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敢交朋友,對他說「去找小朋友玩」沒用,破冰在於轉換視角

2020-09-15 有遊有謀育兒

昨天晚上,帶孩子在廣場上玩,聽到旁邊不遠處一個媽媽說:「你自己去找小朋友玩,想玩就自己去找,怕什麼。」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一動不動的站著媽媽身邊,扭捏著拉著媽媽的裙子,媽媽用手輕推著女兒說:「沒事,去,去一起玩吧。」女兒被媽媽這麼一推,更往媽媽身上靠了。旁邊的奶奶看了說:「這孩子太膽小了,和小朋友玩有什麼害怕的。」

看到這一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媽媽說,我家孩子也是這樣,讓她找小朋友玩,她不去,膽小,不合群。有的媽媽說,我越讓孩子主動找小朋友,她越往後使勁,乾脆就讓她自己玩吧。

這樣的評價和應對方式太多武斷和消極。父母應該深入分析下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

孩子為什麼不敢交朋友?

首先是孩子缺少主動融入社交團體的意識和能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少社交環境的刺激,孩子的社交方面的鍛鍊也會少。如果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家人平時帶孩子外出的機會少,那麼孩子的社交環境就會過於簡單,孩子的社交能力得不到鍛鍊,遇到社交場合就難以融入或者不會融入。

其次是不知道怎麼做

孩子雖然內心想參與小朋友的遊戲,或者想和某個小朋友玩,但是她在行動上不知道怎麼做,或者缺少社交技巧,不會主動表現自己。

第三是害怕被拒絕

孩子缺少自信,害怕被拒絕,產生畏難情緒,或者曾經被拒絕過不想再次被小朋友拒絕。如果父母過度保護孩子,擔心孩子與小朋友玩耍中出現打鬧等,也會增加孩子在社交過程中的恐懼和害怕心理。

當孩子不敢交朋友,不能主動融入遊戲的時候,家長對孩子說「去吧去玩吧」往往是沒有用的,這句話對孩子來說並沒不是有效的社交技巧,而且也沒有解決他們心理的擔憂。家長僅僅給予這種語言上的鼓勵是不夠的,還要給孩子社交技巧和心理上的幫助和支持。

如何加入遊戲交到朋友?

很多家長會教自己的孩子去詢問小朋友:你好,我能和你一起玩麼?家長覺得這是孩子加入遊戲的第一步,但是這句話並不能讓孩子快速交到朋友或者加入遊戲。如果是成人之間的話,這種禮貌的詢問會讓對方注意到,而且會給予及時的反饋。但是父母要知道,孩子的社交方式和成年人的不一樣。

讓孩子僅僅是介紹自己、詢問能不能一起玩,並不是有效的加入遊戲或者交朋友的破冰方法。因為有時候對方會忽略,不搭理,這樣會讓孩子很容易產生失落的情緒,而不願意再次主動嘗試加入遊戲。

而且父母要理解,對方不搭理並不是出於惡意,只是因為那些孩子也缺乏社交技巧。如果父母細心觀察,會發現孩子們很少彼此介紹自己的,很多時候就一起玩起來了。

加入遊戲交朋友的關鍵是教孩子轉換視角

兒童社交專家麥可.湯普森博士給出「加入遊戲」的建議是:

第一步:觀察一下對方在做什麼,給予積極的關注和讚美

第二步:想想別人需要什麼,提供幫助

這其實是教會孩子轉換視角。當孩子們想加入遊戲的時候,想的都是我能得到什麼,而不是我能提供什麼,因為多數孩子都沒有脫離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所以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轉換視角,積累加入遊戲的技巧和正面體驗。

比如,如果孩子想和大姐姐一起玩積木遊戲。這時候該怎麼做麼?父母可以這樣給孩子示範:主動問女孩們是不是在玩搭城堡的遊戲?或者稱讚她們搭的不錯,或者提出建議等。這時候女孩們會因為有人關注到自己的作品和遊戲而打開話匣子,家長可以趁機提出城堡還需要增加的部分,然後提議讓自己的孩子去做這個,這樣就會很自然的讓孩子加入遊戲中,對方也很快接受。

家長在孩子面前多示範幾次,孩子就學會這種社交方式,有這樣的思維,很快就能加入遊戲,交到朋友。

女兒小時候,我就這樣示範了幾次,她就學會了。有一次看到大姐姐用樹枝挖土過家家,女兒拿出自己的小鏟子說,我有鏟子,可以幫你們挖深點,這樣她們就自然的一起玩起來了。

角色扮演多加練習,形成自動反應

社交技巧需要多次學習才能應對不同的場景,角色扮演遊戲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父母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模擬如何加入遊戲的場景。多次演練後,孩子遇到相似的場景就很容易想到加入遊戲的方法。

多提供社交機會,建立孩子的社交自信

提供社交機會,帶孩子積累社交經驗,建立自信讓孩子具有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的底氣。

父母要多帶孩子走出室外參與活動,去人多的地方,創造和小朋友見面溝通的環境,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鍛鍊社交能力。

