信心。寫在最後偽勤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的學生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只能通過努力來彌補不足
  • 長時間堅持午睡的人,後來身體怎麼樣了?為什麼有人越睡越累?
    對於睡午覺這件事,每個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那麼長時間堅持午睡的人,後來身體變得怎麼樣了呢?長時間睡午覺的人,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很多人在經過了一上午的忙碌工作後,如果中午沒有及時睡覺休息一會,到了下午就會出現精神睏倦的情況,整個人都哈欠連天的,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下午的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會大大下降。
  • 中午越睡越困,越睡越累,需要這個穴位來幫你
    大家好,收到一個寶媽的反饋,說他自己的小女兒平時不太願意睡覺,尤其是中午不喜歡睡,但是只要一睡,往往一睡就是兩三個小時,甚至能從我們中午大概一兩點能睡到晚上的五點多甚至六點,睡不醒越睡越累,如果中間把她直接叫醒的話,還會大發脾氣,其實這種情況的在我們夏季午睡當中並不是一個十分少見的情況
  • 總感覺越睡越累?也許和這5點有關,得搞清楚了
    生活中部分人早上起床之後總是感覺到勞累,甚至沒精神,越睡越累。出現這種情況應該高度重視,有可能是某些不良因素引起。如果存在這種情況,還需第一時間查明原因,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那麼,起床之後沒精神,越睡越累是怎麼一回事呢?
  • 家人越睡越累!
    說到休息,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在睡覺上面的,睡好了覺才能養精蓄銳,為新的一天做好充足的精力準備。好的睡眠的基礎是好的床墊,如果床墊選擇不對,就會有越睡越累的感覺。1、0~12歲:乳膠床墊(高密度)軟硬度推薦:偏硬0-12歲年齡階段處於兒童時期,相對於舒適度來說,家長們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健康與發育。
  • 越努力越幸運,前提是要在對的方向上努力
    第一次知道《請停止無效努力》這本書,是在一個大咖組織的閱讀訓練營社群裡面這位大咖推薦的,大咖的推薦語是「這是一本被書名耽誤的看上去挺雞湯的書,但實打實的都是乾貨」,但是我當時的想法是,這一點也不雞湯啊,感覺說的不就是我嘛,好像是挺努力的,但仔細想想又沒什麼成就啊,於是果斷買回來讀了。
  • 別做這幾件事,否則午睡越睡越累
    俗話說得好,中午不睡,下午崩潰。但叫醒我的,不是下午上班的鬧鈴。而是手酸腳麻人疲憊。「午睡漸多濃似酒」,即人中午睡多了,就像喝醉酒一樣。午睡越睡越累,還頭重腳輕、昏昏沉沉,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集中注意力,簡直是越睡越累!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那很可能是因為:你午睡沒睡對……今天,小編和你講講,午睡到底怎麼睡,才能精神百倍。
  • 為什麼年輕人越努力越貧窮,越博學越沉淪?打工人的經濟哲學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打工賺不了幾個錢,但是多打幾份工可以讓你沒時間花錢」「只要我足夠的努力,老闆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說實在的,這些梗已經開始觸碰到階級理論的邊緣——甚至引發了剝削、剩餘價值,資本家與打工人的討論。為什麼每天我們朝九晚五,卻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社畜?為什麼有人富的已經對錢沒有了感覺,卻還要孜孜不倦的教育我們996是福報?
  • 為啥你越睡越困,越睡越累?再不知道這些身體就完蛋了
    晚上早早入睡,白天卻很晚起床,這種睡法叫做「睡醉」,打亂了大腦中控制身體日常周期的生物鐘,所以越睡越累。除此之外,哪些不良習慣會讓你越睡越累呢?1、睡得太多。習主席說年輕人要少熬夜,但有些人是睡太多了,人在睡眠時呼吸變慢,血液中二氧化碳積蓄增多,如果每天睡上十幾個小時,血液中積蓄的二氧化碳就會變成人體內的麻醉劑,使人昏昏沉沉,這就是人為什麼會越睡越想睡的原因。
  • 睡覺是最好的補藥,為什麼有時候會越睡越累呢?原因幫你找到了
    但是有些人會出現越睡越累的情況,這讓很多的人會有疑惑和不解。為什麼越睡越累?或許和四個因素有關,希望你能早一點看到睡覺是最好的補藥,為什麼有時候會越睡越累呢?如果胃不舒服的話,你的睡眠質量也會變差,第2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就會出現特別疲憊的情況,所以在睡前,飲食儘量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這樣能夠幫助你更好的入睡。
  • 為什麼會越睡越累?可能是你睡前做了這些事,第一個你或就常做
    但是相信不少人會有這樣一種經歷,早上醒來後感覺身體非常的疲勞,腦子也昏昏沉沉的清醒不過來,感覺越睡越累,補覺也無濟於事,睡眠質量很差。其實越睡越累和我們日常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打亂大腦的神經規律,所以會出現越睡越累的感覺。那麼,哪些習慣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導致我們越睡越累呢?
