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老年人就醫「數字鴻溝」,我們去這幾家醫院看了看……

2020-12-12 海外網

看病就醫是很多老年人生活的剛性需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50條措施,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國家出手,從掛號渠道、服務窗口、就醫指導、簡化流程、居家老人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消除老年人看病的」數字鴻溝「,看看三甲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還有老百姓身邊的社區醫院都有哪些做法。

北京朝陽醫院是全北京市年門診量排名第2的三甲綜合醫院。即便在疫情期間,每天也有8000多名的患者來到這裡就醫,其中超過30%都是老年患者。在他們當中,400-500名老年患者不方便使用手機,在綠碼通行、非急診全面預約的要求下,他們將怎樣看病呢?

北京朝陽醫院門診部主任王明剛:「老年患者如果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可以從老年人專用通道進入醫院,使用身份證或者社保卡就能在志願者幫助下自助流調。醫院為沒有預約掛號的老年人保留了18號預約窗口,上午預約,最快可以當天下午就診。一站式檢查預約中心也為老年患者的預約檢查實現便利。」

禦寒大棚、鼓風機、配備志願者的流調一體機、減少患者跑腿的區域採血室,甚至連醫院標識都刻意放大了字號,從進入北京老年醫院開始,就能感受到種種細節處對老年人的別樣關愛。疫情防控期間,嚴格的探視管理制度限制了家屬探視,這家醫院藉助智能手段——遠程探視,讓住院的老人們一解思念家人之苦。

消除老年人就醫的「數字鴻溝」,是通過更方便、更有溫度的方式幫助他們更好地享受智能生活帶來的好處。在豐臺區馬家堡衛生服務中心,記者就體驗到了家庭醫生籤約帶給居民看病方式的改變。

2018年開始,北京市開始授牌首批「老年友善醫院」,這些醫院通過建立老年人綠色通道、老年患者用藥諮詢窗口等措施,提高老人就醫體驗。就在今年11月2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表示,將在全國開展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活動,友善環境也將惠及全國需要就醫的老年人。

老有所依,不僅僅靠家庭,更需要全社會的溫暖相助。智能化、數位化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老年群體也一樣有權利享有這種高效和現代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時候,每項先進的技術也都有更新迭代的時候,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等一等他們,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製片人丨王宇

