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還給孩子生活的本來面目,給孩子生活原貌,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而《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診視遊戲與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做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幼兒的學習來源於生活,最後還要回歸生活。學習在其日常的吃、喝、拉、撒、睡、玩、交往、探究等活動中發生著、進行著。
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中,除了集體教學、區角活動、戶外活動等主要學習與遊戲環節外,還有更加細碎、冗長的生活環節,比如吃、喝、拉、撒、睡、穿脫衣服等,如何不浪費一日生活中的每一個黃金時間段,挖掘出其中蘊含的教育價值和意義,並採取有效措施支持幼兒學習與發展,並成為了十一幼教師們要研究的一項內容。
為此,十一幼教師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小組,運用知識可視化方法,將幼兒一日生活環節中不可見的大腦信息以可視化的方法呈現出來,幫助幼兒記憶、表達、展現。
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踐,目前,已經形成了覆蓋小班、中班、大班入園籤到、飲水、排便、洗手、加點、進餐、離園、穿脫衣物8類生活內容共18個成果,這些成果的運用有效促進了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來源:正北方網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