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朋友,卻不敢主動交朋友,父母該如何培養兒童社交能力?

2020-12-27 於三皮兒

文|於三皮兒

三皮兒的侄女今年已經3歲了,小名糯寶。

最近,看著動畫片裡小豬佩奇和小羊蘇西兩個好朋友總是在一起玩,糯寶總會不自覺地投去羨慕的目光,她還經常會說,「媽媽,我想要朋友」。

因為,生日晚,糯寶明年才能上幼兒園,所以,她媽媽總會告訴她:「明年等你上幼兒園了,就能交到朋友了,如果等不及,你可以下樓去玩的時候先認識一些小區裡的好朋友。」

雖然每次都答應得好好的,但是一下樓,糯寶就變得不敢主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這可急壞了糯寶媽媽,再一想到明年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也不知道她能否適應幼兒園裡的生活,她這個老母親就更加焦慮了。

那麼,父母到底該如何引導孩子交朋友呢?

01. 幼兒社交需求發展的特點

其實,每一個孩子不同階段會有相應的社交需求,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所以,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孩子不同時期的社交需要發展的特點,這樣才能「因材施教」。

1歲以前:是孩子獨自玩耍的時期

這個時期的寶寶,更加專注於用自己的觸感去探索世界,因此,他們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慢慢研究和體驗。

1-2歲: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這個階段的寶寶們在一起玩互不幹涉,各玩各的,沒有交流、也沒有互動。

這個年齡的孩子,會給自己設定一個安全的界線,在界線以內,他們就是安全的,如果突然出現陌生人,那就是「危險」的標誌。所以這時家長不需要急著鼓勵孩子去交朋友,順其自然是最好的。

2-3歲:互動萌芽產生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出現彼此間的互動,雖然大部分時間,他們還是自己玩耍,但是這時,他們已經開始會觀察周圍的環境,並且暗中學習和模仿其他孩子的動作和語言。

這個時期的孩子普遍具有社交意願,但是缺乏社交能力。

3-4歲:人際交往的敏感期

在這個階段裡,孩子們會進入新的集體生活,他們會明顯地表現出社交需求,而在此之前他們從未有過獨自交友的經驗,所以會感到茫然和無從。

這是他們初次探索除家庭之外人際關係的時機,在新的轉折期,家長的引導就顯得格外重要。

4歲以後:情感和規則建立的友誼

兒童最初是以物品為媒介結交朋友的,他們會通過交換食物和玩具成為朋友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交友方式也會有所改變。

4-5歲間,孩子們開始選擇有更多興趣和愛好的人做朋友,情感成為了他們之間的紐帶。

而5歲以後,他們的友誼會擴展到3-4人的小團隊,建立規則,並且希望通過與人合作實現自身的價值,此時,他們的社交變得更加成熟化。

綜合來看,0-3歲是孩子的自我探索時期,而3歲以後就是孩子的對外探索期。想要讓孩子可以順利地融入幼兒園集體生活,不再為交朋友而膽怯,就需要父母抓住孩子3-4歲間的社交敏感期

02. 兩招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糯寶正處於3-4歲的兒童人際交往敏感期,她渴望朋友,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去做,因此顯得無從下手。

但是,每個孩子的性格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天生活潑好動,偏外向型,而有的孩子天生羞澀慢熱,偏內向型。

因此,在培養社交能力時,家長不要強迫內向的孩子一定要變得外向,這樣只會事與願違。過度強迫和埋怨,倒不如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然後耐心指引。

那父母該如何去做呢?

正所謂,言傳不如身教,家長平日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蒙臺梭利曾經提出了「兒童吸收性心智」的理論,簡而言之,就是孩子在幼兒時期是沒有分辨信息和事物好壞的能力,兒童會將所有外部感官接受到的信息,整合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即使這些信息是錯誤的、不健康的。

因此,父母健康的言傳身教,會讓兒童的認知體系更加健康和完善。

比如,碰到鄰居時,友善地打招呼問好;家中有客人時,熱情地招待朋友,這些舉動在無形中會給孩子樹立了交友的榜樣。

但是,生活中父母的身教有時並不全面,繪本則是另外一個不錯的選擇。

繪本通過卡通故事生動地為小朋友還原了生活中的細節和問題,並最終給出了合理地解決方法。

因此,選擇一本好的繪本,就相當於為孩子挑選一位好的「老師」。

03. 為孩子選擇友誼主題繪本

當孩子有關於朋友方面的困擾時,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友誼主題的繪本,通過輕鬆幽默的方式來解決孩子心中的疑惑。

法國童書作家阿德裡安·阿爾貝創作的系列叢書《很黏人很黏人的小骷髏》,正是一套適合3-10歲小朋友的友誼主題繪本。

這套書一共有兩冊,分別是《很黏人很黏人的小骷髏:神秘的詛咒》和《很黏人很黏人的小骷髏:生日大冒險》。

主人公是小公牛莫裡諾和小骷髏克洛德,故事講述了他們從初相識到成為知己的冒險經歷。

書中的人物設定非常有趣,每個人物的表情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故事情節豐富,扣人心弦,讓孩子一讀起來就停不下來。

