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諮詢:已經離職了一段時間,前老闆突然間給你說,你以前的工作出了差錯讓你回去對接怎麼辦?還要賠償什麼損失等等。
大家說如果碰到這個問題,該怎麼弄呀?
老闆的這種要求是不合理的,因為離職員工已經按照公司的流程和規定辦理了離職手續,
手頭工作已經有同事交接,而且在交接過程中離職員工、被交接人以及部門領導都應該籤字確認。
完成以上步驟之後,員工就不再承擔離職前工作的責任,業務出現任何問題也應該由接辦同事負責。
但是現在領導已經找上門來,總歸需要想辦法應付過去。
如果大家都還是同行,最好能夠以和為貴;
不過如果對方得寸進尺,提出過分的要求,還是要堅持原則,拒絕背鍋。
1、做事之前先看人
這個意思是說在決定是否幫忙之前,先想想領導還有接手工作的同事是否值得幫助。
按道理說,講信用、用於承擔責任的人在工作交接和籤字上都不會馬虎,應該考慮過風險承擔的問題,也知道如果出現錯誤責任是在自己頭上。
但是有的老闆或者同事就是一心想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自己永遠是乾乾淨淨、清清白白。
但凡有一點後面這樣的傾向,離職員工就不要理會老闆的需求,並且離這件事情越遠越好。
2、最多只是協助角色
如果您覺得私下交情不錯,或者挨不住情面決定幫助,那就一定要把相關人的範圍限制的三個人以內,
而且絕對不要回公司以正式的員工身份出面解決問題。
這樣做一方面表達自己願意協助,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只是協助方,責任不在自己處。
如果老闆強迫您回公司,就可以說自己已經在相關單位入職,
這樣做是違反公司制度規定的,希望能夠理解。
3、刪除聯繫方式
最後,前任領導還是窮追不捨,就只能用這種破釜沉舟的方法了。
雖然有些決絕,但是也好過惹上一身麻煩。
我一個朋友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因為他的崗位本身就是雜事一堆,而且領導同事都不好相處,
所以離職的時候他非常謹慎的把工作交接出去,並且順手刪掉了所有人的微信、拉黑他們電話。
後來聽其他部門朋友說,這幫人確實多次試圖聯繫他,幸虧沒有聯繫方式,不然肯定惹上很多麻煩。
關於離職員工對離職前工作責任承擔的問題,在法律上沒有十分明確的規定,
這就需要正打算或者正在離職過程中的員工在辦理相關手續時多幾個心眼。
1、離職前梳理自己手頭工作
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手頭工作都是乾乾淨淨,完完整整的,更何況這種半路離職的情況。
所以首先自己心裡要清楚每項工作後面可能出現哪些問題,
不管是決定隱瞞還是坦白,都有個應對的準備。
2、工作交接單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有的員工在離職時想要走得越快越好,所以將手中的工作潦草寫一寫找人隨便籤個字就結束,這種做法對自己非常不利。
因為一旦出了問題,很容易就被推卸到自己頭上,對方可能說工作寫的不清不楚、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如何接手等等。
正確的做法是列出清單,讓交接人一一過目,然後確認籤字。
後續出現問題大不了拿出單據一一核對,自己寫的清清楚楚對方也籤了字,
還有什麼可推卸的呢?
3、尤其需要關注責任條款
還是以我的那位朋友為例,他之所以離職時候十分小心謹慎,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在閱讀了公司的離職文件後發現有一條寫到:「如果離職前工作出現問題,離職人員需要隨時協助解決。」
說是協助,誰知道最後是怎麼個協助法?
而且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哪來的時間隨時協助?
他思考很久,為了給自己減少麻煩,最後決定將全部聯繫方式刪除。
每家公司的離職文件內相關的責任條款都不一致,一定要仔細閱讀,
人力部門肯定不會為了一個員工修改文件,越是這樣越要自己保護好自己。
以上內容中給出了一些應對老闆追上門的方法,也給出了一些以防這種情況發生的建議。
在涉及利益往來的職場上,同甘往往做不到,但是共苦拉也得拉幾個人一起。
總的來說,還是要首先保護好自己,再想著幫助他人。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