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2021-02-20 艾右寶貝成長園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幼兒期正處於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時期。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應該以言語教育為手段,以一日生活為途徑,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靈活、隨機地引導幼兒的語言活動。使他們樂意地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他們積累運用語言的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技能,進而使幼兒在品德和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

因為語言環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有時,孩子想表達,而成人往往不願意認真聽,甚至無故打斷孩子之間的談話,這樣做無疑剝奪了孩子交流的權利。因此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支持和引發幼兒表達的願望,為他們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此外,成人應尊重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選擇適宜的談話內容、方式和場合,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引發話題,鼓勵幼兒的每一次表達,並讓孩子通過語言表達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意義、成功和快樂。同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提倡敢說先於正確。當幼兒詞不達意或語句不太完整時,成人不要急於或者刻意加以糾正,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給幼兒以挫折感或壓抑感,從而失去說話的主動性、積極性。所以,鼓勵幼兒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比幼兒說得是否正確更為重要。

興趣是兒童學習的起點,沒有興趣,閱讀就會成為一件苦不堪言的事。首先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在早期閱讀活動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矢地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材料,並擺放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幼兒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自主地進行感知、體驗、探索。例如:在每次閱讀活動前,教師在活動區、圖書角擺放相應的新圖書、新圖片,並向幼兒介紹圖書、圖片的名稱和內容,以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除此以外,我們還根據幼兒聽讀識字教材,利用一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幼兒的日常生活等與閱讀教育相結合,讓幼兒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語言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

其次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父母需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閱讀的互動關係,在幫助孩子閱讀的時候引導他們充分感受閱讀的快樂。開始時可以給孩子講些童話故事,讓他們聽懂;同孩子一起看書,並講解其中內容,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給孩子買些符合其年齡的書籍,但並非一定要買許多的書。比較好的做法是利用節假日等休息時間,多帶孩子去商店轉轉,告訴他們書的種類很多,讀書可以使人變得更聰明,從而激發孩子求知的欲望,使其認識到看書與看電視不一樣。此外,還可以多讓孩子看些圖文並茂的書,以此來開闊他們的眼界,提高其閱讀興趣。

好的語言教育活動也是促進幼兒語言領域能力的發展的重要環節。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選擇幼兒自我認識及日常生活經驗為幼兒語言教育內容

這些來自於幼兒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內容是孩子相當熟悉的,通過老師的合理組織和引導,能讓幼兒在回憶相關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綜合處理有關信息,加以整理組織成較規範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同時又引導兒童對自身及日常司空見慣的現象加以關注、概括和交流。如:小班:「我的家」「扮演爸爸、媽媽」「玩具展覽」。中班:「能幹的手」「有趣的書」。大班:「生活中的數字現象」「錢幣」等。

2、選擇幼兒可以理解的社會信息為語言教育內容

如:「足球隊賽事」「天氣預報」「奧運會」「交通規則」。諸如此類的內容都讓幼兒感到新奇,孩子們極願表達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並常常為此進行熱烈的討論,甚至爭論。這類語言活動不僅使兒童的語言得到發展並使其社會性情感得到完善。

3、選擇幼兒可接受的科技發展信息為語言教育內容

組織幼兒可感受的、可理解的科技發展信息,深入淺出地予以引導,並為幼兒的語言發展及其他發展服務。例如:「電話」「特殊電話號碼」「環保標誌」「橋」「家用電器」「漫遊時代列車」等等,這類語言教育內容有較大的信息量,不僅使幼兒的語言表述、運用的量大大增加,而且對思維的加工、概括十分明顯。兒童的語言和思維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得到整合有效發展 。

在日常生活、遊戲中,對幼兒實際的言語交往能力給予指導,把語言教育貫穿於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這是幼兒語言發展的基本環境。

語言教育不僅僅是語言領域的事。幼兒在健康、自然、社會、藝術等領域的學習中,同樣離不開語言工具。所以,語言教育不僅僅是語言教師的任務,其他領域的教師也應注意對幼兒語言的指導,配合語言領域教師,共同為幼兒語言的良好發展承擔責任。

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配合可以更好的促進幼兒語言領域能力的發展。語言教師指導和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語言環境,使家長了解自己對孩子語言發展的影響,父母與孩子言語交際應注意什麼。

