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為公辦園配強「帶編」教師

2020-08-30 中國教育新聞網

■聚焦基礎教育普及普惠鞏固收官戰 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

在湖南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省長許達哲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2020年湖南省將辦好12件重點民生實事。

位列重點民生實事第一位的,便是「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25萬個」。

擴充學位靠投入,師資培養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周期。如何為這25萬個公辦園學位配足教師?怎樣「一攬子」解決幼教師資不穩、配備不足等難題,為師資隊伍建設探索一條提質升級的發展路徑?記者對此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走訪調查。

幼教師資供需矛盾凸顯

每到高校畢業季,不少幼兒園便會開始新一輪幼師招聘工作。株洲市蘆淞教育幼稚園園長肖瑛,早早擬定好用人標準——想要成為這裡的專任教師,必須具備相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可一想到往年的招聘情況,肖瑛猶豫了。

「去年幼兒園來了8個實習生,其中4個要考研,兩個要去沿海城市發展。」儘管身披省級示範園的光環,但想要留住心儀的人才,對肖瑛來說並非易事。看重幼師隊伍水平的她,已在考慮是否需要降低用人標準。

與蘆淞教育幼稚園相距16公裡的大京中心幼兒園,每年的幼師缺口在2—3人。「既沒有城市幼兒園的地理優勢,又享受不到縣級公費定向師範生的政策福利。」有過5年幼教專幹經歷的肖瑛,一語道出這類城鎮幼兒園的尷尬處境。

城市尚且如此,偏遠鄉村的薄弱幼兒園或學前班就更困難了。

湖南省教育廳提供的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幼兒園在園幼兒達227.61萬人。按每班30名幼兒的平均班額計算,每班需配備兩名專任教師,共需151741人。事實上,湖南省同期學前教育專任教師為115877人,距「標配」還有將近3.6萬人的缺額。而以上數據,還未算上「兩教一保」中的保育員人數。

矛盾已經顯現,如何補上缺口?

湖南省教育廳做出了如下部署——設高校、增專業、擴生源。

據統計,目前該省學前教育專業培養院校共36所,其中本科9所、專科9所、中職18所。此外,另有5所院校今年獲批增設學前教育專業。

除了創「新路」,還要擴「老路」:針對農村幼師緊缺的局面,湖南還有「另一條腿」可走,即鄉村教師公費定向師範生培養計劃。

2015年,學前教育專業納入湖南省鄉村教師公費定向師範生的培養計劃,截至目前共招收培養農村幼師4550人。雖然這一數字相比於整個計劃的培養人數,只佔一小部分,但將「老路」擴寬,對於逐步緩解鄉村幼師緊缺局面,釋放出的是一種積極信號。

編制保障成「難啃的硬骨頭」

「編制不足所導致的師資隊伍不穩定,是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郴州市北湖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艾林在《關於北湖區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中算了這樣一筆帳:

以2018年統計數據為例,全區在園幼兒23977人,其中教育部門公辦園有幼兒3041人,按照國家規定每班「兩教一保」和城市1∶10、農村1∶12的師幼比要求,應為公辦園配備300多名教師,而全區核定的公辦園教師編制僅為55個,師資缺口很大,為此不得不臨時聘用大量幼教人員。然而,這些臨聘人員工資待遇不高,流動性大,師資隊伍存在不穩定因素。

事實上,郴州市北湖區所面臨的窘境只是諸多縣市區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

「出臺專門的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是破解師資瓶頸的『最優選』。在實行編制總量和財政供養人口嚴格控制的情況下,政府部門應為所當為,進一步優化編制配備結構,調劑富餘編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幼師的相關權益。」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所學前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叢笑說。

2019年9月,湖南省委編辦、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於下達各市州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有關事項的通知》,在全省事業編制內統籌調劑9683個編制下達到各市州,用於公辦園管理人員和骨幹教師配備。

《通知》指出,此次為各市州下達的事業編制專門用於加強公辦園教師隊伍建設。新設立的公辦園和目前仍未配備編制的公辦園按照在園幼兒數配備編制,優先滿足其基本教學需要,主要用於配備管理人員和骨幹教師。對保育、安保、食堂等服務,可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所需資金從地方財政預算中統籌安排。要認真落實公辦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政策,有條件的地區可試點實施鄉村公辦園教師生活補助政策。

此舉不失為破解學前教育編制緊缺「頑疾」的一種有益嘗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幼教師資不足且長期佔用中小學教師編制的局面。

