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髒亂差!15天極限改造農村土牆小院!驚豔了全村人

2020-12-16 房天下

來源

居住空間

NO.1

| 壹

河南平頂山的張爺爺,

是一名抗戰老兵,雖然已經93歲高齡了,不過他可是全村出了名的「講究人兒」!每隔半個月都要雷打不動地,去理髮店修面、理髮。

風雨飄零大半輩子,

如今與兒子一起生活在老家山頭村,一棟典型的北方農村小院,已經有些坍塌、破敗,便是張爺爺的家。

村子裡相繼蓋起了大瓦房,

可張爺爺的家還是住了幾十年的土胚房,不知道經過多少次修修補補,早已像一塊打滿了補丁的舊衣服。

老宅屋頂漏水,也無下水設施,

地勢較低易積水,晴天的時候塵土飛揚,到了雨天變得泥濘不堪。

而房間內也是光線昏暗、通風困難,

住在裡面居住體驗極差。

而廁所仍是農村老式的簡易茅房,

老人年事已高,

使用上也很不便。

這不僅僅是不夠美觀的問題,

更影響了老人的生活,但老人不想推倒重建,在老宅的基礎上進行修繕,可以讓人生活得有尊嚴,成為擺在設計師面前的難題。

NO.2

| 貳

設計師實地考察發現,

現場條件比預想中更為艱苦,所以改造的難度和複雜性也是出乎意料的大,一次關乎夢想的改造,開始了......

「這次快速改造以尊重老人的情感為出發,為他還原一個有質感、有溫度、有記憶的老宅……」設計師章明說。

▲功能分析圖

為了完整保留青瓦屋頂和南側土牆,

建築師團隊用偷梁換柱的方式,在原本是承重牆的後牆上方,支起跨度近七米的橫梁來支撐屋架。

▲爆炸圖

其餘空間運用模塊化形式,

在上海工廠內生產的起居、衛生間預製模塊化單元,最後利用軌道推入老房內。

將廚衛、起居、

以及公共區域等六個模塊,完美嵌入進小院兒中,根據新的平面布局,原有的四開間主屋將劃分為:衛浴空間、起居空間和儲物間三個功能,而新增的廚房模塊將取代原有的半露天灶間,直接與室內連通,老人使用更加方便。

從拆除、重新壘牆,

到室內軟裝,最後改造完成,居然只用了15天的時間,費用花費30萬。

NO.3

| 叄

15天之前,

這裡是破舊的農村土牆小院兒,15天後,成了驚豔全村人的夢想小院兒!

防止積水倒灌,

在對院子整體鋪設青磚後,又對排水溝進行了整理和修葺,即使狂風暴雨,也不會再發生積水倒灌的情形。

依然延續著老房子的外觀,

休憩一新的青磚和黃泥牆是老人記憶中,最初的模樣,但新加入的幾處鋼構空間,帶來了時代的潮流,和與時俱進的新意。

老人終於得以享受,

那些小院兒裡的美好時光,一把躺椅、一把蒲扇,在樹影斑駁的大樹下,便是一個悠閒的下午,現在村子裡的人也總愛來串門,人多了,小院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NO.4

| 肆

為保留起居空間的舒適層高,

並為張爺爺保存屋頂曾經的記憶,設計師決定將客廳頂板設計為人字形屋面,側面為透明的三角玻璃,既能在視覺上增加房屋的挑高,又可以看到老房原有的屋頂和框架,同時還防止了漏雨的糟糕現象。

考慮到老人和兒子都年歲已高,

需要彼此陪伴看護,特意只保留了一間起居室臥室,在內放置了兩張單人床,方便老人和兒子日常生活中互相照料,整個起居空間都預先鋪設了,防滑係數非常高的實木地板,取代了從前潮溼而低洼不平的生土地面,

