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幼兒正確發展社交能力?作為父母的你可以這樣做

2020-08-29 齊知予Vlog

我是文森寶寶的媽媽,齊知予。今天咱們要說的是如何引導孩子社交的問題,其實在孩子從出生開始便已經進入了非正式的社交了,為什麼說是非正式的呢?因為有父母陪同。比如說,家人朋友聚會帶上孩子和親朋好友一起玩啊,出去旅遊途徑陌生人一起聊天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非正式的社交。那麼當我們的孩子到了3-4歲的年紀基本上都已經進入了幼兒園階段,開始了他們正式社交交往了,其實幼兒園說白了就是幫助幼兒脫離父母后的真正的社交場所和交際的對象。

一、人際交往必須是孩子自己參與、融合、解決、融合的一個循環過程

3-4歲孩子的詞彙開始豐富起來,語言也是突飛猛進,會表達更多想要表達的語言。這個時期的孩子會積極主動的交朋友,更喜歡集體生活,甚至還會交到很多玩得好的小夥伴。那麼除了在父母、老師的引導下如何和小朋友們相處,同時他們自己可以通過不斷地去發現、體驗與人家交往的技巧和經驗

孩子們通過遊戲來學習並且實踐人際交往的規則,當他們發生矛盾的時候有一部分孩子是可以自己解決問題的。有的還需要父母或者老師的幫助來解決矛盾。這裡我想說,孩子的社交的問題我們可以給予建議,但是不能幫助孩子解決,人際交往必須是孩子自己參與、融合、解決、融合的一個循環過程。實際上有些4歲的孩子他們可以一起玩兒共同的玩具,還可以交換說出自己想法,可以自己輕鬆應對基礎的社交了。

二、集體生活需要歸屬感

我們人是群居型高級動物,需要有集體

那麼集體的含義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歸屬感。

那歸屬感又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被他人或者集體接納、重視、包容的感覺。

歸屬感對於成年人來說很重要,那麼對於剛剛開始融入集體的3-4歲的孩子同樣重要,老師、同學的接納、包容、參與、認可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很重要,這樣的需求對幼童的心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如果說你的孩子適應力、社交能力是短板的話,那麼幼兒園生活對你的孩子來說可能不盡如意了,這裡舉個案例來說一下:我同學的女兒3歲上幼兒園,因為適應能力較弱,經常把大便和小便弄在身上,一次兩次還行吧,你說經常老師又不是媽,難免會說一些批評的話,漸漸的孩子一到上學時間就哭,排斥上學,去學校也不願意和小朋友接觸了,總是一個小背影待著。其實對於孩子孩子適應力、社交能力是短板的話,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社交以及適應能力。這樣的話可以避免在幼兒園期間孩子狀況百出的問題。家長還是要以溫和、積極、正面的方式去引導孩子,不要責罵否則適得其反。

三、合理引導社交能力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都需要面對集體生活。作為父母需要怎麼做次才能幫助孩子養成、建立社交能力呢?

  • 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在可以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把自己的觀點發表出來。這樣做就是培養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感受說出來,建立孩子社交第一步溝通,這樣一來二去話題自然就聊起來了。

  • 鼓勵孩子幫助他人,鍛鍊合作能力
  • 一下兒不善於社交的重要信息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家長需要採用的策略就是鼓勵,引導。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多花一點心思通過孩子的語言、行為、心理三方面來幫助孩子說出背後的原因。更要幫助孩子接觸同齡人,多鼓勵、引導。孩子的語言、行為不吻合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思考背後的原因。因為有的孩子不會其表達,一定要用愛孩子想要的方式幫助他表達。

  • 傳授一些人際交往中的規則,這裡建議父母幫助孩子進行情景教育。

情景教育。

比如:

1、怎麼表達歉意和感謝呢?

2、如何正確跟人家提出要求?

3、如何和小夥伴分享玩具和食物?

4、和小夥伴發生爭執怎麼辦?

