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地結構在微帶天線間互耦抑制中的運用詳細講解

2020-12-15 電子發燒友

缺陷地結構在微帶天線間互耦抑制中的運用詳細講解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4-28 15:49:00

1 引言

微帶天線由於具有其相對於其它天線的獨特優點,廣泛應用於各種通信系統以及雷達、遙感勘測、導航以及生物醫學等其它領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研究和發展具有更好性能的微帶天線和陣列。為了獲得高的增益以及獲得波束掃描或波束控制等性質,需要將離散的天線單元組成陣列。在陣列環境中,天線單元之間存在能量上的相互耦合,使天線的性能降低。通常微帶貼片間的互耦是由空間波和表面波同時引起的。研究表明,當天線的介質基片厚度較小時,單元間耦合主要是通過空間波進行的,表面波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對於較厚的基片,表面波的影響將加大,介質基片越厚,激勵起的表面波模數越多,將有更多的功率耦合到激勵起的多個模式中。當兩天線單元間距超過一定數值時,表面波的耦合開始起主導作用。互耦效應的存在將影響天線的方向圖,輸入阻抗以及陣列的增益,在天線陣的設計中必須考慮。

為了減小天線單元之間的互耦,採用了光子帶隙(photonic bandgap)結構。這種結構或者是在地板上蝕洞或者是在介質中打孔,以形成對於表面波傳播模式的頻率阻帶,從而抑制表面波,減小耦合。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提高天線的輻射效率,但要在介質中周期性的打孔,製作過程麻煩,而在地板上大量蝕刻周期圖案將導致天線的放置受到限制。則利用電磁帶隙材料 (EBG)的帶隙特性抑制表面波的傳播,降低天線互耦。EBG結構是由若干個單元組成的陣列構成,因此結構分析比較複雜。

和PBG結構類似,DGS結構也是通過在電路的接地板上刻蝕出缺陷圖案(defected pattern),以改變電路襯底材料有效介電常數的分布,從而改變基於該介質上微帶線的分布電感和分布電容,進而使得此類微帶線具有帶隙(bandgap)特性和慢波(slow-wave)特性,具有製作簡單、體積小、便於集成等優點。與EBG(PBG)結構相比DGS結構的優點在於無需建立周期結構即可在某些頻率點產生諧振,提供良好的帶隙特性,且只需用一個簡單的LC等效電路模型就可表徵,可進行電路級快速分析。在同等工藝條件和性能要求上,對考慮電路尺寸而帶來經濟成本變動較敏感的集成電路行業而言,以及當前對無線通信設備的小型化需求,DGS結構比EBG(PBG)結構更具有競爭力。目前,該結構已被廣泛應用於微波電路的分立部件設計中,如微帶線、濾波器、諧振腔、放大器、振蕩器、天線等。

然而據作者所知,很少有文獻研究DGS對陣列天線單元之間互耦的作用。本文利用Ansoft HFSS仿真軟體分析DGS的頻率特性,利用電磁場仿真結果和Ansoft Designer的電路仿真結果提取其等效電路的參數值,並研究缺陷地結構對陣列天線單元之間互耦以及天線性能的影響。為充分說明DGS結構對天線性能參數的影響,文中還同時給出了具有相同結構尺寸的普通貼片天線陣列的性能參數,並將兩者進行了比較。

2 DGS結構及其帶隙特性

本文中設計了阻帶中心頻率約為6.5GHz的DGS結構。電路採用介質基板的相對介電常數為10.2,厚度為2mm,微帶線為普通50Ω阻抗線,寬度為3mm。DGS結構由兩個背靠背的U形槽構成,如圖1所示。DGS結構參數為l1=3.3mm, w1=7.4mm, g= 4.5mm,s=1.5mm。蝕刻的單個U形槽可以等效為LC並聯電路,如圖2所示。改變DGS的參數也必將改變其頻率特性和等效的LC參數值。

本文採用Ansoft HFSS對微帶線的傳輸特性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結果顯示該DGS微帶傳輸線具有很寬的阻帶特性,從5.64GHz到7.26GHz損耗都大於20dB,帶內最低點達到38.6dB。

