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小槌普法|涉外繼承難?法律實操指南來了!

2020-11-02 京法網事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國際人口的遷移融合,公民財富的配置與代際傳承日趨國際化。境外置業和配置資產的同時,離不開合法有效的資產傳承。實踐中,涉外籍繼承人、跨境遺產以及境外遺囑等因素的繼承糾紛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與普通繼承案件不同的是,涉外繼承案件還涉及案件爭議問題的識別、衝突規範指引、準據法適用以及外國法的查明等諸多法律問題,涉外繼承已成為繼承糾紛中一類較為特殊的類型案件。


案例


王某夫婦均系中國國籍,婚內共育有三個子女,即王大力、王小力和王美美(均系化名)。由於王某常年從事跨境金融工作,其在資產配置上投資了部分海外資產,如美國房產、美國理財型保險等。王某的三個子女陸續成年後,王大力前往澳大利亞工作生活,並加入了澳洲籍。王小力則在美國取得了綠卡,並在當地定居生活,但未加入美籍,仍為中國國籍。王美美一直在國內隨父母共同居住生活。後,王某夫婦相繼在中國去世並留有兩份共同遺囑,其中遺囑1為王某夫婦在澳大利亞探親時所訂立,遺囑內容為王某夫婦名下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某房屋歸王大力、王小力共同繼承。遺囑2為王某夫婦在國內訂立,內容為王某夫婦在美國的理財型保險和某房屋均歸王美美繼承。


上述案例中涉及了諸多涉外因素

如外國人或華僑如何繼承中國境內遺產

中國公民如何繼承境外遺產

被繼承人於境外訂立遺囑

繼承人如何繼承等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聊聊

涉外繼承的那些事兒

▼▼▼

01

什麼是涉外繼承?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二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案件:(一)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者組織的;(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經常居所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三)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四)產生、變更或者消滅民事關係的法律事實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五)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案件的其他情形。」

由此可見,在繼承法律關係中只要包含涉外因素,如主體涉外、客體涉外或繼承有關的法律事實涉外等,即是涉外繼承案件。



02

涉外因素之主體涉外

華僑或外國人如何繼承中國境內的遺產


1.華僑與外國人的含義不同

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其中「定居」是指中國公民已經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並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兩年,兩年內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中國公民雖然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5年以上合法居留資格,5年內在住在國累計居留不少於30個月,視為華僑;中國公民出國留學在外學習期間,或因公務在外工作期間等均不視為華僑。外國人則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不具有中國國籍的人。雖然華僑具有中國國籍,但因其定居在國外,故亦屬於涉外案件。


2.涉外主體繼承中國境內遺產的途徑

華僑或外國人繼承中國境內遺產的途徑一般有兩種,即公證繼承和訴訟繼承。

(1)公證繼承

涉外主體繼承中國境內遺產,繼承人可通過辦理涉外繼承公證予以繼承。此時,華僑或外國人需向居住國的公證機關申請辦理公證書。一般而言,涉外繼承公證需要提供如下材料:(1)申請人為法定繼承人的,須提交申請人的身份證明、親屬關係證明、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遺產房屋的產權證明、被繼承人的婚姻狀況、父母、子女情況及有關親屬關係情況證明等。(2)申請人為遺囑繼承人的,除了上述證明材料外,還須提交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有效遺囑。該公證書還須經過中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認證。公證書經過認證後,繼承人可持公證書到遺產房屋所在地的公證機關申請辦理房屋繼承權證明書,取得證明書後即可到房屋所在地的房管部門辦理房屋繼承及權屬轉移等相關事項。


(2)訴訟繼承

若華僑或外國人因繼承中國境內遺產發生糾紛,可通過人民法院訴訟予以解決。關於管轄法院,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三項規定:「(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由此,繼承的遺產系不動產的,例如房屋,由不動產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繼承的遺產系動產的,例如存款、汽車、貴重物品等,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確定了管轄法院後,還需通過衝突規範指引確定適用的法律。我國繼承糾紛訴訟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來確定涉外繼承應適用的法律。

