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個個慘痛的案例!
話題討論
氨茶鹼用糖水配還是鹽水配?
氨茶鹼在臨床上很多醫生用糖水配,有一方觀點認為,生理鹽水的PH值接近中性,而葡萄糖液製備時加有少量鹽酸,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為3左右,偏酸性,而氨茶鹼注射液呈鹼性,故不宜用葡萄糖配製,應該用生理鹽水來配製。
氨茶鹼可是呼吸科經典老藥中的老藥,近日,醫學界醫生站就氨茶鹼用糖水配還是鹽水配的話題展開了討論。
那麼,大家的觀點又是如何呢?
@蝴蝶和蜻蜓的觀點得到了戰友們的支持和認同:
「
氨茶鹼為茶鹼與乙二胺的複合物,其藥理作用主要來自茶鹼,因茶鹼不易溶於水,加入乙二胺使其水溶性增強。
實驗表明氨茶鹼注射液與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注射液24小時內配伍PH值無明顯變化;這說明用兩者作為溶媒都可以。
而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後和血液的PH值、滲透壓都比較接近,對血管刺激性小,不容易發生靜脈炎,因此用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更適合。
若有其他不適合應用葡萄糖注射液的患者,也可以次選生理鹽水做溶媒。
」
筆者認為,討論歸討論,但在下醫囑時相信90%的醫生還是會參照藥品說明書、《臨床診療指南》、《中國藥典》等為主,因為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案件,這些都是可以考量的法律依據。
下面我們結合戰友們分享的話題,就氨茶鹼在臨床使用時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討論。請大家注意,這些醫囑中有些溶媒用的就是「生理鹽水」,有些醫囑還是「主任的意思」。
問題1
注意給藥劑量和速度
該話題由@lj***p分享:
我曾經在一個肺部感染誘發哮喘的患者身上按我們主任的意思用了生理鹽水20 mL+氨茶鹼0.5 g靜脈推注,結果誘發了嚴重的胃腸道反應和心律失常!現在想起來還是害怕!
我們一起來看藥品說明書的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靜脈注射,一次 0.125-0.25 g,一日0.5-1 g,每次0.125-0.25 g用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至20-40 mL,注射時間不得短於10分鐘。
靜脈滴注,一次0.25-0.5 g,一日0.5-1 g,以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後緩慢滴注。
注射給藥,極量一次0.5 g(一次1 支),一日1 g(一日2支)。
小兒常用量:靜脈注射,一次按體重2-4 mg/kg,以5%-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後緩慢注射。
由陳新謙等主編的《新編藥物學》17版中的用法用量:
靜脈注射:成人,常用量,每次0.25-0.5 g,一日0.5-1 g;極量,一次0.5 g。以50%葡萄糖注射液 20-40 mL稀釋後緩慢注射(不得少於10分鐘)。
靜脈滴註:以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釋後滴注。
提醒大家:在靜脈推注氨茶鹼時,務必注意量和速度問題!
問題2
注意配伍禁忌
該話題由@ apple***666分享:
氨茶鹼0.125 g+地塞米松10 mg+NS20 mL,主任建議這樣用,我覺得不妥,查了好多資料。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可以。但醫院有2例死亡案例,不知道是不是這組藥的後果。
案例1:男,70歲,既往患有慢阻肺病史。夜間突發胸悶,氣喘。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
予以靜推上述藥品後,出現心臟驟停。
案例2:女,94歲,以腦梗塞入院,入院第3天出現發熱,查房時聽診患者可能出現房顫,急查心電圖示:廣泛前壁心肌梗死。
入院12天時,體溫正常,兩肺滿布幹囉音,予更換抗生素。
下午患者小便後出現心律失常,急查心電圖:快速房顫。患者胸悶、氣喘較重。值班醫師予上述藥品後,出現心臟驟停,搶救無效死亡。
相信該病區也不只是這2例患者使用過這一組醫囑,而恰恰是這2例死亡患者的醫囑中都用過這組醫囑。
據文獻報導,氨茶鹼的安全範圍小,不良反應的耐受性對不同個體來說有較大差異。由於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已減退,對藥物不良反應的敏感性增強。特別是患者本身心率較快,氨茶鹼可增快心率而誘發嚴重心律失常。
因此,對使用氨茶鹼的患者,尤其是伴有其他嚴重疾病的老年患者,給藥之前要考慮上述因素,原來心率較快可用可不用者,最好不用。
在給藥過程中速度一定要慢,有條件最好監測血藥濃度,同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其是心率、節律及血壓的變化。
戰友的分享一定會給大家敲響警鐘:臨床給藥時除了嚴格掌握適應症,更要注意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
問題3
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Az***曉提出以下問題:
臨床上遇到消化道潰瘍合併肺部感染的患者,使用氨茶鹼注射液解痙,並無發現出現明顯影響病程的後果。
那為何氨茶鹼禁用於活動性消化道潰瘍?
有戰友解答了@Az***曉的困惑:
「
所述案例可能歸結於,個體差異(不良反應不是百分之百發生);不良反應症狀輕微未察覺;不良反應症狀與疾病本身難鑑別(如柏油樣便是消化道潰瘍本身引起還是用了氨茶鹼後加重?);患者已經使用了抑酸、保護胃黏膜等藥物減少或掩蓋了不良反應的症狀。
」
我們都知道,氨茶鹼因胃腸道刺激引起的不良反應在臨床中並不少見,茶鹼類可以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是不爭的事實。
氨茶鹼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這樣會導致胃潰瘍加劇。其機理類似咖啡因的作用。氨茶鹼與咖啡因有類似化學結構,咖啡因是黃嘌呤生物鹼化合物,茶鹼是甲基嘌呤類化合物。
戰友在此提醒大家:出於對生命的尊重和醫生的自我保護,還是應該掌握適應證和禁忌症,熟悉氨茶鹼的藥理作用、劑型、劑量,嚴格掌握給藥的方法,關注用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藥物不良反應,促進合理用藥,提高用藥的安全性。
保不齊遇見個個案出現了嚴重不良反應,那就是醫療事故了。
參考文獻:
[1]. 湯厚明.靜脈滴注常規劑量氨茶鹼致快速房顫一例.華北國防醫藥,2002,14(5).
[2]. 陳新謙,金有豫,等,主編.新編藥物學(第17版).
[3]. 藥物說明書.
本文首發:醫學界呼吸頻道
本文作者:A-Dong
責任編輯:施小雅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點「分享」,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