設計師特別為老人訂購了一張,

可以調整高度的護理床,方便以後親人前來照料,木質古樸中式風格中,融入了設計師很多巧心設計,很實用,也很溫暖,

為了保證屋內的採光和通風,

改善從前陰暗潮溼的狀況,設計師在起居空間北牆上加裝了兩扇高窗,窗體配備了窗飾式新風,即便是冬天不開門窗的情況下,也能保證室內的空氣新鮮。

老人年歲已高,

破舊廁所當然要全部打掉!設計師將整個衛浴空間打掉,並在馬桶與淋浴房之間安裝了一扇門,以及特別的條形地漏,在保證乾濕分離以防跌倒的同時,還為老人安裝了衝水馬桶,馬桶旁有扶手以及可以調節高低的座椅,保證了老人上廁所坐下、起身時的安全,除此以外,在淋浴間內,也特別為老人安裝了淋浴時使用的座椅,地面也鋪設了防滑的瓷磚,特別設計的高窗,在提升通風、採光的同時也保證了隱私。

模塊化廚房空間,

徹底代替了曾經煙燻火燎的半露天灶間,同時,還為老人保留了老式灶臺,方便其使用。

NO.5

| 伍

在小院夯土牆的上部,

設計師利用預製的木結構,打造了一個優美的L型的木質連廊,木質長凳、院系草木,古樸自然與現代化設計完美結合,為老人的庭院製造出了一片,利於休憩的舒適圍合空間。

亮起燈的這個小空間,

是小院兒裡吸睛的一筆!兩條長凳與靠背連接,將空間包裹成一個整體,即使風雪天也能閒坐在此,喝茶聊天,娛樂悠閒。

夯土牆面上特別打造的一個小方形窗洞,

與內部的涼亭和石榴樹形成了巧妙的呼應,既像一幅古典的庭院小景,更是方便老人與村民聊天。

小院兒裡還有一個閱覽室模塊,

正面牆的書架,溫馨小沙發,為村中的孩子們提供了閱讀、玩耍的空間。

在15天的有限時間,

這個土牆小院子

煥然一新

,張爺爺終於住上了他夢想中的新家,而對美好生活追求,

無論何時都不應該停止.....

房屋信息:

建築師:同濟.原作設計工作室(章明/張姿)

設計團隊:章明、張姿、席偉東、曹凱奕(實習生)

合作單位:優必(上海)建築科技有限公司濟木建築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建築大學穆鈞教授團隊

施工單位:平頂山市雅圖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面積:70平方米

裝修花費:硬裝265000元,軟裝38000

提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精彩文章,記得讀完點個「贊」、點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你可能還想看……