這套書的故事情節一直緊扣友誼主題,不僅貼近兒童的日常生活,其中還暗藏了許多實用的社交技巧,例如初次見面時要主動打招呼交朋友;如果出現不同意見時,該如何友好地溝通達成共識;出現誤會時,該如何向朋友解釋;遇到困難時,要相互協作幫忙等。

既可以讓孩子在享受閱讀的同時,也能培養社交能力,學會如何交朋友,如何與朋友相處等實際問題。

這套書在法國一經面世,就受到了家長的好評,同時還獲得了2019年法國女巫兒童文學獎的提名,這是一項設立於1986年的法國年度圖書獎項,由兩大專業協會童書書店聯盟和法國圖書館員協會評選,安東尼·布朗和J.K.羅琳都曾獲得此獎。

現在,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很黏人很黏人的小骷髏》正版書籍全面上線,如果你的孩子也在為社交而苦惱,這本適合3-10歲孩子的友誼主題繪本正適合你。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社交能力?教你6個技巧
    社交能力是學齡前兒童在未來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所以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與其他人和睦相處。因此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是父母莫大的責任,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我們來看一看。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民主、平等地對待孩子,儘可能做孩子的朋友,培養孩子愛說話、敢說話的性格。家庭大小事儘可能讓孩子參與討論,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應多聽聽孩子的意見。這樣有利於孩子樹立自信心。大膽地與人交往,品嘗與人和諧交往帶來的種種樂趣。
  • 想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可從3個方面著手,成長快人一步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在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的社交能力,但又不知道孩子害怕社交的行為是否正常。很多小孩在公共場合不敢發言,在同齡人中顯得孤僻,不敢相信他人,只是一味地依賴自己的父母,其實小孩的這些表現已經在提醒家長們行動了。
  • 想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可從這4個方面入手,成長快人一步
    在家是霸王,出門慫身後,話都不敢說?孩子害怕社交正常嗎?在同齡人中顯得孤僻,不敢相信他人,過度依賴父母……小孩的這些表現可能就是社交恐懼症。01曾經社交受挫留下陰影孩子害怕社交可能是因為曾經有過社交,但是卻失敗得很慘重的經歷。比如說當孩子第一次主動願意去與他人交朋友,卻被他人恥笑或打擊時。此時父母又不在身邊,沒有及時制止孩子之間的行為,那麼這時孩子心裡可能會種下社交陰影,讓孩子不敢再去和他人交朋友。
  • 孩子社交能力弱?高情商的家長如何「對症下藥」
    那麼,孩子不懂社交的原因究竟是為什麼?家長們又該如何鍛鍊孩子社交能力呢?,不知道該怎麼融入到群體當中。如果TA發現自己的爸爸媽媽在社交的時候也是害羞內向,孩子自然也不敢去和同齡的小夥伴交流。當孩子想要交朋友的時候,家長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去打招呼。
  • 孩子不會「交朋友」怎麼辦?不必焦慮,三招教你成為社交達人
    對於孩子來說,友情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情感交流。然而有些孩子卻不會交朋友,很難融入到同伴之中。此時需要家長給予重視,有意識性的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幫助孩子結交脾氣相投的好友。和比較熟悉的親人還算活潑,但是面對陌生人往往會非常羞澀,不敢和別人打招呼,更不敢一起玩耍。上個周末是小玲的生日,小玲媽媽精心準備了禮物和晚宴,想要邀請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到家中一起慶祝。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小玲卻說自己在幼兒園沒有朋友,無法邀請大家。
  • 培養學齡前兒童社交情商,從交朋友的方法開始
    一個人處理各種關係,與他人相處的社交能力,直接影響到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每個父母都渴望養育一個高情商、懂得理解、包容他人的孩子。然而,在養育孩子中,我們發現如何提升孩子社交能力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稍不留意,孩子就與小朋友開啟搶奪玩具大戰;一不留意,孩子就可能把別的小朋友推倒了……值得注意的是,3-6歲是孩子的社交敏感期,是鍛鍊孩子社交能力最好時期,同時,這個時期也是大多數孩子離開家庭,融入小團體——幼兒園的時期,那麼除了事後教育,還有什麼好方法讓孩子系統認知如何結交朋友、與朋友和諧相處嗎?
  • 「媽媽我不敢」,孩子不敢主動交朋友,並非是膽小內向
    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網絡世界,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大量社交,處於集體的喧鬧之中,能夠產生一種滿足和安心感。這也是很多人頻繁社交的原因,能夠找到「自我存在感」。然而很多小孩子,對社交卻有所排斥,甚至不敢主動找小夥伴玩耍。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3~6歲這個階段的人際關係,我們怎麼樣來培養學齡前兒童良好的社交能力?所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認為兒童社交是非常重要的。關於兒童社交在果媽閱讀的主題閱讀(查看)當中也有詳細的解釋,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精讀了兒童社交的4本書《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商》、《朋友還是敵人》、《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以及《媽媽,他們欺負我》幫孩子解決社交難題。
  • 孩子老被欺負!如何提高孩子社交能力?解決孩子社交難題?