上述案例中,作為外國人的王大力和華僑王小力若因繼承位於中國境內的房屋產生糾紛,其有權向房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並適用中國法律。與境外個人在中國買房的政策限制不同,雖然二人主體涉外,但均不會由於身份問題喪失在中國繼承不動產的權利,我國法律充分保護了其繼承權和財產權。



03

涉外因素之客體涉外

中國公民如何繼承境外遺產


中國公民繼承境外遺產,若採非訴途徑,需遵守遺產所在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遺產位於與我國訂立有相關國際條約的國家,可類比參照上述公證繼承程序,在我國公證機關申請辦理涉外繼承公證,並經遺產所在國的駐華使領館辦理認證。如果遺產所在國需徵收遺產稅,還應先申報繳納相關的遺產稅。

如果繼承人對於境外遺產繼承產生糾紛並選擇訴訟程序的,需按照不動產和動產區別處理。依據我國民訴法的規定,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法定繼承,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經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動產法定繼承,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由於不動產具有專屬管轄和法律適用,當遺產為境外不動產時,應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並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但是對於境外的動產繼承,依據上述規定,如果被繼承人死亡時經常居所地在中國,則對其在境外的動產遺產,我國法院具有管轄權並適用中國法律。

上述案例中,遺囑2中涉及的遺產為王某夫婦在美國的理財型保險和某房屋,就房屋的繼承需以不動產所在地法律為準,而對於理財型保險,由於被繼承人王某夫婦死亡時經常居住地在中國,故我國法院對該財產具有管轄權並適用中國法律。



04

涉外因素之繼承有關的法律事實涉外

被繼承人於境外訂立遺囑,繼承人如何繼承?


對於境外訂立的遺囑,如果經當地法定機關檢驗認定有效,並經當地公證和我國使領館認證的,我國可依據相關國際條約承認該遺囑效力,但遺囑內容違反我國法律的除外。

如果對於境外訂立的遺囑產生糾紛並在我國法院訴訟,應首先對涉案遺囑爭議的問題進行「識別」,即確定案件爭議的有關事實的性質是什麼,從而確定援引何種衝突規範確定準據法。如上述案例中,王某夫婦於澳大利亞訂立遺囑1,如果繼承人之間對於遺囑1的方式和效力提出異議,則對於該案事實的識別問題應為遺囑方式和遺囑效力。其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遺囑方式,符合遺囑人立遺囑時或者死亡時經常居所地法律、國籍國法律或者遺囑行為地法律的,遺囑均為成立」「遺囑效力,適用遺囑人立遺囑時或者死亡時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之規定來確定所應適用的準據法。上述案例中,王某夫婦系中國國籍,死亡時經常居所地亦在中國,故關於遺囑1的方式和效力問題均可適用中國法律。



05

我國對於涉外繼承中域外證據的證明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19年修正)》第十六條規定:「當事人提供的公文書證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形成的,該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形成的涉及身份關係的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是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形成的,應當履行相關的證明手續。」

上述證據規定的第16條,較之2001年的《證據規定》進行了相應的修改。新證據規定實施之前,審判實踐中所有域外形成的證據均須由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公證證明,並經我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或履行條約規定手續。此做法雖然避免了法院對於域外形成證據真實性的認定風險,但可能給當事人帶來諸多手續上的繁瑣與不便。因此,2019年修訂的新證據規定對此進行了相應的修改。


1.域外形成的公文書證需經公證

雖然域外形成的公文書證仍需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或者履行條約手續,但相比於2001年的《證據規定》變化的是,該公文書證無需再經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即公證後即可作為證據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域外形成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符合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三、二百六十四條的相關規定,即外國人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需要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必須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律師。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2.域外形成的涉及身份關係的證據需經公證、認證