5、怎麼拒絕和打招呼呢?

這些家孩子能夠在家裡就可以幫助孩子在家完成,提前幫助孩子適應社交規則。不管你的孩子是什麼樣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正確引導孩子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很重要。

END

相關焦點

  • 寶寶的社交能力如何引導和培養
    幾個月的寶寶就要開始培養社交能力,這會不會太早?其實從寶寶剛出生時起就跟這個世界有了聯繫,那麼無論是小範圍到家庭還是大範圍到社會都需要具備社交能力。不然當有一天你的孩子在集體中不能被同伴所接納並受到排斥時,你再開始著急嗎?那麼我們就來聊聊社交能力如何正確引導和培養吧!
  • 幼兒說謊行為如何應對?明智的父母都在這樣做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幼兒說謊行為是如何形成的,在幼兒階段,是孩子從一個自然人逐漸走向社會化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說謊的出現就是一個小插曲。從社會性發展來看,說謊是幼兒社會化過程的體現,說謊行為的產生發展反映了幼兒心理認知功能,道德認知功能,以及對他人心理狀態的理解,也就是同理心發展水平等這些心理能力的體現。
  • 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應該以言語教育為手段,以一日生活為途徑,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靈活、隨機地引導幼兒的語言活動。使他們樂意地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他們積累運用語言的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技能,進而使幼兒在品德和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因為語言環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
  • 如何有效地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應該以言語教育為手段,以一日生活為途徑,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靈活、隨機地引導幼兒的語言活動。使他們樂意地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他們積累運用語言的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技能,進而使幼兒在品德和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因為語言環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
  • 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樂意與人交往,引導幼兒參加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未來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互助的社會,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對一個人來說極為重要,那麼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呢?
  • 具備5個社交能力,孩子需要知道,家長要正確引導
    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塑造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所必要的條件。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在童年時期特別明顯,父母的言行,無論正確錯誤,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因此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充當生活中行為典範。
  • 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父母做好5點來引導
    在出現這個情況之後,父母一定要及時採取措施解決。在幼兒時期的孩子還處於性格養成期,我們可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養成一個樂觀的性格。我們要找到孩子跟同伴交流困難的原因,對症下藥。,父母可以這樣做心理學家說過:「一個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要比沒有進過大學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 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父母做好5點來引導
    在幼兒時期的孩子還處於性格養成期,我們可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養成一個樂觀的性格。我們要找到孩子跟同伴交流困難的原因,對症下藥。幫孩子提前學會應對社交問題,父母可以這樣做心理學家說過:「一個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要比沒有進過大學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可見,社交能力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 父母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和智力發展?
    兒童學說話那麼父母該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和智力發展呢?這種情況下孩子都沒有接觸到新鮮的詞彙,如何能促進語言發展呢?所以促進幼兒語言發展,首先,家庭要給予孩子一個充分接觸體驗的機會。其實,都是有辦法可以解決的。無論父母或者其它監護人是不是教授學者,我們都可以有辦法去增加與孩子的高質量互動,方法就是通過書籍,通過繪本親子閱讀來促進與孩子的互動。即使做父母的文化程度不是特別高,但是基本都上過小學吧,適合小孩子看的繪本,都是認識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圍繞著繪本圖書內容與孩子多互動,豐富孩子的語言,讓孩子有足夠多的接觸和體驗。可以說,閱讀是養娃成本最低的投資!
  • 孩子有社交問題?父母不妨這樣做!讓孩子快速提高社交能力
