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敢」,孩子不敢主動交朋友,並非是膽小內向

2020-12-22 家有三寶育兒經

全文共1350字:閱讀約3分鐘

和女兒剛回到家中,表姐便約我去廣場玩耍,欣賞大媽們的「廣場舞」。休息片刻之後,我帶著女兒前往廣場。她正巧遇到了幾個同學,便主動加入玩耍之中。表外甥在一旁略顯孤單,我便鼓勵他說:「去和他們一起玩吧!看他們玩得多開心呀!」

表外甥卻低下頭,面露緊張之色,輕聲說道:「我……我不敢去!我不認識他們。」表姐拍了一下孩子,「你怎麼這麼膽小呀!真是沒出息!他們又不會把你吃了!」

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網絡世界,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大量社交,處於集體的喧鬧之中,能夠產生一種滿足和安心感。這也是很多人頻繁社交的原因,能夠找到「自我存在感」。然而很多小孩子,對社交卻有所排斥,甚至不敢主動找小夥伴玩耍。

如果說成年人社交是為了消遣時間,或是出於某種利益往來;那麼小孩子社交玩耍,完全是發自內心的快樂。對於不敢主動交朋友的孩子,有些家長都會為其貼上「膽小內向」的標籤。其實排除性格因素,還有其他主觀因素會導致他們排斥社交。

孩子不敢參與社交的原因。

並非所有不喜歡加入玩耍的孩子,都是內向膽小的性格,可能還會有這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缺乏社交經驗,不知如何參與社交之中。有些孩子平時喜歡宅在家中,或是被父母控制社交,缺少社交經驗。看到小夥伴追逐打鬧時,他們也希望能參與其中,只是無法說出「專業」的開場白,擔心被對方拒絕。

如果父母沒有在身邊,他們也不敢貿然行動,只能保持「矜持」。甚至對小夥伴的娛樂邀請都會顯得緊張不安,不知道如何回答。

另一方面是過於「重視」自己的缺點。

文學家伊索曾說:掩飾一個缺點,結果會暴露另一個缺點。

有些孩子會有身體或是心理缺陷,對自己的缺點過於「重視」,會產生自卑情緒。尤其是身體有部分缺點的孩子,想要極力掩飾的缺陷,卻又無能為力。他們擔心加入社交玩耍之後,會成為小夥伴關注的焦點。即便父母多次鼓勵,他們始終無法走出心理的局限,總是會認為自己「身份特殊」,會被小夥伴拒絕。

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積極參與社交呢?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小孩子也不例外。如果無法清楚客觀地認識自己,過多關注缺點,導致優點被忽視,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情緒。我們要鼓勵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發現身上的優點,適當淡化對缺點的認知。了解自身的優點之後,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得以提高,遇到玩耍的小夥伴,也會嘗試加入其中。

第二個方法:教會他們社交方式。

劇作家莫裡哀曾說:我們的心智需要鬆弛,倘若不進行一些娛樂活動,精神就會垮掉。

孩子不敢主動加入玩耍,除了需要父母的鼓勵,基礎教學也不可或缺。家長要教會他們簡單的社交禮儀、經驗,以及各種禮貌用語。像是「我可以加入嗎」、「謝謝你」、「你真厲害」,懂得了社交開場白,孩子便會懂得如何加入社交玩耍之中。

平時也可以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像是廣場、公園、遊樂場等地,讓他們感受社交的氛圍。頻繁如此,孩子會產生社交的衝動,在幼兒園也能夠融入到小夥伴的玩耍之中。