在省級層面總體布局的同時,長沙市嶽麓區也開啟了自己的嘗試與探索。

在擔任長沙市嶽麓區教育局幼教專幹之前,劉欣是一名農村幼兒園教師。當年,包括她在內的8名幼師被分配到了農村幼兒園。

隨著農村幼兒園的增加,農村幼師「招不來、下不去、留不住」的困局亟待破題。為此,嶽麓區連續6年將學前教育編制向農村傾斜,其目的正是想發揮「帶編」的優勢,緩解農村幼兒園師資壓力。

在將編制向農村傾斜的同時,嶽麓區對編外幼師同樣「高看一眼」。2019年11月,一則名為《嶽麓區2019年編外合同制「三星級」教師入選人員名單公示》的公告在該區教育局網站公布。這是嶽麓區三年一屆針對編外教師的評優獎項。評選採取個人申報、單位推薦的方式,以工作年限、獲獎情況、教研情況等作為考核依據。

參照此標準,嶽麓區幼兒教育集團也出臺相應的星級骨幹教師評選機制,按照一星級每月200—400元、二星級每月400—600元、三星級每月600—800元的標準,發放骨幹教師津貼。這在激勵教師提升自我的同時,也進一步縮小了在編教師與編外教師的收入差距。

專業成長夯實幼有所育根基

就當前的現實環境來看,一方面,幼教從業者薪資待遇普遍不高,社會地位不高,職業歸屬感不強;另一方面,部分幼兒園管理者為了最大限度壓縮辦園成本,降低教職員工的入職門檻,低薪聘請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擔任教師,造成幼教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

由此可見,幼教師資隊伍「質」的提升不容忽視。助力幼師專業成長,是夯實幼有所育的根基所在。

目前,以「國培計劃」為代表的教師專業培訓已覆蓋幼教領域,為幼師的專業成長「點燈」。但在培訓的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理順的關係。

「工學矛盾突出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長沙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院長張曉輝告訴記者,不少基層幼兒園園長反映,幼兒園日常事務繁雜,教職工大多各居其位,「一個蘿蔔一個坑」,抽不開身者大有人在。

其次,管理者重視程度不夠、培訓經費不足等,也是影響幼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因素。

「辦好家門口的幼兒園」,必須提升幼師隊伍整體素質。其中,又以鄉村幼師的「提質升級」尤為緊迫。

長沙師範學院作為「幼兒園教師的搖籃」,充分發揮其在幼教領域龍頭院校的專業優勢,以高校服務地方發展的責任與擔當,開啟了自己的探索與行動。

2019年12月21日,該校學前教育專業支持長沙縣農村幼兒園教育體制行動計劃正式拉開帷幕。江背鎮特立中心幼兒園等12所農村幼兒園與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就幼兒園環境創設、保教活動設計與組織等方面,聯合進行幼教師資的培養。

「長沙縣縣域面積較大,幼兒園零星分布其間,其中農村幼兒園為數眾多。特別是對於一些地處偏遠的農村幼兒園來說,幼教從業者急需專業指引。」在張曉輝的理解中,學前教育學院與農村幼兒園攜手同行,是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結合學校育人實際與縣域農村幼兒園的發展需求,通過一對一幫扶行動,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探索鄉村幼教發展的新模式。