    在電視劇第一集,當班主任想和朱朝陽的媽媽聊一下孩子的社交能力問題的時候,朱朝陽媽媽立即回應:「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父母要想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可以這樣做可以在家裡顯眼的位置可以擺一束花,來營造家裡溫馨的氣氛。當父母之間有矛盾時,也要當著孩子的面解決好。
  • 淺談如何更好的促進幼兒語言領域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應該以言語教育為手段,以一日生活為途徑,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靈活、隨機地引導幼兒的語言活動。使他們樂意地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他們積累運用語言的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技能,進而使幼兒在品德和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
  • 父母這樣做,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雖然小學生的戀愛有些鬧著玩的性質,但是每當父母看到孩子,談論自己的小女朋友或是小男朋友時,心中難免不是滋味。而且孩子小小年紀就已經主動開啟了一段男女關係,這樣對他們的發展也是極其不利的,並且也不利於他們建立正確的戀愛觀。案例分析辣媽小張:兒子上一年級竟然告訴我有女朋友了。
  • 根據這4個關鍵期引導孩子社交,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交能力逐漸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父母都意識到社交能力對孩子未來整體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但並不是每個孩子的表現都如父母所願。有的父母看起來非常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而孩子卻連基本的禮貌都做不到: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在公共場合大呼小叫,經常與同伴發生衝突……不僅搞的父母當場很尷尬,還擔心孩子長大後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怎麼辦?孩子社交能力的強弱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說孩子的性格先天因素佔據了較大的比例,但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則主要在於後天培養:家庭環境、父母的榜樣、父母的教導等等。
  • 如何抓住語言學習黃金時期,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家長可以這樣做
    因此,培養幼兒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幼兒語言表達的黃金時期在幼兒時期孩子從嬰幼兒時就開始模仿大人咿咿呀呀學語了,如果這時候你給孩子說英語,他就學會了英語,如果你給孩子說中文,他就學會了中文。幼兒時期是孩子一生中語言學習最迅速、最靈敏的時期。
  • 關注幼兒情緒管理,家長可以這樣做
    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不可避免地呈現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狀態。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就曾在她的講座中也說過: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不過這個時期他們不善於處理情緒,不懂得表達情緒,不能很好地控制、調節情緒。
  • 孩子想要朋友,卻不敢主動交朋友,父母該如何培養兒童社交能力?
    那麼,父母到底該如何引導孩子交朋友呢?01. 幼兒社交需求發展的特點其實,每一個孩子不同階段會有相應的社交需求,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所以,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孩子不同時期的社交需要發展的特點,這樣才能「因材施教」。
  • 孩子總是不合群,可能妨礙社交發展,父母要及時引導
    1.影響社交關係如果孩子的性格太過於孤僻經常出現不合群的情況,那麼對於他和其他孩子之間交往影響是非常大的,會讓我們的孩子和其他人相處的時候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特別是在進入到社會之中這種情況就會變得更加明顯,最終產生的結果就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受到影響,無法建立有效的社會關係。
  • 孩子進入「幼兒叛逆期」,不聽話又粘人,如何正確引導?
    家長還別不信,如果寶寶出現了如下五種行為的一種或者幾種,那可能就意味著寶寶進入幼兒叛逆期了。獨立意識很強,不喜歡大人的幫助。所謂的叛逆期,其實是自主意識的萌芽,是寶寶覺得自己長大了。當寶寶很喜歡自己動手,自己吃飯,自己拿玩具,甚至想嘗試自己做不到的穿衣服、洗澡等等,似乎寶寶已經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想要親力親為。
  • 父母行為對孩子影響深遠,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家長可以這樣引導
    可是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如果沒有良好的成績做為「敲門磚」,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難取得成就。因此,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就成了擺在家長面前必須面對的難題。最近有一位寶媽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了發生在自己家中的一件小事。她是四川成都的一名醫生,家裡有一個9歲的男孩。前幾天下班回家,發現兒子坐在沙發上默默流淚,寶媽不禁有些焦急,詢問兒子發生了什麼。
  • 正確引導情緒是關鍵,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你家孩子,會不會玩著玩著就突然生氣了呢?反正我家孩子是這樣,特別是到了兩歲的時候,經常發脾氣甚至亂丟東西,從來不會聽父母的話,甚至和父母吵架。所以,從那時候起我就知道,想避免孩子養成愛發脾氣的壞習慣,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關鍵,聰明的孩子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