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升孩子社交能力?家長學會3招,讓寶寶輕鬆擁有好人緣

2021-01-08 樂仔說育兒

文章/熊二

編輯/樂仔

朋友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能夠在成功的時候分享你的喜悅,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幫你度過難關,成為你傾訴負面情緒的對象,所以對於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兩個朋友。

對於孩子來說,交朋友能夠幫助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鍛鍊他們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因此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交朋友問題,怕孩子因為膽小、社交商低等原因交不到朋友。

第一:孩子為什麼不敢交朋友?

在帶著寶貝到公共場合玩的時候,看到別的孩子總能夠大方的跟小夥伴打招呼、玩耍,而自己的寶貝卻習慣性地退縮到自己的身後,不敢加入其他小朋友的團體進行一起玩耍,這會讓許多家長心裡都感到不是滋味。

但孩子不敢交朋友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與家長的教育有密切關係

1,父母的過度保護

父母在兒童的幼兒時期,往往會對孩子傾注更多的關注。因為害怕寶貝受到大年紀孩子的欺負或者是被人販子拐賣、對孩子獨自活動的不放心,所以在幼兒期許多孩子的玩耍對象主要是父母,玩耍的環境中也有父母的步步跟隨。

而這樣過度的保護就使孩子與同齡人脫節,因為在幼兒時期沒有與同齡人有適量的交流,在孩子大一點時也不敢獨自走出去交朋友。

2,父母的強勢引導

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交友有著嚴格的標準,當孩子交的朋友不被父母滿意和認可時,父母就會對孩子進行旁敲側擊讓他少和這位朋友玩,或者是直接讓孩子換個朋友。

若長期處於父母嚴格的標準和強勢的引導下,會使孩子越來越難交到朋友,有時甚至會因為害怕自己交的朋友會讓父母不滿意產生交友恐懼。

3,父母的不斷否定

許多父母喜歡對孩子進行"打擊教育",但其實孩子是非常在意父母的看法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的社交過程中沒有給予應有和適當的肯定,而是不斷地否定孩子,那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行,失去主動交友的興趣、也不信任自己的社交能力。

當孩子外玩耍時,面對同齡的小朋友,卻不敢主動上前交友,很容易錯失交友機會,很難找到朋友,那麼如果孩子長時間沒有朋友,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危害呢?

第二:長期缺乏友情浸潤,會讓孩子產生哪些消極影響?

消極影響一:孩子變得缺乏自信

如果在長時間裡孩子都沒有和其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那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溝通和交往能力,使孩子對自己產生錯誤的判斷,害怕和其他同齡人相處。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他們無可避免的要接觸越來越多的陌生人。這時候因為孩子自身內向膽小的性格,使得他們很難做到自然地和陌生人溝通,久而久之,容易使孩子散發出不自信的信息,再次加劇孩子的交往困難。

消極影響二:孩子變得缺少主見

在孩子沒有自信的情況下,就會很容易否定自己,在需要做出抉擇的時候,這類孩子往往缺少果斷的勇氣,會出現猶豫不決,很難拿定主意的情況,往往會像自己的父母求助。

而且這類孩子的決定很容易被他人影響,因為不相信自己而輕易更改自己的主意,或是隨意相信他人的選擇。

消極影響三:孩子內心變得抑鬱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樂趣都源於和朋友的相處,人類也在靈魂的碰撞中產生快樂和進步,如果孩子長期缺乏真正的好朋友,就很容易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養成,因為在孩子缺少朋友的情況下,孩子會覺得生活孤單,很容易產生憂鬱的心情。

孩子缺少朋友會導致孩子的內心世界變得抑鬱、不自信,缺少逐漸,所以家長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幫助孩子大膽地走出去,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第三:家長學會三招,提升孩子社交能力,讓寶寶擁有好人緣

1)給予孩子交往的自由

當孩子在外面想要和同齡人交往時,家長不要過度幹預孩子的交往自由,因為孩子交朋友是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並不需要家長的插手,所以家長只需要站在一旁靜靜地陪伴孩子就好了。

當孩子在與同齡人交往的時候家長表現出積極和開朗的態度,孩子也會更加有勇氣和帶著積極的態度去交朋友,這能讓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不斷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溝通技巧,讓孩子交友變得越來越輕鬆。

2)用委婉的方式指導孩子

在絕對自由的同時也會伴著規則的約束,所以即使是在交往時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也不能忘記對孩子行為的指導。如果孩子在和他人交往時犯錯了,比如說:沒有考慮別的小朋友的感受、弄哭了別人家的小孩,家長這時候也要給予一定的指導。