《中國教育報》2020年08月23日第1版

作者:本報記者 賴斯捷 通訊員 吳秀娟 張曉雅

相關焦點

  • 湖南欲破公辦園師資瓶頸
    ▌聚焦基礎教育普及普惠鞏固收官戰 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位列重點民生實事第一位的,便是「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25萬個」。擴充學位靠投入,師資培養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周期。如何為這25萬個公辦園學位配足教師?怎樣「一攬子」解決幼教師資不穩、配備不足等難題,為師資隊伍建設探索一條提質升級的發展路徑?記者對此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走訪調查。
  • 普寧公辦教師帶編「出走」 巨額空餉被誰吃了?
    工資上繳收據 陳強 攝原標題:公辦教師帶編出走巨額空餉被誰吃了?-  普寧教育局稱用於教師培訓,並認為此舉是為發展民辦教育,不是什麼吃「空餉」  邱文權,普寧市燎原鎮泥溝初級中學一名普通教師。9月10日,教師節當天,他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了一個普寧教育界的公開秘密:當地不少公辦學校教師轉到私立學校任教,但其編制、關係仍保留在原公辦學校,所吃「空餉」定期上繳教育部門。
  • 公辦教師支持民辦學校
    【甲方】 教師帶編「支教」能獲雙贏【乙方】 公辦教師挑不起民辦學校的大梁【背景】為扶持民辦學校發展,貴陽市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之間教師相互交流,從「保留身份」「工資待遇」「職稱評審」等多個方面出發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公辦中小學教師到民辦中小學任教
  • 深圳光明區:公辦園佔比一年「從0到50%」
    東明幼兒園是光明區首批公辦園,按廣東省一級幼兒園標準高起點打造,以「探索世界,自然成長」為辦園理念,提供270個優質學位。今年1月一開園,該園就成為家長心中的好園,報名火熱。2019年以來,光明區克難題、出硬招、亮實招,打出組合拳攻堅公辦園建設,公辦園佔比一年實現從0到50%的突破。
  • 衢江區鄉鎮公辦園實現全覆蓋
    公辦幼兒園建到了家門口,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優質的學前教育,我們很放心! 9月2日下午,在衢江區湖南鎮中心幼兒園,前來接孩子的村民吳佳薈高興地說。以往鎮裡沒有公辦園,她只能將孩子送到23公裡外的廿裡鎮中心幼兒園上學。湖南鎮中心幼兒園由閒置的初中校舍翻新改造,今年9月投入使用,總投資220萬元,電腦一體機、大型戶外玩具、沙水區等設施一應俱全,所有專任教師由區教育局統一招聘、分配。
  • 全區126公辦園,深圳龍華超額完成公辦園和普惠園建設任務
    原標題:全區126公辦園,深圳龍華超額完成公辦園和普惠園建設任務 12月10日,龍華教育發布消息,龍華區現有公辦園126所,在園兒童佔比為53.3%;公辦園和民辦普惠園共計200所,普惠園在園兒童數66588人,佔比達85.2%,超額完成「5080」建設任務目標。
  • 公辦園擴容提質的「深圳兵法」
    創辦不到兩年,這所園就憑藉雲智慧幼兒園等出色辦學業績,吸引了不少日本、新加坡的外國同行前來考察。這只是深圳創新辦園機制,盡力讓新建園顏值、內涵俱佳,力爭辦一所優一所的縮影。近年來,深圳不斷強化政府主導、政策引導和工作督導,堅持擴大總量、調整結構、健全機制、提升質量,構建以公辦園為核心、普惠園為主體、選擇性學前教育服務為補充,普惠優質多樣化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新體系。
  • 吾悅首府配建幼兒園移交政府 萬柏林再添優質公辦園
    來源: 山西新聞網8月29日,吾悅首府小區配建幼兒園正式移交萬柏林區政府,由興華學前教育集團託管,成為該集團的第9所幼兒園。此次移交首創了我省產權移交給政府辦成公辦園的戰略合作模式,擴大了萬柏林區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是利民惠民的實事。
  • 衢江教育之變丨鄉鎮公辦園實現全覆蓋 農村孩子家門口上好園
    以往鎮裡沒有公辦園,她要將孩子送到23公裡外的廿裡鎮中心幼兒園上學。如今,家門口的公辦園滿足了她對幼兒園規範化、設備現代化、教師專業化的需求。近年來,衢江區不斷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專項投入2.3億元,通過新建、改建一批公辦園實現政府託底,將幼兒園建設與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掛鈎,優先保證財政投入、優先配置公辦園資源,在選址上保障兒童就近入園。
  • 龍華區超額完成公辦園(126所、41645個學位)和普惠園建設任務
    53.3%龍華區聚焦「建、轉、租」推動公辦園建設,公辦園在園兒童佔比達到53.3%,超額完成國家省市明確「50%」目標。辦好教育造福千秋萬代,在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的持續推動下,龍華區公辦園園所數、在園兒童數在短期內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從2019年1月的7所、2807個,猛增至126所、41645個,在園兒童佔比也從3%快速增長至53.3%
  • 教育部: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推動民辦園參照當地公辦園確定教師...
    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是當前緩解「入園難」「入園貴」的重要途徑。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按照公辦民辦並舉的要求,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辦園,推動民辦學前教育健康發展。一是多種途徑擴大普惠性資源供給,二是健全經費投入長效機制,三是規範辦園行為,四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 ...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推動民辦園參照當地公辦園確定教師工資...
