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數字鴻溝 老年人如何更好融入智能生活

2020-12-15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老年人,如何更好融入智能生活(解碼·縮小數字鴻溝)

  圖片從上至下為:

  羅旭(左)在教老人用手機。

  楊訴在錄製短視頻。資料圖片

  丁秋林在社區書屋裡看書。本報記者 申智林攝

  網上購物、行動支付、線上掛號,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正深刻改變著生活。然而,對一些老年人來說,便利的科技反而帶來不便:疫情期間,掃不出健康碼而徘徊在小區外,使用不了行動支付在難以找零的超市著急,起大早去醫院排隊卻失望而歸……

  智能時代,如何不讓老年人成為數字生活的局外人?本版推出系列報導「解碼·縮小數字鴻溝」,關注當下老年人的「觸網」狀態,為他們適應智能時代、共享科技紅利,探尋解題之道。

  ——編 者

  短視頻平臺達人「鋼琴爺爺」楊訴——

  「網際網路開啟我的新世界」

  本報記者 韓 鑫

  步入人生第六十個年頭,楊訴覺得自己「老年不老」,「不管在什麼年紀,如果不能掌握主流技術工具,心態上遠離社會,那才是真正垂垂老矣」。

  落日餘暉,指尖下傾瀉出一首美妙悠揚的鋼琴曲——1分多鐘的視頻發布沒多久後,點讚迅速破萬。有些意外的是,這段短視頻的製作者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

  老人名叫楊訴,是專職短視頻博主。他在抖音平臺上的帳號「鋼琴生產隊」擁有超過230萬粉絲,點擊量破億。

  「兩年前,兒子無意間上傳了一段我在家彈鋼琴的視頻,沒想到才幾個小時,播放量就超過百萬。」楊訴說,他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後,曾在深圳交響樂團演奏鋼琴,演出時臺下最多千餘名觀眾。如今在網絡平臺上演出,「一下子打開了網際網路世界的大門,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兩年間,楊訴製作了600多條短視頻。

  甄選曲目、在線尋譜;支起手機支架,選好角度,年輕人都不一定「玩得轉」的流程,楊訴一氣呵成。學習過程並不容易,視力下降,看譜子久了眼睛痛,因為不會剪輯,只好把每首曲子完整彈完。「起初燈光、角度、構圖總是不合適,畫面裡時不時冒出一隻拖鞋、一瓶醋,孩子沒少指點。」楊訴哈哈一笑。

  學會了短視頻,楊訴的「觸網」之旅一路乘風破浪。他愛寫文章,創建了微信公眾號「訴爺」,還嘗試遠程輔導鋼琴。「網際網路開啟我的新世界,每天一睜眼,便從早忙到晚,從來不會覺得老年生活無聊。」楊訴說。

  今年步入人生第六十個年頭,楊訴覺得自己「老年不老」。他認為,不管在什麼年紀,如果不能掌握主流技術工具,心態上遠離社會,那才是真正垂垂老矣。「未來,我想藉助網際網路,讓鋼琴這個有點高冷的藝術與大眾貼得更近。」楊訴說。

  用不慣智慧型手機的72歲老人丁秋林——

  「微信通話是唯一熟練的技能」

  本報記者 申智林

  老丁原來還擔心,跟不上這個智能時代,會處處受限。體會過後發現,社會對老人依然很友好。

  吃罷早飯,72歲的丁秋林準備去社區書屋裡坐坐。剛出門,掛在腰間的皮包震動起來。半晌,他才反應過來,是來了微信電話。

  掏出手機,點擊接聽:「老丁啊,幫我頂個班。」來電的是他所在的湖南長沙雨花區東塘街道浦沅社區「老口子」親情服務隊的隊員。

  「智慧型手機用了1年多,微信通話是唯一熟練的技能。」老丁不好意思地說,「就這樣,用起來都還有些不習慣。」

  小區裡上年紀的退休老人不少,用得慣、用得好智慧型手機的,確實不多。

  不是不想用,而是難掌握。雖然智慧型手機普及的年頭不短了,但老丁直到去年才讓兒子幫忙買了一個。作為服務隊隊長,他經常要聯繫30多名老齡志願者,一個個打電話或者上門傳達,有些麻煩。聽說微信可以建群發通知,他想嘗試下。

  電話買來了,用起來卻沒那麼簡單。打開程序,把通知內容打成文字,點擊發送……在兒女一遍遍演示下,老丁總算記住了。實際操作下來,效果卻不理想。原來有的隊員根本就沒有微信,少不得還是用老辦法。

