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鴨舍的基本要求應符合保溫、保溫、防潮、經濟合理的原則。
育肥鴨生長的適宜環境溫度為10-21℃,飼料利用率、生長性能、採食量等處於最佳狀態。
適當的照明是養鴨的重要條件。光照不僅能促進機體代謝,增強食慾,提高生產性能,而且能促進鴨的生長和性成熟。鴨舍應坐北南或西北東南,有利於自然照明。
通風良好的鴨舍應通風良好,通風通風設備應在保溫的前提下安裝。通風效果取決於鴨舍與主風向之間的角度。如果主風方向角為零,則從窗口到對窗口的氣流將以最短路徑流出,形成廳堂風,無窗對牆相對於形成無風區或稱為停滯區;如果主風方向為90,則窗口兩側風壓相等,通風效果最差,幾乎等於零;如果主風方向為45,停滯區最小,通風效果最好。考慮到防止冷風入滲、提高汙水排放效果等因素,肉鴨棚取向應為45。
該排水設施適用於鴨體內壁,地面光滑、堅硬、不滲透、易清洗、易消毒。排水溝應設置防潮。
強壯而緊的肉鴨含有強壯,以防老鼠、貓等敵人入侵,牆、門、窗都要緊,冬天沒有間隙風。
在滿足溫度、通風、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經濟適用的養鴨房應儘可能降低建設成本,達到經濟實用的目的。
在養鴨生產中,保持養鴨室的乾燥是十分重要的。防止意味著防止水和蒸汽滲入建築物和建築物的水分。
其他用品
主要材料有鋸屑、雜草、秸稈等。墊子應乾淨,吸水力強,無灰塵模等。墊板或厚度不夠,容易引起鴨胸囊腫和降低胴體品位,因此,應定期更換。
木板是由木板、厚紙或木板製成的。盤子周圍的傘是用來防止小鴨離開熱和變冷。板高45-50cm,距傘邊70-90cm。
3網格板用於網上餵養或育肥,網格尺寸為1.25cm×1.25cm,若分塊,可另設50cm高活力網。
養鴨場經常使用開放式產卵巢,即在養鴨場的角落,用籬笆把地面蓋上稻草,讓鴨子自由進入和留下雞蛋,也可以為鴨子選擇產卵製作許多產卵巢或產卵箱。
籃子和籃子是自我孵化或裝滿鴨子。一般籃子覆蓋直徑60釐米,高20釐米,大籃子直徑50-55釐米,高40釐米,可設小籃子。外殼通常由蘆葦製成,長1520米,高60-70釐米,用於撫養孩子或抓鴨子。
運輸籠可以作為育肥鴨的運輸,籠子可以由810個籠子組成,籠子頂部可以用小蓋子打開,蓋子直徑35cm,籠子直徑75cm,高度4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