1、

我國空置房到底有多少?國家電網表了個態……

2、

破萬!全國房價進入萬元時代了3、

割裂的全國樓市:一邊降價百萬,一邊千人搶房

相關焦點

  • 15天極限改造93歲老兵的農村土牆小院兒!結局驚豔全村!
    此案例是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2018年第五季首期節目播出的項目,項目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山頭村,節目組要求在15天的現場施工時間內,為93歲的抗戰老兵改造土牆老宅。天內完成極限改造,對團隊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次挑戰,左右滑動查看施工過程圖為了完整保留青瓦屋頂和南側土牆,建築師團隊用偷梁換柱的方式,在原本是承重牆的後牆上方,支起跨度近七米的橫梁來支撐屋架
  • 文旅築夢·鄉遊記|被驚豔改造的高山小村,要搞「農家樂」還想招聘...
    幾年過去,仙居農產品出了名,但因為交通不暢,慶雲村的農產品一直養在大山人未識。2018年11月,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開始結對幫扶台州市仙居縣廣度鄉慶雲村。很快,通村公路拓寬了,村裡的農產品被順利運往杭州等大城市,慶雲高山蔬果也因此打響了名氣。行進山村深處,記者看到了被改造後村居村貌的驚豔亮相,也看到了村內蘊藏的文旅新希望。
  • 【三創四建】告別髒亂差,冀南藥廠生活區改造再創「永年速度」
    冀南藥廠生活區改造作為我區提升形象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民心工程。7月30日上午區政府動員會後,各分包部門即刻行動,再創了徵遷改造工作的良好開局。在生活區改造工作推進中,遇到的都是些難度大、問題多、情況複雜的『硬骨頭』,主要表現在對區域內的房屋拆遷工作上。
  • 別墅小院照壁牆效果圖,這樣的庭院磚雕太震撼了
    現在農村建房都會弄個小院子出來,不僅可以種菜自給自足,還能當成休閒的室外娛樂場所,多麼溫馨自在。那麼對於小院照壁牆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材料才比較好呢?磚雕影壁牆看起來精美細膩,與院子的整體景觀協調相應,簡潔的紋理構造,能輕易地貼合建築的外觀、門庭、擺設圖案多種多樣,任君挑選。喜歡磚雕的一般都是與花草為友、與心靈同伴,感受著大自然賦予的一切。
  • 告別「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 !陽江「四好農村路」自成風景線
    告別「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 !當天下午3時許,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工程已完成一半,目前由8至10人組成的工作班組正在進行鋪設水泥混凝土和抹面工作,每天可完成150米改造。據現場負責人介紹,C899線原來為砂土路,晴天時塵土飛揚,雨天時兩腳汙泥,給附近村民出行帶來不便。
  • 西華縣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萬餘農戶告別「低電壓」
    如今,農村電網經過升級改造後,這種現象一去不復返。「電線換粗了、電壓變穩了、用著舒心了。」1月12日上午,西華黃橋鄉夾河套村年輕人尹帥偉提起村裡電網升級改造後的效果,豎起了大拇指誇讚。夾河套村群眾對村裡電網升級改造前的樣子記憶猶新:「尤其到了冬夏季節用電高峰期,我們村的電壓低得很,還經常跳閘……」說起曾經用電的「尷尬」,村民你一言我一語。
  • 50㎡舊院DIY改造:100天的折騰,垃圾堆變身為花園小院
    50㎡舊院DIY改造:100天的折騰,垃圾堆變身為花園小院這是一個經過一萬次都找不到的院子但因一棵枇杷樹吸引了我不拘規則,沒有設計師的專業設計一切都是按照你喜歡的方式手工製作的舊船木製花盆配有兩個石凳綠色植物自己種植左側的竹筏用麻繩土釘固定我已經在許多細節中使用了下面的瓷磚大門後面有一堵舊院子的牆
  • 10個鄉村改造落地案例,讓你驚豔收藏的作品!
    改造後的建築,依舊白牆黛瓦,小橋流水,保留了這座江南小院古樸典雅的氣息,增加了更多的開放空間。鐵鏽板、簡約的落地玻璃及獨特的導向系統等現代設計元素,賦予了老宅新的活力。正門拆除了舊址厚重的土牆,往後退出左右兩處空間,往前探出方形盒子般的落地窗,使原本扁平的入口處更富有層次。細木格柵窗替代了封閉陰暗的舊窗,改造後的正立面與舊民居群形成對立統一。
  • 「爆改後」的高山小村太吸引人
    行進山村深處,記者看到了被改造後村居村貌的驚豔亮相,也看到了村內蘊藏的文旅新希望。  偏僻山村美麗蛻變  高山蔬果「走出去」  慶雲村處於仙居縣北部大雷山脈中段,海拔650米,全村分9個自然村,由水口、王田、下團坑等自然村組成。慶雲村出產的高山蔬果,在當地一直很有名。
  • 朝外小院微改造 居民更舒心
