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在了解嬰幼兒水中運動課程對寶寶的益處時,會聽到說對寶寶的前庭覺有很好的鍛鍊效果。
那麼前庭覺是什麼?你了解嗎?
前庭覺亦稱平衡覺,靜覺,是寶寶未出生時起就具備的,一種透過內耳傳達關於重力、平衡、空間與動作的訊息,判斷加速度,了解頭部、身體相對於這個空間的位置,還有移動、進行的方向、速度,可幫助維持身體平衡能力的感覺系統。
前庭覺是大腦功能分化的守護神,特別在3歲前後的左右腦功能分化,如果前庭覺發育不好,對於這些功能也會形成障礙。
為什麼要進行前庭覺的鍛鍊,孩子前庭覺失衡有什麼表現?
1)前庭覺過度敏感的孩子,會有特別懼高,下樓梯會緊張,對環境適應能力低;孩子暈、暈船等也是這個原因。
2)前庭覺遲鈍的孩子,就特別喜歡尋求速度刺激感,且喜歡轉圈圈、晃頭晃腦,翻跟鬥、跳彈簧床,甚至喜愛撞牆壁來測試反應。
3)平衡感不良,造成身體操作不穩定,會形成好動不安的現象。多動的孩子,前庭覺的發展普遍不佳。
4)有些孩子還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問題。語言發展能力受阻影響到左腦組織的判斷能力,邏輯能力陷入混亂,這也是造成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
這些前庭失衡引發的細小反應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早期的前庭覺訓練時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環節哦~
為什麼嬰幼兒水中運動能鍛鍊寶寶的前庭覺?是如何鍛鍊呢?
寶寶在水中運動時,只要會牽扯到頭部的運動,無論是局部運動還是全身動作,都會產生大小不等的前庭刺激。比如在水中漂浮、跳躍、潛水,全身性的左右搖晃、上下跳動、旋轉等。
而且,嬰幼兒水中運動由於水的作用,不僅能對寶寶產生一定的保護,還可以藉助水的浮力,讓寶寶的四肢也能完全自由地運動,同時四肢也不會受到提前承受身體重量的傷害。
在安全、溫和的水環境中,規避了陸地摔倒、撞傷的風險,給孩子提供了以下舒適的鍛鍊環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身體處於類失重狀態下,訓練效果更顯著。
在老師和教練的指導、鼓勵下,通過水中騎馬、趕鴨子、水下尋寶等遊戲,鍛鍊孩子的前庭覺,幫助孩子感知重力、平衡、速度、距離、方向等,促進前庭發育,提升環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