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歷史上著名的三個典故,以古鑑今,學學為人處世!

2020-12-20 人生處世大智慧

什麼樣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人生先是呱呱墜地,漸漸牙牙學語;有過天真爛漫的童年,還有兩小無猜的夥伴。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已是鮮衣怒馬的少年,朝氣蓬勃猶如初生的朝陽。有朝一日終於學業有成,金榜題名,心有鴻鵠之志,志在四方。從此披荊斬棘,飽經風霜後成就宏圖大業,與舉案齊眉的妻子相攜到老。時光荏苒,人終要垂垂老去,待到風燭殘年,仍能問心無愧,此生沒有蹉跎歲月!

人生何必歲月崢嶸,謀聖鬼谷子一生隱居世外,不求彰名顯譽,但留下驚天謀術,卻可萬世流芳,這樣的人生境界,值得我們深思。以古鑑今,讓我們明得失、知利弊,今天且讀讀三個古代典故,閱後必有所獲:

欒書從善如流

1、從善如流

春秋時期晉國上卿欒書因屢獲軍功,升任中軍元帥。當時楚軍攻打鄭國,鄭晉兩國曾有盟約,晉景公派欒書率大軍前往救鄭,楚軍見晉軍來勢洶洶,就退兵回國了。欒書為替鄭國復仇,就率兵攻打依附於楚國的蔡國,楚王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兵救援,春秋兩大霸主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

晉國大將趙同和趙括向欒書請戰,他的謀臣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卻建議:「楚國有備而來,打敗強大的楚軍佔不到便宜,如果失敗了,確實奇恥大辱,權衡利弊,還是撤軍為上!」欒書覺得有道理,於是準備撤軍。可是主戰派卻心生不滿,認為:「輔佐主帥的謀臣有十一人,只有三人勸說撤退,為什麼不能聽取多數人的意見?」欒書回答說:「不是人多就正確,而是正確的意見才能保障大多數人的利益!」

欒書對蔡國徐徐圖之,兩年後終於攻佔蔡國,此時全軍士氣高漲,又有大將建議趁勢攻打楚國。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再次建言:「楚國休養生息,兵精糧足,不如攻打沈國!」欒書沒有好大喜功,便聽從建議改為攻打沈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勝利。欒書總能正確的聽取部下的意見,人們稱讚他從善如流。

引申:流水雖不爭先,卻從不停止前進的腳步,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如果想對自己和別人負責,就不要堵上耳朵!

2、腳踏實地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司馬光因為聰明機警,膽識過人,最終成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司馬光最偉大的功績就是編撰《資治通鑑》,歷時十九年,治學嚴謹、一絲不苟,終於寫成這部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的的史學巨著。

司馬光腳踏實地

邵雍是與司馬光交往甚密,他以畢生精力研究《周易》,寫成《皇級經世》。因為邵雍非常善於觀察,對面相學造詣極高,名士都願意向他請教。他曾經點評大學問家文彥博:「面相好,為人厚道,卻有不平之氣。」一語中的,所以司馬光也請他看相,邵雍給出的評價是:「你是個腳踏實地之人!」司馬光不禁感嘆:「知我者,唯邵雍也!」

引申: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腳踏實地的做事永不落伍,這才是成就偉業最明智的選擇!

3、高屋建瓴

經過歷時五年的楚漢戰爭,劉邦擊敗項羽,建立起漢王朝,史稱漢高祖。當時劉邦被兩個難題所困擾:一是很多謀臣、猛將立下汗馬功勞必須封賞,如何權衡功績,莫令部下心生不滿很為難;二是擔心得到封賞的部下勢力過於強大,對他產生威脅,尤其是大將韓信最令人擔憂。

劉邦高屋建瓴

劉邦對群臣封賞之後,又找個藉口,抓住韓信的把柄,削去他的王位,將其貶為淮陰侯。大夫田肯向劉邦道賀:「恭喜陛下,抓住韓信,消除隱患,牢牢地控制住關中地區。關中這個地方土地遼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陛下利用此處的地勢就能輕易地控制和駕馭諸侯。」

劉邦又向其請教如何處置韓信的封地,田肯說到:「齊地兩千多裡、七十餘城,東有琅笽和即墨等資源富饒之地,南以泰山為屏,西有黃河孟津要塞,北有渤海的水產和貿易之便,地勢十分重要。如果能夠控制此地,和關中遙遙相對,定可保大漢江山固若金湯了。此地如此重要,決不能分封異姓諸侯!」

田肯此言如同高屋建瓴,讓劉邦茅塞頓開,十分高興,於是封賞他黃金千兩,馬上派兵收服齊地,有效震懾住其他異姓諸侯!