    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是當前緩解「入園難」「入園貴」的重要途徑。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按照公辦民辦並舉的要求,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辦園,推動民辦學前教育健康發展。一是多種途徑擴大普惠性資源供給,二是健全經費投入長效機制,三是規範辦園行為,四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 公辦園難進,民辦園太貴!上個幼兒園,咋就這麼難?
    「很多家長所關心的師資力量問題,目前,公辦幼兒園在編教師的學歷水平大多為本科以上,工資待遇約為民辦非在編教師的兩倍,這也直接影響著民辦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教學內容和綜合素質。」孫重航說。「例如,按照規定,人口超過一定數量的小區必須配建一所幼兒園,這就要求達到此條件的新建小區必須配建一所幼兒園,為了減少投入,有的開發商便通過縮減戶數的方式,將入住人口控制在標準數以下。」根據2018年12月1日實行的《山東省幼兒園辦園條件標準》,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配建標準為每3000—5000人口需設置一所6個班以上的幼兒園。
  • 成年人也不能全都要:⺠辦學校的公辦在編教師被清理-虎嗅網
    總體來看比例不算高,但⺠辦在編教師是一種優質資源,優質資源的分配是非常不平均的,有些⺠辦學校甚至 50% 左右的老師都是帶編的。⺠辦學校裡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公辦在編老師與⺠辦教育的發展離不開關係。20 世紀 90 年代⺠辦教學開始⻜速發展,各類利好政策不斷出臺。
  • 深圳幼兒教師工資將翻倍 公辦園在園兒童明年將佔50%
    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在會議上稱,深圳將大力發展公辦園,幼兒園教師的平均工資要翻倍。該會議是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工作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為即將召開的全市教育大會做準備。深圳市教育局稱,接下來將進一步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工作,還將以「1+1+N」的形式陸續發布配套文件。
  • 廣西:決戰普惠園 用「控制數」破公辦園編制瓶頸
    「幼兒園無償移交辦成公辦園後,我們的樓盤很快就銷售一空了。」開發商梁先生也抑制不住地開心。很顯然,這件多方共贏的美事,是良慶區小區配套園治理成效的一個縮影。但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配建該園時,合同對其產權使用權並未進行約定。所以,美事背後是多方努力的結果。
  • 萬柏林區再添一所優質公辦園!預計明年3月招生
    萬柏林區再添一所優質公辦園!自此,萬柏林區再添一所優質公辦園。近幾年,萬柏林區政府著力打造教育強區,興華學前教育集團也走上了集團化辦園之路,是我省首開公辦幼兒園集團化管理先河的省級示範園、五星級幼兒園,目前是山西省唯一的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實踐指導基地。
  • 今年蕪湖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園25所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民生工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面對蕪湖市教育體系這一短板和弱項,近年來,我市加大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力爭儘快完成或超越省定50%的公辦在園幼兒佔比的目標任務。據介紹,近年來,各縣(市)區和教育主管部門多管齊下,創新舉措,通過小區配套園整治、中心小學配建幼兒園、購買現有的民辦園等方式來提高公辦在園幼兒佔比。
  • 深圳兩年內公辦園在園兒童佔比大漲
    此外,福田還率先成立學前教育發展中心,落實學前教育專業化管理,堅持優化學前教育管理模式,將學前教育發展中心設為區教育局直屬七級事業單位,配備相應編制,為公辦園教育教研、教育培訓等工作落實提供組織保障。嚴格落實居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規劃、設計、建設、驗收、交付使用「五同步」要求,通過居住區配套、城市更新配建、土地整備新增用地等途徑,加速公辦幼兒園建設。2020年全區新建政府產權公辦幼兒園10所,其中1所已完成招生工作,擬於2020年秋季正式開學,其餘9所已完成規劃立項,正在按計劃建設中。四是多渠道挖掘辦園潛力。通過租賃租借其他物業或用政府閒置物業改建,積極挖掘辦園潛力。
  • 明年,番禺區新增的小區配套幼兒園將全部辦為公辦園
    @番禺家長,小禺兒又給大家帶來好消息啦~明年,番禺區新增的小區配套幼兒園將全部辦為公辦園▼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擴充公辦學位資源,提升辦園質量,推動學前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公辦幼兒園擴充方式創新公辦幼兒園辦園體制和管理體制(1)推進辦園主體多元化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國有(鎮(街)屬公有)企業、村集體、高等學校、大型公立醫院以及其他組織舉辦公辦幼兒園,在為本單位幹部職工子女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社會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