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關於天然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復文

2020-12-15 八閩務林人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天然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建議」復文

「關於天然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建議」復文

(2020年第2048號)

 一、關於樹立「天然林不僅需要休養生息,更需要積極培育」理念問題

2019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方案》明確要求「堅持全面保護,突出重點」「堅持尊重自然,科學修復」等基本原則,強調要遵循天然林演替規律,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促進為輔,保育並舉,改善天然林分結構,注重培育鄉土樹種,提高森林質量,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面提升生態服務功能。隨著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的持續推進,我國天然林質量和生產力水平將逐漸恢復改善,使我國寶貴的森林資源能夠持續提供生態、經濟、社會等多種效益。

二、關於「科學經營天然林,培育和發展永久性森林」問題

《森林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國家實行天然林全面保護制度,嚴格限制天然林採伐,加強天然林管護能力建設,保護和修復天然林資源,逐步提高天然林生態功能」。為規範天然林森林撫育和退化林改造工作,相關政策文件和技術標準也提出了要求,如《森林撫育規程》規定了撫育採伐作業原則,採劣留優、採弱留壯、採密留稀、強度合理、保護幼苗幼樹及兼顧林分分布均勻;撫育採伐作業要與具體的撫育採伐措施、林木分類(分級)要求相結合,避免對森林造成過度幹擾。《低效林改造技術規程》提出了低效林改造的原則要求,保持低效次生林的天然林屬性,培育混交林;多目標經營,發揮森林多功能效益等。

近年來,我局在全國開展了森林可持續經營、重點國有林區執行森林經營方案等試點示範建設。在此過程中,引入先進經營理念和技術,探索了大量森林撫育、低效林改造、珍貴樹種和大徑材培育技術模式,並推廣應用,技術優勢轉化為森林生產力,為天然林科學實施森林經營積累了技術和經驗。「十三五」以來,相繼開展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研究、東北天然次生林撫育更新技術、東北退化森林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技術研究與示範等3個項目研究,為天然林科學經營、次生林更新和退化林修復提供了科技支撐作用。下一步,我局將根據新修訂《森林法》精神,積極推進啟動《天然林保護條例》等配套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制修訂工作,健全完善天然林科學經營機制,切實提高天然林科學經營水平。

 三、關於「科學劃分次生林的經營類型,積極落實目標培育」問題

2016年7月,我局印發了《全國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倡導和落實多功能、可持續森林經營理念,對於規範和引導各地科學開展森林經營工作,尤其對於全面保護與科學經營天然林,確保國家生態安全和木材安全雙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森林經營方案編制與實施綱要》《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及實施規範》和《簡明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技術規程》等,也對森林經營類型分類和組織方式等內容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和要求。

關於您建議中提出的科學劃分次生林的經營類型,積極落實目標培育,並提出次生林冠下更新紅松模式、低產低效林綜合撫育與改造模式、櫟類綜合經營與大徑材培育模式、胡桃楸種材兼用培育模式等4種典型技術模式,我局認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下一步我局將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政策和天然林科學經營管理的實際,進一步細化和明確相關政策,修訂完善相關技術規程,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進一步促進天然林科學經營。

 四、關於「制定相關政策和配套技術措施,積極推進中幼林的撫育工作」問題  (一)關於森林分類經營  森林分類經營管理是我國森林資源管理的基本策略。新修訂的《森林法》在總結林業多年分類經營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將「對公益林和商品林實行分類經營管理」作為基本制度在「總則」中予以明確,對公益林和商品林確立不同的經營、管護制度,通過突出主導功能,發揮多種功能,實現森林資源科學經營、永續利用。我局印發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全面加強森林經營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求,科學實施多功能森林經營,要按照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分類區劃結果開展森林經營工作。一級國家級公益林,原則上不開展森林經營活動;二級國家級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和商品林中的一般用材林,按照突出主導功能的原則,實施多目標經營;速生豐產林、短輪伐期用材林等商品林,堅持市場主導,同時考慮生態環境約束,開展集約經營。

