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丨是「智能」還是「只能」?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

2020-12-15 環球網

近日,「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和「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兩條短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網友熱議。

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 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聞1+1》連線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為你解答。

智能時代,老年人的數字困境怎麼破?

最近,在湖北廣水,一名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也是近日,在湖北秭歸「居民醫保籤約」的服務窗口,一名老人帶現金辦理醫保,卻被拒收。這兩件事雙雙登上熱搜。數位化時代下,智能技術一定是老年人生活中的絆腳石嗎?我們又該如何幫助他們解決數字難題,更好地享受到智能技術?

極端做法不合理甚至不合法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認為,「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和「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這兩件事情都是從老年人身上反映出來的,其實不僅是對老人造成了不便利,它也提醒我們,在智能化時代到來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尊重老人的權利,滿足老人的需求?智能化本來是為了便利我們的生活,而當這種不便利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反思這些做法是不是合理,甚至是不是合法。比如在「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事件中,為什麼不能收現金?為什麼老人去哪個地方一定要帶著手機?初期可能是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但隨著服務的發展,怎麼去解決老年人不適應的問題?

《實施方案》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推出的?

針對老年人的智能鴻溝,國家最近也多次出手破除。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表示,實際上這兩年智能化技術在越來越廣泛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這次的《實施方案》,也是對這1到2年遇到的不便利的地方,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比如一些公園、一些博物館已經取消了人工售票窗口,必須要網上預約;比如去看病,也要在網上預約,沒有人工窗口;比如打車等等,這些都使得老人可能遇到一些不便。當這些不便已經使他基本生活不能維持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去解決。所以這次的《實施方案》是系統性的、也非常及時的梳理了過去這一兩年裡邊出現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也為下一步「智慧社會」的建立中,讓老年人能夠共享福利,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線上+線下,雙軌制服務老年人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表示,《實施方案》中,其實有許多提法非常關鍵,對於相關服務部門去做出一個雙軌制的服務,我覺得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使智能化服務便利老年人,而不是老年人去便利智能化,當老人在智能化中越來越遇到難題的時候,就要思考怎麼讓這些服務使老人享受到。舉個例子:如果兩個銀行一個全是櫃員機,一個是有人工服務的窗口,老人會選擇哪個呢?如果把老人當做一個比較富有的群體,特別是老齡化還要翻倍增長,那麼怎麼去吸引這些老人,給他提供更好的服務呢?我可以先提供窗口服務,同時提供便利化的智能手段,讓他覺得逐漸學會了,可以更簡便地去使用智能化手段,而不是強制推廣一個技術。

《實施方案》中 「適老」成為高頻詞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表示,它強調了一個主體和客體的問題,智能化的主導權現在是掌握在相關服務部門手裡,掌握在提供這些服務的機構裡。所以本來是為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地提供服務,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讓老人去改變,而是技術能不能更加人性化,更加考慮到老人的需要。比如操作時間可以更長,字可以更大,有一些人工窗口對那些不會用智能化技術的老人提供服務,這樣才回到原來幫助老人跟上社會發展、共享社會發展結果。

當老人遇到智能技術,安全的防火牆在哪裡?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認為,宣傳保護意識非常重要,而且在技術上,是否有更加安全的手段,老人的支付也可以設計成和子女帳號連在一起,有一些親屬可以幫助他核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安全。另外,在網絡的支付上,智能化技術應用上,既要加強安全性的技術防範,同時多宣傳在技術上怎麼去操作,對老人來說能減輕(被騙或信息洩露的)概率。

數位化時代,讓科技適老

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將長期存在的國情,各地在幫助老年人群體融入數位化時代上,已經開始了探索和嘗試。

技術再智能,也要回歸服務本質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認為,網際網路對於現在的老年人來說,還是一個新的現象,新的技能。對於大多數老人來說,原來他覺得「我不會沒有關係」,之所以現在引起關注,是因為基本的生活,出門買菜、坐公交車都受到了影響,特別是看病,這個時候就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換句話說,從服務角度來說,其實也沒有必要要求每個老人都要配備一個手機。從服務本身來說,並不是說有了手機我才能給他服務。所以,回歸到服務的本質上,一方面,老年人可以去學習怎樣適應智能化技術的發展,但更主要,還是智能化技術怎麼去便利老人,這個主次關係應該擺正。

