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英語成語故事:嗟來之食(中英對照)

2020-12-20 新東方網

  【英語成語故事】

  food handed out in contempt 嗟來之食

  One year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時期,770-476 BC), there was a the Qi State (齊國) was severely strickend by a famine.

  春秋時代,有一年齊國發生大饑荒。

  Qian Ao (qián ào 黔敖), a very rich but arrogant man took the occasion to showcase his generosity through preparing food by the roadside and giving it to the passing refugees in charity.

  有一位叫做黔敖有錢貴族,在街邊準備食物分發給來往的難民,以顯示自己的慷慨。

  A man with shabby clothes happened to walk by with his shoes trailing along, he was so hungry as not to open his eyes.

  有一個饑民,用衣袖蒙著臉,拖著鞋,餓得眼睛都睜不開的樣子,慢慢地走過來。

  Seeing the poor man, Qian Ao held the food by left hand and the drink by right hand, and shouted at him,"Hi, come to eat !」

  黔敖見了,就左手拿著吃的,右手捧著喝的,向他喊道:「喂,來吃吧!」

  Hearing the word, the man glared his eyes and said, 「It is because I am not willing to eat the food handed out in contempt that I have been famished to such a degree. "

  那人一聽這話,立即瞪著眼睛,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餓到這般地步的。"

  Though Qian Ao made an apology to him for that, the man still resolutely refused to eat the food and thus he died of hunger in the end.

  儘管黔敖向他道歉,那人仍然堅決不吃,終於餓死了。

  This set phrase now extensively denotes the disrespectful aims. This story means that a person who has a strong sense of self-respect would rather die of hunger than be despised.

  此故事講的是一個懷有強烈自尊心的人,寧可餓死也不肯接受人輕視。現在這個成語泛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文化連結】

  中文中「嗟來之食」的意思就是「帶有侮辱性的施捨」,英語直譯就是「something handed out in contempt」,那如果是「主動去乞求幫助或是施捨」的話,英語該如何表達呢?

  英文中常用慣語有「come hat in hand」,也就是是乞求或請求別人「施捨」,求人給一些原本不屬於你的東西,源自英國民俗,根據當時英國的民間習俗,當一個人窮困潦倒、無以為生時,就可以手持帽子,低聲下氣地向別人乞討,以獲取他人的同情,這是一種非常丟臉的行為,所以一般人除非迫不得已,否則是不會這樣做的。

  所以,come hat in hand 常用來比喻「走投無路」、「窮困潦倒」、「有求於人」。

  例如: Retired workers need not come hat in hand to ask for supplementary allowance. (退休工人就不必卑躬屈膝地請求追加補助費了。)

  相關推薦:

  少兒英語成語故事:功虧一簣(中英對照)
 

(編輯:趙穎茹)

相關焦點

  • 少兒英語成語故事:老馬識途(中英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成語故事:老馬識途(中英對照) 2012-04-18 16:17 來源:滬江英語網 作者:
  • 少兒英語成語故事:一鳴驚人(中英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成語故事:一鳴驚人(中英對照) 2012-04-05 11:21 來源:滬江英語網 作者:
  • 少兒英語成語故事:半途而廢(中英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成語故事:半途而廢(中英對照) 2012-04-16 13:44 來源:滬江英語網 作者:
  • 少兒英語成語故事:梁上君子(中英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成語故事:梁上君子(中英對照) 2012-03-27 10:55 來源:滬江英語網 作者:
  • 看故事學英語成語(中英對照) 匯總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看故事學英語成語(中英對照) 匯總 2012-08-20 10:40 來源:網絡 作者: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 成語故事丨A Fox and A tiger(中英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成語故事丨A Fox and A tiger(中英對照) 2020-01-03 10:3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瘋狂猜成語之嗟來之食的成語故事
    瘋狂猜成語之嗟來之食的成語故事 2013-08-23 11:3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少兒英語故事:半途而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故事:半途而廢 2012-04-23 13:49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英語成語故事:杞人憂天(中英文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成語故事:杞人憂天(中英文對照) 2020-04-21 11:21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英語成語故事:量體裁衣(中英文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成語故事:量體裁衣(中英文對照) 2020-03-11 12:01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經典童話英語故事:灰姑娘(中英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經典童話英語故事:灰姑娘(中英對照) 2012-09-14 15:43 來源:網絡 作者:
  • 成語故事品鑑《嗟來之食》生命與尊嚴哪個更重要
    這個故事出自《禮記·檀弓下》這個故事描寫了一個有志氣的人,他雖然餓得快要死了,卻不願意接受富人黔敖那種假仁假義而帶侮辱性的施捨,寧可不食而死,表現了古代人民對於生命和尊嚴的嚴肅態度。成語「嗟來之食」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人們用以表示一種侮辱性的施捨。
  • 嗟來之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嗟來之食,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出自:《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近義詞有:盜泉之水、殘羹冷炙,嗟來之食是褒義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嗟來之食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嗟來之食(jiē lái zhī shí)成語釋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成語出處:《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 少兒成語故事:「掩耳盜鈴」
    【成語來源】  At the time when Fan, a nobleman of the state of Jin, became a fugitive, a commoner found a bell and wanted to carry it off on his back.
  • 英語小故事:烏鴉、兔子和狐狸(中英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小故事:烏鴉、兔子和狐狸(中英對照) 2020-01-02 11:1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少兒英語成語故事:病入膏肓(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成語故事:病入膏肓(雙語) 2012-07-03 16:28 來源:網絡 作者:新東方編輯
  • 少兒英語故事:狼和小羊(中英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故事:狼和小羊(中英雙語) 2019-11-18 14:3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廖彩杏談英語啟蒙:不要選擇中英對照的書
    十年的全職媽媽、偶爾回到課堂兼課的時光,讓我有機會親自「實驗」在校所習得的各種英語學習理論,也「驗證」了即使在家的主要溝通語言是中文,就算爸媽的發音不夠標準,但只要持續播放演出生動、錄音精緻的英語有聲書(播放器),身邊經常有插圖優美、故事有趣的英文繪本環繞,更重要的是,我在家中所奉行的:「不必先認單字、不必先學音標、不必先學語法、不必中文翻譯,沒有抽問考試」的「四不一沒有」政策,假以時日
  • 成語嗟來之食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禮記·檀弓下》齊國發生災荒,人民逃離家鄉,有一個叫黔敖的人在路邊準備了食物向飢餓的人發放。有個飢餓人用袖子蒙著臉,步履蹣跚的走過來。
  • 兒童英語成語故事:「驚弓之鳥」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兒童英語成語故事:「驚弓之鳥」 2012-08-27 10:42 來源:新浪教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