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老年人要解「數字鴻溝」難題在疫情低風險地區,非特殊場所一般...

2020-12-18 瀟湘名醫

原標題:服務老年人要解「數字鴻溝」難題在疫情低風險地區,非特殊場所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

(記者王倩)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

《通知》要求,到2020年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到2021年年底前,圍繞老年人就醫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到2022年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通知》明確,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同時緊貼老年人需求特點,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堅持「兩條腿」走路。線上服務應更加突出人性化,充分考慮老年人習慣;線下渠道進一步優化流程、簡化手續,不斷改善老年人服務體驗,與線上服務融合發展、互為補充。

在完善「健康碼」管理方面,《通知》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除機場、鐵路車站、長途客運站、碼頭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場所外,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對需查驗「健康碼」的情形,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優化代辦代查等服務,繼續推行「健康碼」全國互通互認,便利老年人跨省通行。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對老年人等群體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有條件的地區和場所要為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設立「無健康碼通道」,做好服務引導和健康核驗。在充分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進「健康碼」與身份證、社保卡、老年卡、市民卡等互相關聯,逐步實現「刷卡」或「刷臉」通行。對因「健康碼」管理不當造成惡劣影響的,根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單位負責人的責任。

在便利老年人日常就醫方面,《通知》指出,醫療機構要提供多渠道掛號等就診服務,完善電話、網絡、現場等多種預約掛號方式,暢通家人等代老年人預約掛號的渠道。醫療機構應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保留掛號、繳費、列印檢驗報告等人工服務窗口,配備導醫、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等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就醫指導服務。簡化網上辦理就醫服務流程,為老年人提供語音引導、人工諮詢等服務,逐步實現網上就醫服務與醫療機構自助掛號、取號叫號、繳費、列印檢驗報告、取藥等智能終端設備的信息聯通。推動通過身份證、社保卡、醫保電子憑證等多介質辦理就醫服務,鼓勵在就醫場景中應用人臉識別等技術。