DGS單元的頻率特性曲線與雙極點巴特沃斯低帶阻濾波器的響應相似,都可由其3dB截止頻率和諧振頻率決定。因此,令LC並聯的等效阻抗與雙極點巴特沃斯帶阻濾波器的阻抗相等,則可求出LC並聯電路的電感值和電容值。由仿真結果提取的DGS等效電路參數值分別為:L1=1.682nH, C1=0.400pF, L2=1.747nH, and C2=0.321pF。圖3是DGS單元的三維場仿真結果與其等效LC電路仿真結果的比較。仿真結果顯示,兩者的頻率特性曲線基本一致, DGS單元可用LC並聯電路等效。

圖1 DGS微帶線示意圖

圖2 DGS微帶線等效電路圖

3 微帶陣列天線的設計與分析

高介電常數有利於減小天線單元尺寸,而增加介質厚度可以展寬帶寬。但是這樣也會使表面波的激勵更嚴重,從而導致強烈的耦合以致天線性能降低。文獻[10]研究了介電常數和介質厚度對微帶天線單元之間耦合的影響。研究表明,當基板較厚時,微帶天線陣元E面的互耦在介電常數較大時比較強烈,而H面的互耦在介電常數比較小的時候比較強烈。在這裡我們選取介電常數為10.2 ,基板的厚度為2mm的基底,此時,E面的互耦明顯強於H面的互耦。我們設計了一個使用同軸饋電的E面耦合的二元陣,結構如圖4。微帶天線單元的尺寸為:6.8mm × 4mm,兩天線單元之間的距離為36.9mm (0.75lg)。

為了降低E面的耦合,我們在陣元之間引入DGS結構,當天線的輻射頻率正好落在DGS的帶阻頻段的時候,表面波被抑制,從而減小了陣元之間的耦合。

圖3 DGS單元的仿真結果

(a)

(b)

圖4 二元天線陣結構圖(a)俯視圖(b)背視圖

我們分別計算和測試了帶有DGS結構和不帶DGS結構兩種情況下的插入損耗和回波損耗,如圖5、圖6所示。基板不加DGS結構的普通貼片天線陣列的工作頻率為f 0= 6.04 GHz,引入DGS結構之後,天線的工作頻率幾乎沒有偏移,這說明DGS對天線諧振頻率的影響很小。從S21參數可以看出,在天線單元E面間引入DGS結構以後,天線之間的耦合明顯降低。在工作頻率上,天線陣元之間的耦合從沒有DGS結構存在時的-16.9dB降低到了有DGS結構時的-25.9dB,減小了9dB。

圖5 仿真與測試的回波損耗

圖6 仿真與測試的插入損耗

這說明了DGS結構能夠有效的削弱陣列單元之間的耦合作用。

為了進一步看出DGS對天線的遠場輻射特性的改善作用, 圖7比較了兩種不同結構的陣列天線在諧振頻率處的E面輻射方向圖。可以看出,E面方向圖的改善是明顯的, 整個的波束更加收攏,第一副瓣電平的相對值減小了3dB,增益增加不是很明顯,提高了大約1dB。可見該DGS結構可以降低天線陣元之間的耦合,減小旁瓣電平,提高天線的增益,從而改進天線陣的輻射性能。

4 結語

本文著重研究了一種DGS結構的帶阻特性,及其對微帶天線陣的影響。將其應用於微帶貼片陣上,並將其與未加DGS結構的微帶天線陣進行了比較。結果分析表明,該DGS結構能夠明顯降低天線陣元之間的耦合,增大天線的增益,對天線性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圖7 E面仿真方向圖

