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人必定心態好,讀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2020-12-23 阿魏路路通

相傳丘為是唐代享壽最高的詩人。八十多歲辭官,貞元年卒,年九十六。蘇州嘉興人,考進士很多次都沒有考中,後來進山攻讀數年,終於在天寶初年(743年)進士及第。從考進士就可以看出他是個鍥而不捨、心態極好的人,考不上,再考,再考不上,再考,實在考不上,就回山裡再讀,考中那年已經四十多歲了,與王維、劉長卿關係甚好,其詩以山水田園為題材,代表作就是今天要說的這首詩:

尋西山隱者不遇

丘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裡。

扣關無童僕,窺室唯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至。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詩人去西山拜訪隱居的人,卻撲了空,一般人都會懊惱或者沮喪,丘為非同一般,「何必待之子」,何必非要與隱者相聚,他為什麼這樣說呢?目的就是尋訪隱者,最後卻說沒有必要,他一定有了意外的收穫滿足了他的心意,或者是更甚,擁有了比見到隱者更有魅力的東西。「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裡」,高山頂有一茅草屋,足有三十裡之遙,道路險峻還很遙遠,爬山啊,體力活,尋隱者需要付出的代價,「扣關無童僕,窺室唯案幾」好不容易上山到了茅草屋,敲門沒有動靜,童僕不在,主人當然也不在,看屋內只有桌案茶几,隱者去哪了?「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詩人猜測,不是隨柴車出門就是去水潭釣魚去了,好悠閒自在的隱者,「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至」錯過了時機不能見面,對隱者仰慕的努力落空了。

怎麼辦呢?忽然發現「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那雨後的青草碧綠欲滴,松濤聲隨著晚風吹進窗裡,「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這樣美麗的景色非常適合我的嗜好,自我滿足蕩漾在我心田,「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雖然沒有和隱者見面討教,這樣清淨的意境之理我已經得到,「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盡興之後才下山,不必再等與隱者相聚。從詩文的字面上可以看出,詩人來此的目的就是和隱者交流,雖然沒有成功,但是,詩人自己發現了隱者的高雅志趣,無外乎擁抱大自然,沉浸在美麗的山林中,事實上,詩人的美好心態是最好的註腳,走了三十裡山路去見隱者,撲了個空,詩人自我安慰,估計茅茨主人出門了,正好錯過沒有遇到,或者是釣魚去了,環顧四周,隱者為何隱居於此?必有其道理,詩人敏銳的眼睛觀察到山中綠草青青,聽到松濤陣陣,這不正是我所希望的意境嗎?

心態好的人遇事不慌,遇到不順之事會自主轉移注意力,將不利化為有利,能將心態調整順暢,甚至化腐朽為神奇,這樣的人始終陽光明媚,正能量滿滿,豈能不長壽?!心態好的人未必都長壽,而長壽的人必定是心態極佳的人,丘為就是這樣的人。