「數字鴻溝」挑戰蘊含「數字經濟」商機

國家出手破除老年人智能鴻溝#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表示,我們看到中國老年人口現在2.54億,其實還在增長,到2050年會超過4.8億的老人,如果再算上50多歲退休的,那這個數就在5億左右。面對日益增長的老人(人口),我要不要把他當作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力量,我要去考慮老人的需求是什麼?我怎麼去給他通過提供服務來獲取商機?我相信很多商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老人的商機不存在,而是看我們怎麼去在提供服務的同時,能去抓住這樣的商機。

《實施方案》對構建智慧社會影響長遠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表示,在智慧社會建設過程中,原來並沒有去考慮到怎麼去包容所有人,共享發展成果。這次是體現在老人身上,其實我們細分,殘疾人、農村的一些人口、小孩、青少年,並不是人人都有手機。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這個服務就不是一個單一的智能服務,可以去通過有人工的服務,也有智能化的服務,靠智能化服務的便利性吸引更多人學會這種方法,轉變到使用智能技術上來,逐漸減少人工的一些服務,但在初期,不能靠人為硬性轉換,我覺得這才是《實施方案》對未來「智慧社會」建立會有長久影響的價值所在。我們再發展十年二十年,你也不能保證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所以這個原則會對我國的發展產生長遠影響。