同時父母要記得要給予孩子鼓勵和心理支持,不要說孩子膽小害羞等話。

在社交過程中,父母要多鼓勵孩子,不要因為孩子不主動,不敢等就說孩子膽小害羞等。這樣會加劇孩子社交過程中的不自信,不利於社交能力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敢交朋友,對他說「去找小朋友玩」沒用,要教孩子轉換視角
    昨天晚上,帶孩子在廣場上玩,聽到旁邊不遠處一個媽媽說:「你自己去找小朋友玩,想玩就自己去找,怕什麼。」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一動不動地站著媽媽身邊,扭捏著拉著媽媽的裙子,媽媽用手輕推著女兒說:「沒事,去,去一起玩吧。」女兒被媽媽這麼一推,更往媽媽身上靠了。旁邊的奶奶看了說:「這孩子太膽小了,和小朋友玩有什麼害怕的。」
  • 「去吧,去找小朋友玩」,對不敢交朋友的孩子,這是最沒用的一句話
    在這裡可以看到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小朋友。 有時看著他們在一起玩我會感嘆,社交這種能力,有一部分真是天生的。 有一些孩子吧,家長也沒怎麼引導,但他們天生就是能夠如魚得水的跟所有孩子打成一片。 但對有些孩子來說,要加入其他孩子的遊戲,卻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
    偶爾聊到各自家寶貝的開朗活潑程度,寶媽群裡便炸開了鍋,很多寶媽抱怨孩子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合群,太孤僻了......其實這並不能說明孩子孤僻症,今天親貝網小編就和大家說說這個事情的始末。進入童年期的孩子,內心中社交需求開始增加,但還不會具體交朋友的方法。這就容易產生一個矛盾,有時候父母的目的性太強,太想解決孩子不交朋友的問題,表現得過於強勢,這不僅沒有幫到孩子,還會給孩子很多壓力。孩子出現問題後,父母只想解決問題,沒有仔細詢問事情的原因,沒有接納孩子的感受。這會導致孩子手足無措,抗拒融入集體。
  • 當孩子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他會比較寡言內向,而他的內心也比較自卑,他害怕小朋友發現他的短處而嘲笑他,使他受傷害。所以他才不願意主動交朋友。而其他小朋友都比較活潑外向,所以,一般小朋友都不會和他相處。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個孤僻的小朋友實在太無聊了。所以,小朋友也會自動遠離他。
  • 幫助孩子交朋友?國際幼兒園的破冰遊戲可以做起來
    比如發現孩子對老師有畏懼心理,也或者還沒有找到一個交友的方法,看著孩子在學校裡形單影隻的,心裡也頗焦慮。對這個問題,我先說下我家孩子學校的狀況,因為是按照美國學校的制度,他們每學年都換班級和老師,所以孩子們好不容易結交的好朋友,第二年就不在一個班級了。
  • 孩子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該怎麼鼓勵她去交朋友
    ,有的小朋友卻害羞內斂,連交朋友都成了問題,甚至會導致社恐的那個傾向,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 再成如果孩子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不知道怎麼交朋友,那麼你可以鼓勵孩子去跟比較活潑的小朋友交朋友,
  • 《交朋友的方法》:你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了孩子交朋友的態度
    朋友可以一起分享玩具,一起拿汽車比賽,一起玩遙控汽車,一起做遊戲玩皮球,那怎麼跟小朋友相處認識更多的朋友,怎麼可以有更多的朋友一起玩呢,我們看繪本看看別人是怎麼交朋友的好不好?樓下花園有好多不同的小朋友啊,哇,各種各樣的小朋友。他們有的非常有禮貌,有的喜歡做第一名,有的不愛講衛生的小朋友,也有愛生氣的小朋友,經常喜歡說我生氣了和哼的小朋友,就是這樣子呢。
  •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很孤僻,如何幫小朋友在幼兒園交朋友?
    孩子在嬰兒期就會有社交的願望,2歲以後與小夥伴一起玩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即便孩子可能會害羞、抗拒或不知所措,但交友的渴望和需求是非常敏感的。而幼兒園,正是孩子的一個小小社交場所,是孩子萌發並且延伸友誼的環境。幫助孩子交朋友,建議家長這樣做!
  • 內向型的孩子真的不善於交朋友嗎?
    1前兩天在我的課上,有一個家長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家的小朋友比較害羞,是個內向的孩子,這樣的性格以後上了學會不會不招小朋友喜歡,交不到朋友?3那如何幫助內向型的小朋友開展自己的社交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不要讓小朋友覺得自己的內向是一個不好的特質。
  • 當其他孩子說:「我不喜歡和你玩」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辦?
    看著孩子在身邊慢慢長大是一種幸福。但是教育孩子在社會中學會獨立,融入社會,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離不開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最近孩子到了社交階段,看到一群小朋友就忍不住走過去,眼巴巴的看著他們,不知道如何打招呼,也不知道怎麼融入,只好默默的站在旁邊眼饞的看其他小朋友玩耍。當媽的看著不忍心,我走過去想幫助孩子,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 「媽媽我不敢」,孩子不敢主動交朋友,並非是膽小內向