    例如:結交朋友。社交能力是一種生存本能,人類群居的生活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要與人交流。社交力,是我們能否獲得幸福生活的一個核心要素。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良好的社交經歷,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元素。在兒童的發展專業理論中,社交發展的重要性,排在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之前。
  • 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這些小技巧,爸媽要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導讀: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這些小技巧,爸媽要實踐於日常生活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這些小技巧,爸媽要實踐於日常生活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不敢交朋友,對他說「去找小朋友玩」沒用,要教孩子轉換視角
    看到這一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媽媽說,我家孩子也是這樣,讓她找小朋友玩,她不去,膽小,不合群。有的媽媽說,我越讓孩子主動找小朋友,她越往後使勁,乾脆就讓她自己玩吧。這樣的評價和應對方式太多武斷和消極。父母應該深入分析下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孩子為什麼不敢交朋友?
  • 孩子不敢交朋友,對他說「去找小朋友玩」沒用,破冰在於轉換視角
    如果父母過度保護孩子,擔心孩子與小朋友玩耍中出現打鬧等,也會增加孩子在社交過程中的恐懼和害怕心理。當孩子不敢交朋友,不能主動融入遊戲的時候,家長對孩子說「去吧去玩吧」往往是沒有用的,這句話對孩子來說並沒不是有效的社交技巧,而且也沒有解決他們心理的擔憂。家長僅僅給予這種語言上的鼓勵是不夠的,還要給孩子社交技巧和心理上的幫助和支持。
  • 孩子剛入園不適應,比起培養獨立,社交能力的培養更需家長重視
    孩子剛上幼兒園,家長會比較關注哪些問題呢?孩子哭不哭鬧,吃沒吃飽,睡不睡覺。這三樣,能夠排在「關注榜」前三名。但是,還有一樣是家長該關注,卻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這項能力,對於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從這3個方面來培養
    、沒有朋友等。那麼,如何讓孩子愉快地與人相處,成為人見人愛的孩子呢?這就需要從孩子的社交能力談起。對孩子而言,所謂的社交能力是指孩子與他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些情況:有的孩子即使心裡渴望社交,但卻膽小不敢主動交朋友;而有的孩子則相反,在和其他夥伴玩耍的時候往往霸道蠻橫,不懂尊重。
  • 怎樣提升孩子社交能力?家長學會3招,讓寶寶輕鬆擁有好人緣
    對於孩子來說,交朋友能夠幫助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鍛鍊他們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因此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交朋友問題,怕孩子因為膽小、社交商低等原因交不到朋友。第一:孩子為什麼不敢交朋友?在帶著寶貝到公共場合玩的時候,看到別的孩子總能夠大方的跟小夥伴打招呼、玩耍,而自己的寶貝卻習慣性地退縮到自己的身後,不敢加入其他小朋友的團體進行一起玩耍,這會讓許多家長心裡都感到不是滋味。但孩子不敢交朋友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與家長的教育有密切關係1,父母的過度保護父母在兒童的幼兒時期,往往會對孩子傾注更多的關注。
  • 孩子有社交問題?父母不妨這樣做!讓孩子快速提高社交能力
    在電視劇第一集,當班主任想和朱朝陽的媽媽聊一下孩子的社交能力問題的時候,朱朝陽媽媽立即回應:「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時,真可謂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父母過於溺愛孩子,容易造成孩子傲慢、目中無人、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等特點。導致孩子自尊心強,不喜歡交朋友。
  • 《交朋友的方法》:簡單三步,輕鬆系統培養學齡前兒童社交情商
    一個人處理各種關係,與他人相處的社交能力,直接影響到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每個父母都渴望養育一個高情商、懂得理解、包容他人的孩子。然而,在養育孩子中,我們發現如何提升孩子社交能力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稍不留意,孩子就與小朋友開啟搶奪玩具大戰;一不留意,孩子就可能把別的小朋友推倒了……值得注意的是,3-6歲是孩子的社交敏感期,是鍛鍊孩子社交能力最好時期,同時,這個時期也是大多數孩子離開家庭,融入小團體——幼兒園的時期,那麼除了事後教育,還有什麼好方法讓孩子系統認知如何結交朋友、與朋友和諧相處嗎?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做好3個方面,社交小達人輕鬆上線
    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朋友,然後一起去玩鬧和成長。社交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善於社交的話,孩子不僅性格開朗,而且生活也會多姿多彩。可是社交能力欠缺的話,孩子的性格明顯有些落寞,生活也相對單調。悅悅的動手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好,唯獨社交能力有些薄弱。
  • 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父母做好這5點,提升娃的社交能力
    ②人際交往能力差有的孩子性格沒啥問題,但是人際交往能力差。比如不會說話,一出口就得罪人,和小夥伴交流困難。如果嘗試多幾次交流都不順利的話,孩子交朋友的積極性也會變低,容易變得不合群。這是一個好辦法,父母常帶孩子去社交,可以提升他們的社交能力。等進入幼兒園以後,孩子就不會對社交感到無所適從。
  • 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
    導讀: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