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熊育兒日記
對帶孩子交朋友這件事,有一些家長會感到非常的為難,雖然現在很多家長都鼓勵孩子交朋友,但是奈何一些小朋友的性格膽小,永遠沒有辦法融入集體,這也讓一些家長為孩子感到擔憂。
袁女士最近總是能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而每一次老師和自己溝通的問題都是孩子在學校當中無法融入集體。
對於孩子的這種表現,起初她並沒有在意,但是老師詢問的次數多了,袁女士也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他準備和孩子進行溝通,想要了解一下情況,但是孩子卻遲遲不肯說原因,只是說害怕。而孩子的這樣回答,也並沒有讓袁女士感到滿意。
於是袁女士向自己的閨蜜吐槽這件事情,但閨蜜卻反過來指責袁女士:「孩子為什麼無法融入集體,你難道還不知道嗎?小的時候只會讓孩子待在家裡面,不讓孩子出門,孩子上了學自然會感到害怕,怎麼可能會快速的融入集體呢?」
而閨蜜的一句話也讓袁女士如夢初醒,回到家中改變了對孩子冷漠的態度,積極的和孩子聊天,假期還會帶孩子去遊樂園或者是公園玩耍,讓孩子多多接觸人多的環境。
漸漸的孩子的性格就發生了改變,從以前的內向變成了現在的活潑,見到親朋好友會主動打招呼,不會再躲在家長的身後了。在學校當中,孩子也結識了很多的好朋友,這也讓袁女士放下了心。
其實一些家長也都遇到過自家孩子,在學校當中無法融入集體的情況,其實之所以導致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想要真正改善還是需要了解原因。
1、孩子性格存在問題
一些孩子之所以很難融入集體,是因為個人性格的原因所導致的。有些孩子在性格方面過於強勢,自然沒有小朋友願意和性格強勢的人在一起相處,有些孩子性格相對比較內向自卑,小朋友和這樣的人相處在一起,反而會很累,自然也會對這樣的小孩子敬而遠之。
2、孩子怕生
有一些孩子之所以沒有辦法融入到集體當中,是因為她們存在怕生的情況,這樣的孩子通常是在剛剛開學的時候,對周圍陌生的環境感到恐懼,對周圍陌生的人也同樣會感到恐懼。所以他們很難和他人熟絡起來,自然會出現不合群的情況。
3、不相信他人
有一些孩子可能是因為成長環境的原因,所以內心屬於比較孤獨的類型,他們不願意相信任何人,只願意相信自己,所以拒絕和他人進行交流,不願意和別人一起相處。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保護自己的表現,但是卻導致他們無法融入集體當中。
其實孩子在學校中無法融入集體,總是被孤立,只不過是因為他們的社交能力差,不懂得正確地和他人相處,又或者是孩子個人性格的原因,導致他人對孩子產生了厭惡。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能在學校當中受歡迎呢?
1、有包容心
一個有包容心的孩子,自然能在學校當中受到大眾的歡迎,因為這樣的孩子,在他人犯錯的時候,懂得去包容對方,更能看到他人的優點。而且這樣的孩子也懂得去正視自己的缺點,在出現了錯誤時,他們也勇於去改正。
一個有包容心的孩子,懂得去尊重別人,不計較得失,所以在人群當中,人緣必定是屬於最好的那一位。
2、積極樂觀
一個積極樂觀的孩子,自然也可以受到大眾的喜歡。畢竟誰都不願意和每天充滿負能量的人相處在一起,因為和那種人相處的話,自己也會受到影響。
但是和積極樂觀的人相處在一起則不同,遇到事情他們總是會用樂觀的一面去看待,而且這樣的人不太看重失敗,更不會遭受挫折。所以說和積極樂觀的人相處在一起是最輕鬆的,而這樣的人自然也會得到他人的喜歡。
3、有禮貌與教養
有禮貌有教養的孩子,當然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喜歡。因為這樣的孩子都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不論是同學還是學校當中的老師,都非常喜歡這樣的孩子。
孩子是否能夠融入集體和性格,有著很大的關聯,所以家長應該要如何培養孩子讓孩子擁有好人緣呢?
1、多給予孩子陪伴
其實孩子在長大之後是否擁有好人緣,和家長給予孩子的陪伴有著很大的關聯。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懂得給予孩子陪伴的話,那麼孩子就會沒有安全感,在他們長大之後陌生的環境當中,自然會不相信他人。
家長懂得給予孩子陪伴,讓孩子感受溫暖的家庭環境,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2、改變孩子性格
想讓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集體,讓孩子結交更多的朋友,那麼家長就要懂得去改變孩子的性格。比如孩子內向,那麼家長就要讓孩子外向一些,活潑一些,這樣孩子才能收穫更多的好人緣。
如果孩子過於強勢的話,那麼家長也要改變他們這樣的性格,教孩子如何正確的和人相處收斂強勢的個性。
3、創造機會
最後家長也更應該要創造孩子和他人相處的機會。因為很多膽小的孩子沒有辦法自己去接觸陌生人,這都需要家長引導,不斷對孩子進行鼓勵,也需要家長去創造孩子和他人接觸的機會。
比如可以多帶孩子去陌生的環境,多帶孩子和陌生的人相處,時間一長,孩子自然可以適應這樣的環境,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性格也會漸漸的發生改變,更能學會如何和他人正確的交往。
交朋友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只有孩子與他人建立友誼,才能讓孩子擁有歸屬感,而朋友的存在對孩子今後的發展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想要讓孩子擁有好的人緣,那麼必定少不了家長的陪伴和支持,多帶孩子見見世面,不但能改變孩子的性格,也能讓孩子擁有較強的社交能力,更能讓孩子見多識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