寄語:精神世界的「群居生活」,不僅可以排除內心的孤單,也能夠在社交中學習各種知識,甚至可以發現愛情和成功的機遇。家長要教會孩子社交的經驗,今後步入社會,他們也能廣交好友,成為社交達人。你家寶貝喜歡主動和小夥伴玩耍嗎?你會如何鼓勵他們呢?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敢交朋友,對他說「去找小朋友玩」沒用,要教孩子轉換視角
    昨天晚上,帶孩子在廣場上玩,聽到旁邊不遠處一個媽媽說:「你自己去找小朋友玩,想玩就自己去找,怕什麼。」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一動不動地站著媽媽身邊,扭捏著拉著媽媽的裙子,媽媽用手輕推著女兒說:「沒事,去,去一起玩吧。」女兒被媽媽這麼一推,更往媽媽身上靠了。旁邊的奶奶看了說:「這孩子太膽小了,和小朋友玩有什麼害怕的。」
  • 孩子不敢交朋友,對他說「去找小朋友玩」沒用,破冰在於轉換視角
    昨天晚上,帶孩子在廣場上玩,聽到旁邊不遠處一個媽媽說:「你自己去找小朋友玩,想玩就自己去找,怕什麼。」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一動不動的站著媽媽身邊,扭捏著拉著媽媽的裙子,媽媽用手輕推著女兒說:「沒事,去,去一起玩吧。」女兒被媽媽這麼一推,更往媽媽身上靠了。
  • 孩子想要朋友,卻不敢主動交朋友,父母該如何培養兒童社交能力?
    最近,看著動畫片裡小豬佩奇和小羊蘇西兩個好朋友總是在一起玩,糯寶總會不自覺地投去羨慕的目光,她還經常會說,「媽媽,我想要朋友」。因為,生日晚,糯寶明年才能上幼兒園,所以,她媽媽總會告訴她:「明年等你上幼兒園了,就能交到朋友了,如果等不及,你可以下樓去玩的時候先認識一些小區裡的好朋友。」
  • 膽小內向的孩子怎麼辦?爸媽做到以下這幾點,孩子變得開朗又活潑
    寶寶挨著她坐在沙發上,一動也不敢動,朋友的孩子叫他去玩,他藏在自己的身後,也不敢去。所以王女士覺得很尷尬,也很著急。這樣的孩子以後上幼兒園、長大了走向社會可怎麼辦呢?於是我問了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以及平常誰帶孩子多一點?
  • 「去吧,去找小朋友玩」,對不敢交朋友的孩子,這是最沒用的一句話
    有一些孩子吧,家長也沒怎麼引導,但他們天生就是能夠如魚得水的跟所有孩子打成一片。 但對有些孩子來說,要加入其他孩子的遊戲,卻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像我家孩子,她就曾經「不敢」去找朋友玩。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幾件事!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幾件事!孩子膽小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幾件事!哎呀我們家孩子膽子太小了怎麼辦啊?是啊,看見陌生人一句話不敢說。在遊樂園人家都爬上爬下打成一片,他不敢說話就一個人玩海洋球,怪心疼的……這是在媽媽群裡最常聽到的「吐槽」。不排除有些寶寶天不怕地不怕,但更多的是害羞、靦腆、膽小的寶寶們。孩子膽小內向,為什麼?內向和膽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千萬不能混淆。
  • 「媽媽,我不敢,」孩子為什麼總說「我不行」?
    可是默默仍然低著頭,說:「可是我不敢啊!」其實早在默默上小學之前,媽媽就提議讓她學騎車,她當時因為害怕,不想學。媽媽覺得女孩不會騎車沒什麼影響,就沒有再提出這個建議。「我不行/我不敢」?在不同的情況下,孩子說「我不行/不敢」的原因各不相同:1、不敢做沒做過的事:孩子小的時候,通常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明確的判斷,不管什麼事都好奇,
  • 孩子害羞、不敢說話?除了擔心,我們還可以這樣做
    孩子害羞、膽子小不喜歡和人打招呼也很少跟其他同伴玩見到陌生人就躲在爸爸媽媽後邊外人面前不敢表達也不敢在公開場合才藝表演……很多家長擔心,自己家孩子害羞、不敢說話,會影響將來的生活和工作。其實,每一種性格,都有優劣勢。
  • 孩子總是膽小內向?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三步走讓娃不再膽小
    文丨櫻桃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小紅是一個非常內向膽小的孩子,和同學們交流的時候一點都不主動。小紅的媽媽發現小紅有這種情況之後非常擔心,生怕長此以往會影響到她以後的社交。
  • 「在我的大吼大叫下,孩子變得膽小內向,怎麼辦?」(有乾貨)
    為人父母,我很抱歉我是川川的媽媽,為人母的第七年,我只覺得很對不起我的孩子。以前,我也是個溫柔好脾氣的人,但自從孩子上了學之後,越發調皮,稍有不合我心意的時候,我就喜歡用大吼大叫來試圖讓孩子聽話,很多時候甚至還會打孩子,這樣的情況已經維持兩年了。
  • 孩子膽小內向,注意力不集中,不自信,怎樣改掉?
    1 家長問:我女兒快6周歲了。1、膽小內向,長這麼大從不叫人跟人打招呼,除了自家人,問她為什麼,回答:不敢。2、沒有自信,平時不管是塗鴉或做事一定要讓我看不然沒法繼續,得到我的肯定才肯罷休。就描述的狀態來看,孩子的內心比較焦慮,很不舒展。可能將來還會有5、6、7、的問題……這已經不是改不改掉壞毛病的事情了。打個比方,孩子的身體從0歲開始長到6歲,你可以親眼看得見,就像種子慢慢發芽、長大。但是孩子內心還有一顆種子,肉眼不可見,很多家長以為它不存在,或者平時也不在乎不在意。