相關焦點

  • 一首丘為的《尋西山隱者不遇》,抒發對作者對隱居環境的迷戀
    《尋西山隱者不遇》丘為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裡。扣關無僮僕,窺室唯案幾。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從開頭到「差池不相見,勉空仰止」可以看做第一部分,寫「尋隱者不遇」的經過。其餘為第二部分,這部分詩人欣賞山林美景,抒發隨性而為的雅致。「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裡」,寫出隱者居所的位置,「絕頂」、「三十裡」,突出上下落差之大、尋訪路途遙遠,也側面表現出詩人對隱者的尊敬和仰慕之情。「直上」,寫山路險峻,突出詩人不畏辛勞前去尋訪。
  • 丘為的五言古詩之尋西山隱者不遇
    尋西山隱者不遇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裡。扣關無僮僕,窺室唯案幾。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min)勉空仰止。這首詩的作者是丘為。丘為,唐代詩人,嘉興人。善詩,與王維、劉長卿等友善,時相唱和。他的作品大多為五言格律詩,格調清幽淡逸,多寫田園風景。詩文大意:高山絕頂上有一座茅草小屋,我為了尋訪隱者而攀登三十裡的路程來到這裡。然而敲門卻不見童僕的回應,窺看之後發現裡面空蕩蕩的只有几案。
  • 學詩計劃|《尋隱者不遇》: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詩君好,我記得《唐詩三百首》裡還有一首丘為的《尋西山隱者不遇》,詩題只差兩字,兩者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呢?很好,讀詩就應該這樣善於比較。同為尋訪隱者而不遇,兩詩都善於通過側面描寫來體現隱者的高逸形象。其異者是,丘之《尋西山隱者不遇》為五言古詩,共有十六句,所以描繪可以更細緻,抒情可以更淋漓。
  • 唐詩三百首 | 尋隱者不遇
    【簡介】《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注釋】⑴尋:尋訪。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雪》《尋隱者不遇》《山行》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雪》《尋隱者不遇》《山行》第一篇:《江雪》作者:「唐」柳宗元全文: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第二篇:《尋隱者不遇》作者:「唐」賈島全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 一首詩寫盡隱者的灑脫和風骨,賈島《尋隱者不遇》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這首詩的情節是寫訪隱者不遇,表露出詩人對隱者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以白雲深贊其高潔,以蒼松顯其風骨;欽慕而不遇,則突出了詩人悵惘之情詩中隱者採藥為生,濟世活人,作者對他有高山仰止的飲慕之情,詩中白雲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意。【全詩】《尋隱者不遇》.[唐].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 【跟著公號學詩詞】尋隱者
    「只在此山中」,青山不動,青山不老,與青山同在,不正是一切隱者的追求?「雲深不知處」,白雲飄忽不定,自由瀟灑,這不正是自己仰慕而不可得的境界麼?山靜而雲動,山剛而雲柔,雲山之間,便自有動靜合宜、剛柔相濟之美。 以人之常理,苦尋而不遇,則心或焦灼,或失落,多少會有波瀾。然而詩人卻不著一情感語,只是淡淡而入,淡淡而出,似乎古井無波。
  • 106歲的長壽秘訣:心態好,家風好~
    近日,記者慕名來到趙家圈鎮東野頭村106歲的老人耿三慎家,一探長壽秘訣。耿三慎老人精神抖擻地坐在床上,八十歲的大兒子戴國才陪在身邊,一起看電視講笑話哄老人開心,談及耿三慎老人長壽的秘訣,兒子和孫媳告訴記者,老人心態特別好,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心胸開闊,總是寬以待人,現在還喜歡跟人掰手腕。而談及照顧老人,「孝順」二字在耿三慎的兒孫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小學閱讀必考:《尋幽居不遇》和《尋隱者不遇》是同一作者寫的嗎
    如第一點表達為失望,第二點表達為希望隱居等,應當給滿分。注釋⑴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⑵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裡是指「隱者」的弟子、學生。
  • 心態(深度好文)
    每當我丈夫做錯了事,讓我氣得直跳腳的時候,我馬上提醒自己:算他運氣好吧,他犯得我可以原諒的那10條錯誤當中的一個。」心態對了,與人相處就不對了。你的心態,往往就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和狀態。心態好,人緣就好,因為懂得寬容;心態好,做事順利,因為不拘小節;心態好,生活愉快,因為懂得放下。心態好的人,才有幸福感。
  • 丘為一首經典的唐詩,構思巧妙,新穎別致