此外,《通知》提出,要搭建社區、家庭健康服務平臺,由家庭籤約醫生、家人和有關市場主體等共同幫助老年人獲得健康監測、諮詢指導、藥品配送等服務,滿足居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提供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複診以及隨訪管理等服務。(王倩)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國務院發文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專家:更重要的是年輕子女...
    ,它高效辨識了使用者的疫情風險情況。這次《方案》明確: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除機場、鐵路車站、長途客運站、碼頭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場所外,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對老年人等群體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
  • 四川明確6項任務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人民網成都12月17日電 (李強強)為切實維護老年人在資訊時代下的合法權益,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12月15日,四川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四川省「智慧助老」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四川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工作方案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四川省「智慧助老」行動工作方案》是四川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結合四川實際,為切實維護老年人在資訊時代下的合法權益,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制定的工作方案。方案有六項主要工作任務:一、多措並舉改善老年人體驗,進一步完善「健康碼」管理。
  • 調查丨新政出臺滿月,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消除了嗎
    來源:北京商報科技的發展不斷刷新著人類文明的「進度條」,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卻成為了一個極易被忽視的群體。隨著「全面預約時代」的到來,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就此,一個月前,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要求各方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 破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15條措施優化個人金融服務
    為了進一步做好個人特別是老年、殘障等特殊群體的金融服務,12月10日,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關於進一步做好個人金融服務的意見》,從優化支付服務環境、保障現金服務需求等5方面提出15條措施,著力提升全省個人金融服務的滿意度、獲得感。
  • 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 青島服務機構仍提供人工專席
    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因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設備,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了許多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國家出手破除老年人智能鴻溝」「日常消費不得拒收現金」等相關話題衝上熱搜,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電子化」「網上辦」的初衷是服務百姓,如果工作人員一味追求方便,圖省事、一刀切的話,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網絡視頻中的現象。智能技術的應用的確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但那些無法使用和享受智慧成果的老年人更應得到關注。
  • 中國老年人「用機」難題有解?
    在不同年齡區間和不同地區之間,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又呈現出顯著的區別:目前,我國以農村地區人群為主的非網民群體規模依然高達4.63億,農村老人是我國最大的「數字難民」群體。疫情之下,中國老人的「數位化生存」難題則被進一步放大:在城市,搭公交地鐵要掃碼乘車或登記,去商場醫院要亮出「健康碼」,去景點要提前網上預約,對一些老人而言,這些操作並非易事;在農村,按照CNNIC的說法,遠離網際網路不僅使得非網民群體無法獲取到更及時有效的防疫新聞,更無法享受到網際網路帶來的出行、
  • 消除老年人就醫「數字鴻溝」,我們去這幾家醫院看了看……
    看病就醫是很多老年人生活的剛性需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50條措施,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國家出手,從掛號渠道、服務窗口、就醫指導、簡化流程、居家老人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 長興多渠道助力 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數位化時代,如何填平老年人的 「數字鴻溝」,長興一直在行動。智慧社會老年人漸成「慢半拍」群體今年71歲的老吳因患有冠心病,每月必須得上醫院檢查配藥。「說實在的,對於很多人而言,現在看病的確比以前方便多了,但是我們老年人不會操作。」老吳告訴記者,兒子之前陪他來過幾次,也教過幾遍自助看病流程,但有些操作細節還是忘記了。
  •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
    齊力推:各方聯動填平「數字鴻溝」據第45次《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老年非網民群體有一億九千萬, 佔非網民的近40%。近兩億的老年非數字公民,為科技產品的適老化帶來極大挑戰。當數字社會與老齡社會相遇,越來越多的老人因不會使用電子設備而被邊緣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 我縣探索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
    然而,網上購物、網上掛號、網上繳費等,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卻成為了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老年化遇上數位化,這道題該如何破解?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縣政協科協界別組的關注,在今年的縣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委員們提出了《關於完善服務保障體系、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的建議》。
  •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信任問題是老年人數字鴻溝的瓶頸
    去年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回應此前多地頻繁發生的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難題。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 國辦發文 聚焦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
    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單詞講解】 這裡的digital divide就是我們所說的「數字鴻溝」或「信息鴻溝」,也可以用digital gap來表示,指在全球數位化進程(global digitalization)中,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企業、社區之間,由於對信息、網絡技術的擁有程度、應用程度以及創新能力的差別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貧富進一步兩極分化的趨勢
  • 多部門聯合發文:各地要落實「健康碼」全國互認 低風險地區一般不...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出行掃碼」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中習慣動作。但是對於頻繁出差的人來說,跨地區的交流還是因為頻繁登記不同地區的健康碼增加不少麻煩,此前,老年人等群體遭遇「健康碼」出行難的問題更是引發持續關注。
  • 思想者|周向紅:智能時代,如何彌合「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
    數字鴻溝、數字貧困不僅影響到信息弱勢群體的經濟狀況,也會加劇某個國家乃至地區的貧富差距。 第二,數字鴻溝限制信息弱勢群體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 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在數字產品迭代迅速的當下,我們更應關注陷在「數字圍城」中的特殊群體,用更有溫度的技術、更人性化的服務,緩解老年人面對智能設備的窘迫和不安,不能讓信息通信技術成為他們生活的絆腳石。
  • 跨越「數字鴻溝」,日本老年智能化服務的解法
    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的困境早已存在,而現在以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為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數字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現實困難,國家適時出臺了相關解決方案,要求相關部門要同時以傳統服務方式和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的方式,來為老年人提供周全、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幫助解決「數字鴻溝」 不斷增強老年人幸福感
    最近,老年人出行「被智能技術所困」的現象頻頻引發關注,為激活社保卡,九旬老人到銀行被抬起識別人臉、坐公交不會掃健康碼被拒載、冒雨到社保局用現金交醫保被拒收......智慧科技的高速發展,讓步履蹣跚的老年人已經追趕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智能技術、數位化服務就像一道無形大門,將他們拒之門外,讓很多老年人無所適從。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他們需要被關心關愛。
  •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國家這樣出手→
    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 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聞1+1》連線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為你解答。  智能時代,老年人的數字困境怎麼破?  最近,在湖北廣水,一名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
  • 衛健委通知:推進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低風險地區一般人不查驗
    通知中要求各地按照國家制定發布的統一技術標準規範,加快推進居民電子健康碼規範應用;要求各地落實健康碼信息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實現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在低風險地區,除特殊場所和特殊人員外,一般不應查驗健康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