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將在小學三年級開設外語必修課
一項對歐洲青少年外語技能調查研究的排行榜上,英國墊底——
近日,英國教育部發布消息稱,針對2012年夏天提出的擬於2014年秋在全國小學三年級開設外語必修課的提議,經過徵求意見,90%以上的人對此提議表示強烈支持。大多數人在反饋中表示,所有學生,包括母語為非英語的學生、有智力障礙的學生以及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都在學習外語中受益。
英國政府教育政務次官特拉斯表示,英國政府已經正式決定,自2014年9月起,全國7至11歲小學生必修一門外語課。此次課程改革是英國政府力圖將外語課納入中小學教育,阻止教育質量下滑舉措的延伸。
在較早前公布的一項對歐洲青少年外語技能調查研究的排行榜上,英國墊底。調查結果顯示,英國學生在法語(作為第一外語)閱讀、寫作和聽力方面均處於墊底位置;在德語(作為第二外語)方面表現糟糕;在第二外語技能中,聽力和寫作排在16個參賽隊的第14位。
調查還發現,英國學生在外語學習方面,無論是開始學習的年齡早晚和每周教學時數,還是在家花在外語作業上的時間,以及對學習外語益處的認識等方面,都遠遠落後於歐洲其他國家。與歐洲其他國家30%的平均數相比,英國只有1%的學生能聽懂較複雜的外語對話。
這促使英國教育部決定在教育改革中優先發展外語學科教學。為此,英國教育部列出了一個包括法語、西班牙語、德語、義大利語和漢語在內的5門現代外語以及拉丁語、古希臘語兩門古典語言在內的共7門外語課程名單。
調查顯示,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是目前最受英國各小學歡迎的現代外語,其次是義大利語和漢語。這5門外語被認為是影響英國年輕人未來成功的關鍵性語言,不但會為他們進入中學、甚至會為其大學繼續深造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對他們未來的工作也很重要。
此外,漢語日益變成國際性的語言,對英國未來經濟也很重要,已經有一些小學開設了漢語課。特拉斯指出,漢語是通向未來的語言,是通向世界人口最多國家的橋梁,而這個國家不久將會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而拉丁語和古希臘語這兩門古典外語,作為一種補充選項,又可以為包括英語在內的現代語言學習在語法、句法和詞彙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據了解,各小學將有權自由選擇開設以上所列7門外語中的任何一種,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再選擇其他外語,不管是否在以上名單中。(作者單位:中國駐英國使館教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