    丘為蘇州嘉興人。玄宗天寶二年(743)登進士第,累官太子右庶子,卒時年九十六歲。同王維、劉長卿友善。孝敬繼母聞名於世。為人謙遜有禮。其詩多為五言,大致寫田園風物。原有集,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十三首,《尋西山隱者不遇》是其中最負盛名的一首,全詩如下: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裡。扣關無僮僕,窺室惟案幾。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
  • 長壽之人有共性,容易長壽的人,多半有這幾個特徵
    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享受生活的前提,隨著生活得越來越好,長壽也成了大家追求的目標。我想,長壽應該是每個人的願望。在過去,有人為了長壽追求靈丹妙藥,到了現在,有人為健康長壽,追求中醫養生。長命百歲略有誇張,但也並非是不可能,活過百歲的人不在少數。雖說不可能個個都能活過百歲,畢竟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太多太多了。人活到70歲很普遍,人活到100多歲是高壽,那怎樣才能知道自己能不能長壽呢?相同的食物必定有相同的共性,長壽的人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容易長壽的人,多半有這3個明顯的特徵,看看你中了幾條?
  • 海口百歲老人譚妚厭的長壽秘訣:看戲猜謎心態好
    ,目前海南省有百歲及百歲以上長壽老人1371人。換而言之,海南省平均每10萬人就有百歲老人13.22人,是全國百歲老人密度最大的省份,也是名副其實的「長壽島」。老人們的長壽秘訣一直是眾多人關注的熱點,10月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今天,南海網記者走進海口市秀英區蒼西村,了解102歲高齡老人譚妚厭的長壽生活。  走進蒼西村,經過幾條羊腸小道終於來到了譚妚厭老人的家。眼前這位頭髮花白,有些駝背,目光炯炯有神的老人就是譚妚厭。
  • 《唐詩三百首》七首五言律詩,句句精湛,讓人忍不住收藏
    《唐詩三百首》七首五言律詩,句句精湛,讓人忍不住收藏感遇二首——唐.張九齡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斛斯山人為一個複姓斛斯的隱士。荊扉以荊作門扉,借喻茅屋。此詩前四句寫作者從終南山下,五至八句寫到斛斯山人家,末六句寫共飲酒高歌,自得其樂的狀況。筆墨凝練,寫景寫人,都很傳神。望嶽——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 中考生高考生「必備指南」:魁星爺在昆明西山為您揭曉!
    各位家長,各位童鞋,今兒小編正式邀請你們一起來參加西山魁星文化「高粽」節活動。五一去哪兒?魁星讓你上這兒!秀美西山景致好,宛如美人仰面倒。飄灑青絲入光影,風姿綽約成媚景。滇池夜色掛明鏡,照亮湖面映幽靜。登高俯瞰明珠寶,盡享一覽眾山小。
  • 古言嫡女文,她身為驕橫嫡女,必定要尋得願為她放棄一切的夫君
    古言嫡女文,她身為驕橫嫡女,必定要尋得願為她放棄一切的夫君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古言嫡女文,她身為驕橫嫡女,必定要尋得願為她放棄一切的夫君。他說,讓我執你之手,為你青絲綰到老可好?他說,若他日我能登帝,必廢除後宮,只寵你一人。於是她為他賠上家族勢力,他卻賜她鳩酒。今世她重生歸來,再不會芳心錯付,為人棋子,錯失親情,她定要擦亮眼睛,力挽狂瀾,要這渣男功虧一簣,生不如死。而她身為驕橫嫡女,必定要尋得一位願為她放棄一切的夫君。
  • 小學生必背 | 《尋隱者不遇》:為什麼要讓孩子多學會一點東西?很多家長並不明白
    其實這些都是詩歌的描繪對象,正如古人說的:「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意思就是詩歌是人思想情感的表達,在心裏面就是人的情感意志,用語言表現出來就是詩歌了。 大部分詩歌都是抒發情感的,這點倒是沒錯,但是萬物皆可入詩,早在古代,就有一種詩歌,主要是講述一些事情,這種詩歌叫敘事詩。
  • 昆明百歲老人歡度重陽 談長壽之道
    【解說】10月5日,在中國傳統佳節——重陽節到來之際,昆明舉行了「首屆尋百歲健康壽星慶壽活動」,邀請5位百歲老壽星與眾多老年人一起共同歡度節日。  活動為老壽星代表贈送了「百壽匾」和壽禮,並為老人們舉行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演出,讓老人們度過了一個特別的節日。老人們也分享了自己健康長壽的秘訣。
  • 心態,能解決人生80%的問題!
    每當我丈夫做錯了事,讓我氣得直跳腳的時候,我馬上提醒自己:算他運氣好吧,他犯得我可以原諒的那10條錯誤當中的一個。」心態對了,與人相處就不對了。你的心態,往往就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和狀態。心態好,人緣就好,因為懂得寬容;心態好,做事順利,因為不拘小節;心態好,生活愉快,因為懂得放下。心態好的人,才有幸福感。
  • 飯量大的人長壽還是飯量小的人長壽?有什麼科學依據?看專家理解
    人之長壽,要有健康來做保證,要身心都健康才會長壽。人如果要健康,就需要食用一定食物能量來進行維持,可以多吃一點總要比少吃一點的好吧?但凡事宜中和不過太過,飯量太少以及太多其實都是有一定問題的,對自身健康長壽也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