劉邦劇照

引申:登高才能遠眺,居高臨下可以一覽無遺。高屋建瓴是超越平凡的氣概和膽略,從全局出發,才不會狹隘,從大局考慮,才不會局限。高屋建瓴才能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是人生的智慧所在!

相關焦點

  • 多聞多見,借古鑑今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用先前聖賢們的言論,耐心地對你們進行啟發和開導。收集一些經典的句子並彙編成書,增長知識開闊視野,使得自己見多識廣。觀察今天的世界應該學會借鑑古人的經驗教訓,歷史時連續的,沒有古代就沒有現代。
  • 鬼谷子:一個人,境界越高,越懂得這三條為人處世的天機
    每個人,身處這個社會,都要懂得如何為人處世。為人處世境界高的人,人生順利,福報滿盈,受到大家的羨慕;為人處世境界低的人,一生坎坷,做事不順,屢受挫折。可是,沒有人願意,自己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苦楚。戰國時秦,著名思想家鬼谷子,在所著的《內揵》一篇中,提出三條為人處世的天機,助你提高自身境界,一生順遂:一、進退之間,適當取捨鬼谷子說,人要學會做選擇,在進與退之間,懂得做出取捨。
  • 酈波解讀中華傳統智慧 | 以古鑑今,開拓成長視野
    這篇材料來自於較為著名的歷史典故。光從資料來看,雖然可以對文中人物的性格有一定了解,但畢竟浮光掠影。如果對這三位歷史人物比較熟悉,則會遊刃有餘很多。另外,這三位歷史人物身上都有非常值得學習的品質,到今天依然有其學習價值。傳統文化的精髓不是記住什麼,它最重要的是從內在改變一個人的氣質與修養。以史為鑑,正己身。
  • 鬼谷子:為人處世不能太老實,送你3句話,讓你越走越順
    鬼谷子:為人處世不能太老實,送你3句話,讓你越走越順文/小陸看歷史如今的中國早已經跟國際接軌,走上了經濟全球化的道路。隨之而來的就是在經濟、政治、文化之前的交融與碰撞。大家知道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謙卑的民族,講究的都是謙遜內斂,做事情低調。不像外國人豪放開朗,熱情奔放。因此我們就要儘可能的學會展現自己,能夠學會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人處世就不能太老實,因此記住鬼谷子的三句話,送給你,讓你越走越順。
  • 《鬼谷子》做人大智慧:4句為人處世的制勝名言
    大家好,我是小編人文遊記,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鬼谷子,號玄微子,衛國朝歌人,戰國顯赫人物,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精通百家學問,常年隱居雲夢山鬼谷,在山中靜修,深諳自然之規律,天道之奧妙,被後人稱為「王禪老祖」。
  • 鬼谷子:為人處世三條至理名言,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社會是複雜的,和學校單純的環境,大不一樣,所以,適合學校的生存法則,不一定適合社會,在社會上的為人處世,才決定了一個人,後半輩子的命運。戰國時期,思想家鬼谷子,在他的著作《鬼谷子》中,提到處世的三條準則,幫助你在如今的社會中,更好地生存:一、左右逢源,巧妙生存鬼谷子認為,一個左右逢源的人,可以藉助多方力量,不斷走向成功。
  • 鬼谷子識人智慧:為人處世有這三個特徵的人,貴人一路相伴
    鬼谷子在數千年前就有了很厲害的識人智慧,門下弟子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在《鬼谷子》中,為人處世有這三個特徵的人,貴人一路相伴!特徵一: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很多人認為為人處世能力強的人都很圓滑,停留在這一思想層面的難免有些局限,飛速發展的社會,沒有誰能單獨存在,良好的為人處世在社交時有著無法估量的價值。特徵三:勿妄而許之,勿妄而拒之。
  • 《增廣賢文》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最近不知為何在許多文章、視頻中好多人經常提到《增廣賢文》一書,它是一部哲理性很強的書,今天就此句(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來聊聊,它是出自於《增廣賢文》中開篇句:「昔時賢文,誨汝諄諄。 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 「每日一習話」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2016年6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發表重要演講指出,「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了解歷史、尊重歷史才能更好把握當下,以史為鑑、與時俱進才能更好走向未來。
  • 《鬼谷子》10句話,為人處世的法寶!
    道家 為人處世的法寶... 鬼谷子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佔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 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他通天徹地,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一書傳世。
  • 鬼谷子:六句話講透為人處世的精華,做人有道,做事有術!
    人稱鬼谷子為王禪老祖,他培養出龐涓、張儀、孫臏、蘇秦四大弟子,在春秋戰國叱詫風雲,封侯拜相,深受後世謀士推崇。《鬼谷子》上、中、下三卷表面講的是詐術,其實是講為人處世的長贏之道。歷史浩瀚,文明璀璨,老祖宗曾經為後人留下諸多發人深思的語錄。老實人研習可以增廣見識,精明人悟透不再爭名奪利,這就是做人有道,做事有術。今天就來分享六句為人處世的精華語錄:1、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勝而人不畏也。
