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3月1日20時訊(記者 林楠)昨(28)日,重慶圖書館在公共電子閱覽室舉辦「智慧型手機與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培訓班,30餘位老年人在春節期間參加了培訓。此次培訓也標誌著由重慶圖書館組織開展的「常青e路 幸福夕陽」老年人數字閱讀系列培訓正式啟動。
公益培訓零收費 43家圖書館接力授課
據介紹,此次培訓為公益性質。活動負責人表示,為了幫助老年人更好地掌握「e時代」技術,促進數字閱讀在老年群體中的普及,提升信息素養,緊跟「網際網路+」潮流,重慶圖書館(文化共享工程重慶市分中心)策劃「常青e路 幸福夕陽」老年人數字閱讀系列培訓,以公益性免費培訓的方式對老年群體進行關愛。
系列培訓由重慶圖書館發起,聯合全市公共圖書館共同實施,以數位技術、數字閱讀為主要內容策劃選題、定期開展培訓。據悉,區別於社會機構和各區、縣公共圖書館單獨開展的老年人數字培訓,「常青e路 幸福夕陽」培訓體現了「公益性」、「整體性」和「系列化」,後續培訓採取全市43家公共圖書館接力的方式開展,按季度更新培訓內容,接力館負責主題選取和策劃,製作統一的宣傳海報及培訓課件供參與的成員館使用。通過持續性、系列化培訓開啟老年人豐富的數位化生活,縮小老年群體和年輕人的數字「代溝」。
首期培訓教老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第一期培訓主題為「智慧型手機與老年朋友日常生活」。參與這次培訓的老年人年齡都在60歲以上,最高年齡76歲。雖然大家都已白髮蒼蒼,卻似小學生一般認真聽課。老年人使用的手機各異,有蘋果、華為、小米、樂視等等不同品牌的不同型號,在培訓課上,大家遇到的問題都各有不同。「老師,我的這個手機手電筒怎麼關?」「老師,圖書館的無線網絡怎麼連接?」「我想知道怎麼在微信裡搶紅包?」針對大家的疑慮,培訓班配備了4名輔導老師,耐心地指導,確保老年人能領會步驟並實現獨立操作。
培訓課後,很多老年人還意猶未盡,主動留了下來和工作人員交流學習心得。重慶八中退休教師吳松熾說:「我退休十多年了,在自己從事的物理專業很厲害,可就是智慧型手機玩不轉。今天我終於學會了在微信裡發信息、發圖片了,這下跟我的學生們交流起來也方便了。」70歲的李桂蘭最近特別犯愁,因為出租了一套房,她需要發簡訊給租客提供銀行帳號,可她根本不會用手機發信息,求助其他人又害怕銀行資金受損。在此次的培訓班中,李桂蘭終於學會了發送信息,並成功地給自己兒子發送了一條簡訊,她寫到:我在圖書館學習使用手機,感覺很不錯。
據悉,全市有25家公共圖書館參與第一期培訓,渝中區圖書館、大渡口區圖書館、江北區圖書館等將在第一季度陸續開展培訓,全市老年人可就近選擇聽課地點、擇優選擇培訓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