    單元門安了智能鎖,樓門旁多了木座椅,花園內有了嶄新的健身設施……日前,朝外街道吉祥裡社區東區207號樓樓院景觀改造提升項目正式完工,小院內隨處可見的環境變化,為社區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以前一樓小餐館來往的人多,垃圾也清理不及時,樓上居民有苦難言。」說起院內以前的場景,居民劉女士深有感觸。吉祥裡社區東區207號樓於1995年建成,整棟樓呈U字型。2019年,朝外街道集中整治居民樓一樓「開牆打洞」行為,封堵了違規的小門店。
  • 築堤壩 全村再也無懼洪水 修學校 學生告別蹚水上學
    東莞市各幫扶單位大力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 , 助力新農村建設建好一個市場 , 解決村民的購物難還能幫村集體增收 ; 修好一所學校 , 直接解決了學生的上學難 ; 修好一條堤壩 , 讓整條村告別洪水威脅 …… 新快報記者日前走訪揭陽各地 13 條貧困村發現 , 東莞市多個幫扶單位結合新農村建設的契機 , 大力推進教育幫扶 ,
  • 內蒙古一農村慶「元宵」:年輕人給全村老人發紅包
    內蒙古一農村慶「元宵」:年輕人給全村老人發紅包 2015-03-05 20:55:50責任編輯:   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5日電 (尚虹波)過年期間,不少年輕人熱衷於在手機上「搶紅包」,但3月5日元宵節這一天,內蒙古武川縣耗賴山村的年輕人們正自發為全村老人發紅包
  • 衛生間柜子應該如何設計 學會了這個辦法 告別髒亂差
    衛生間柜子應該如何設計 學會了這個辦法 告別髒亂差衛生間是家中非常麻煩的一個場所,因為衛生間在使用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水漬,所以衛生間似乎常年都處在一個比較潮溼的狀態中,雖然大家平時也會把衛生間的窗戶打開來通風散氣,但這並不會將衛生間的問題完全解決掉。
  • Vlog|參觀野居青年的改造小院 和三個"野男人"聊天
    Vlog|參觀野居青年的改造小院 和三個"野男人"聊天 @野居青年,擁有兩百多萬粉絲的視頻博主,很多網友靠看他們的改造視頻解壓,他們在視頻裡親手改造的小院是目前全網青年最神往的小院,而這個院子就藏在西安周邊的村子裡
  • 農村改廁 建好更要管好(微調查)
    「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四邊圍」,一米多高的矮牆圈起來的露天旱廁,臭氣燻天,尤其到了夏天,蒼蠅和蚊子到處都是——這曾是不少農村「土茅房」的真實寫照。如廁環境差,影響著農民生活的改善,更影響著美麗鄉村的建設。
  • 告別髒亂差變身白淨美 泰安南門農貿市場改造成四星級農貿市場
    攤位擺放整齊、垃圾清理及時、愛心公益攤位……如今的南門農貿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了曾經的髒亂差,變身成為農貿市場中的「白淨美」。泰山區南門(金榜)農貿市場始建於1995年,由泰山區房屋建設綜合開發公司投資建設經營,市場為上下雙層結構,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市場現有營業房96間,公益性攤位7處,島形室外攤位32個,可容納經營戶126戶,從業人員300餘人,主要經營糕點、水果、蔬菜、副食、調料、水產、禽類等,年交易額1.5億元左右。
  • 農村旱廁改造: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曾是「吞人陷阱」
    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泉州農村眾多旱廁或填或改,然而仍有多起人員掉進農村旱廁、糞坑事件發生,廢棄的旱廁、糞坑成為「吞人陷阱」。本期縱深聚焦農村老舊旱廁,記者深入鄉村走訪,挖掘其存在歷史根源,對話當地主管部門,尋求「廁殤」解決之道,避免旱廁「吞人」悲劇再次上演。  農村旱廁改造: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一位基層幹部介紹,早年農村住宅沒有「三化廁」,都是在外面建廁所。而農村旱廁大多建設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前,儲放的糞便用於施肥。這些旱廁有的在田間地頭,在民宅周邊的也為數不少。
  • 沽源電子商務進農村探索新路徑 打造直播村模式
    經過深入考察、多方學習、認真研究,沽源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2018—2019年度打造電商直播示範村和沽源農民主播團的計劃。  其次,對全村電商從業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篩選優秀學員發展成農民主播,加入沽源縣農民主播團,使其成為直播村的中堅力量;打造標杆,選定8個農民主播進行實操培訓,全程跟蹤輔導,讓他們成為全村直播的帶頭人;給農民主播配備相應直播設備和加工設備。
  • 農村小院種哪幾種樹,既感覺美觀又吉祥,不懂可不能瞎種
    在農村,自家小院內空閒地方大、寬敞,人們都喜歡種幾棵樹,既能體現小院美觀,還能吃到樹上結的果實,種樹是有學問的,不能盲目栽種,種不好會破財不說還會對小院主人健康有威脅,小編總結了幾種旺財樹,給大家推薦幾種好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