相關焦點

  • ...還是「只能」?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國家這樣出手→
    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 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聞1+1》連線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為你解答。  智能時代,老年人的數字困境怎麼破?  最近,在湖北廣水,一名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
  • 是「智能」還是「只能」?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柯橋這樣做
    老年人由於不熟悉智能化設備而存在使用困難的情況一直存在,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國家這樣出手為此,針對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遇到的問題,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旨在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
  • 周向紅:智能時代,老年人如何跨越數字鴻溝?丨媒體聚焦 - 中央人民...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涉及的衣食住行、就醫消費等7類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的措施要求,要求保留傳統方式的同時,優化提升智能技術,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思想者|周向紅:智能時代,如何彌合「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
    但是,在大多數人感受數位技術紅利、邁向5G時代的同時,不少老年人卻還停留在「無G時代」。如何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使他們也可以享受美好的數字生活?同濟大學周向紅教授認為,一方面要實現國家頂層設計與產業協同相結合,防止「數字鴻溝」引發「數字貧困」;另一方面,要堅持年輕群體「數字反哺」與老年群體自助互助,充分展現數字時代人文關懷。以下是她在同濟大學的演講。
  • 調查丨新政出臺滿月,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消除了嗎
    來源:北京商報科技的發展不斷刷新著人類文明的「進度條」,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卻成為了一個極易被忽視的群體。隨著「全面預約時代」的到來,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就此,一個月前,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要求各方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 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 青島服務機構仍提供人工專席
    原標題:智能青島,老年人仍享「人工專席」文/圖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劉寶年青島市在這方面是如何應對的?還存哪些問題呢?11月25日~26日,記者對市區內的市民中心、醫院、銀行等場所進行了探訪。在青工作的李先生表示,這幾天朋友圈裡關於老人和智能科技的話題引起了他的共鳴,「我的父親在老家生活,10月份村裡通知交醫療保險,一共是520塊錢,老人帶著現金去了,但是被告知只能用手機支付,更讓人無奈的是村支書也不會操作智慧型手機,最後還是通過我在網上完成了支付。」
  • 縮小數字鴻溝 老年人如何更好融入智能生活
    原標題:老年人,如何更好融入智能生活(解碼·縮小數字鴻溝) 然而,對一些老年人來說,便利的科技反而帶來不便:疫情期間,掃不出健康碼而徘徊在小區外,使用不了行動支付在難以找零的超市著急,起大早去醫院排隊卻失望而歸……   智能時代,如何不讓老年人成為數字生活的局外人?本版推出系列報導「解碼·縮小數字鴻溝」,關注當下老年人的「觸網」狀態,為他們適應智能時代、共享科技紅利,探尋解題之道。
  • 別將老人屏蔽在「智能」之外!22部委合力解決老年人的數字鴻溝
    沒有健康碼乘車遇阻、現金支付遭拒、94歲老人被抬起做人臉識別……隨著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因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購物、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
  • 破除「數字鴻溝」 積極作為多舉措便利老年客戶
    「不放心」「不會用」成老年人「心病」破除「數字鴻溝」 銀行發力「適老化」改進編者按:沒有健康碼乘車遇阻、現金支付遭拒……隨著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因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購物、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對老年群體日常生活造成不小影響。
  • 破除老年人智能鴻溝!國家衛健委:健康碼將和公交卡老年卡整合
    破除老年人智能鴻溝!日前,針對「老年人辦事難」的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在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狀態下對老年人的服務保障、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日常就醫、日常消費、文體活動,辦事服務等方面做出規劃和要求。而對於備受關注的醫療和出行方面的困難,針對目前情況,國家衛健委方面也給出了新意見。
  • 消除老年人就醫「數字鴻溝」,我們去這幾家醫院看了看……
    看病就醫是很多老年人生活的剛性需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50條措施,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國家出手,從掛號渠道、服務窗口、就醫指導、簡化流程、居家老人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 我縣探索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
    然而,網上購物、網上掛號、網上繳費等,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卻成為了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老年化遇上數位化,這道題該如何破解?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縣政協科協界別組的關注,在今年的縣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委員們提出了《關於完善服務保障體系、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的建議》。
  •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如何帶領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如何帶領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2020-12-01 11:03:45| 中公教育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已經落幕,為了大家能更好地迎戰面試,
  • 今日視點丨填平「數字鴻溝」最需要的是?
    昨天,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從七大方面提出具體舉措,要求著力破解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智能技術帶來的智慧生活,理應讓老年群體共享便利,而不是被「屏蔽」。破解「數字鴻溝」需要跨過幾道坎?如何在數字時代給老人更多關愛?今天,我們就從這份《實施方案》和記者的實地採訪中來尋找答案。首先我們跟著記者去看看,在醫院、車站,老人們通常會遇到怎樣的數字生活場景。
  • 「跨越數字鴻溝,樂享數字生活」,青浦區民政局開展老年人智慧型手機...
    目前,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青浦區民政局快速響應,在深入社區調研的基礎上,緊貼老年人實際需求,設計了一系列課程,內容實用豐富,包含與老年生活密切相關的社交、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網絡安全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課程內容親和活潑、注重實際操作,所有課程均以老年朋友更喜歡的手繪本形式編輯成冊,方便老人隨身攜帶。
  • 長興多渠道助力 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數位化時代,如何填平老年人的 「數字鴻溝」,長興一直在行動。智慧社會老年人漸成「慢半拍」群體今年71歲的老吳因患有冠心病,每月必須得上醫院檢查配藥。「說實在的,對於很多人而言,現在看病的確比以前方便多了,但是我們老年人不會操作。」老吳告訴記者,兒子之前陪他來過幾次,也教過幾遍自助看病流程,但有些操作細節還是忘記了。
  • 國務院發文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專家:更重要的是年輕子女...
    但不少老年人卻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設備,被「數字生活」關在門外。一邊是不斷加速的數字科技,一邊是不斷擴大的老年人口,如何讓2.5億老年人口共享智能技術的便利,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課題。尤其在疫情防控的今天,社會運轉高度依賴數位化、智能化技術,這一矛盾更顯緊迫。
  •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信任問題是老年人數字鴻溝的瓶頸
    去年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回應此前多地頻繁發生的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難題。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 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手機行動支付購物、線上掛號預約醫生、刷臉驗證身份領取養老金……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卻橫亙在老年群體面前。如何讓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社會,讓他們也能分享數字紅利,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一道必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