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孩子在身邊慢慢長大是一種幸福。但是教育孩子在社會中學會獨立,融入社會,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離不開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
最近孩子到了社交階段,看到一群小朋友就忍不住走過去,眼巴巴的看著他們,不知道如何打招呼,也不知道怎麼融入,只好默默的站在旁邊眼饞的看其他小朋友玩耍。
當媽的看著不忍心,我走過去想幫助孩子,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孩子湊近兩步,怯怯的按照我教的問了一句,沒想到一個調皮的孩子隨即回覆:「 我們不想和你玩。」 孩子立馬一副委屈的樣子跑到我懷抱裡。
看著孩子又困惑又委屈的表情,我內心也十分著急。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社交階段,學會交朋友,喜歡交朋友,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呢?
自己教給孩子的方法已經讓孩子受挫,我也不敢再隨意發揮,只好求助於書本。《交朋友的方法》這本書正好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
該繪本是為3-6歲學齡前兒童量身打造的交友指南!在孩子的社交階段,這本書堪稱一本低幼教材,將孩子們交朋友遇到的問題以及家長們頭疼的問題都做了解答。這本書的作者高井喜和畢業於藝術設計專業,他的作品因為栩栩如生的動漫形象得到眾人的喜愛,並多次入選博洛尼亞國際原創繪本展。
小孩子不會交朋友,主要有這幾點阻礙:一是不知道交朋友的邏輯是什麼,如何認識新朋友,如何維護友誼;第二是不知道選擇什麼樣的小夥伴做朋友。畢竟遇到一些調皮搗蛋的小孩,娃不僅體會不到交朋友的樂趣,很可能還會受到欺負;第三,小孩子心理比較敏感,害怕被其他小朋友拒絕,更害怕被決絕後再也交不到朋友。
這本繪本正好完美、有效的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
這本書裡採用流程圖的方式清晰簡潔的介紹了整個交朋友的流程:
圖中包括如何認識新的小朋友,如果被朋友拒絕了應該怎麼辦,如果和朋友有了衝突和分歧怎麼辦。因為孩子每次面對的情況都不一樣,面對這樣的問題,父母通常只能給出長篇大論的解釋。這些解釋雖然很全面,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枯燥難懂,也沒有實際的指導意義。這個交朋友的流程給了孩子很清晰的答案:「被拒絕了沒關係的,等一會兒再問一遍試試!」
孩子的思維還比較簡單,暫時拒絕某個孩子的善意請求,並不是因為討厭他,很可能是因為自身心情不好,或者自己已經有了玩伴還不想和新朋友玩。等一會再試試,也許結果就大不一樣。
認識朋友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學會如何和朋友相處,孩子對友誼的理解還不夠深刻。我家娃經常會因為其他孩子有新玩具而拋棄一起玩的好朋友。這本書中很全面的羅列了需要和朋友說「謝謝」和「對不起」的場景,想要長久維護友誼,就要遵守相處規則。
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尤其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離開家長們的呵護,朋友越多就意味著能有更多的依靠,少受點委屈,也不用擔心被大孩子欺負。
但是交朋友也要看質量,孩子不懂擇友標準就很可能跟著其他小朋友養成壞習慣。
有段時間,我家女兒喜歡跟著一個比她大半年的小男孩玩,那個小男孩比較調皮,我家娃很快就學會了朝別人吐口水的壞習慣,吐完口水,還一臉嫌棄的喊著:「臭臭臭。」 為了改掉這個壞習慣,我讓女兒遠離了那個小男孩,幫她結識了另一個比較安靜禮貌的小朋友,女兒的壞習慣也很快改正了。
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很強,最開始他們會模仿家長的行為,上學之後,更喜歡模仿自己身邊的小夥伴。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何讓孩子交上有正面影響的好朋友,也是每個當媽的心頭憂。正好這本繪本對這個問題也做了解答。
《交朋友的方法》這本書裡給出了兩個重要的步驟:首先我們必須先認識自己;其次我們要嘗試認識別人。
對於孩子來說,認識自己就要從各種具體的事物入手。繪本中羅列了這幾項:你喜歡什麼顏色?你喜歡吃什麼東西?你將來想要從事什麼職業?你喜歡哪些小動物?你擅長做什麼,不擅長做什麼?你喜歡聽哪些繪本故事?你喜歡做什麼運動?
這些問題可以讓孩子對自己有基本的認知,促進自我思考。想要認識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就要先從相同點入手。
另外繪本中特別強調了這一句: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自己! 每個人的愛好都是不同的,沒有高低之分,這句話不僅能讓孩子提高自信,也提醒家長們不要對孩子的喜惡進行幹預。
繪本中栩栩如生的畫了各種小朋友的形象:有熱情友善的、熱心體貼的、寬容大度的。當然也有愛調皮的、愛生氣的、不講衛生的、不懂禮貌的小朋友。孩子聽我講完這一頁繪本,立馬心領神會的說:「 上次圈圈奪我的玩具是因為他不懂禮貌。」 她明白了一個道理:當偶然和其他小朋友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時,她也許並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因為遇到了性格不好的小朋友。讓孩子學會辨別人和人之間的不同,他們才能在交朋友時主動進行選擇。
社交能力是孩子重要的情商體現。《交朋友的方法》這本書正好可以幫助孩子學會交朋友,學會選擇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