父母在指導孩子的同時,要用溫和委婉的態度,詳盡的告訴孩子他犯錯誤的原因和應該有的正確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以及如何改正,又不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3)教會孩子懂禮貌

在和新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孩子能夠表現出自己彬彬有禮的一面,也表現出對新朋友的注意和關心,能夠拉近孩子與新朋友之間的距離,也會讓其他孩子更快地接納寶貝。

所以家長平時要加強對自己孩子禮貌用語和禮貌行為的培養,讓孩子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讓孩子的交往之路更順暢。

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重視孩子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中國)楊振武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孩子的未來發展中重要的一項技能,父母不能忽視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運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將以上三種方式靈活地運用到對孩子的教育生活中。

相關焦點

  • 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學會這兩招,幫助孩子有個「好人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孩子們有著與生俱來的交往能力,有些孩子能夠輕易掌握並很好地運用,簡簡單單地收穫「好人緣」,但有些孩子卻顯得力不從心。其實,孩子擁有好人緣對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的養成非常重要,也是日後孩子成功的關鍵。對於孩子情商方面的培養,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孩子在學校沒朋友,感到孤單?3個方法提高社交力,輕鬆獲好人緣
    所以,社交能力是每個人都不可缺乏的,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正是社交需求的旺盛期,出現社交的障礙是正常的,這是因為他們一方面十分渴望獲得友誼,另一方面卻又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性,生理與心理上都處在發育階段,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這個時候,如果家長能對孩子社交上的正確引導,將對孩子形成一些正確的認識和觀念,保障以後學習、工作、生活的順利。
  • 孩子很難融入集體?家長正確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因為這樣的孩子都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不論是同學還是學校當中的老師,都非常喜歡這樣的孩子。孩子是否能夠融入集體和性格,有著很大的關聯,所以家長應該要如何培養孩子讓孩子擁有好人緣呢?1、多給予孩子陪伴其實孩子在長大之後是否擁有好人緣,和家長給予孩子的陪伴有著很大的關聯。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懂得給予孩子陪伴的話,那麼孩子就會沒有安全感,在他們長大之後陌生的環境當中,自然會不相信他人。家長懂得給予孩子陪伴,讓孩子感受溫暖的家庭環境,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孩子社交能力弱怎麼辦?學會這4招,變身社交達人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是通過他人的評價來不斷完善自我內心的價值需求。社交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擁有同伴的好感。因此會有助於孩子提升自我認知,養成樂觀自信的性格。反之,如果一個孩子社交關係很差,那麼性格上往往會出現問題,變得自卑和敏感。
  • 孩子不合群,容易出現「社交退縮症」,家長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嬌嬌女兒這種不合群的表現,其實就是對社交感到恐懼,如果家長不及時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很容易出現「社交退縮症」。家長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出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有自信,當孩子和別人交往時,也會顯得非常從容、淡定,社交能力會有所提升。
  • 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
    導讀: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如何處理好幼兒園人際關係?學會4招,讓孩子變成「人緣王」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一直是孩子最忠實的守護者,保護著孩子度過每一個難關,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幼兒園是孩子獨立的第一步,從這一時刻開始孩子就邁入了集體中,擁有了獨立的思維與意識,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
  • 寶寶在社交時,父母這樣做能培養寶寶的好人緣,你做到了哪些?
    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900字,閱讀時長約2分鐘。不管是什麼時候,人都免不了要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因此對於寶寶來說,家長也需要從小有意識地來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這樣對寶寶未來的成長之路也會更加有益。當寶寶進入兩三歲的階段時,會慢慢開始接觸越來越多的人,那麼作為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擁有一個「好人緣」呢?
  • 李玫瑾:要想孩子人緣好,遇到困難有人幫!3歲就要培養社交能力
    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擁有這樣的"好人緣",有些孩子從小就有很多好朋友,他們也樂於助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身邊的的人都會伸出援手;有些孩子從小就性格孤僻,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分享快樂,更不懂得要顧忌他人情緒,沒有朋友而且不受歡迎,這兩種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如此的兩極分化,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教育。
