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微帶陣列天線

2021-02-25 深圳市雅諾訊科技有限公司

5G技術,欲展宏圖,頻譜先行。

關於5G頻譜的各個構件,今天就淺談下5G硬體中重要的元器件「5G微帶陣列天線」的知識。

利用介質常數為2.2,厚度為1mm,損耗角為0.0009的介質,設計一個工作在5G的4X4的天線陣列。

評分標準:

良:帶寬〈7%

優:帶寬〉7%且效率大於60%

 

1微帶輻射貼片尺寸估算

設計微帶天線的第一步是選擇合適的介質基板,假設介質的介電常數為,對於工作頻率f的矩形微帶天線,可以用下式設計出高效率輻射貼片的寬度W,即為:

式中,c是光速,輻射貼片的長度一般取為;這裡是介質內的導波波長,即為:

考慮到邊緣縮短效應後,實際上的輻射單元長度L應為:

式中,是有效介電常數,是等效輻射縫隙長度。它們可以分別用下式計算,即為:

 

2.單元的仿真

 

由所給要求以及上述公式計算得輻射貼片的長度L=19.15mm,W=23.72mm。採用非輻射邊饋電方式,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單元模型

 

此種饋電方式,可以通過移動饋電的位置獲得阻抗匹配,設饋電點距離上寬邊的偏移量為dx,經仿真得到當dx=4mm時,阻抗匹配最好。另外,之前計算出的尺寸得到的諧振點略有偏移,經過仿真優化後貼片尺寸變為L=19mm,W=23.72mm。仿真結果圖如圖2,圖3所示。

圖2 S11參數

 

圖3 增益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諧振點為5GHz,計算的相對帶寬為2.2%,增益為5.78dB。

 

2. 2×2陣列設計

 

設計饋電網絡並組陣,模型圖如圖4所示。

圖4 2×2微帶天線陣列

 

圖 5 S11參數

由S11參數可以看到2×2陣列天線諧振點為5GHz,且此時的S11=-19dB,說明反射損耗小,匹配良好。相對帶寬約為2.8%。

 

圖 6 方向圖

 

由方向圖可以看出2×2陣列天線的增益為13.96dB,第一副瓣電平為-10.6dB,可知組陣能使天線的增益變高。

 

3. 4×4陣列天線

 

天線陣列如圖7所示:

圖7 4×4陣列天線

 

圖8 S11參數

 

圖9 方向圖

 

由S11參數圖可以看到諧振點在5GHz,反射損耗較小,帶寬約為2%。由方向圖可以看到增益約為19.96dB,第一副瓣電平為-11.79dB。

關於5G頻譜兩個域總結於下表

                                   5G頻譜分為FR1和FR2,對應低頻和高頻

那麼FR1都定義了哪些頻段呢?

看下表!

從在這張表可以看出,和LTE不同,5G頻段都是以「n」開頭的。不過,「n」後面帶的數字還是暴露了這些頻段和4G的關係。

這張表從n1到n76,去掉前面的「n」,就是4G的頻段名稱了,上下行起始位置是完全一樣的(注意,有些頻段是4G獨有的,有些是5G獨有的)。這裡再放個4G頻段表大家感受下。

4G 頻段大全

如果看得夠仔細地話,會發現雙工模式這一列裡,除了我們熟知的FDD和TDD之外,還混入了SDL和SUL這兩個奇怪的東西。它們到底是哪路神仙呢?

SDL:Supplementary Downlink,又稱為輔助下行。

SUL:Supplementary Uplink,又稱為輔助上行。

也就是說,SDL和SUL頻段只能做下行或者上行,因此不能獨立工作,僅作為輔助頻段,這些頻段的頻率較低,覆蓋性能較好,可用來彌補上下行覆蓋的不足。

至於5G的FR2頻段,就和4G沒什麼關聯了。見下表:

現在我們來說說中國的5G頻譜分配情況,大概就這麼些候選頻段。

中國5G候選頻段

眾所周知,中國有移動,聯通和電信這三家,這些頻譜到底怎麼分呢?

目前對這一切還是眾說紛紜,畢竟頻譜的劃分是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對三大運營商的5G發展影響深遠。

11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席鄔賀銓在2018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的5G商用會從6GHz以下頻段開始。這一點也早已是業界共識。

同時鄔院士還透露,聯通和電信將在3.5GHz頻段各獲得100MHz的頻譜資源;中國移動有望在2.6GHz頻段獲得100-150MHz頻譜資源,另外,中國移動還有可能獲得4.9GHz頻段的100MHz頻譜資源。

基於鄔院士的說法,在加上之前的一些信息,蜉蝣君畫了如下的中國5G頻譜分配圖。

可以看出,國際上最主流的,最有可能全球率先商用的3.5GHz頻段被分給了相對弱小的聯通和電信,留下2.6GHz生態鏈推動的重擔給了移動,但移動分到了帶寬最多,也體現了相對的公平

在全球5G測試高歌猛進的同時,5G頻譜的博弈也是一個看不見的戰場。沒有足夠的優質頻譜,5G技術再厲害也展示不出來。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低頻的廣覆蓋,實現連續覆蓋都難,還怎麼實現萬物互聯,高可靠低時延?