  • 老實人不懂怎麼為人處世,4句處世良言,讓你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在中國歷史上,當初擁有眾多的文化先輩,他們在我國5000年的歷史長卷中遺留下來了一筆又一筆的絢麗光彩。他們遺留下來的智慧是幾近無邊無際的,儘管伴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增多的新知識產生在了人們的眼前。可是那一些珍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卻始終難以被磨滅。
  • 真正的處世高手,往往都有這2個特徵
    能夠讀懂人情世故,高情商為人處世的人,才是真正的處世高手!為什麼是高情商?就是讓他人舒服,自己也舒服;讓他人得到了利益,自己或許暗地裡得到了更大的利益。這就是謀聖鬼谷子所說的:「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也是如道家始祖老子所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鬼谷子處世:學會這3招,讓對方答應你的請求,求人辦事不會難
    鬼谷子,春秋戰國的著名謀略家,縱橫家,他對人生的價值的一些參悟對當代現實生活有著很大的作用。簡而言之,他的智慧是可以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人生在世,我們總會面臨著各種人際關係的處理,無論你的社會地位有多高,有時候,你還是有可能要去求別人辦事。
  • 鬼谷子:老實人不會說話,掌握這3個秘訣,改善人際關係
    談到古代人物鬼谷子,就要提到他的背景,處於戰國大混亂時期,其思想也是百家爭鳴,百家齊放。宣傳仁政思想的儒家,力推無為而治的道家,提倡「法」「術」的法家。而作為橫縱派的鬼谷子,卻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就讓我們順著「歷史」的河流去探究鬼谷子的說話之道。去掌握這3個秘訣,可在一定程度改善你的人際關係。鬼谷子:嘴巴笨的老實人,學會這3個技巧,也可以滔滔不絕一、轉變思維,因人而說優秀的思維或許不會讓一個人擁有巨大的成績,但具備轉化的思維,卻能提高交際能力。
  • 古人說:「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蘊含為人處世之道
    古人說:「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蘊含為人處世之道做人做事,切勿捧高踩低,你要知道他曾經是條龍,現在也是條龍,曾經是只虎,現在也是一隻虎;花無百日紅,人生不可能只有起,每個人都有可能遇見低谷,所謂人生起起落落,誰也別笑話誰。
  • 鬼谷子處世智慧:謹記這七個說話技巧,少走彎路多得福報
    雖然與家庭有一定的關係,但在某一種程度來說,和為人處事也有著很大的關係,它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貧窮和富有。鬼谷子我們大家都不陌生,他通天徹地,是春秋戰國時期顯赫人物,更是中國歷史上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小編認為的鬼谷子處世智慧:學會七個說話技巧,少走彎路多得福報1、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直接了當的說,就是看彼此之間的親疏關係,來決定自己講話的深度。面對表面親近,而內心戒備的人,應該說一些深層次的話,推心置腹來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當然這個過程一定要循序漸進,在人際交往關係中交淺言深可是大忌。
  • 以銅為鑑 可正衣冠,以人為鑑 可知得失,以史為鑑 可知興替
    原文: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出自《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一零·列傳第二十二魏徵》。這句話出自李世民:"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段話來自於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魏徵的故事。唐初,其大臣魏徵,能很直率向唐太宗提意見,經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見,唐太宗也因為能聽取正確意見,所以在他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唐朝出現了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局面。
  • 《鬼谷子》書中有這樣10句話,更是為人處世的法寶!
    鬼谷子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佔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 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他通天徹地,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一書傳世。
  • 《說苑》:旨在以古鑑今的一部「諫書」
    書數十上,以助觀覽,補遺闕。」明代張溥在《百三家集題辭》中認為,劉向是「鑑往古而著《新序》《說苑》,其書皆非無為而作也」。清代朱一新在《無邪堂答問》中說劉子政作《新序》《說苑》,「冀以感悟時君,取足達意而止」。「言得失,陳法戒」「助觀覽,補遺闕」「非無為而作」「冀以感悟時君」等語,說明劉向編撰《說苑》旨在以古鑑今,是把它作為「諫書」來看待和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