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是由不明原因導致的人體結腸、直腸出現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症狀,其主要特點為反覆發作,所以對患者進行科學、規範的治療十分重要。那麼關於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式,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吧。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一、常規治療
1、控制炎症反應
首先使用藥物進行控制,常用的藥物有5-氨基水楊酸、免疫抑制劑、英夫利西單抗等。對於病情相對較輕的患者,應該首先考慮5-ASA治療,如果對這種藥物沒有反應或者已經發展為中重度患者,則需要考慮進行激素治療,如果是對激素治療沒有緩解的患者,則再考慮免疫抑制劑治療。當以上藥物都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時,或患者同時還伴有腸外的表現,則可以使用英夫利西單抗來進行治療。
2、對症治療
首先要改善患者的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情況,對於出現貧血或者本是貧血患者,則要及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輸血治療,如果患者是低白蛋白血症群體,則還要積極補充白蛋白。對於重症並且出現繼發感染的患者,則需要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
3、手術治療
適合手術的群體主要以並發嚴重的消化道大出血、中毒性巨結腸疾病,並且通過藥物、物理控制無效的患者,可以採取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控制。同時對於病症較輕的患者,但是並髮結腸腫瘤等嚴重疾病的患者,如果在通過內科治療不理想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患者的手術通常採用全結腸切除+迴腸肛門小袋吻合術進行控制。
二、潰瘍性結腸炎的活動期處理
1、輕度潰瘍性結腸炎的處理
可以使用SASP製劑進行控制,對於病情相對嚴重的患者,還可以使用松琥珀酸鈉鹽灌腸液,每天晚上進行一次即可。
2、中度潰瘍性結腸炎的處理
通過輕度治療無效者,可以適當提升治療量,也可以更換藥物為皮質類固醇激素進行治療,常見的藥物有潑尼松。
3、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的處理
通常這個時期的患者病變範圍較廣,而且病情發展變化較快,需要進行詳細檢查後再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治療。
4、緩期處理
在患者的病情得到穩定控制後,應該繼續使用藥物治療至少一年以上,之後再根據實際身體狀況是否停藥。同時對於治療期間使用類固醇激素的患者,由於這類藥物沒有維持治療的效果,所以在患者病情得到緩解後,應該減少用量或者更換長期治療藥物。
平時對於急性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飲食上要以流食、半流質為主,等到病情穩定後可以更改為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清淡食品,同時在整個治療和恢復期間,一定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是必須禁止飲酒。除此之外還應該保證每天的睡眠時間充足,避免心理壓力過大。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