沒有高頻的大帶寬,在技術上和4G相比沒有大的突破的情況下,怎麼實現閃電速度?

因此,5G把頻譜資源分成了兩個域:FR1和FR2。這裡的FR就是Frequency Range的意思。

FR1對應的頻率範圍是450MHz-6GHz,說白了就是低於6GHz的頻譜,也叫Sub6G,其實這段頻譜已經把現在的2G,3G和4G在用的頻譜全部囊括在內了。

為了能更好地支持萬物互聯和超可靠低時延這兩類物聯網應用,5G對低於1GHz的超低頻也是興趣盎然,給其賜以嘉名:Sub1G。

FR2對應的是24GHz到52GHz這樣的高頻,在這段頻譜上,電磁波的波長是毫米級別的,因此得名毫米波(嚴格來說大於30GHz才叫毫米波),又叫mmWave。

毫米波頻譜的特點是超大帶寬,一段頻譜動輒好幾個GHz的帶寬,路寬了,可以修更多車道,跑更大的車,速率也是譁譁的提升,5G每秒20G峰值速率的夢想正是構築於此。

相關焦點

  • 一種賦形波束陣列天線的設計
    摘要:本文根據多點定位系統的天線要求,首先設計印刷的單極子天線單元,之後將5個天線單元綜合為天線陣列,再應用遺傳算法優化各陣元的幅度和相位分布,根據各陣元的幅度和相位,設計出微帶功分器。最後在功分器各埠的幅相導入總體天線模型並進行仿真。
  • 寬頻帶微帶天線技術學習筆記(二)
    為此一般要求微帶線寬度w不能寬,希望w <λ。還要求微帶天線特性阻抗Ze要高些或基片厚度h要小,介電常數εr要大。天線輸入阻抗與饋線特性阻抗的匹配可由適當選擇饋電點位置來實現。當饋電點沿矩形貼片的兩邊移動時,天線諧振電阻變換。對於TM10模,饋電點沿饋電邊(x軸)移動時阻抗調節範圍很大。微帶線也可通過間隔伸入貼片內部,以獲得所需阻抗。
  • 缺陷地結構在微帶天線間互耦抑制中的運用詳細講解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研究和發展具有更好性能的微帶天線和陣列。為了獲得高的增益以及獲得波束掃描或波束控制等性質,需要將離散的天線單元組成陣列。在陣列環境中,天線單元之間存在能量上的相互耦合,使天線的性能降低。通常微帶貼片間的互耦是由空間波和表面波同時引起的。研究表明,當天線的介質基片厚度較小時,單元間耦合主要是通過空間波進行的,表面波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 微帶天線簡史
    Sichak於1953年發表了第一篇微帶天線論文 [2] ,Gutton和Boissinot於1955年申報了第一項微帶天線專利 [3] ;但是仔細閱讀論文和專利後,人們會發現其實兩者都沒有給出我們今天所認知的微帶天線結構及輻射機理 [4] 。論文標題中出現的微帶天線實際上在文中是指微帶饋電的天線,專利中的微帶天線實際上是故意在微帶線上引入不連續強化微帶線的輻射。此外,E. J.
  • 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陣列天線就是天線研究的一種新方向,所謂陣列天線不是簡單的將天線排成我們所熟悉的陣列的樣子,而是它的構成是陣列形式的。就發射天線來說,簡單的輻射源比如點源,對稱振子源是常見的構成陣列天線的輻射源。它們按照直線或者更複雜的形式,根據天線饋電電流,間距,電長度等不同參數來構成陣列,以獲取最好的輻射方向性。這就是陣列天線的魅力所在,它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輻射的方向性能。由此產生出了諸如現代移動通信中使用的智能天線等。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高技術含量的天線將會帶給我們同樣高質量的通信環境。
  • 微帶天線設計
    這些絕沒有列全,隨著對微帶天線應用可能性認識的提高,微帶天線的應用場合將繼續增多。微微帶天線可以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微帶貼片天線、微帶行波天線和微帶縫隙天線。3-4  微帶天線其它可能的幾何圖形微帶行波天線(MTA)是由基片、在基片一面上的鏈形周期結構或普通的長TEM波傳輸線(也維持一個TE模)和基片另一面上的地板組成。
  • 用於無人機高度測量的毫米波雷達微帶天線的設計與實現
    基於針對無人機高度計對於天線工作帶寬、駐波比、天線方向圖增益和副瓣電平等的指標要求,讓學生設計出一款增益高、副瓣低、波束角窄的無人機高度計天線,項目設計過程重點包括輻射單元的設計、陣列天線饋電網絡的設計、天線綜合方法和阻抗匹配等。 1.2 天線指標要求 無人機高度計雷達不需要測障礙物方位角,只需要把距離最近的障礙物的距離信息測量出來即可,所以可以採用單發單收形式。
  • 90天毫米波天線陣列實戰特訓班火熱招生中!
    天線陣列是毫米波發展的重要一環, 是毫米波通信技術的核心技術之一, 也是未來發展重要方向, 掌握毫米波天線設計技術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 我們順勢推出了 《毫米波天線陣列實戰特訓班》
  • 《凡億90天射頻天線(毫米波天線陣列)線上特訓班》 第二期火熱招生...