由於身份關係不適用於自認,不能依賴於當事人的舉證、質證,故涉及身份關係的域外證據應嚴格審查,審慎認定。因此域外形成的涉及身份關係的證據仍需同時履行兩個程序,即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或者履行條約手續,同時還需經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


3.域外形成的普通的民商事法律關係的證據,無需經公證、認證

由於域外形成的普通的民商事法律關係的證據原則上僅涉及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的確定,證據的真實性依託訴訟中的舉證、質證程序即可認定,無需再經過公證、認證程序增加當事人的訴累和程序的繁瑣性。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

供稿:北京一中院

作者:吳揚新

編輯:馬相桐 謝偉輝

相關焦點

  • 涉外繼承難?法律實操指南來了!
    實踐中,涉外籍繼承人、跨境遺產以及境外遺囑等因素的繼承糾紛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與普通繼承案件不同的是,涉外繼承案件還涉及案件爭議問題的識別、衝突規範指引、準據法適用以及外國法的查明等諸多法律問題,涉外繼承已成為繼承糾紛中一類較為特殊的類型案件。
  • 京小槌普法|偷拿別人快遞的那一瞬間...
    京小槌普法|偷拿別人快遞的那一瞬間......供稿:北京朝陽法院文字:楊妮攝影:曹 璐製圖:尚涵霄原標題:《京小槌普法|偷拿別人快遞的那一瞬間......》
  • 京小槌普法|「五常大米」被冒用?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來保護
    京小槌普法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制度,規定了商品的生產地域範圍以及商品製作及其品質特徵,明確了商標被許可使用者的權利義務,從而彰顯了使用證明商標既是對消費者的鄭重承諾,也是對獲準使用該商標的經營者良好商譽的肯定。
  • 京小槌普法|嘮嘮房子那些事
    房屋執行一直是執行工作中的重點及難點也與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今天京小槌就和大家嘮嘮京小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京小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京小槌普法|我們平常吃的保健品到底是「藥品」還是「食品」?
    今天京小槌就和大家聊聊我們身邊的「保健品」。現在我們看一下相關法律法規及國家標準對食品、藥品、保健品是如何規定的?京小槌普法京小槌提示選用保健食品時注意外包裝是否齊全,是否印製以下內容:1、保健作用和適宜人群;2、食用方法和劑量;3、貯藏方法;4、功效成分的名稱及含量;5、保健食品批准文號;6、保健食品標誌。
  • 京小槌普法|親,明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你知道嗎?
    因為明天孩子們將迎來一個特殊的日子更因為我們是肩負著呵護祖國的小花朵們健康、快樂成長的司法工作者!解讀根據憲法等法律的規定,每個孩子自出生起就是我國公民,享有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利,首先就是自己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任何侵犯未成年人正當權益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無論是父母還是其他人員,都不得隨意打罵、體罰未成年人。
  • 涉外繼承相關法律問題
    問題:A的丈夫B在美國去世,得到一筆賠償金,B在中國的父親C要求繼承該筆賠償金。 該筆賠償金應如何分配?涉外繼承的管轄問題在我國,對於涉外繼承案件實行專屬管轄。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3款的規定,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 京小槌普法 | 地理標誌有功效 這些問題要記牢!
    ……今天小編用以下幾個案例告訴你。京小槌提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保護的目的在於使消費者對商品的真實來源及品質不發生誤解,使該地域特殊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以及生產者努力形成的商品特定品質能夠得到保護和延續。京小槌提示地理標誌可以作為集體商標或者證明商標註冊。
  • 京小槌普法|購入學區房,法官提示戶口問題不容忽視
    如果買家遲遲不遷戶口,只能走法律程序了。法/官/釋/法合同是確立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經合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錢某和趙某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是合法有效的合同。錢某與趙某在《北京市存量房屋居間合同》中已經約定趙某限期到房屋所在地的戶籍管理機關辦理完成原有戶口遷出手續,並約定了違約責任。
  • 京小槌普法|「一人兩用」,這些法律問題您得知道