事實證明,只要我們轉變教育觀念,從整體角度來探索語言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注重一日活動中的語言教育,挖掘潛力,適當指導,幼兒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較為迅速的發展。

艾右寶貝成長園開創「高品質日託+國際早教」的全新模式

育兒理念源於美國先進的嬰幼兒發展理念,服務0-3歲寶寶

艾右寶貝成長園託育中心服務內容

1.全天保育服務:解放了父母照顧孩子的時間,可以自由去上班

2.科學育兒課程:解決了父母沒有經驗育兒的煩惱

3.規範化的運營管理:給孩子一個高質量的託育成長空間

一個創造財富的機會,艾樂教育旗下的託育項目「艾右寶貝成長園託育中心」項目加盟正在火熱進行中,歡迎願意從事託育事業的投資人士前來了解詳情~

香港艾樂國際教育集團

廣州艾右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地址:

中國大灣區•廣州市番禺區福華路15號祈福集團中心1502-1505房

電話:

400-139-0088 

相關焦點

  • 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幼兒期正處於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時期。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應該以言語教育為手段,以一日生活為途徑,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靈活、隨機地引導幼兒的語言活動。使他們樂意地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他們積累運用語言的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技能,進而使幼兒在品德和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
  • 淺談如何更好的促進幼兒語言領域能力的發展
    使他們樂意地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他們積累運用語言的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技能,進而使幼兒在品德和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 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領域能力的發展,我認為:第一,應為幼兒創設寬鬆和諧的語言環境,因為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
  • 父母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和智力發展?
    兒童學說話那麼父母該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和智力發展呢?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過程:當兒童學會說話,會說話以後,會說話的內容多少,是否豐富,這些都取決於兒童所處外部環境的影響。一方面包括成人對初學說話兒童的引領和指導,成人與兒童有多少互動,有多少高質量新鮮語言的互動。
  • 如何用故事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
    幼兒的語言能力,包括準確清晰的發音,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彙,正確連貫地口頭表達三個方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感覺到,講故事對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十分重要。故事是幼兒最願意聽的,聽故事和遊戲一樣,是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必不可少的內容。傳統的、民間的動物故事和人物故事等,都可以作為語言活動的內容。教師和幼兒圍坐在一起講故事,讓幼兒去聽、去討論、去講述。
  • 教師語言對幼兒思維促進的影響
    準確規範的語言表達有助於幼兒正確思維的形成。同時,正確的引導有助於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因此,要想很好地引導和教育好這階段的幼兒,需要教師的語言具有一定的技巧,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教師巧用問候語穩定幼兒情緒,更快地融入孩子的世界。要想對孩子們進行引導和教育,老師要走進孩子們的世界,掌握一定的交流和溝通技巧,得到他們的認可才能施展教育,循循善誘。
  • 《世界大百科》如何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1.在故事中促進幼兒社會發展《世界大百科》中利用每個自創故事,教會幼兒一個優秀的品質,增強幼兒的道德感和道德標準在學習和角色扮演中讓幼兒既有模仿又有自己的創造,發展了幼兒恰當的自我意識,擺脫了自我中心。促進了幼兒的同伴交往,提高了幼兒的交往技能。為幼兒提供了學習社會規則進行社會實踐的機會。 2. 在語言中促進幼兒社會發展在社會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語言。
  • 在遊戲中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對幼兒來講,遊戲對幼兒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它能夠調動他們所有的能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我們可以將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融合在各種遊戲當中,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交往、練習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 在幼兒園中如何發展幼兒的語言
    綱要指出「兒童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教育的重要途徑是通過相互滲透的各領域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2)讓幼兒學會傾聽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語言發展的目標: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學會傾聽 ,是與人交流的前提,我們不僅要能夠積極的表達自己,而且也要具備作為一個良好的傾聽者的素質,這種良好習慣的養成在幼兒時期尤為重要。
  • 幼兒語言發展和認知發展的關係(一)
    幼兒語言發展與其認知發展的關係:幼兒語言發展與認知發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如何讓數學遊戲促進幼兒思維發展
