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熊二
編輯/樂仔
朋友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能夠在成功的時候分享你的喜悅,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幫你度過難關,成為你傾訴負面情緒的對象,所以對於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兩個朋友。
對於孩子來說,交朋友能夠幫助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鍛鍊他們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因此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交朋友問題,怕孩子因為膽小、社交商低等原因交不到朋友。
第一:孩子為什麼不敢交朋友?
在帶著寶貝到公共場合玩的時候,看到別的孩子總能夠大方的跟小夥伴打招呼、玩耍,而自己的寶貝卻習慣性地退縮到自己的身後,不敢加入其他小朋友的團體進行一起玩耍,這會讓許多家長心裡都感到不是滋味。
但孩子不敢交朋友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與家長的教育有密切關係
1,父母的過度保護
父母在兒童的幼兒時期,往往會對孩子傾注更多的關注。因為害怕寶貝受到大年紀孩子的欺負或者是被人販子拐賣、對孩子獨自活動的不放心,所以在幼兒期許多孩子的玩耍對象主要是父母,玩耍的環境中也有父母的步步跟隨。
而這樣過度的保護就使孩子與同齡人脫節,因為在幼兒時期沒有與同齡人有適量的交流,在孩子大一點時也不敢獨自走出去交朋友。
2,父母的強勢引導
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交友有著嚴格的標準,當孩子交的朋友不被父母滿意和認可時,父母就會對孩子進行旁敲側擊讓他少和這位朋友玩,或者是直接讓孩子換個朋友。
若長期處於父母嚴格的標準和強勢的引導下,會使孩子越來越難交到朋友,有時甚至會因為害怕自己交的朋友會讓父母不滿意產生交友恐懼。
3,父母的不斷否定
許多父母喜歡對孩子進行"打擊教育",但其實孩子是非常在意父母的看法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的社交過程中沒有給予應有和適當的肯定,而是不斷地否定孩子,那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行,失去主動交友的興趣、也不信任自己的社交能力。
當孩子外玩耍時,面對同齡的小朋友,卻不敢主動上前交友,很容易錯失交友機會,很難找到朋友,那麼如果孩子長時間沒有朋友,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危害呢?
第二:長期缺乏友情浸潤,會讓孩子產生哪些消極影響?
消極影響一:孩子變得缺乏自信
如果在長時間裡孩子都沒有和其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那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溝通和交往能力,使孩子對自己產生錯誤的判斷,害怕和其他同齡人相處。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他們無可避免的要接觸越來越多的陌生人。這時候因為孩子自身內向膽小的性格,使得他們很難做到自然地和陌生人溝通,久而久之,容易使孩子散發出不自信的信息,再次加劇孩子的交往困難。
消極影響二:孩子變得缺少主見
在孩子沒有自信的情況下,就會很容易否定自己,在需要做出抉擇的時候,這類孩子往往缺少果斷的勇氣,會出現猶豫不決,很難拿定主意的情況,往往會像自己的父母求助。
而且這類孩子的決定很容易被他人影響,因為不相信自己而輕易更改自己的主意,或是隨意相信他人的選擇。
消極影響三:孩子內心變得抑鬱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樂趣都源於和朋友的相處,人類也在靈魂的碰撞中產生快樂和進步,如果孩子長期缺乏真正的好朋友,就很容易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養成,因為在孩子缺少朋友的情況下,孩子會覺得生活孤單,很容易產生憂鬱的心情。
孩子缺少朋友會導致孩子的內心世界變得抑鬱、不自信,缺少逐漸,所以家長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幫助孩子大膽地走出去,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第三:家長學會三招,提升孩子社交能力,讓寶寶擁有好人緣
1)給予孩子交往的自由
當孩子在外面想要和同齡人交往時,家長不要過度幹預孩子的交往自由,因為孩子交朋友是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並不需要家長的插手,所以家長只需要站在一旁靜靜地陪伴孩子就好了。
當孩子在與同齡人交往的時候家長表現出積極和開朗的態度,孩子也會更加有勇氣和帶著積極的態度去交朋友,這能讓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不斷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溝通技巧,讓孩子交友變得越來越輕鬆。
2)用委婉的方式指導孩子
在絕對自由的同時也會伴著規則的約束,所以即使是在交往時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也不能忘記對孩子行為的指導。如果孩子在和他人交往時犯錯了,比如說:沒有考慮別的小朋友的感受、弄哭了別人家的小孩,家長這時候也要給予一定的指導。
父母在指導孩子的同時,要用溫和委婉的態度,詳盡的告訴孩子他犯錯誤的原因和應該有的正確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以及如何改正,又不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3)教會孩子懂禮貌
在和新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孩子能夠表現出自己彬彬有禮的一面,也表現出對新朋友的注意和關心,能夠拉近孩子與新朋友之間的距離,也會讓其他孩子更快地接納寶貝。
所以家長平時要加強對自己孩子禮貌用語和禮貌行為的培養,讓孩子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讓孩子的交往之路更順暢。
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重視孩子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中國)楊振武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孩子的未來發展中重要的一項技能,父母不能忽視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運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將以上三種方式靈活地運用到對孩子的教育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