  • 李玫瑾:希望孩子人緣好,遇到困難有人幫?3歲時應培養社交能力
    一般來說,大部分孩子在3歲前的社交圈只是以家人為重,就算有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孩子們也沒有「社交」這個概念。但其實0-3歲是孩子早期社交的萌芽期,孩子在這個時期的表現,大致就能看到他們以後的社交能力。比如1-2歲的寶寶會主動接觸其他寶寶,開始有簡單的交流,喜歡模仿其他寶寶的行為。如果你的寶寶在2歲時就已經表現出非常主動的社交行為,家長就需要開始重視孩子的社交能力了。
  • 家長速看,提升寶寶的社交能力,這些做法很實用
    前幾天下班回到家,孩子媽媽跟我說,帶孩子在樓下跟院裡的其他小朋友玩,總是玩不到一塊兒去,總被其他小朋友孤立甚至是欺負,孩子媽媽很著急。確實,寶寶的社交能力很好與壞很重要,根據我家孩子的實際情況,我和孩子媽媽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進,寶寶的社交能力提升了不少,下面就分享給大家。
  • 如何擁有好人緣?教你三招,輕鬆成為社交達人
    如何擁有好人緣?學會這三點,朋友不請自來文/芨芨草有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這話我是比較認同的。相對來說,樂觀的人比較有好人緣。這是因為樂觀的人本身就如一個發光體,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到他的身邊,和他一起感受生活的快樂。當然,說相對,就不是絕對。也有不是樂觀的人能夠得到很多人的喜歡,這是他用自己的魅力和方式去贏得更多的吸引。這就是「好人緣」。一個擁有好人緣的人,在生活中做起事來,會方便得多。那麼,如何擁有好人緣呢?
  • 性格內向的人,怎樣才能擁有好人緣?教你4個社交技巧
    生活中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來說,社交是最令他們頭疼的事,完全不知道怎樣和別人交流,平時很少和別人說話,比如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就算遇到困難,也不想請別人幫忙,就自己一個人在那焦頭爛額。性格內向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會遭到很多的阻礙,比如容易被人誤解高冷孤僻,不會經營人際關係,不會主動展示自己,就算再有能力對於別人來說也是毫無價值,另外在群體中沒有存在感,容易被人忽視,心理壓力很大,很多事情寧願一個人扛,也不想麻煩別人,對於別人的求助,也不知道如何拒絕。那麼該怎樣擺脫這種困境呢?下面交給大家四個社交技巧,幫助你擁有好人緣,重點是在表達這一塊。
  • 如何讓孩子擁有社交能力?家長學會這4點,輕鬆養出「社交達人」
    孩子的交往能力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社交能力是孩子學習能力,社會行為的基礎,都是相輔相成的。社交能力也包括了理解別人的能力和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集體活動都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過程,能夠鍛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 孩子剛上幼兒園就被咬了?掌握以下幼兒社交準則,快速擁有好人緣
    文|文兒對於中國家長來說,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面對外界事物,特別考驗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現在兒童相關的社會新聞那麼多,家長不放心也是正常的。作為家中獨生女,小姑娘的性子難免驕橫,如何擁有好人緣就成了難題。對此,育兒專家陳老師給出了專業的指導,想要孩子成為幼兒園的人氣王,就要掌握以下幼兒社交準則,大人孩子都要學一下。
  • 簡單4招,輕鬆培養寶寶社交能力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如何提高孩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變成一個能與其他小朋友正常互動的孩子。01、社交能力培養,從16個月開始1歲以內的孩子還不存在「一起玩」的概念。最早16個月,最晚24個月,孩子才會試圖和其他小朋友進行「合作遊戲」。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做好3個方面,社交小達人輕鬆上線
    老師建議,接下來的教育重點放在「社交能力」的培養上,這樣才能讓悅悅的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長。可能很多家長單純的以為,社交能力就是讓孩子交朋友,只要讓孩子找到朋友就夠了。但其實,社交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家長還是有必要先學習一下。社交能力包括哪些方面?1、管控情緒想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自然得要先學會認識情緒,以及控制情緒開始。
  • 不被欺凌從學會社交開始,家長注意這3點,讓娃學會交朋友
    不被欺凌從學會社交開始,家長注意這3點,讓娃學會交朋友馬思純大家並不陌生,笑起來像海綿寶寶,給人一種治癒感。可誰能想到這麼治癒的女孩在上學時期竟然遭受校園霸凌呢?往她飲料裡灌抹布水、粉筆水、拖把水,這駭人聽聞的往事成為馬思純至今的噩夢。
  • 孩子社交有障礙,家長千萬別急!學會這3招就能輕鬆解決問題
    小時候,我聽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等吧,等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送學校就省事了!可事實果真如此嗎?未必!很多家長只是看到了表面現象,他們以為孩子進入學校之後,有學校的老師幫忙管教,自己就不必操心了。至於孩子在學校的具體情況,他們一概不知。
  • 3歲孩子不和小夥伴一起玩,不合群,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現在慢慢長大,又想著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一起玩兒,能夠開朗合群,從小擁有良好的性格,養育孩子真的不容易啊。孩子不合群,和家長的教育有關孩子不會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娃長大以後交往能力不好,寶寶出現這種不合群的情況,和家長平時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很少接觸外面家長自己帶娃,很少去接觸外界和年齡相仿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