(二)關於森林經營方案

《森林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必須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國家支持、引導其他林業經營者編制森林經營方案,進一步強化了森林經營方案的地位和作用。我局印發的《意見》也明確要求,建立森林經營方案制度體系,統籌推進各地加快構建以森林經營方案為核心的管理決策體系,重點要抓好國有林的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工作,國家通過林業項目等措施支持引導非國有森林經營主體編制和實施森林經營方案。同時,結合「十四五」採伐限額編制工作,推進指導全國各地國有林場及其他經營大戶的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工作。  五、關於落實《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方案》,開展天然林適度經營,發展林下經濟,促進林區脫貧問題

《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方案》明確規定,在不破壞地表植被、不影響生物多樣性保護前提下,可在天然林地適度發展生態旅遊、休閒康養、特色種植養殖等產業。當前,我局正在抓緊推進貫徹實施,包括起草《確定天然林保護重點區域實施方案》、編制《全國天然林保護修復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等,您提出的相關建議,我局將結合上述工作認真研究採納。

相關焦點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依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建議」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依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建議」復文「關於依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5651號)一、關於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中進一步規範處罰措施二、關於建立健全野生動物保護區監管機制及預警系統,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問題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包括自然保護區在內的各類自然保護地均劃歸林業和草原系統管理。
  • 科學經營是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劉於鶴
    【建言獻策】科學經營是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劉於鶴科學經營是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東北重點國有林區建設的回顧與討論劉於鶴一系列保護森林、保護林地、發展林業產業、加強森工企業營林工作等法規相繼出臺,同時為了緩解國有森工「兩危」問題,有關部門也不斷研究探索。1993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寫入憲法。在市場經濟初級階段,森工企業由於自身發展的需要和其他種種原因,一段時期木材生產實行統配材和非統配材兩軌制,受利益驅動,木材生產總量居高不下。
  • 關於「月子中心」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對策
    完善法律規範 加強行業監管——關於「月子中心」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對策□ 劉喬芳 胡揭明針對基層反映「決不能讓月子中心淪為不法商家口中的肥肉」的問題,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派出執法人員,對全市母嬰護理服務行業進行調查了解,並對此行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建議與對策。基本情況市場主體發展情況。
  • 國家林草局對關於全面推廣森林生態效益綜合補償政策的建議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全面推廣森林生態效益綜合補償政策的建議」復文「關於全面推廣森林生態效益綜合補償政策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8790號)  為加強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與管理,充分調動林農保護公益林的積極性
  • 對關於在山西省建立中條山國家公園和五臺山國家公園的提案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在山西省建立中條山國家公園和五臺山國家公園的提案」復文「關於在山西省建立中條山國家公園和五臺山國家公園的提案」復文(2020年第2562號(農業水利類217號))因此,我局在研究編制《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過程中,已對太行山、中條山、五臺山區域給予充分考慮。下一步,在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工作推進過程中,我局將依據確定的程序、標準和規劃,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分期分批有序推進國家公園設立工作。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延長和提高退耕還林補助的建議」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延長和提高退耕還林補助的建議」復文「關於延長和提高退耕還林補助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4574號)一、關於將開荒耕種形成的輪息地、撂荒地納入新一輪退耕還林範圍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2018年印發的《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大貧困地區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支持力度,將新增退耕還林還草任務向貧困地區傾斜,在確保省級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前提下,將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陡坡梯田、嚴重石漠化耕地、嚴重汙染耕地、移民搬遷撂荒耕地納入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範圍。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提案」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提案」復文「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提案」復文(2020年第3952號(農業水利335號))我局對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高度重視各地通過實施林長制,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實現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從根本上解決了保護發展森林等資源力度不夠、責任不實等問題,初步形成了上有書記省長整體謀劃、下有基層林長護林員責任到人的良好局面,初步實現了國家得生態、群眾得實惠的雙贏目標,顯示出了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創新的良好成效和蓬勃生機。