    ,發展的速度也不一樣,而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幼兒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如何促使孩子的思維和能力得到較快的發展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能力的發展。思維是人類認識活動的核心之一;思維的產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重大質變.在幼兒的數的教育活動中,有許多數學內容都可以通過遊戲來完成,而此類遊戲能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讓幼兒根據物體的某一特徵(顏色、大小、形狀或者其他的特徵)進行多種角度的分類、排序活動。這些活動均要求幼兒改進思維方式,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觀察、思考,加快思維的反應速度,進而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 淺談體育遊戲對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能力發展的影響
    因此,培養幼兒親社會行為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培養獨立個性,促進自身全面健康地發展。因此,在體育遊戲中為幼兒創設「處於困境中同伴"的背景,以「困境中小貓的故事"、「困境中嬰兒的故事'和「困境中成人的故事"為材料,探索研究和發展幼兒同情心和安慰行為的發展。
  • 如何提高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如何提高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   導讀:教師和家長應以開放的態度與幼兒一起探索和學習,創設有系統的、安全的、層次分明的閱讀環境,有效地開展早期閱讀教育
  • 知識可視化:有效促進幼兒在生活環節中的學習與發展
    中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還給孩子生活的本來面目,給孩子生活原貌,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而《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診視遊戲與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做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幼兒的學習來源於生活,最後還要回歸生活。
  • 如何促進兒童語言系統的發育
    所以,了解兒童的語言發育進程,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就是家長和幼兒老師們尤為關心的問題。幼兒通過語言表達內心的想法,感受身邊的世界。他們通過語言將直覺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概括思維,通過語言來認識他們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語言是幫助幼兒順利建立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因素。智力發展首先是語言能力的發展,語言是進行思維、反映思想、表達情感、記錄思維成果的工具。
  • 知識可視化:有效促進幼兒在生活環節中的學習與發展
    中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還給孩子生活的本來面目,給孩子生活原貌,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而《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診視遊戲與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做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幼兒的學習來源於生活,最後還要回歸生活。學習在其日常的吃、喝、拉、撒、睡、玩、交往、探究等活動中發生著、進行著。
  • 淺談幼兒語言能力培養
    語言能力是各種能力的基礎。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決於語言。」可見語言與智力密切相關。幼兒期是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幼兒的語言發展十分迅速,詞彙量日益增加,通過發展,孩子可以簡單、連貫地敘述見聞、表達思想。小學學本式成長課堂提出:要堅持以教師和學生協同合作,開展自主性的探究學習,使師生之間實現民主人文的發展關係。
  • 淺談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
    很多人都以為,孩子的語言不用早教,到了一定年齡他自然而然就會說話了。可事實證明現在孩子明顯比過去的孩子要聰明,原因是過去的孩子的家長只顧工作,大多數幼兒是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語言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如今的幼兒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家長在改觀,認為孩子的早期語言教育訓練是有必要的,所以現在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表現方法明顯高於過去。由此幼兒語言的發展將是啟蒙教育中的必要課程。
  • 早期閱讀對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性
    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教師承擔著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啟蒙和培養任務。在幼兒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考試中,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經常出現的一類面試考題。下面中公專家將為廣大考生詳細介紹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早期閱讀在幼兒語言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便有效幫助考生在結構化面試中應對這一類問題。早期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學前期兒童的閱讀,幼兒通過閱讀大量的圖文並茂的繪本等讀物,來實現與圖畫、文字的互動,進而達到認識世界、發展自我的目的。
  • 有效評價幼兒促進新教師成長
    在「激勵與評價」這一專業能力中,明確要求教師「能有效運用觀察、談話、家園聯繫、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客觀、全面地了解和評價幼兒」。全美幼教協會(NAEYC)頒布的《早期教育專業人員準備標準》(2009)的第三條「觀察、歸檔和評價」要求教師「了解系統觀察、記錄以及其他有效的評估方法,並會在實踐中運用這些方法」。
  • 促進幼兒空間認知和創造潛能發展
    嬰兒通過爬行等較早的自主運動不斷擴大可觸及的空間範圍,有效地促進了空間距離知覺的發展。隨著經驗積累,他們不僅能感知平面空間內的遠近,對垂直空間內的距離也逐漸有所認識。一般認為,6個月的嬰兒就具有深度知覺能力。3—6歲的幼兒對距離的認知能力發展到較高水平,但仍需要藉助具體的表象,還沒有上升到抽象水平。例如,幼兒雖然能指出物體的遠近,但未必能說明判斷標準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