這種簡單的DGS結構在抑制天線陣列陣元之間耦合的設計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寬頻帶微帶天線技術學習筆記(二)
    這對多層陣中的層間連接問題,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並且大多數能獲得寬頻帶的駐波特性。利用口徑耦合的電磁耦合型饋電結構是把貼片印製在天線基片上,然後置放在刻蝕有微帶饋線的饋源基片上,二者之間有一帶有矩形縫隙的金屬底板。微帶線通過此口徑來對貼片饋電。口徑尺寸將控制由饋線至貼片的耦合,採用長度上比貼片稍小的口徑一般可獲得滿意的匹配。
  • 微帶天線簡史
    Sichak於1953年發表了第一篇微帶天線論文 [2] ,Gutton和Boissinot於1955年申報了第一項微帶天線專利 [3] ;但是仔細閱讀論文和專利後,人們會發現其實兩者都沒有給出我們今天所認知的微帶天線結構及輻射機理 [4] 。論文標題中出現的微帶天線實際上在文中是指微帶饋電的天線,專利中的微帶天線實際上是故意在微帶線上引入不連續強化微帶線的輻射。此外,E. J.
  • 天線陣列互耦誤差自校正領域新進展
    日前,中國科技大學教授葉中付領導的研究小組針對高斯色噪聲背景下的均勻天線陣列互耦誤差自校正問題,採用四階累積量處理空間非高斯信號,解決了未知互耦條件下的超分辨測向問題
  • 微帶天線設計
    不需要背腔; 微帶天線適合於組合式設計(固體器件,如振蕩器、放大器、可變衰減器、開關、調製器、混頻器、移相器等可以直接加到天線基片上); 饋線和匹配網絡可以和天線結構同時製作。 例如,只要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特別注意就可抑制或消除表面波。在許多實際設計中,微帶天線的優點遠遠超過它的缺點。
  • 左手材料在天線設計中的主要應用
    2、左手材料加載到傳統天線上將左手材料加載到傳統天線上,可以優化天線的性能,主要表現在:(1)提高天線的增益和方向性就微帶天線而言,最常見的提高提高增益的方法就是使用天線陣。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一是各個單元之間的互耦影響天線的性能;二是饋電網絡的設計往往難度很大。
  • AMPS頻段低剖面寬帶微帶天線的設計
    同時,在個人移動通信以及其他小型的移動通信系統中,通常要求天線小型化,即天線具有較小的橫向尺寸以及較低的剖面高度。然而,對於工作在較低的微波頻率下的微帶天線,如AMPS,GSM,以及DCS頻段,其物理尺寸通常會較大,以至於不能完全應用在小型通信系統中。因此,設計出小型化(這裡特別強調天線的低剖面特性)的寬帶微帶天線是目前微帶天線研究中的熱點之一。
  • 基於左手結構的天線領域應用
    >2.天線及陣列複合左手結構中存在4個頻帶區,分別為左手導波區、左手輻射區、右手輻射區和右手導波區,如圖3所 示。當頻率位於左手輻射區和右手輻射區時,垂直於該結構平面方向的傳播常數k.變為實數,該方向有漏波或輻射產生,這與普通微帶天線的輻射機理類似。
  • 5G微帶陣列天線
    關於5G頻譜的各個構件,今天就淺談下5G硬體中重要的元器件「5G微帶陣列天線」的知識。利用介質常數為2.2,厚度為1mm,損耗角為0.0009的介質,設計一個工作在5G的4X4的天線陣列。評分標準:良:帶寬〈7%優:帶寬〉7%且效率大於60% 1微帶輻射貼片尺寸估算設計微帶天線的第一步是選擇合適的介質基板,假設介質的介電常數為,對於工作頻率f的矩形微帶天線,可以用下式設計出高效率輻射貼片的寬度W,即為:式中,c是光速,輻射貼片的長度一般取為;這裡是介質內的導波波長
  • 用於無人機高度測量的毫米波雷達微帶天線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 本文設計了一個新的射頻電路設計性實驗項目———可用於無人機高度測量的毫米波雷達微帶天線的設計與實現。該實驗項目通過讓學生完成該天線的自主設計、仿真、優化、製作和測試的過程,引導學生來深入體會實際射頻工程中的實際流程和方法,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進而進一步培養其工程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 金屬材質機身手機天線設計詳細講解
    金屬材質機身手機天線設計詳細講解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05 09:38:00 有限的手機空間,需要容納更多的天線。