主編丨李雯婷

記者丨顧小慈

攝像丨邱新魯

剪輯丨楊青 曹帥

合作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責編:秦雅楠

31935435,.消除老年人就醫「數字鴻溝」,我們去這幾家醫院看了看……,.2020-12-10 15:00:20,.204306,.秦雅楠

相關焦點

  • 長興多渠道助力 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數位化時代,如何填平老年人的 「數字鴻溝」,長興一直在行動。智慧社會老年人漸成「慢半拍」群體今年71歲的老吳因患有冠心病,每月必須得上醫院檢查配藥。「說實在的,對於很多人而言,現在看病的確比以前方便多了,但是我們老年人不會操作。」老吳告訴記者,兒子之前陪他來過幾次,也教過幾遍自助看病流程,但有些操作細節還是忘記了。
  • 調查丨新政出臺滿月,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消除了嗎
    來源:北京商報科技的發展不斷刷新著人類文明的「進度條」,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卻成為了一個極易被忽視的群體。隨著「全面預約時代」的到來,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就此,一個月前,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要求各方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 我縣探索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
    然而,網上購物、網上掛號、網上繳費等,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卻成為了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老年化遇上數位化,這道題該如何破解?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縣政協科協界別組的關注,在今年的縣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委員們提出了《關於完善服務保障體系、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的建議》。
  • 在玉林,老人就醫遭遇「數字鴻溝」怎麼辦?記者走訪得到的答案……
    網絡購物、網上預約掛號、手機行動支付……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近日公布,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種種「痛點」「難點」,提出解決方案。
  • 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 青島服務機構仍提供人工專席
    原標題:智能青島,老年人仍享「人工專席」文/圖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劉寶年青島市在這方面是如何應對的?還存哪些問題呢?11月25日~26日,記者對市區內的市民中心、醫院、銀行等場所進行了探訪。「前段時間我有點急事需要打車外出,在路邊兩次招手有『空車』標誌的計程車,一輛沒停車,另一輛的司機師傅說車被預約了,又等了幾分鐘才打到車。」翟阿姨表示,科技進步每個人都高興,但更希望大家多關注老年人群體。「我們家老人也遇到過網絡視頻裡的情況。」
  • 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老年人孤獨感加劇10月20日一早,70歲的楊蔚從昆明市滇池路陽光花園趕往雲南省中醫醫院看病。「到醫院才知道,就醫卡、掛號都要在自助機上操作完成,因為不太懂操作,折騰了近半個小時才搞定。」許久沒來醫院的楊阿姨多次嘗試也沒有成功,引得後面排隊的人抱怨連連。
  •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柯橋這樣做
    老年人由於不熟悉智能化設備而存在使用困難的情況一直存在,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老年人屢屢碰壁「今年初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由於疫情需要進行網上掛號,這對於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我們老年人來說,太難了。」家住柯橋雙梅小區的劉奶奶就說了自己遇到過的困難,以往掛號看病她都是去醫院大廳進行人工排隊,沒有醫院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幫忙的時候,尚且還常掉鏈子、搞錯順序,更何況是利用智慧型手機進行網上操作。
  • 景區、醫院如何破解老人「數字鴻溝」?記者現場體驗
    當下,不收現金、打不著車等尷尬場景時有發生,而本該在數位化時代獲取便利的老年人更是常常感受到這種尷尬。 數位化時代,如何填平老人的「數字鴻溝」,這是一道必解的題。
  • 國務院發文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專家:更重要的是年輕子女...
    但不少老年人卻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設備,被「數字生活」關在門外。一邊是不斷加速的數字科技,一邊是不斷擴大的老年人口,如何讓2.5億老年人口共享智能技術的便利,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課題。尤其在疫情防控的今天,社會運轉高度依賴數位化、智能化技術,這一矛盾更顯緊迫。
  • 周向紅:智能時代,老年人如何跨越數字鴻溝?丨媒體聚焦 - 中央人民...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涉及的衣食住行、就醫消費等7類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的措施要求,要求保留傳統方式的同時,優化提升智能技術,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國辦發文 聚焦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
    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20至2022年期間的工作目標。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 「跨越數字鴻溝,樂享數字生活」,青浦區民政局開展老年人智慧型手機...
    目前,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青浦區民政局快速響應,在深入社區調研的基礎上,緊貼老年人實際需求,設計了一系列課程,內容實用豐富,包含與老年生活密切相關的社交、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網絡安全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課程內容親和活潑、注重實際操作,所有課程均以老年朋友更喜歡的手繪本形式編輯成冊,方便老人隨身攜帶。
  • 不會網上掛號、手機銀行難操作……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咋填補?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指出,要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老年人為何頻頻遭遇數位技術鴻溝?又該如何跨越?
  • 最不方便的是就醫和買票 中老年農民工如何擺脫數字鴻溝窘境?
    中老年農民工如何擺脫數字鴻溝窘境?閱讀提示近來,關於老年人遭遇數位化生活困境的新聞持續引發關注,也使數字鴻溝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被討論。而還有一個群體——中老年農民工也是容易被數位化忽略的群體,相比之下,文化水平普遍低、學習能力較弱的他們則需要更多網絡素養的普及和培訓。
  • care for the elderly丨國辦發文 聚焦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
    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20至2022年期間的工作目標。 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 【中央媒體看甘肅】社區服務助「銀髮族」跨越「數字鴻溝」
    新華社蘭州12月12日電 題:社區服務助「銀髮族」跨越「數字鴻溝」  新華社記者崔翰超、何問  75歲的鄭輝芳是一名退休教師,今年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甘家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當起了學生,上起了「智慧型手機課」。
  •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後,記者實地採訪體驗了老年人在出行、就醫、消費、辦事等方面遇到的便利和不便。在老齡化的大背景下,幫助老年人融入數字社會,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怎麼樣才能讓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享受到智能化時代的「數字紅利」,在信息化時代生活得更有安全感、尊嚴感、幸福感?
  • 今日視點丨填平「數字鴻溝」最需要的是?
    昨天,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從七大方面提出具體舉措,要求著力破解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智能技術帶來的智慧生活,理應讓老年群體共享便利,而不是被「屏蔽」。破解「數字鴻溝」需要跨過幾道坎?如何在數字時代給老人更多關愛?今天,我們就從這份《實施方案》和記者的實地採訪中來尋找答案。首先我們跟著記者去看看,在醫院、車站,老人們通常會遇到怎樣的數字生活場景。
  • 消除代際數字鴻溝:填溝與搭橋
    隨著未來的發展,代際數字鴻溝會更寬更深嗎?好消息是,並不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產品的競爭與迭代,舊日王謝堂前燕,正在飛入尋常百姓家。智慧型手機、智能手環已經並非遙不可及。微信上的朋友圈、淘寶、京東上的購物車,數字產品已成為老齡群體生活中新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