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多渠道助力 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2020-12-19 浙江在線

2020-12-17 17:08 |共享聯盟長興站

眼下,隨著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許多生活事項辦理轉移到了線上,但對老年人而言,支付、出行、購物卻飽受困擾。數位化時代,如何填平老年人的 「數字鴻溝」,長興一直在行動。

智慧社會老年人漸成「慢半拍」群體

今年71歲的老吳因患有冠心病,每月必須得上醫院檢查配藥。「說實在的,對於很多人而言,現在看病的確比以前方便多了,但是我們老年人不會操作。」老吳告訴記者,兒子之前陪他來過幾次,也教過幾遍自助看病流程,但有些操作細節還是忘記了。

「我一個人來看病,很多事情還得麻煩別人。」老吳無奈地笑笑,轉頭向身邊的志願者諮詢如何掛專家號。隔壁一臺機器前,一名老年人給孫女掛號看病,在一旁熱心人指導下一步步完成操作,卻在付費二維碼前犯了難。「我沒有智慧型手機,能刷卡付錢嗎?」老人怯怯地問,最終在他人幫助下通過刷卡完成繳費。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於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而言,上醫院掛號、繳費、看病、檢查每個環節就像在闖關,看病就醫成了困擾。

「在我們心中,人工掛號、現金支付等傳統手段仍然佔據很重要的位置,也更依賴人與人的面對面操作,對智能化流程知之甚少,心底裡甚至有些排斥。」老吳坦言。

陳先生的父母已經80多歲,對他而言,智慧社會帶來的「不適」更多體現在父母身上。「隨著數位化進程加快,像我父母一樣的高齡老人單獨行動半徑慢慢變小。他們不會叫網約車,遇到急事根本不知道怎麼打車;不會網上買票,靠自己出趟遠門難上加難。」市民陳先生說,現在,父母獨自出門幾乎不可能,更別說坐車來一趟長興。正如陳先生所說,因為被數位化絆住腳步,老年人漸漸成了「慢半拍」人群。

多渠道助力老年人邁過「數字鴻溝」

今年1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 《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各地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實施方案》提出,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對老年人等群體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有條件的地區和場所要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設立 「無健康碼通道」,做好服務引導和健康核驗。

事實上,這方面,長興多家醫院早已走在前面。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看到,對於使用老人機的老年人,他們無法出示「健康碼」,經過測溫、出示身份證或醫保卡即可入院就醫,並沒有遇到出入阻礙。

「對於自助掛號、繳費、取藥有困難的老年人,醫院設有志願者服務崗位為他們提供幫助。同時醫院導醫臺工作人員也能及時提供諮詢服務。」長興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醫院仍然保留人工窗口,不習慣自助服務的老年人仍然可以通過傳統方式掛號、繳費。

在便利老年人辦事服務方面,《實施方案》要求設置必要的線下辦事渠道, 「醫療、社保、民政、生活繳費等高頻服務事項,應保留線下辦理渠道,並向基層延伸,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

在長興,各部門也緊跟要求,將保障老年人福祉為己任,把貼心政策轉化為貼心服務,讓老年人在智慧社會跟上趟。

「黃奶奶,跟您核對下姓名和身份證號碼,繳費540元。」近日,虹星橋鎮譚家村黨員志願者李豔來到村民黃花女(化名)家中,幫她完成社保費用繳納。據悉,譚家村黨員志願者共分批為100多名獨居、困難老年人上門辦理社保繳費,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智能培訓讓老年人一個都不掉隊

「老師,手機怎麼關注公眾號呀?」 「我想在應用商城下載軟體,該怎麼操作?」在雉城街道皇家灣社區多功能教室內,幸福課堂——手機班授課老師肖俊被學員團團圍住問個不停。報名參加培訓班的老年人學習熱情都很高,認真記錄、實際操作,課堂氣氛熱烈。

今年60多歲的徐明珠是手機班學員,據她介紹,身邊很多朋友都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明顯感覺自己落伍了。「從10月份開始,來手機班已經上了七八節課,智慧型手機的基本功能都已學會。我現在都會用手機上網訂票了,還學會了用手機查詢信息。」徐明珠高興地說,手機班裡有老師一對一指導,學起來很快。「接下來我想學做手機相冊,配上音樂,與朋友分享美食、美景。」

肖俊介紹,每周上課前,他都會在班級微信群裡諮詢學員的意見,定好授課內容。 「掃碼添加好友、組建微信群、關注公眾號、下載應用軟體,每周一個主題,根據學員掌握情況提供針對性指導。」肖俊說,根據大家需求,還將每節課的重點都記錄在一張紙上,拍照發到群裡,方便學員課後複習操作。

據皇家灣社區工作人員邱程介紹,目前手機班上共有30名學員,通過手把手教老年人學習智慧型手機操作,引導老年人了解新事物、體驗新科技,幫助他們積極融入智慧社會。

(原標題《長興:多渠道助力 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原作者胡丕菊。編輯阮鴻詩)