  • 你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越努力,越幸運
    人生就像走路,背負的東西越多,走起來就越累,只有學會放下,才會輕鬆前行,心靈的修行亦是如此,只有少裝一些世俗雜念,專心做好自己的份內事,才會擁有一個輕鬆、寬敞、明朗的空間。早安!在歲月中跋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會秀麗,看開心情才會明媚。祝你歲月無波瀾,敬我餘生不悲歡。歲歲年年,光景如是,總有山花爛漫,也有落葉雪寒。 早上好!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失去了壯觀;大海,如果失去了浪濤的奔騰,就失去了浩瀚;人生,如果只求兩點一線的安逸而本末倒置,便會失去對生命的追尋。
  • 起床後的哪些表現可能是生病信號,早醒、越睡越累是怎麼回事
    「起床後的狀態」是反映我們身體健康狀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有些人在早晨起來的時候會感覺到神清氣爽,這往往就意味著他們晚上得到了充足的休息,所以第2天會更加精力十足。但是在有些情況下,人們起床之後不但不覺得自己已經得到放鬆,反而感覺到身體異常疲憊,會有越睡越累的表現。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早醒越睡越累其實是身體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的指徵,大家每天起床的時候會感覺到非常的疲憊,往往需要從多個方面來考慮。首先它可能是因為人們精神壓力過大而導致的一種疲憊狀態。
  • 《成為黑馬》真正奢侈的是冒險,真正的富足是自選探索方向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成為黑馬》,副標題是「在個性化時代獲得成功的最佳方案」。
  • 勵志必看書籍推薦
    一個成功的人士背後,會有一個很支持、鼓勵他(她)好丈夫,好妻子,一個美滿的家庭,孩子,爸爸媽媽,缺了誰,少了誰都算不上完美,而我們每一個人,都相當的優秀,具有無限的潛能,為什麼有的人激發潛能成功了,而有些人卻走完自己平凡的一生,這世界不缺乏成功勵志書籍,只是缺乏閱讀成功書籍的愛好者
  • 拼多多員工猝死,中國人為什麼越活越累?
    對於那些倖存下來的員工,網際網路公司必須將勞動價值利用到極致,996就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的標配。馬雲曾經表示「加入阿里,你要做好準備一天12個小時,否則你來阿里幹什麼?我們不缺8小時上班很舒服的人。」 《歡樂頌》劇照996現象愈演愈烈,很多人質疑為什麼《勞動法》形同虛設,無法對勞動者形成保護?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
  • 冬天蓋被子太厚 容易越睡越累
    小寒節氣天最冷,添衣保暖別受寒很多人怕睡覺著涼,總是蓋得很厚 睡覺被子太厚 容易越睡越累 根據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雖說近兩日昆明的最高氣溫在18℃左右,但有市民覺得每天最愜意的事,就是鑽進被窩裡,暖暖地睡個好覺。
  • 午睡不要超過這個時長,小心越睡越累!
    午睡,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卻給了我們不小的能量補充。據調查,全國範圍87.56%的人都有午睡的習慣。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發表在《Heart(心臟)》雜誌在線版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偶爾午休(每周一到兩次)的人與那些根本不午睡的人相比,中風/心力衰竭發生的風險幾乎減少一半,降低了48%。我們也經常聽到關於午睡的各種說法。
  • 越睡越累是怎麼回事?可能與這4個習慣有關,對照改改
    人們每天都需要睡覺,睡覺對人體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晚上沒有睡覺,對於年輕人來說白天可能非常打瞌睡,但是對於年紀比較大的人來說,很有可能就受不住了,不睡覺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暈倒等各種症狀和問題。睡覺是要有一個好的習慣,如果這4個習慣不改正,那麼可能只會越睡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