    1)可以掌握天線陣列的綜合分析理論,陣列天線波束賦形的原理和理論支撐,相控陣原理和設計思想, 2)毫米波天線陣元的設計方法,通過阻抗自激進行微帶天線的設計 1)學員學完講能夠掌握天線陣列的分析綜合技術,理解天線陣列的波束賦形技術; 2)可以獨立設計並饋型天線陣列,具有波束賦形的串饋型天線陣列; 3)可以獨立承擔如圖傳天線陣列、毫米波雷達天線陣列等設計項目。
  • 柔性混合電子案例:波音公司和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柔性天線陣列技術
    柔性混合電子案例:波音公司和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柔性天線陣列技術(FAAT)總覽波音公司及其合作夥伴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的願景是使用先進的柔性混合電子(FHE)製造技術來製造柔性天線陣列
  • AMPS頻段低剖面寬帶微帶天線的設計
    同時,在個人移動通信以及其他小型的移動通信系統中,通常要求天線小型化,即天線具有較小的橫向尺寸以及較低的剖面高度。然而,對於工作在較低的微波頻率下的微帶天線,如AMPS,GSM,以及DCS頻段,其物理尺寸通常會較大,以至於不能完全應用在小型通信系統中。因此,設計出小型化(這裡特別強調天線的低剖面特性)的寬帶微帶天線是目前微帶天線研究中的熱點之一。
  • 新書推薦 | 天線技術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IEEE
  • 左手材料在天線上的應用
    圖 1.加載左手材料層貼片天線結構2.天線及陣列複合左手結構中存在4個頻帶區,分別為左手導波區當頻率位於左手輻射區和右手輻射區時,垂直於該結構平面方向的傳播常數k.變為實數,該方向有漏波或輻射產生,這與普通微帶天線的輻射機理類似。
  • 基於左手材料的天線設計理念
    圖 1.加載左手材料層貼片天線結構 2.天線及陣列 複合左手結構中存在4個頻帶區,分別為左手導波區、左手輻射區、右手輻射區和右手導波區,如圖3所示。當頻率位於左手輻射區和右手輻射區時,垂直於該結構平面方向的傳播常數k.變為實數,該方向有漏波或輻射產生,這與普通微帶天線的輻射機理類似。
  • 基於左手結構的天線領域應用
    2.天線及陣列複合左手結構中存在4個頻帶區,分別為左手導波區、左手輻射區、右手輻射區和右手導波區,如圖3所 示。當頻率位於左手輻射區和右手輻射區時,垂直於該結構平面方向的傳播常數k.變為實數,該方向有漏波或輻射產生,這與普通微帶天線的輻射機理類似。
  • 左手材料在天線設計中的主要應用
    )提高天線的帶寬和阻抗匹配特性將左手材料加載於微帶天線上,經試驗發現可以提高天線的帶寬,改善阻抗匹配特性等。另外,南京大學馮一軍教授等人採用簡化左手傳輸線結構設計了一款微帶諧振天線,其尺寸比傳統的半波長微帶貼片天線減少了一半[11]。 總之,將左手材料引入天線設計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值得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 5G天線與多天線系統設計
    Sub 6GHz 終端天線設計1) Sub6GHz天線設計挑戰2) Sub6GHz多頻段天線3) Sub6GHz多天線設計4) Sub6GHz多天線耦合控制 3.Massive MIMO基站天線設計與案例1) Massive MIMO基站天線問題與挑戰2) 基站雙極化陣子的寬帶小型化設計3) 基站天線耦合分析4) Massive MIMO陣列設計5) Massive MIMO陣列小型化設計及去耦合 4.
  • 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與機械掃描雷達天線的區別與優勢
    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英語: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簡稱:ESA radar),是指一類通過改變天線表面陣列所發出波束(wave beam)的合成方式,來改變波束掃描方向的雷達。這種設計有別於機械掃描的雷達天線,可以減少或完全避免使用機械馬達驅動雷達天線便可達到涵蓋較大偵測範圍的目的。
  • 基於GPS結合電子羅盤實現天線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
    另一種是藉助移動用戶本身與運動狀態有關的信息,諸如:移動載體的速度,地理位置等,利用一定的算法實時計算天線對衛星的波束指向並指向衛星。本文採用的是第二種,即基於GPS結合電子羅盤的自動跟蹤方案。 相控陣天線由輻射陣列、可控數字移相器、波束控制器以及1:19功分網絡等部分組成,功能框圖如圖1所示。
  • 封裝天線技術發展歷程回顧
    QwCednc2.1 早期與藍牙無線技術一起發芽我於1993年初榮幸地成為香港中文大學國際知名衛星天線專家黃振峰博士課題組一員,有機會參與製造和測試多款微帶天線。通過使用一種剛問世不久的低損耗高介電常數陶瓷材料,我們成功地將900MHz微帶天線小型化到只有手指甲大小,這樣利用幾個小型化天線就可以實現手機天線輻射方向圖成形,減少向人體側輻射。