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部門聯合發文: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2020-12-13 中國金融新聞網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大力優化國內市場供給、重點推進文旅休閒消費提質升級、著力建設城鄉融合消費網絡、加快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持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全面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助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指明了方向。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一段時間以來,伴隨著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最終消費在GDP增長中的貢獻率已穩定在60%左右,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去年以來促消費政策出臺的密度明顯加大,本次《意見》的出臺是以上政策方向的延伸,在當前疫情局面下,《意見》的具體內容也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促進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

  2019年,在國際環境複雜、外部需求波動的情況下,內需特別是消費對於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作用明顯。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9.0%,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7.8%,比資本形成總額高26.6個百分點。

  《意見》強調,消費是最終需求,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加快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助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擴大消費是對衝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要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因此今後一段時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促進消費的擴容提質,意義重大。

  「疫情過後存在較為強烈的消費回補需求,消費發力對年內穩增長的支撐作用有望進一步提升。」王青認為,本次《意見》從優化消費供給、改善消費環境,提升消費能力等各個環節出臺了具體措施,短期內將有助於疫情期間受抑制的消費需求充分釋放。長期來看,將進一步推動國內消費市場壯大升級,特別是會促進文旅等服務消費加快發展,拓展消費需求潛力。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此次疫情不會改變我國消費長期穩定和持續升級的發展趨勢,但疫情對消費短期影響較大,也不容忽視。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認為,從時段上看,一季度消費受影響最大,疫情對1月、2月特別是2月影響最重,3月消費市場有望觸底企穩;預計二季度消費市場仍將處於恢復期,下半年進一步好轉。

  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重點衝擊用戶聚集型的線下服務業,如交通運輸、旅遊、餐飲、線下教育等,但線上經濟發展,如電商、新媒體、網絡直播、線上教育等,這些行業湧現出更多的消費需求,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方向,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以網絡購物為代表的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在這次疫情中展示出強勁的發展潛力。」上述有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0%,約為8.52萬億元,如果加上網上服務性消費,網絡消費的規模將更大。預計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有望突破10萬億元。

  《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為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意見》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鼓勵消費者使用綠色智能產品、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社會服務」消費模式等具體措施。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意見》鼓勵建設「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普及應用。從長遠來看,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社會服務」消費模式,未來將促進教育、醫療健康、養老等服務消費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針對疫情期間凸顯的一些消費特徵,本次《意見》也做了具體回應和部署,未來線上消費將獲得更多政策支持。」王青認為,本次疫情客觀上帶動線上消費實現了一次跨躍式發展,而且這一勢頭不會在疫情消退後出現明顯回潮,監管層對此已表達了更為明確的支持態度,未來政策面利好還將持續出臺。

  優化國內市場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

  我國消費市場巨大,群眾對提高消費產品和服務還有不少期待,但當前國內消費領域存在國外中高端品牌消費品在我國售價普遍高於境外、線下實體零售轉型困難、流通成本推高價格、稅收體制影響價格、服務市場價格行為不規範等問題。

  「我們在設計具體政策時,圍繞大力優化國內市場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主要政策考慮有四個方面。」上述負責人表示,一是以推進標準體系建設為著力點,全面提升國產商品和服務競爭力。二是深入實施「三品」戰略,加強自主品牌建設。三是完善稅收政策和發展跨境電商,改善進口商品供給。四是以建設中國特色免稅體系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免稅業政策。

  王青認為,《意見》明確提出改善進口產品供給,有助於促進消費升級,也將推動國內先進位造業發展。當前階段適度擴大一些高端優質消費品進口,有助於滿足國內不同層次、不同偏好的消費需求,培育國內高端消費市場,進而刺激國內先進位造業發展。這將在需求端為先進位造業發展夯實基礎,促成一個內生驅動、水到渠成的良性發展過程,最終實現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此外,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關係居民的消費能力,消費能力又影響消費預期和消費信心,《意見》主要從兩個方面提升居民消費能力。一是從重點群體方面,激發居民的消費潛力。二是從收入結構方面,努力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例如,豐富和規範居民投資理財產品、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深化農村土地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