  • 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波導饋電微帶共形天線陣設計 本文利用波導微帶混合饋電方式設計了Ku波段微帶共形陣列天線,串饋微帶線陣與圓柱面共形,波導網絡通過對稱雙縫耦合對微帶線陣激勵,對稱耦合雙縫的採用有效抑制了耦合縫的輻射因此在某接收數字天線陣列系統測試過程中,將LabVIEW和MATLAB結合運用,實現優勢互補,完成了測試過程中數據採集、通道監視和最後驗證等工作,為系統測試帶來極大便利。
  • 分形理論在天線技術中的應用
    但是,傳統的天線在幾何形狀上基本上都是基於歐幾裡德幾何的設計。雖然,隨著天線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微帶天線, 具有低剖面、重量輕、成本低,可與各種載體共形,適合印刷電路板技術批量生產、易於實現圓極化、雙極化、雙頻段工作等優點,但其致命的缺點是窄帶性,從而 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因此,迫切需要運用新的理論和方法,探索現代天線的設計,解決傳統的天線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
  • 左手材料在天線上的應用
    圖 1.加載左手材料層貼片天線結構2.天線及陣列複合左手結構中存在4個頻帶區,分別為左手導波區、左手輻射區、右手輻射區和右手導波區,如圖3所示。當頻率位於左手輻射區和右手輻射區時,垂直於該結構平面方向的傳播常數k.變為實數,該方向有漏波或輻射產生,這與普通微帶天線的輻射機理類似。
  • 基於左手材料的天線設計理念
    圖 1.加載左手材料層貼片天線結構 2.天線及陣列 複合左手結構中存在4個頻帶區,分別為左手導波區、左手輻射區、右手輻射區和右手導波區,如圖3所示。當頻率位於左手輻射區和右手輻射區時,垂直於該結構平面方向的傳播常數k.變為實數,該方向有漏波或輻射產生,這與普通微帶天線的輻射機理類似。
  • 基於GPS結合電子羅盤實現天線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
    相控陣天線安裝在海陸空的運動載體上,完成對通信衛星的跟蹤和通信。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應用功能主要包括衛星電話、傳真、電子郵件、數據連接、位置報告以及車(船)隊管理等。 相控陣天線目前被公認為是最先進的通信天線,它通過控制數字式移相器使波束精確地跟蹤衛星,同時實現信號傳輸。
  • 一種賦形波束陣列天線的設計
    文獻[2]使用離散傅立葉變換(DFT)和遺傳算法相結合的方法,優化了含17個單元、頻段在X波段的天線陣,實現了0°~30°的波束覆蓋,並有效抑制了副瓣;文獻[3]設計了一種印刷偶極子陣列天線,該天線水平方向波束寬度約為70°,垂直方向圖為餘割平方形。
  • 天線隔離度都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關注?
    在專業上,這個物理現象叫做天線互耦。隔離度就是用來衡量天線互耦程度的大小的物理量。用更直接一點方式來講,或者說更接地氣的方式來講,假定兩個天線構成一個雙埠網絡,那麼兩個天線之間的隔離度就是天線之間的S21。所以測試隔離度的方法,就是將兩個天線接入網分的兩個埠直接測S21就可以了。
  • 5G天線與多天線系統設計
    課程將注重天線技術的工程設計實例講解。Sub 6GHz 終端天線設計1) Sub6GHz天線設計挑戰2) Sub6GHz多頻段天線3) Sub6GHz多天線設計4) Sub6GHz多天線耦合控制 3.天線與網絡協同仿真設計1) ADS電路仿真簡介2) ADS與HFSS協同設計3) 天線與饋電網絡協同設計實例 6. 天線準確仿真1) 天線損耗的精確建模2) 天線效率3) 天線饋線,連接器仿真 7.
  • 波爾威基站天線結構及設計方案
    天線的工作帶寬、轉換效率以及滿足覆蓋要求的方向圖性能是設計方案的基本考慮要素。此外,一款優秀的產品還會綜合考慮製造工藝、生產成本等因素。  目前市場上有眾多基站天線產品,其設計各不相同,但基站天線的主體結構均由外罩、反射板、饋電網絡以及振子組成。手動電調天線/遙控電調天線(MET/RET)還包括移相器。
  • 封裝天線技術發展歷程回顧
    AiP技術繼承與發揚了微帶天線、多晶片電路模塊及瓦片式相控陣結構的集成概念。它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市場的巨大需求,矽基半導體工藝集成度的提高,驅動了研究者自90年代末不斷深入地探索在晶片封裝上集成單個或多個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