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2時8分許,隨著一陣轟鳴聲,39省道改建工程西峴峰隧道左洞最後一次爆破,兩個標段順利「會師」,標誌著西峴峰隧道提前順利貫通。
西峴峰隧道是39省道改建工程的主體工程,起自東陽市吳寧街道西峴小區,終於南市街道鰲溪村,為分離式隧道,投入約2.4億元,其中左洞長3002米,右洞長2970米,是東陽市目前最長、最寬、投資最大的隧道工程。
自2017年8月開工以來,39省道改建工程各參建單位始終圍繞「建最美大道,築精品工程」的總目標,堅持「品質、平安、綠色、廉潔」工程的建設理念,高標準,嚴要求,積極探索和實踐項目建設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嚴格按照設計及規範要求,優化施工技術,執行工程施工「首件制」,即每一工序建設一個「標準樣板」,對照「標準樣板」精準施工;設置信息中心,將各標段布設的高清監控信號接入指揮部、監理辦總控室,利用手機「釘釘」對施工工藝、隱蔽工程等施工工序上傳圖文記錄,施工和監理之間進行互動反饋,真正實現了工程可視化、痕跡化管理,對危大工程進行全方位監控。
項目連結
S217(39省道)十裡頭至官清段改建工程
據了解, 39省道改建工程是金華市公路網主骨架「八高、九縱、五橫」的一縱(三門-婺城)中的一段,是交通運輸部採信項目、省重點項目,市重點投資項目。起自白雲街道十裡頭,沿老39省道向南,在城區歌山路交叉口另闢新線,上跨新37省道,設置西峴峰隧道至鰲溪,與稠嶺線立體交叉,止於官清嶺,與老39省道相連。主線長約12.3公裡。採用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每小時80公裡。該項目的建成可以極大的緩解南午嶺交通壓力,對改善東陽市南鄉交通條件,優化城鎮開發布局,構成主城區與高鐵新城的十分鐘交通時空圈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與此同時,為實現「今年年底實現隧道貫通、兩座跨線橋完成下部結構施工、路基工程施工完成90%」這一預期目標,39省道改建工程進入行全面攻堅衝刺階段。截止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量的80%(含橋梁、隧道工程)。其中與稠嶺線交叉大潮1號橋已完成樁基施工35根、立柱21根,蓋板3個,大潮2號橋完成樁基施工19根,梁板12片,跨37分離式立交已完成樁基施工45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