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天】
很多人心裡都有一個尋仙夢,希望有朝一日能碰到鶴髮高人,並得到指點。老神仙、大隱士在哪?很多人腦海中都會出現高山之上、雲海深處、行蹤不定的想像。
今天要學的就是一首讓人耳熟能詳、充滿「仙」氣的唐詩。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詩君授業】
熱烈掌聲有請我們今天的詩君—蒹葭。
【詩君說】
「松下」是故事發生的地點。古者,「歲寒三友」為高潔之象徵,隱者多喜之。而松,乃「歲寒三友」之首。傍松結茅,以松為友,隱者高逸貞潔可知。
「松下問童子」,語意平淡,雖是詩中唯一之問,卻只交代問之地點與對象,而絲毫不及問之內容,是要通過童子之答來顯現罷了。
詩之最妙處,即在於隱其問而著其答。李鍈《詩法易簡錄》說得精彩:「一句問,三句答,寫出隱者高致。」
詩人何以如此布局呢?試推繹之。詩人讚美隱者,著力凸顯隱者的高逸形象,故詩中極力隱去自己,抑己而揚人。
在童子之答中,詩人(以及讀者)不自覺地沉入想像之中,隱者之仙風道骨、高逸脫俗之態便恍在眼前矣。「採藥」,正是神仙之事,或濟世而救人,或服藥以延年,隱者之高風雅懷可見。
「只在此山中」,青山不動,青山不老,與青山同在,不正是一切隱者的追求?「雲深不知處」,白雲飄忽不定,自由瀟灑,這不正是自己仰慕而不可得的境界麼?山靜而雲動,山剛而雲柔,雲山之間,便自有動靜合宜、剛柔相濟之美。
以人之常理,苦尋而不遇,則心或焦灼,或失落,多少會有波瀾。然而詩人卻不著一情感語,只是淡淡而入,淡淡而出,似乎古井無波。然細繹之,則詩人微瀾仍可一見。
「松下問童子」,問中深含仰慕與希冀;「言師採藥去」,希冀頓轉為失望矣;「只在此山中」,又起希望之光;「雲深不知處」,飄渺無端,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惟餘悵惘失落矣。問答之間,瀾起波伏,曲盡人情。
【傳道解惑】
詩寶:
詩君好,我記得《唐詩三百首》裡還有一首丘為的《尋西山隱者不遇》,詩題只差兩字,兩者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呢?
詩君:
很好,讀詩就應該這樣善於比較。同為尋訪隱者而不遇,兩詩都善於通過側面描寫來體現隱者的高逸形象。其異者是,丘之《尋西山隱者不遇》為五言古詩,共有十六句,所以描繪可以更細緻,抒情可以更淋漓。
賈詩為五絕,短短四句,必須講究含蓄蘊藉,留深遠餘韻。當然兩者最大區別在於,側寫隱者,丘詩全以目察,賈詩純以耳聞;丘詩藉察以會心。賈詩因聞而悵惘,嚮慕之心如雲在青山,久久難去。
詩寶:
詩君,聽說賈島做過和尚?
詩君:
是的,賈島做過和尚。我簡單介紹下賈島吧。賈島,字閬仙,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19歲開始四處雲遊,因推敲之故為韓愈賞識。後雖還俗,但仍不喜與常人往來,所結交的多為塵外之士。所以其詩多寫隱者,此詩即為其代表作。
詩寶:
明白了,謝謝詩君!
【領學團鬥才】
大師姐:作詞一首。
點絳唇
久罷琴歌,不知吟苑春來早。數弦清調,一卷情多少!
前代遺音,時代新聲嫋。酬君稿,一懷幽草,直待與詩老!
龔師兄:作詞一首。
水調歌頭•寄恩師方牧教授
謝草滿池綠,對酒句新成。舉杯借問、無限光景向誰生。君自吹簫月下,我在飛鴻夢裡,怨鳥太叮嚀。欄拍百千遍,雨隔十年燈。
雲槎泛,歸去也,到蓬瀛。徵塵撣了、相識還有故山青。忍見霜華添鬢,卻道濤聲依舊,揮墨記詩情。多少伶俜事,一笑付鷗盟。
蘭師兄:書法一幅。
【每天加兩首,更上一層樓】
尋西山隱者不遇
丘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裡。
扣關無僮僕,窺室唯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遊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往期·公號讀者詩作精選】
名城夜雨
鄒永錫
萬家燈火夜如晝,
笙歌偶起水靜流。
最是無情三更雨,
點點滴滴惹離愁。
十六字令·畫
原啟文
其一
畫
好似金秋照中華
人世間
仿佛建大廈
其二
畫
滿坡玉米百層崖
谷豐登
百姓樂哈哈
其三
畫
五彩斑斕欲作罷
雙百年
一帶一路達
遊運河鄭州段
茗山男兒
秋風吹皺運河面,
夕日繁華今朝閒。
千古隋帝隱故土,
遺留一渠草映天!
秋雨遊香山
紅花郎
秋雨如線西風寒,
瑟瑟薄衣傲孤山。
四季恰似神作手,
染紅香山楓葉丹。
【詩友秀秀秀】
今天要曬的是學詩四班和五班詩友的作品。
沅江秋早
無念
一念心湖載一愁,
沅江不渡幾橫舟。
紅衣佇立待卿至,
不見天使水悠悠。
無題
逗豆兒
兩載扁舟求索客,
喧囂豈敢忘書茶。
詩文且讀當為樂,
再攪漣漪一季花。
【預告】
明天學的是溫庭筠的《夢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