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習話」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2020-12-13 央廣網

2016年6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發表重要演講指出,「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了解歷史、尊重歷史才能更好把握當下,以史為鑑、與時俱進才能更好走向未來。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出自《增廣賢文》,這句話大意是說,觀察當今社會應借鑑歷史經驗,從而掌握事物發展規律,指導當下的行動,因為現實是歷史的延續,人們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

相關焦點

  • 《增廣賢文》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最近不知為何在許多文章、視頻中好多人經常提到《增廣賢文》一書,它是一部哲理性很強的書,今天就此句(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來聊聊,它是出自於《增廣賢文》中開篇句:「昔時賢文,誨汝諄諄。 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 多聞多見,借古鑑今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用先前聖賢們的言論,耐心地對你們進行啟發和開導。收集一些經典的句子並彙編成書,增長知識開闊視野,使得自己見多識廣。觀察今天的世界應該學會借鑑古人的經驗教訓,歷史時連續的,沒有古代就沒有現代。
  • 增廣賢文(上集):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將心比心。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先到為君,後到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
  • 《悟學.第272篇》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十六)悟學.十八子 20200504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譯文】孔子說:「古時候民眾有三種毛病,現在恐怕連這些毛病都沒有了(更差了)。
  • 觀今宜鑑古,鑑古讀《增廣賢文》
    今次重讀,時過境遷,唏噓之餘,收穫頗多。該書是流傳我國民間多年的的一本關於為人處世的書,包含了樸素而世俗的價值觀。裡面有很多平易近人的民間諺語,也有高雅對偶的佳句。連句成篇,或上下聯對,或成段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意蘊無窮。
  • 2021高考作文熱點 | 八省聯考作文題評析及範文:無古不成今,挑戰無止境
    (「無古不成今」語出《增廣賢文》「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借名言擬題明確點出「銘記歷史」的必要,「挑戰無止境」則緊扣「迎接挑戰」這個關鍵因子,題目準確,觀點明晰,同時兩個四字短語則為題目增添了文採。)        七十載驚濤拍岸,九萬裡風鵬正舉。回溯歷史長河,新中國在炮火中歷練成長。
  • 《說苑》:旨在以古鑑今的一部「諫書」
    「言得失,陳法戒」「助觀覽,補遺闕」「非無為而作」「冀以感悟時君」等語,說明劉向編撰《說苑》旨在以古鑑今,是把它作為「諫書」來看待和使用的。《序奏》中「臣向昧死」一句,雖是古代大臣著書時為了表達對帝王的忠心和忠誠而經常使用的套話,但就其精神實質而言,這四個字頗能表達劉向編撰《說苑》一書時的心態,即「冒死進諫」。
  • 日新學知記 | 心學:讀史明智 以古鑑今
    蓋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這心體即所謂』道』,心體明即是道明,更無二。此是為學頭腦處。」看書不能只在⽂義上穿求,要在⼼體上⽤功,這段其實是本⼀期的核⼼思想所在,不管是明智還是鑑今,都體現在如何在⼼體上⽤功。關於讀史明智王⼦⽼師列舉了,範蠡⻓男沒有救成中男,反⽽害死中男;英布造反,必出下計,終不能成事等案例。
  • 10句話教你認識《增廣賢文》的做人智慧,責己恕人,鑑古觀今!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眾多優秀傳統文化中,蒙學經典《增廣賢文》以冷靜清醒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冷冰冰的文字寫盡了中國古代先賢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智慧。
  • 以古鑑今——感悟古人的教育智慧
    悠悠中華五千年,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太多耀眼的智慧,神奇的四大發明,意境優美的詩詞歌賦,氣勢磅礴的宏偉建築……無一不值得我們為之自豪!而關於教育,古人也有一套充滿智慧的教育方法,時至今日,依然擁有其深厚的借鑑意義。今天,我們就來以古鑑今,感悟古人的教育智慧!
  • 精彩連城,今兮古兮兩地齊開業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連城最新資訊 > 正文 精彩連城,今兮古兮兩地齊開業
  • 叮咚~酒泉市博物館《鑑古開今·探秘拓片》暑假社教活動開班啦
    為了豐富中小學生的暑假生活,我館策劃了《鑑古開今·探秘拓片》暑假社會教育實踐活動,將文化薰陶與實踐相結合,集體驗感、操作感於一體,寓教於樂,帶領同學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關注|「尋古鑑今」 2018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
    11月9-10日,以「尋古鑑今」為主題的「2018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研討會」在北京服裝學院召開。
  • 亦古亦今西津渡
    鬧中取靜,遐思邇想,細細尋思西津渡的衰而復興,深感其奧秘就在於其又新又舊、又古又今,亦中亦西、亦山亦水的絕佳組合,堪稱「古今、中外、山水」渾然一體匯聚於斯。   鎮江西津渡始建於六朝,因渡成街、因渡成名,渡連著街、街倚著渡。渡是浪漫的,目睹了太多的兒女情長、悲歡離合;渡更是歷史的,見證了大江大河裡的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延續著鎮江的文脈。
  • 《增廣賢文》10個哲理精句,寫盡做人智慧,責己恕人,鑑古觀今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眾多優秀傳統文化中,蒙學經典《增廣賢文》以冷靜清醒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冷冰冰的文字寫盡了中國古代先賢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智慧。為了更好地了解此書,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借鑑古人的做人智慧,特意整理了裡面的10個哲理精句,一起來快速進入。
  • 「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雋典麗,盡顯清雅古韻
    在李亞的花鳥畫設色典雅古樸,畫中瀰漫著一種閒靜氣息和意境之美,線條流暢自然,構圖巧妙,花鳥、山石、走獸、飛禽、樹木無不栩栩如生,李亞可謂能入古出今,既有古人的繪畫遺風,又有新時代藝術氣息。「藝惠藏」李亞庚子新作筆墨精微承古顯今,盡顯高古之美
  • 萬事莫衝動,和解古傳今
    萬事莫衝動,和解古傳今 2020-08-20 0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