    表外甥在一旁略顯孤單,我便鼓勵他說:「去和他們一起玩吧!看他們玩得多開心呀!」表外甥卻低下頭,面露緊張之色,輕聲說道:「我……我不敢去!我不認識他們。」表姐拍了一下孩子,「你怎麼這麼膽小呀!真是沒出息!他們又不會把你吃了!」
  • 《交朋友的方法》:「孩子不是內向,只是還沒學會如何交友」
    馬上又要過春節了,家長們少不了帶著孩子去走親訪友,和別人打交道。有的孩子,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有的孩子,則扭扭捏捏,害羞膽小。也許你會說,我的孩子性格就是內向呀,跟同齡小朋友玩不到一起,自己也不會引導,怎麼辦?
  • 孩子想要朋友,卻不敢主動交朋友,父母該如何培養兒童社交能力?
    最近,看著動畫片裡小豬佩奇和小羊蘇西兩個好朋友總是在一起玩,糯寶總會不自覺地投去羨慕的目光,她還經常會說,「媽媽,我想要朋友」。因為,生日晚,糯寶明年才能上幼兒園,所以,她媽媽總會告訴她:「明年等你上幼兒園了,就能交到朋友了,如果等不及,你可以下樓去玩的時候先認識一些小區裡的好朋友。」
  • 孩子不合群:小朋友不和你玩,媽媽和你玩,這樣的媽太坑娃
    兒童心理學家哈塔布曾說:「預測一個孩子成年後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現在的學習成績,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課堂紀律媽媽和孩子玩,無法取代孩子和孩子玩在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中,徐敬凱是一個不合群的小朋友。他非常想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加入到小朋友中。通常這種狀況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站在邊上觀察,無法做出加入其中的舉動。
  • 怎樣交朋友? 父母和孩子這樣說
    有時候為了和孩子交流,做家長的特意營造了一個較好的聊天環境,但不知不覺又變成了說教,給他講如何交朋友,應該交什麼樣的朋友,但往往說不了幾句,孩子已經不耐煩,覺得對他不信任,對他的朋友不滿意,或者幹涉他的自由,常常是以不愉快結束對話。
  • 孩子不敢去小朋友家怎麼辦
    孩子一般都樂於交往,但有些孩子則表現得膽怯,不敢到別的小朋友家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雖然想去別的小朋友家玩,由於膽小,所以不敢去。可以讓孩子主動跟熟人問好,逐漸地熟悉周圍環境;也可以採取先邀請別的孩子來家玩,引導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動,幾次活動後孩子就能大大方方地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了。  2、 培養孩子在交往技能。家長不要過分地保護孩子,要鼓勵孩子積極地參與同伴的活動。
  • TA是「壞」孩子,你別跟TA玩!孩子交朋友,家長要幹涉嗎?
    朋友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夥伴,但對於孩子交朋友,家長們是既開心又擔心,開心的是孩子交到朋友了,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擔心的是孩子被一些習慣不好的朋友帶壞了。所以是否幹涉孩子交友就成了家長的難題。這不,有位4歲孩子的媽媽就在「家長信箱」留言:孩子最近在小區裡和一個5歲的孩子成為了好朋友,有時候這個孩子也會來家裡玩。
  • 「小朋友打我」,教孩子「打架」這事,咱們該提上日程了!
    因為,昨天在小區溜達時,一位孩子的媽媽,特別擔憂地跟我說:「我家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一下,雖說打得不重,他也不敢還手,但總這樣也不行啊。」確實如此,打架看似小問題,卻影響孩子性格成長,家長不願孩子當狼,也不忍心孩子當羊,失去自我保護能力。有一次孩兒爸從幼兒園接六六回來,跟我說孩子被一個小朋友打了,故意抓了她的臉。
  • 有多少父母錯誤的認為:孩子交朋友是一種本能,不用教
    當孩子歇班放假時,父母天天逼著孩子上各種培訓班,學各種文化知識,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考個名校,將來才有可能找個好工作。而顯然,交朋友跟朋友玩耍是與這個目標對立的。你要是多玩耍,必然就沒有時間學習。所以,當父母重視學習時,就本能的排斥孩子交朋友。不僅不支持,甚至還會覺得玩是玩物喪志,阻止孩子跟朋友玩耍。你說父母都不支持,父母還能支持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
  • 正面管教親子答疑:孩子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怎麼辦?
    萌媽問:孩子快3周歲,出去玩總是喜歡一個人自己玩,或者站著看其他小朋友玩,就是不願意加入。看著其他小朋友牽著手跑來跑去,有說有笑,我很想讓孩子融入其中。幾次嘗試讓孩子加入小朋友的圈子裡,可孩子直說不要不要,我著急地對孩子說:「如果你不和小朋友們玩,就會沒有朋友的。」,然後孩子就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