  • 「林中之城」郴州,讓古樹名木和天然林保護「走出深閨」
    郴州是「林中之城」,古樹名木品類和數量繁多,天然林資源也十分豐富。這裡有獲得過「湖南樹王」稱號的十裡村千年古南方紅豆杉,也有被譽為「華南第一松」的滁口國有林場馬尾松基地。  在湖南省政協此次為期4天的調研過程中,他們走過了哪些地方,有了哪些發現?
  • 探訪海南天然林保護現狀 護林員每年至少徒步巡山264天
    這些天然林保護得怎樣?2018年4月,在海南建省30周年之際,封面新聞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工作組一道,深入海南多個林區,實地探訪了天然林保護現狀。森林資源管護難題如何化解?天保區護林員 的巡護日記(攝影:柳青)國務院批准的《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要求,推進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工程管理能力。國家林業局也曾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林業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推進「網際網路+天保」建設。
  • 淺議我國稅收優先權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 中國稅務網
    首頁 >>會員專區>>業務研究 >> 正文 淺議我國稅收優先權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2015-03-18 | 來源:中國稅務網-山東省日照市地稅局 | 作者:牟現宏 張修香
  • 對關於高質量鞏固提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提案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高質量鞏固提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提案」復文「關於高質量鞏固提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提案」復文(2020年第2571號(資源環境類128號))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黨中央
  • ...呼和浩特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 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原創 呼市科協 呼市科協 收錄於話題#科協信息4個呼和浩特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2020年8月 黨的十八大對發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提出了新的明確要求。
  • 工傷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在實際工作中,工傷認定工作主要面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建築行業、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營的情況認定難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
  • 我國天然林全部納入保護範圍丨回眸林草「十三五」
    01 制度建設取得重大成果 2019年7月12日,中辦、國辦印發了《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方案》,明確了對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的總體要求,提出了建立全面保護、系統恢復、用途管控、權責明確的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體系的重大舉措和支持保障政策。
  • 新修訂森林法,森林經營的重要保障
    森林生命周期的長期性和森林類型的多樣性,決定了森林經營活動的長期性、系統性和複雜性,存在錯不起、悔不及的特點,必須要編制森林經營規劃(方案),進行統籌規劃和預先部署。但是,相當一段時間,受認識水平、發展階段的限制,我國森林經營工作重心有所偏離,主要表現在:一是追求短平快,森林經營短期行為嚴重,森林資源質量難以持續提高。
  • 森林生態保護須更新認知
    森林不同區分和紅線劃分有密切關係。什麼樣的林地應該納入紅線範圍、納入紅線範圍後允許哪些經營活動,都是根本性的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生態環境保護系統的工作人員有把紅線範圍擴大的傾向,以為納入紅線範圍就有利於生態了,這是一種偏見。  中國現在有11800多個自然保護地,佔國土面積的18%。總體上看,生態保護地佔到國土面積的18%有些大。
  • 關於組織部門自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當前組工幹部隊伍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隨著隊伍結構的不斷發展變化,組工幹部隊伍建設面臨新的形勢,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我們在準確把握現狀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研究和綜合分析。????從目前甘肅省各級組織部門的總體情況來看,組工幹部隊伍的總數已經達到3000多人。
  • 海洋環境問題及其保護對策
    但是, 海洋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的同時, 隨之產生的海洋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多。各種汙染物的排放以及海洋資源的過度獲取已經對海洋中各種功能的運轉產生了阻礙, 海洋環境岌岌可危, 甚至有可能面臨失去作用的威脅。因此, 應當將海洋環境保護放在重點, 從政府、群眾、科學研究等方面綜合治理海洋環境, 以海洋環境的基本規律為基礎, 為保證海洋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治理海洋環境問題的方法。
  • 關於寧都縣基礎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
    三、提高寧都縣基礎教育質量的對策  (一)大力加強教育戰線自身的思想、作風和業務素質建設  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無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是火車頭,各級各類學校的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廣大中、小學教師是主力軍。
  • 焦炭銷售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解析
    1.焦炭行業銷售中存在的問題  1.1焦炭進口數量增加,國內焦炭銷售市場不景氣  隨著工業化生產對焦炭整體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焦炭行業的發展。焦炭整體產量持續多年增加,尤其是鄉鎮焦炭企業的盲目增產,直接致使國內焦炭市場供給過剩。與此同時,客觀上講,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焦炭消費需求相對降低是必將會產生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