相關焦點

  • 23部門聯合發文促消費 19條硬招重燃消費引擎
    蒲曉旭攝(新華社發)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財政部、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就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助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給出了19項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的政策舉措。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些措施將有助於促使國內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快速回補,最終成為經濟實現健康增長的強大動力。
  • 23部門19條硬招全方位支持消費回補 重燃消費引擎
    蒲曉旭攝(新華社發)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財政部、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就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助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給出了19項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的政策舉措。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些措施將有助於促使國內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快速回補,最終成為經濟實現健康增長的強大動力。
  •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出臺《營造放心舒心消費環境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出臺《營造放心舒心消費環境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實施方案(2020-2021)》 提出今後兩年9項重點任務本報訊 (記者龔志偉)近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出臺《營造放心舒心消費環境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實施方案(2020-2021)》(以下簡稱《方案》),以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的不利影響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有利於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有效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我們要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發展,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激發新型消費內生動力,助推消費擴容提質增效。全面拓寬銷售渠道,加快數位化轉型。
  • 利好密集落地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駛入快車道出入境、支付、退稅...
    原標題:利好密集落地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駛入快車道出入境、支付、退稅等更多政策紅利可期作為城市消費升級擴容的重要載體,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持續升溫。近期,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武漢、重慶等多地發布支持舉措,從優化商品服務供給,到以科技支撐加快業態模式創新、升級消費體驗,全方位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推動消費提檔升級。
  • 關注兩會 聚焦汽車|「促進汽車消費」成重要議題
    國內最近幾年乘用車市場表現十分疲軟,歷經2018和2019年的車市寒冬,屋漏偏逢連夜雨,又趕上了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目前看來,這個嚴冬還並沒有露出轉暖的態勢,在今年4月份,某品牌破天荒的只交出了一臺車的銷量,許多市場研究機構對2020年的車市也是表示十分悲觀。
  • 四部門解讀挖潛力促消費「施工圖」 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
    原標題:四部門解讀挖潛力促消費「施工圖」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3月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解讀熱點問題
  • 14部門聯合發文 力挺擴內需促消費
    10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指出,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從推動線下服務消費加速「觸網」、開闢服務消費新模式、實施促進實物消費政策、加大對製造業企業支持力度等四個方面推出19條措施。《方案》提出,積極支持餐飲恢復發展。
  • 破題「十四五」,以國內大市場促進大循環
    強大的國內市場是新發展格局的「壓艙石」基於對當前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的科學研判,2020年5月,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首次被提出;7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明確了「雙循環」的戰略方向和總體要求;日前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十四五
  • 國考時事政治:2020年國內時事新聞熱點匯總(3月28日)
    國考時事政治:2020年國際時事新聞熱點匯總(3月28日)國考時事政治的積累來自一朝一夕之功,北京中公教育小編特對每日廣受關注的國內時事新聞加深印象、提升儲備,特推出2020年國內時事新聞熱點3月28日匯總,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點擊收藏。
  • 拉動消費乘數效應的點有哪些
    後疫情時期,通過拉動消費撬動市場,從而將消費取向形成的信號傳遞至市場主體,實現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進而促進經濟發展,這是人們在恢復生產、提振經濟方面具有的共識。日前,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指出,消費是最終需求,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因此,促進消費,就是促進經濟增長,需要不斷改善消費環境,提高消費質量,擴大消費範圍,釋放國內市場消費的巨大帶動作用。拉動消費的道理並不難懂,但實施起來卻不容易。如何拉動消費?
  • 家政業提質擴容:讓老百姓用得放心又稱心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家政不是小事,而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和擴大就業,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大事。」在5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說。
  • 安徽出臺26條措施促進消費 鼓勵年休假與法定節假日連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時間延長、鼓勵帶薪年休假與法定節假日連休、與更多長三角景區實現「一卡通」……近日,省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印發《安徽省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市場若干措施》。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我省推出了以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新型消費的「二十六條」措施,進一步激發我省消費增長潛力,促進消費回補。
  • 王勇:消費券政策激活消費還需消費金融助力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王勇當前,全國各地政府積極響應中央促消費、擴容提質的政策,主要舉措包括直接發放消費券、旅遊券,發放補貼,實施彈性工作制,增加居民假日時長等。不過,多數是採取地方政府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聯合發放惠民優惠消費券。筆者認為,消費券政策不失為一項能充分激活消費對經濟拉動力的好政策,如果有消費金融助力,效果就會更加顯著。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已經連續6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從根本上來講,消費拉動經濟的路徑是通過擴大消費需求—經濟增長(GDP增長)—擴大消費需求來實現的。
  •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同時,疫情促使人們生活方式的調整,居民消費需求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並有效激發了電商物流、在線教育、信息監控等方面的供給擴容。  另一方面,供給創造需求,供給側改革有助於優化需求結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一些潛在的需求不斷通過市場挖掘顯示出來,而新科技革命為挖掘這些潛在需求提供了技術支撐。
  • 廣西多措並舉加速傳統消費提質
    激發消費潛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我區多措並舉加速傳統消費提質記者從1月14日召開的2021年全區商務工作會議上獲悉,為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我區將加速傳統消費提質,激發消費潛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重點培育壯大消費市場主體。
  • 廣東9部門聯合發文了
    廣東9部門聯合發文了金羊網  作者:符暢 莫冠婷 程麗紅  2020-12-10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進一步鞏固家庭養老基礎地位,推動全省居家養老服務提質擴容。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國考國內時政(3月28日)
    2、民航局發布關於恢復湖北省民航航班的通知   民航局27日發布《關於恢復湖北省民航航班的通知》,自3月29日零時起,恢復湖北省除武漢天河機場外其他機場的國內客運航班。自4月8日零時起,恢復武漢天河機場國內客運航班。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實施意見...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千方百計把疫情防控中被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催生的新興消費壯大起來,讓消費更好支撐經濟平穩運行,讓內需更好拉動經濟加快發展,努力實現年初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發改就業〔2020〕293號)精神,提出如下意見。
  •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消費室主任王蘊:培育「智能+」消費生態...
    「疫情不會改變消費升級趨勢,更不會改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此時出臺《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釋放出了鼓勵和促進消費的積極信號,提振了消費信心,增強了消費意願。」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消費室主任王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