  •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不敢大聲說話怎麼辦?兩個方法讓孩子敢於表達
    穎寶媽媽/文前幾天有一個粉絲朋友留言:我家寶寶快3歲了,膽子特別小,在公共場合都不敢說話?說話聲音特別小。不知道怎麼給陌生的小朋友交流,小朋友搶了玩具也不知道要回來,有時候給別人說話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特別害羞,怎麼辦啊?
  • 孩子犯錯不敢承認?家長「恩威並施」,培養孩子的責任與擔當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免不了犯錯,但能主動承認錯誤的孩子卻很少。孩子之所以不承認錯誤,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不敢承認。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妨嘗試"恩威並施",讓孩子對錯誤負責。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犯錯之後很可能會因為擔心被責罵而隱瞞錯誤,不敢主動承認。2、羞於承認有些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但是他們又不好意思將自己的行為或者犯錯的原因說出來,覺得難以啟齒。由於不好意思,這些孩子也不敢承認錯誤。
  • 孩子犯錯不敢承認?父母「恩威並施」,讓孩子學會對「錯誤」負責
    最後,是小宇的媽媽替小宇向老師道了歉。據小宇媽媽說,小宇以前根本不是這樣的孩子,小的時候孩子不小心打碎了已經不用的杯子都會主動承認錯誤。但是後來因為小宇爸爸每次對小宇主動承認的錯誤嚴厲批評,導致小宇再也不敢隨便承認錯誤,他害怕被自己的爸爸批評。一、孩子犯錯不敢承認,是出於哪些原因?
  • 孩子不敢拒絕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就會勇敢說不
    鄰居家的孩子美美長得白白淨淨,瘦瘦弱弱,有種讓人憐惜的感覺。她媽媽是個律師,快人快語,總是一副女強人的架勢。她媽媽經常抱怨:甜心媽媽,你說怎麼辦,美美在學校就是個受氣包,別的小朋友搶她的東西,她從不說不,從來都是乖乖地給別人,老師反映她不會說不。在家裡,事事聽從父母的,很少有反對意見。
  •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家長可以從這5點入手
    對於孩子膽小,可能很多家長會歸咎於孩子天生的性格問題,其實除了先天的性格內向外,還有幾方面的原因導致孩子膽小、不敢說話、不敢與人交流。有很多家長覺得要幫孩子料理好一切事情,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就可以,平時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
  • 別讓「我不敢」成為孩子的潛臺詞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最怕看到孩子一邊躲,一邊說:「我不敢。」但,真的都是孩子們的問題嗎?孩子在說「我不敢」我們經常會在幼兒園面前看到一邊嚎啕大哭,一邊拼命拽著爸爸媽媽衣角不鬆手的孩子;也會在公園裡見到緊緊握著孩子的手,拽著他不讓他去玩滑梯的家長;我們會在街上看到被要求和家長的熟人打招呼,卻躲在家長背後遲遲不肯開口的孩子;我們還會碰見,在地鐵上炫耀自己晚上躲在門後學狼叫,讓孩子堅信「九點還不睡覺的孩子會被
  • 孩子過於內向,不敢主動交朋友,家長怎麼做才是最重要的
    連朋友都沒幾個都說孩子的個性隨家長,但小金家的孩子卻很反常。小金和丈夫都是那種性格比較開朗外向,善於結交朋友的人,即便已經結婚多年,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兩人還能有說不完的話。但小金的孩子卻很內向,平時就不敢說話,遇到生人就更加膽小了。小金跟老師說起這件事,希望老師能夠多鍛鍊鍛鍊孩子,讓孩子多交幾個朋友。可沒想到後來,老師卻說這個問題還得小金自己來解決。
  • 「媽媽,我不敢」,孩子退縮怎麼辦?家長第一反應很重要
    王女士一遍又一遍的勸說,試圖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可是依然沒有效果,孩子還是不敢嘗試。王女士的愛人在旁邊看著非常火大,覺得一個男孩子怎麼可以如此膽小。不禁訓斥了幾句。沒有想到爸爸的批評,讓兒子更加害怕了,哭著說:「媽媽我不敢。」氣的爸爸恨不能一腳把他踢下泳池。遊泳館的教練在旁邊看到了這一幕,走過來蹲下和孩子進行溝通,帶著小朋友一點一點的嘗試。
  • 孩子交朋友時,我勸你做個「勢利」的媽媽
    作為一個女人我非常理解她的害怕,作為一個媽媽,我也不禁會想,如果自己的孩子遇到這件事,該怎麼辦?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孩子獨自在外,面臨的誘惑和困難,遠比我們想像的多。所以關於孩子交友這件事,家長們不可忽視。並且最好從小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