  剛用上智慧型手機時,老丁也有很多「時髦」想法——買東西、坐公交、交水電燃氣費,都可以用手機解決。結果,一次操作把他「唬」了回來。

  「我看手機上有個紅包,就點擊了一下,沒想到,又要輸身份證號,又讓輸密碼。」老丁操作了幾步,突然意識到可能是詐騙,趕緊停了下來。

  丁秋林原來擔心,跟不上智能時代會處處受限。體會過後發現,社會對老年人依然很友好。小區超市雖然流行行動支付,但現金照收不誤;出門坐地鐵和公交,一張老年卡足以通行。

  如今,丁秋林每天養花、逗鳥,到社區書屋看看書刊雜誌,偶爾用智慧型手機和在廣州的女兒視頻聊天,日子過得很舒心。

  90後志願者羅旭——

  和老人成為忘年交

  本報記者 陳圓圓

  羅旭發現,老人最需要的是有人陪他們說說話,「幫助老人緩解內心對於溝通、陪伴的需要,獲得心靈上的慰藉,我就很滿足」。

  年輕人教老年人網絡購物,一開始挺有耐心,但重複幾次後逐漸不耐煩。8年前發生在自己和母親身上的一幕,讓羅旭決定加入「夕陽再晨」公益組織,為老年人普及網絡知識。

  羅旭的「學生」從50歲到90歲不等,他都稱為叔叔阿姨。叔叔阿姨們很熱情,叫他「羅老師」。在北京薊門裡社區電腦班上,羅旭結識了王立英老人。

  王阿姨因為身體不好提前退休,在家待著總感覺挺孤獨。學會使用QQ後,王阿姨迫不及待加了羅旭好友。「你頭像上的小人兒為啥那麼好看?」王阿姨問。羅旭笑著回答:「阿姨,這叫QQ秀,我幫您換。」一來二去,兩人成了忘年交,經常互相留言、點讚。

  王阿姨感嘆,電腦打開了她生活中一扇新的窗口,學會用網絡聊天、寫網絡日誌,「心一下子敞亮了」。同班一起學習的老人課上共同交流,生活中來往幫助,交到了不少朋友。臨近「畢業」,她運用學到的技術製作了份電子影集。

  羅旭總結出了一套交流溝通的心得:教老人使用手機時坐在左邊,方便自己用右手操作;溝通放慢語速,一句話重複講三四遍,讓老人聽清楚每個字……「有的老人喜歡用美圖秀秀編輯照片,有的將喜歡的音樂設置成手機鈴聲。」羅旭說,希望他們更好地在網際網路時代生活,進而實現向上的精神追求。