1608196080000

相關焦點

  • 消除老年人就醫「數字鴻溝」,我們去這幾家醫院看了看……
    看病就醫是很多老年人生活的剛性需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50條措施,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國家出手,從掛號渠道、服務窗口、就醫指導、簡化流程、居家老人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 調查丨新政出臺滿月,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消除了嗎
    來源:北京商報科技的發展不斷刷新著人類文明的「進度條」,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卻成為了一個極易被忽視的群體。隨著「全面預約時代」的到來,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就此,一個月前,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要求各方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 國辦發文 聚焦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
    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單詞講解】 這裡的digital divide就是我們所說的「數字鴻溝」或「信息鴻溝」,也可以用digital gap來表示,指在全球數位化進程(global digitalization)中,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企業、社區之間,由於對信息、網絡技術的擁有程度、應用程度以及創新能力的差別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貧富進一步兩極分化的趨勢
  • care for the elderly丨國辦發文 聚焦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
    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單詞講解】 這裡的digital divide就是我們所說的「數字鴻溝」或「信息鴻溝」,也可以用digital gap來表示,指在全球數位化進程(global digitalization)中,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企業、社區之間,由於對信息、網絡技術的擁有程度、應用程度以及創新能力的差別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貧富進一步兩極分化的趨勢。
  • 周向紅:智能時代,老年人如何跨越數字鴻溝?丨媒體聚焦 - 中央人民...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涉及的衣食住行、就醫消費等7類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的措施要求,要求保留傳統方式的同時,優化提升智能技術,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 消除代際數字鴻溝:填溝與搭橋
    來源:中國經營報消除代際數字鴻溝:填溝與搭橋文/李佳近期,關於老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提供健康碼,導致出行難、看病難的事件頻發。一條橫亙在代際之間的數字鴻溝,正在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代際數字鴻溝從哪裡來?一是在產品端。技術的發展、功能的豐富和設計上對老齡群體的忽視,再加上價格因素,讓老齡群體和新數字產品之間產生了距離。二是在用戶端。對新事物的不明白,讓老齡群體產生了畏懼感,再加上傳統、收入等原因,進一步加大了老齡群體與新數字產品之間的隔閡。
  • 縮小數字鴻溝 蘇州移動為老年人點亮智慧生活
    中國江蘇網蘇州訊 5G時代,網購、手機掛號、使用健康碼……這些年輕人再熟悉不過的生活方式,卻難倒了很多老人,為了不讓科技的發展成為老人與智慧生活之間的鴻溝,蘇州移動以切實行動為老人帶去近距離、有溫度的貼心服務,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錦上添花。
  • 交通運輸部:研究解決老年人出行的「數字鴻溝」問題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交通行業將持續提升交通服務水平,研究解決老年人出行的「數字鴻溝」問題。同時,明年將實現20個省份普及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服務,推進實現「刷臉」進站乘車。推動鐵路、民航、城市軌道交通間安檢流程優化。  2020年,全國貨運量連續多月保持正增長,其中11月同比增長7.1%。
  • 我縣探索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
    然而,網上購物、網上掛號、網上繳費等,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卻成為了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老年化遇上數位化,這道題該如何破解?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縣政協科協界別組的關注,在今年的縣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委員們提出了《關於完善服務保障體系、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的建議》。
  • 幫助解決「數字鴻溝」 不斷增強老年人幸福感
    最近,老年人出行「被智能技術所困」的現象頻頻引發關注,為激活社保卡,九旬老人到銀行被抬起識別人臉、坐公交不會掃健康碼被拒載、冒雨到社保局用現金交醫保被拒收......智慧科技的高速發展,讓步履蹣跚的老年人已經追趕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智能技術、數位化服務就像一道無形大門,將他們拒之門外,讓很多老年人無所適從。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他們需要被關心關愛。
  • 為銀髮族搭建跨越數字鴻溝之橋
    各種新興業態也讓不少老年人措手不及,在數位化生活中開始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面臨「數字鴻溝」的窘境。大到國家社會發展、城市治理,小到諸如購物、出行、看病等等生活日常都逐漸被「數位化」,已經到來的老齡化社會,迎面撞上了「數位化」這個年輕的社會激變。
  • 服務老年人要解「數字鴻溝」難題在疫情低風險地區,非特殊場所一般...
    原標題:服務老年人要解「數字鴻溝」難題在疫情低風險地區,非特殊場所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記者王倩)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
  • 「跨越數字鴻溝,樂享數字生活」,青浦區民政局開展老年人智慧型手機...
    目前,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青浦區民政局快速響應,在深入社區調研的基礎上,緊貼老年人實際需求,設計了一系列課程,內容實用豐富,包含與老年生活密切相關的社交、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網絡安全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課程內容親和活潑、注重實際操作,所有課程均以老年朋友更喜歡的手繪本形式編輯成冊,方便老人隨身攜帶。
  • 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手機行動支付購物、線上掛號預約醫生、刷臉驗證身份領取養老金……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卻橫亙在老年群體面前。如何讓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社會,讓他們也能分享數字紅利,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一道必解題。
  • 「數字鴻溝」給老年人帶來不便:未來網際網路應用將適老化改造
    在今天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隋靜回答了記者提問,她表示這些年信息化社會帶來的 「數字鴻溝」問題確實給很多老年人、老年群體帶來了一些不便和困擾,工信部將積極推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
  •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信任問題是老年人數字鴻溝的瓶頸
    去年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回應此前多地頻繁發生的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難題。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 思想者|周向紅:智能時代,如何彌合「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
    該文件一方面獲得無數人手動點讚,另一面也引發更多的思考:智能時代,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老年人為什麼會遭遇「數字鴻溝」 「數字鴻溝」並不是一個新概念。
  • 不會網上掛號、手機銀行難操作……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咋填補?
    智能技術的普及應用,較大方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然而,老年人群體因不會操作智能設備而無法享受基本民生服務的話題,屢屢引發社會熱議。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指出,要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
  • 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 青島服務機構仍提供人工專席
    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因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設備,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了許多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國家出手破除老年人智能鴻溝」「日常消費不得拒收現金」等相關話題衝上熱搜,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電子化」「網上辦」的初衷是服務百姓,如果工作人員一味追求方便,圖省事、一刀切的話,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網絡視頻中的現象。智能技術的應用的確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但那些無法使用和享受智慧成果的老年人更應得到關注。
  •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紅利」 2020-12-17 11:15:52 來源: 南通網 網絡購物、網上預約掛號、手機行動支付……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面臨的卻是「數字鴻溝」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