    今天,京小槌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勞動爭議解釋(三)》)第八條的規定,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動關係處理。
  • 我是京小槌,這是一款專屬於我的表情包,請籤收!
    我是北京法院普法形象代言人讓我來教你!首先在此頁面長按任意一個「京小槌」選擇「保存圖片」當保存成功後即可回到聊天界面點擊發送圖片即可使用表情包是不是很贊!愛你來源:京法網事編輯:張瑾舉報/反饋
  • 京小槌普法 | 合同解除這點事你真的了解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64條規定: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在我們的生活中,合同無處不在,大到國家間貿易往來,小到每一個自然人的衣食住行,處處能看到合同的影子。
  • 京小槌普法| 「假」離婚變為真分手,財產分割約定還有效嗎?
    「假離婚」並非法律術語,意指婚姻當事人雙方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約定暫時離婚,待既定目的達到後再復婚的行為。今天京小槌通過一個具體案例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案情簡介王某與林某於1985年登記結婚,婚後生育一女、一子,現均已成年。王某、林某於2016年籤署《說明》,內容如下:王某、林某去辦理離婚手續是為了方便海澱某小區201號房子的出售,二人名下的其他財產不做分割,是共同財產。
  • 涉外法律趨於完善的標誌性立法
    本報見習記者李吉斌 本報記者陳麗平  8月16日在京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八次委員長會議,決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8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根據委員長會議建議的議程,此次常委會會議將繼續審議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草案。
  • 京小槌普法|直播經濟背後這些法律問題不容忽視
    針對此類產品問題,究竟誰來擔責?首先,消費者的求償權因產品質量缺陷或產品質量瑕疵而有所不同。不少主播帶貨時會選擇直播試吃、試穿、試用,不僅是為直觀展示產品效果,更是為了合理規避法律風險。此外,如果主播本身即為所推銷商品的生產經營者,則其同時兼具廣告代言人、廣告主、電子商務經營者、生產者等多重身份,要分別依據相關法律承擔主體責任。
  • 東莞企業 你要的「菜單式」普法和「點單式」法律服務來啦!
    針對「法治體檢」專項工作,該局積極組織東莞市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和東莞市涉外法律服務律師團開展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法治體檢」工作,推進「法治體檢」常態化、制度化。據東莞市司法局負責人介紹,此次體檢共分為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廣泛開展法律法規和助企援企政策宣講,編印服務手冊或者工作指南,對企業員工和負責人進行法律培訓,幫助企業增強發展信心,依法依規防控。
  • 京法巡迴講堂|石景山法院進楊北第二社區開展普法宣傳
    京法巡迴講堂|石景山法院進楊北第二社區開展普法宣傳 2019-08-07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語普法 | 法律彩虹橋 涉外勞動法律關係專場:中國勞動合同法是...
    // 活動預告///Forenotice活動主題:法律彩虹橋——涉外勞動法律關係專場活動地點:古北市民中心三樓僑之家活動時間:8月15日周六下午2:00-3:00主辦單位:長寧區法宣辦 長寧區虹橋街道 長寧公證處 外籍人士中心承辦單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古北新區涉外法律服務志願者團隊Theme: Legal Rainbow Bridge - Special Session on Labor
  • 【普法小課堂】百萬家產誰來繼承?繼承者們必須要看!
    今天的普法小課堂 主角是坐擁百萬家產的老王 請指出老王的全家福裡 誰是他的第一順序繼承人
  • 普法專欄 | 繼承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普法專欄 | 繼承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增強婦女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普法專欄」又和大家見面了。姐妹們,讓我們一起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並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和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維護合法權益【聽故事】法律諮詢近日有一當事人諮詢:我父親已經去世13年了,4年前母親和大哥賣掉了父親留下的房子,但我不知情,我還有繼承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