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樹銘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柳青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方案》(以下簡稱《制度方案》)。封面新聞記者7月23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制度方案》將落實天然林保護修復監管制度,對破壞天然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建立天然林資源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據了解,《制度方案》對全國天然林保護修復提出了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到2020年,實現「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目標,基本建立天然林保護修復各項制度;到2035年,天然林面積保有量穩定在2億公頃左右,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為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以天然林為主體的健康穩定、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森林生態系統。
國家林草局副局長李樹銘就《制度方案》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對全國所有天然林實行保護的基礎上,將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以及生態區位重要性等指標,確定天然林保護重點區域,實行分區施策。建立天然林保護行政首長負責制和目標責任考核制。根據天然林保護修復規劃、實施方案、管護責任協議書,逐級分解落實天然林保護修復責任與任務。加強天然林管護站點建設、管護網絡建設、災害預警體系建設、護林員隊伍建設和共管機制建設。
他還表示,在落實天然林保護修復監管制度方面,《制度方案》要求加大天然林保護年度核查力度,將天然林保護修復成效列入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事項,作為地方黨委和政府及領導幹部綜合評價的重要參考。發動群眾防控天然林災害事件,對破壞天然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建立天然林資源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據了解,根據《制度方案》,我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對納入保護重點區域的天然林,禁止生產經營活動。開展撫育作業的,必須編製作業設計。同時,利用有利條件培育大徑材和珍貴樹種,維護國家木材安全。強化天然中幼林撫育,促進形成地帶性頂級群落。加強生態廊道建設。鼓勵在廢棄礦山、荒山荒地上逐步恢復天然植被。加強天然林修復科技支撐,加快完善天然林保護修復效益監測評估制度,定期發布效益監測評估報告。嚴管天然林地佔用,嚴格控制天然林地轉為其他用途。對保護重點區域的天然林地,除國防建設、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特殊需要外,禁止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