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程 編輯| 羅麗娟
近年來,醫療健康領域成為資本關注的焦點,2016-2017年醫療健康相關企業扎堆上市。2016年,A股的醫療健康企業IPO的數量17家,包括步長製藥、易明醫藥等明星企業,華潤醫藥等登陸港股;2017年,A股共有41家醫療健康領域完成IPO,佔當年IPO過會公司總數的總量近20%。
2018年,受長生生物等企業爆雷的影響,醫療健康類企業A股上市數量有所減少,全年通過審核共17家。同時,證監會歷來對醫療行業態度比較謹慎,醫療健康IPO首發面臨的監管審核要求一直較為嚴格。以2017年為例,醫療健康類企業過會率為68%,低於整體的過會率83%。
但A股並不是醫療健康企業的唯一選擇。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發布公告,接受尚未盈利和未有收入的醫療技術企業申請上市,這也吸引大批處於研發階段的優勢企業赴港上市。2018年醫藥行業十大IPO項目中有6起在港交所,A股和納斯達克分別各佔2席。
同時,在即將開啟的科創板中,醫療健康企業也成為良好的標的,頗受關注,相較製藥行業,與有傳統行業背景的醫療器材、醫療服務,前景更為穩定。普愛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普愛醫療」)就是其中一家。
總部位於南京的普愛醫療創立於2003年,是一家集醫用X射線影像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據其公司官網介紹,目前普愛醫療銷售網絡覆蓋全球,產品遠銷五大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普愛醫療擁有多項國家專利,旗下自主研發的團隊曾在2017年率先推出國內首臺高端動態平板小C(骨科C形臂),科研能力受到業內的認可。
而醫療器材細分領域正在成為全行業的新勢力。此前,由於國內傳統製造業的醫療器材生產技術不及國外水平,導致無法獲得穩定訂單。但隨著的技術的創新,國內不斷有企業研發新技術,與生物、化學技術融合發展,不僅使行業技術得到了革新,也打開了市場。
如今,普愛醫療已經走過15年。業務發展從醫療影像X光機到專門為骨科定製的C形臂再到口腔CBCT系統,核心產品都是自主研發。
其中,圍繞骨科C形臂研發的器械高端三維C臂、高端動態大平板中C、動態平板小C等,是普愛醫療最為知名的產品。據悉,從成立之初就開始研發的普愛醫療是國內C形臂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其C形臂產品已服務全球10000多家醫療機構。
圖為普愛醫療相關專利
根據2018年全國公立醫療機構C形臂X射線機產品的公開採購信息來看,普愛醫療的市場份額高達17.79%,在眾多品牌中排名第三位。排名前兩位的西門子和GE均為國際品牌。
除了自身實力外,普愛醫療在國內市場上還得到了政策紅利的加持。2017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意見》從改革臨床試驗管理、加快上市審評審批、促進藥品創新和仿製藥發展等六個方面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
同時,由於國家老齡化陣營增加,帶動了慢性病的增長,國人的健康意識也逐漸從被動看病轉變為主動保健預防。二三線城鎮、鄉鎮,以及中西部城市的基層醫療機構也將具備基本醫療影像、監測等器械的配置,隨著醫改投入不斷增大,國產醫療器械將擁有更剛擴的市場前景。
在海外市場上,普愛醫療已經率先嘗到了甜頭。不僅十餘年來,公司產品遠銷五大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每一年的歐洲放射學大會與北美放射學年會等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會議都會邀請普愛團隊參加。
普愛醫療在2012年已獲德同資本投資,但具體金額未公開。投資完成後,德同資本成為普愛醫療的第二大股東,控股比例達17.6%。
德同資本是國內知名投資機構,創始合伙人邵俊、田立新因早年投資過銀聯電子支付、新浪無線、久遊網等知名企業聲名鵲起。早在2011年,邵俊就在採訪中提到,醫療器械是資本關注的焦點,「目前整個行業處於變革階段,醫療器材和醫療服務雖然仍處於傳統行業的升級(如醫療器械需要依託於製造業),但預計未來會迎來高增長勢頭。」
而作為德同資本醫療健康的主要合伙人,有20年的醫療行業經驗的楊昆也對全天候科技提到,中國的醫療器械行業小而散,整體發展水平比發達國家還滯後五到十年。但是在目前的政策紅利下,可以尋找本土創新的出路。
楊昆特別提到,普愛醫療所代表的醫療機械企業,在過去多年中都有擁有穩定的收入,並且形成了獨立的研發-銷售團隊,在未來會是資本的良好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