  志願服務也改變了羅旭的人生軌跡。如今,他在北京郵電大學攻讀科學管理與工程方向的博士,將科技助老從愛好發展成事業方向。他發現老人最需要的,是有人陪他們說說話。「幫助老人緩解內心對於溝通、陪伴的需要,讓他們感受到尊重和認可,獲得心靈上的慰藉,我就很滿足。」羅旭說。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
    如何打通「堵點」、推動銀髮經濟發展?本版推出「發展銀髮經濟」系列報導,供相關各方參考。  ——編  者      數位技術快速發展,移動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消費走進千家萬戶,也同樣影響著老年群體。當「數位化」遇到「老齡化」,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因「數位化」而更便利,另一方面,跟不上「數位化」發展步伐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數。
  • 縮小數字鴻溝 蘇州移動為老年人點亮智慧生活
    中國江蘇網蘇州訊 5G時代,網購、手機掛號、使用健康碼……這些年輕人再熟悉不過的生活方式,卻難倒了很多老人,為了不讓科技的發展成為老人與智慧生活之間的鴻溝,蘇州移動以切實行動為老人帶去近距離、有溫度的貼心服務,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錦上添花。
  • 新聞1+1丨是「智能」還是「只能」?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
    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 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聞1+1》連線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為你解答。 智能時代,老年人的數字困境怎麼破? 最近,在湖北廣水,一名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思想者|周向紅:智能時代,如何彌合「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
    但是,在大多數人感受數位技術紅利、邁向5G時代的同時,不少老年人卻還停留在「無G時代」。如何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使他們也可以享受美好的數字生活?同濟大學周向紅教授認為,一方面要實現國家頂層設計與產業協同相結合,防止「數字鴻溝」引發「數字貧困」;另一方面,要堅持年輕群體「數字反哺」與老年群體自助互助,充分展現數字時代人文關懷。以下是她在同濟大學的演講。
  • 「跨越數字鴻溝,樂享數字生活」,青浦區民政局開展老年人智慧型手機...
    目前,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青浦區民政局快速響應,在深入社區調研的基礎上,緊貼老年人實際需求,設計了一系列課程,內容實用豐富,包含與老年生活密切相關的社交、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網絡安全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課程內容親和活潑、注重實際操作,所有課程均以老年朋友更喜歡的手繪本形式編輯成冊,方便老人隨身攜帶。
  • 是「智能」還是「只能」?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柯橋這樣做
    老年人由於不熟悉智能化設備而存在使用困難的情況一直存在,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老年人屢屢碰壁「今年初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由於疫情需要進行網上掛號,這對於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我們老年人來說,太難了。」家住柯橋雙梅小區的劉奶奶就說了自己遇到過的困難,以往掛號看病她都是去醫院大廳進行人工排隊,沒有醫院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幫忙的時候,尚且還常掉鏈子、搞錯順序,更何況是利用智慧型手機進行網上操作。
  •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國家這樣出手→
    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 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聞1+1》連線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為你解答。  智能時代,老年人的數字困境怎麼破?  最近,在湖北廣水,一名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
  • 周向紅:智能時代,老年人如何跨越數字鴻溝?丨媒體聚焦 - 中央人民...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涉及的衣食住行、就醫消費等7類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的措施要求,要求保留傳統方式的同時,優化提升智能技術,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 縮小數字鴻溝 蘇州移動為老年人點亮智慧生活_中國工信產業網
    5G時代,網購、手機掛號、使用健康碼……這些年輕人再熟悉不過的生活方式,卻難倒了很多老人,為了不讓科技的發展成為老人與智慧生活之間的鴻溝,蘇州移動以切實行動為老人帶去近距離、有溫度的貼心服務
  • 消除老年人就醫「數字鴻溝」,我們去這幾家醫院看了看……
    看病就醫是很多老年人生活的剛性需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50條措施,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國家出手,從掛號渠道、服務窗口、就醫指導、簡化流程、居家老人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 長興多渠道助力 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許多生活事項辦理轉移到了線上,但對老年人而言,支付、出行、購物卻飽受困擾。數位化時代,如何填平老年人的 「數字鴻溝」,長興一直在行動。智慧社會老年人漸成「慢半拍」群體今年71歲的老吳因患有冠心病,每月必須得上醫院檢查配藥。「說實在的,對於很多人而言,現在看病的確比以前方便多了,但是我們老年人不會操作。」老吳告訴記者,兒子之前陪他來過幾次,也教過幾遍自助看病流程,但有些操作細節還是忘記了。
  • 幫助解決「數字鴻溝」 不斷增強老年人幸福感
    最近,老年人出行「被智能技術所困」的現象頻頻引發關注,為激活社保卡,九旬老人到銀行被抬起識別人臉、坐公交不會掃健康碼被拒載、冒雨到社保局用現金交醫保被拒收......智慧科技的高速發展,讓步履蹣跚的老年人已經追趕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智能技術、數位化服務就像一道無形大門,將他們拒之門外,讓很多老年人無所適從。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他們需要被關心關愛。
  •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如何帶領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如何帶領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2020-12-01 11:03:45| 中公教育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已經落幕,為了大家能更好地迎戰面試,
  • 為縮小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工信部將開展網際網路適老化改造
    11 月 26 日,針對「數字鴻溝」問題,工信部計劃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行動,行動將聚焦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的特定需求,重點推動與老年人、殘疾人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網站、手機 App
  • 科技賦能,讓老年人樂享數字生活(記者觀察)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攝為了讓廣大老年群體更好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出臺多項舉措,支持老年人學習運用智能技術,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使其充分享受信息社會、數位化生活的紅利,提升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韓國努力建設包容型數字社會本報駐韓國記者張悅「疫情初期,我看到新聞說政府開發了一個手機應用,可以查詢附近藥店位置及其口罩庫存
  •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紅利」 2020-12-17 11:15:52 來源: 南通網 網絡購物、網上預約掛號、手機行動支付……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面臨的卻是「數字鴻溝」的尷尬。
  • 破解數字鴻溝,這些問題還需思考
    破解老人「數字鴻溝」,年輕人能做些什麼?如何建設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智慧老齡社會?一起來看。老年數字鴻溝產生的原因有哪些?不管是老年人接近或使用信息基礎設施的機會,還是其數字素養水平,都並非由其自身因素單獨決定,而是由個人、家庭、社會和科技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
  •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信任問題是老年人數字鴻溝的瓶頸
    去年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回應此前多地頻繁發生的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難題。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 我縣探索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
    然而,網上購物、網上掛號、網上繳費等,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卻成為了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老年化遇上數位化,這道題該如何破解?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縣政協科協界別組的關注,在今年的縣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委員們提出了《關於完善服務保障體系、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